|
“快!” 当庆秀荣看到候诊里的一名战士脸色苍白,满头虚汗时,她急了,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这是休克的前兆。“快!”好一个庆秀荣,赶紧招呼周围的人把那名战士扶躺在长椅上,并为他立即办理住院手续送入病房,在战士住院期间,她又带着水果和补品去看望,身患重病,远离亲人的战士感动得热泪盈眶。 其实,这对于庆秀荣来说,只不过是许多这类事中的一桩寻常小事。30多年来,年近50岁的她,几乎把自己的一切全献给了军队的医疗事业。她当过助理护士、助产师和代理护士长,最近几年又负责办理住院手续的工作。为了做好在住院处这个“窗口”工作,庆秀荣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收礼;不做违心事;严格格按规章办手续。8年来为8万人办理入院手续,无一差漏。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实在困难,面对众多的患者,医院的床位是“僧多粥少”。为此,庆秀荣整天要一次又一次地解释,解释,还是解释!一天下来,声嘶力乏。然而,不少患者不理解,骂她,侮辱她。对此,她总是耐着性子,保持着笑脸,因为,这是部队;因为这里是军人的“眼睛”! 前年,医院移植骨髓治疗瘫痪的消息引来全国各地的患者,床位一时告急。那边刚有空位,这边候床的患者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窗口,熟人、亲友、领导……各种人拎着大包小包冲着床位向庆秀荣走来,怎么办?好样的庆秀荣毅然把床位留给一位从黑龙江来的农妇——一个变卖家产,携带幼子给瘫痪丈夫千里求医的贤妻良母,不给她还给谁?庆秀荣心里想。 受过多少次嘉奖立过几回功,这对于庆秀荣无关紧要。只是一块小木板对于她作用很大,她把小木板支在窗台上,以便写字。“年纪大了,一直低着头填写表格吃不消了,垫高点,就方便多了。”她笑着说。 她是平凡的。庆秀荣一直这样认识自己,只是今年在省城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她却哭了,不为别人,为了让人们理解她这一行的酸甜苦辣…… 她是在搭一座心桥! |
原文 发表于——摘自《工人日报》 浏览:33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