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微现,又一批满怀希冀的患者迎着初阳来到了总医院门诊部,住院登记处的窗口前,人们有秩序地排起了长队。 “大夫,我住骨科!” “请把住院证拿来,”很快,一份办妥了的住院手续递到了患者手中。 “同志,普外科有床位吗?” “对不起,普外科今天一张空床都没有,不过会尽快给您解决的,请把您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留下,以便及时通知您!” “师傅,我是外地来的怎么等啊?” “请您先到离这儿不到一百米的医院招待所住下,食堂就在下面,有啥困难可以找我,咱们随时保持联系。” 办理住院手续和回答患者问题的是兰州军区总医院一名普通的护士、共产党员庆秀荣,她今年48岁,坐在这个小小的窗口已经9年了,她爱自己的工作,爱这个岗位,几千个日日夜夜,她接待过数以万计的患者,以自己的辛勤和温馨,通过小小的窗口向人们展示着社会主义的文明,奉献着一片赤诚的爱心。 一个冬日的下午,一位酱紫色皮肤的老人满脸愁容地排徊在空荡荡的候诊厅内。 “老大爷,都快下班了您怎么还在这儿转悠?”庆秀荣透过窗口关切地问道。 “唉!”老人长叹一声说道:“俺从武山慕名来这儿看病,乡亲们东拼西凑了一千块钱,一下子住不上院,身上装着这么多钱走动心里不踏实啊!” “大爷,您就交给我吧,我给收费处说说提前收下,住院时不用再交啦!” “那太谢谢你了!” 翌日,庆秀荣在医院招待所吃午饭,倏然发现昨天遇到的那位老人正在吃惊别人的剩饭,她急忙上前追问,方知老人为了治病,除了准备手术的一千元外,身上别无分文,人不到难处非如此啊!她的眼圈发红了,立即报告领导,为老人提前安排了住院和手术,她从家中拿来丈夫的衣服和给孩子准备的食品送到老人的床前。老人出院时,她又和大家一起为老人凑足了返程的费用。 去年春天的一日,门诊大厅内,一位战士脸色苍白满头虚汗地夹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这细小异常的变化,透过小小的窗口映入了庆秀荣的眼帘,多年的经验使她意识到这是休克的征兆,她立即出去把这位战士搀进了办公室,让战士躺在长椅上以急诊给战士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和另一名护士一同把这位战士送入了病房。在我国近数百人不足一张病床的现状下,特别在有特色的医院,住院登记处是一个千人求万人敬的地方。庆秀荣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折射着党对人民群众的殷切关怀,透视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光辉形象,她也常有犯难的时候,几个人同时等一张床,给谁?患者的一时不理解,怎么办?为求得良好的窗口效应,她为自己约法三章:一是照章办理不徇私情;二是不收贿赂廉洁自正;三是一视同仁笑语相迎,9年来,庆秀荣为8万多名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未收地一次礼,也无一例患者因候床而发生意外。她4次荣立三等功,9次受到嘉奖,还被军区后勤部评为反腐蚀保廉洁先进个人。 小小的窗口号,映透着一名普通护士的心。 留 给 患 者 都 是 爱 人大代表、军区兰州总医院门诊部住院处主管护师庆秀荣,赴京参加八 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前,正好实现了两个突破:11年间亲自接告待的住院病人超过12万,竟无一个因不满意而告状的;亲自接待的住院军人超过2万,也无一个因床位紧张而候床的。 庆秀荣负责全院850张普通病房的床位收住任务。病人多,难处理,过去大都三五个月就因病人告状多而换人。1983年,庆秀荣走上这个岗位,靠着秉公办事的原则,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一干就是10多年。 10多年来,她每天上午上班用一个小时到全院21个临床科室收报表、查空床,然后向等候在窗口的数百病人一一答复。对军人和危重病人,她实行科室之间互相“借床”,保证了住院军人随到随住。对一些住院的危重病号,她还特别关照。有一位叫肖建福的排长,患白血病,庆秀荣便在工作之余买来他需要补充的营养品,做他爱吃的饭菜送去。时间长了,同病室的人都以为她是肖排长的亲威。肖排长流着泪对别人说:“她是我妈妈!” 庆秀荣热情耐心、细致周到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患者和亲属的赞誉。近年来,她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被兰州市授予“金城十杰三八红色旗手”。被甘肃省评为“巾帼建功标兵”,1992年被选为军区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团,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浏览:31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