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烈火红岩__陈然纪念馆
烈火红岩
2704号馆文选__歌乐山烈士陵园新闻、介绍、游记、观感、述评及诗歌等

“红岩”的儿女们

熊开达  崔佳

  红岩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12月至1949年11月。从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大有农
  场)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开始,到解放前夕渣滓洞、白公馆里一大批革命志士
  在国民党监狱中英勇斗争壮烈牺牲为止。
    “红岩”从此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成为中华文化库藏中的一件精神瑰宝。
  在重庆市纪念“11·2”烈士殉难50周年暨红岩魂广场落成的纪念活动中, 记者接
  触了许多殉难烈士的后代,进行了跟踪采访。
    “把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
    蓝耕荒的父亲叫蓝蒂裕,是歌乐山烈士之一。他于1948年12月10日被捕,后被
  押送到重庆渣滓洞监狱。1949年10月28日,当一辆囚车驶进渣滓洞时,蓝蒂裕意识
  到敌人将要对自己下毒手,便轻轻地对楼下的难友傅伯雍诵读了一首《示儿》的遗
  诗: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 /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当日,蓝蒂裕就和成然、王朴等10位志士被国
  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重庆大坪。后来,这首诗经死里逃生的傅伯雍保存了下来,成为
  了革命先烈们对下一代的教材。
    父亲牺牲的时候,蓝耕荒才5岁,被寄养在贫苦农民的家里。1961年,16 岁的
  耕荒继父志参军,成了炮兵部队的通讯兵。从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牢记父亲的教
  导,在云贵川高原上摸爬滚打。1964年,耕荒曾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总理满怀深情
  地勉励他:“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愿,在部队好好干,做一个红色接班人。”父亲
  的遗愿,总理的教诲,艰苦的军旅训练,终于使蓝耕荒由一个学生娃改造成一个革
  命战士。他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军事能手。从士兵、班长、排长、连长直到营教
  导员,在军队战斗了21年。
    1982年,蓝耕荒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干部管理学院时,特地从云南带回来十几盆
  花。因为这十几盆花,学院领导就让他分管后勤,绿化学校。蓝耕荒愉快地接受了
  任务,买来大量的专业书籍,学习研究,请教园林专家,制定了长期规划,未向学
  院要一分钱的专项资金,将学院的空地分期分批地绿化,从道路配置,小区设计开
  始,到灌木、乔木、落叶植物的高中低搭配,改造不良土壤,引进适合学校环境的
  树种,还制作了樱花园、腊梅园等高低错落、景观别致的园林小区。在3年时间里,
  使学院全部绿化,成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
    蓝耕荒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实现着父亲的遗愿——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
  园林。
    宣讲红岩精神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宋振平的父亲宋绮云是一个地下党员,1929年冬,受组织派遣到杨虎城将军身
  边做秘书,并出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总编辑,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
  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秋,他在西安被捕,后来他的妻子——地下党员徐林侠及最
  小的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也一起被关押到重庆的白公馆监狱。1949年9月7日宋
  绮云烈士全家3口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
    宋绮云被捕前,宋振平就被送回老家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后来,外祖母去世,9
  岁的振平就成了一个“孤儿”,四处流浪。因为长期受地主的虐待,振平终于病倒
  了,昏睡不醒,地主怕她死在家里,就在半夜将她扔到了尼姑庙门前。幸好尼姑在
  第二天清晨将她捡回庙里,给她洗伤、治病,使她死里逃生。后来还是亲友凑钱把
  她从尼姑庙里赎回。一次,她寄住的姨姥姥家被日本鬼子的炮弹打中,她当时就震
  昏了,右腿被炸伤。后来又经历了两次被国民党活埋,才在地下党养母的抚养下长
  大成人熬到解放。
    1949年8月24日,振平在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
  南京华东军区三野通信兵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在军委通信兵部任报
  务员,不久,到王震部长办公室做保密工作。1985年以陕西省邮电局机关党委副书
  记的职务离休。从1962年8月,她在《陕西日报》发表“读《红岩》的回忆”,中
  央、陕西的广播电台播放她这篇文章的讲话录音后,请她做报告的人便越来越多,
  从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做报告,到组织安排她脱产3年在陕西全省的地、市、县、
  区讲家史、讲小萝卜头的故事,宣讲红岩英烈,宏扬红岩精神就成为了她生命的一
  个部分。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和弟弟妹妹们一起走访了全国各地父母生前战斗
  、生活、坐牢和牺牲的地方,查阅了大量的报刊资料,搜集整理了有关父亲的20多
  万字的文字、图片,出版了《忆宋绮云烈士》一书。
    用科学技术报效祖国
    在红岩英烈里有一个出身豪门的烈士名叫王朴,为了给武装起义的部队购买枪
  支弹药,他动员母亲把变卖田产的1600两黄金交给地下党,而他自己却在重庆解放
  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
    王朴烈士的儿子叫王继志,父亲牺牲时他才两岁。解放后他被党组织送到人民
  小学读书,而父亲王朴被杀害的刑场离他所在的学校不到500米, 每天面对那片浸
  满父亲鲜血的土地,他都在心里暗暗发誓:要为父亲报仇。在一个热血少年的心中,
  报仇雪恨的最好方法无疑是扛枪当兵。
    1963年,正当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的时候,王继志毫不犹豫地投笔从戎,参军
  到了成都军区通讯学院,虽然没有能够拿枪打仗,但是他却全心钻研技术,学到了
  许多无线电专业知识。8年以后,他转业到了重庆的一家兵工厂, 更感到了自己知
  识贫乏,意识到要继承父亲的遗志首先需要掌握科学知识。1972年,在组织的推荐
  下,他重新走进了学校,进入南京邮电学院读书,毕业后被分到江苏邮电研究所,
  研究载波通讯,随后又到日本学习,终于成为一名通讯专家。至今,他主持着一家
  南京的电子公司,从事世界最前沿的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1998年,公
  司的产值近亿元。
    彭咏梧烈士是江姐的丈夫,他先于江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牺牲得非常悲
  壮,曾被国民党反动派在云阳城门悬头示众。彭咏梧烈士的儿子彭炳忠在父亲被害
  后,被党组织从云阳送到了重庆。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他读一年小学就转学5次。
  解放后,他才在歌乐山小学安定下来,以后进入巴蜀中学,1957年考入四川大学无
  线电系,毕业后留校,执教无线电专业。他研制的火箭“压电陶瓷滤波器”填补了
  国家空白,获国家科技奖;他研制的“信频窄带滤波抗干扰系统”达到了世界领先
  水平;他先后主持领导了10多个科技项目,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曾为四
  川大学党委副书记。
    彭炳忠的弟弟彭云从哈军工毕业后,在一家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后考研赴美
  留学,学成后接受驻美使馆的建议,留校任教。
    平平淡淡生活 实实在在做人
    在烈士的子女中,叫作继志、继业、继烈的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惊天动地、
  轰轰烈烈的事迹,反而大多数的人都平平淡淡,实实在在。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显出
  了他们“继志”的真实。
    李继业是杨汉秀烈士最小的女儿。杨汉秀烈士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是国
  民党20军9师师长,伯父杨森是四川的大军阀。1926 年她受到朱德的教育和影响,
  毅然背叛家庭,投奔延安,并于1942年入党。1946年9月, 杨汉秀随周恩来飞赴重
  庆,从事地下活动,把自家的田产、陪嫁都换成了黄金,为华蓥山游击队购买了枪
  支、子弹。1949年10月2日,她被杨森秘密杀害在歌乐山金岗坡。
    1948年7月李继业才两个月大,妈妈因到渠县参加武装起义, 将她托付给奶妈
  和邻居(养母),从此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回来。李继业成了孤儿,邻居收养了
  她,她便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长大,后考入建筑专科学校,毕业后分到山东的
  一座金矿,1975年调回重庆,安排在西南铝加工厂,入了党,成了一名统计师。当
  年,李继业参加了对母亲遗体的发掘收殓工作,1977年才在杨汉秀的遗物中,人们
  发现她就是当年随周恩来到重庆从事地下工作的吴铭。1980年,党组织在歌乐山烈
  士陵园举行了杨汉秀的遗骨安葬仪式。
    胡美兮是胡作霖烈士的女儿。胡作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复
  旦大学新闻系,在重庆《新民报》当记者,1948年6月7日被国民党逮捕,1949年11
  月27日的大屠杀中,他守在牢房门口,抓住敌人的枪管,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敌人的
  子弹。父亲牺牲时,胡美兮才10岁,母亲因为照顾她和妹妹,放弃了政府安排的工
  作,自己经营一个副食小摊。1954年,母亲去世, 胡美兮便只好放弃学业参加工
  作, 于1955年分配到泸州邮电局做话务员,因工作出色,1957年被保送到省邮电学
  校学习财务,期间参加过农村工作、妇女工作、征兵工作等社会活动。从统计员开
  始,她把全局的统计工作规范化、自动化,成为全省邮电系统财务统计的能手。
    黄文智和黄咪咪是红岩的第三代,她们的祖父是“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黄显声
  将军。其时,黄显声将军担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1931年“九·一
  八”事变时,他命令所辖12个公安总队和所有警察部队全部投入对日作战,从18日
  晚到21日深夜,战斗持续了三个昼夜,直到日军坦克冲破公安总局的大门。抵抗失
  利后,黄显声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又组织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任总司令,后参加了
  长城抗战、指挥了漳河战役、参与了“西安事变”,后在周恩来帮助下组织部队,
  投奔延安。因叛徒告密于1938年在武汉被捕,1949年11月27日是白公馆第一批被国
  民党枪杀的英烈。解放后,黄显声成为周总理特批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黄文智、黄咪咪的记忆中,她们常常要在半夜起来,给乘火车来京的祖父的
  旧部腾出床铺,或者正在吃饭的时候被祖母制止,将饭菜留给匆匆来家的东北客人
  。文化大革命中,她们和她们的父亲都曾因祖父的原因不能读书,不能串联,还受
  到许多不公平的对待。在她们幼稚的心里,祖父留给她们的是太多的晦暗,直到邓
  小平复出,拨乱反正,历史回复到她真正面目的时候,沈阳为黄显声建起纪念馆,
  重庆为黄显声立传,英烈们的事迹成为一代一代人精神的力量,黄文智和黄咪咪才
  真正懂得了祖父,懂得了中华民族,感到了祖父毁掉的是她们所不需要的,而传给
  她们的才是真正宝贵的。她们已下定决心,要把祖父的“财富”收集、整理,变成
  人类共享的遗产。
  
  
原文 发表于http://028cn.com/digest/society060.htm  浏览:171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0/10/3 21:33:1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喀秋莎古战场一夜 3(收藏于2020/7/1 4:15:08
喀秋莎古战场一夜 2(收藏于2020/7/1 4:14:21
喀秋莎古战场一夜 1(收藏于2020/7/1 4:13:03
喀秋莎石榴(之二)(收藏于2018/10/29 13:06:24
喀秋莎石榴(收藏于2018/10/29 13:03:22
苏日朗最后的乐章(收藏于2016/11/1 11:20:20
喀秋莎(收藏于2016/11/1 11:14:52
筱香等待(收藏于2016/9/9 1:13:17
喀秋莎你的石像和我(收藏于2016/7/24 11:05:53
喀秋莎你和我的诗歌(收藏于2016/3/28 9:44:4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江山陈然,我心目中的英雄(访问23043次)
资料白公馆展览改陈提纲(访问22454次)
资料渣滓洞展览改陈提纲(访问17910次)
蒋一苇陈崇基林彦陈然烈士传略·二十三狱中斗争(访问17044次)
林三 安礼陈然遗诗《我的自白书》不容篡夺!(访问16964次)
张界交待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处情报课侦讯股长张界交待审讯迫害陈然烈士情况(访问16013次)
特务张界的交待陈然被捕后侦讯的情形(访问14668次)
罗学蓬叛徒甫志高的儿子讲出的奇特故事(访问14360次)
罗学蓬 厉华 孙曙血手染红岩---中美合作所B类(敌特、叛徒)档案解密之一(访问13666次)
羊鸣 姜春阳等歌剧《江姐》里的三首歌曲(访问1164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5/5/2 20:42:3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1/24 17:46: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11/7 18:52:2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1/8/9 14:39:32
圆圆文选评论(评论于2019/10/28 13:00:2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烈火红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