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演艺明星纪念园__中国第五代著名电影导演于晓阳纪念馆
你是我生命中的传说北京天寿陵园演艺明星纪念园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东方闻樱

  于晓阳是一个让我仔细定义‘朋友’这个概念的人。古人喜欢用“刎颈之交”来形容对朋友的了解和信任,我自认是凡夫俗子,不肯将这么激烈的情感托付于人或被人托付;对“高山流水遇知音”十分神往,却也明白自己绝不可能自信到完全无视于社会价值的认可;而现代人对“朋友”的期望值很低,相互有一点好感、相处一会儿有某些共同话题的便算是“朋友”,如果在需要时肯伸把手,就称的上是“好朋友”了。但是当晓阳离开这个世界后,我才明白在人的生命中,除了对血缘至亲牵绊的眷恋、对相濡以沫爱侣的执着,还存在着对同类友情的渴望。
  
  
  
  其实要说晓阳和我是同类,恐怕大部分人会觉得诧异,连我自己也是直到发现再也见不到他后,才意识到他并非我本来以为的酒肉朋友,而是我失去了的一个同类——一个与我本性上十分相似的人。只不过我们除了行业相近外,人生道路完全不同,我又的确有些迟钝,因此失去了相认的机会。但是他想必是明白的,所以在我们相聚时每每只是保持本色,他也笃定他的言谈举止我不会反感、不会觉得被冒犯。
  
  
  
  于晓阳的人生是遗憾的,遗憾在于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他将理想、幻想和现实融合突破的过程太仓促,本来会达到厚积薄发的大成境界,甚至有可能开宗立派,却在人生最豁达、最明智、最成熟的时候嘎然而止,这种如鲠在喉的遗憾简直就像风清扬刚刚练成独孤九剑却不得不退出江湖一样。
  
  
  
  于晓阳的人生是矛盾的,矛盾在于他学者的本性一直和他艺术的本能在纠结。他出身于电影世家,这种美好的艺术形式是他本能的追求和内心的荣耀所在,是他血液中的向往,只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越加清晰。然而他出生成长在中国最变化多端的40年里,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都没有定论,国家和个人都在摸索、在反思、在审视。而在晓阳成长的过程中,外界的动荡无法给予他真正的引导,在父母尚且无法确定自己的方向时,他应该是在自己的思索中长大的。其实对一个少年来说,这是十分痛苦的过程。所知太少、阅历太少,却要凭借这些判断是非对错。在大部分同龄人懵懂快乐时,他的思考除了让他更加迷惘烦恼,也把他推向了读书求解的道路。毛泽东、鲁迅、尼采应该是他思考学习的主要参照,俄国文学作品则是当时有限能接触的娱乐性较强的文学读物,因此在他回应本能的呼唤进入影视圈前,他的所学所想是顺应着骨子里的文人本性,挣扎于原则、信念、生命的意义这些令人痛苦的自我探索中,而大部分人忙于现实琐事,对这些早已无力顾及了。
  
  
  
  他最终回归他的家族荣耀,带着一肚子诗书,带着行过万里路后的感慨,他一定是希望将理想和现实用美的像幻觉的电影表达出来,他要把曾经的和现在的嘲讽、欣赏、悲伤、快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社会的共鸣,这是无论搞文学还是搞艺术的人都渴望达到的“天下无人不识君”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成功了,而且成功时很年轻,也因此他确定自己更加适合画面语言,至少比他做诗人成功的多。然而他的文人本性注定着他不可能成功到老,因为中国文人成功的传统向来是“穷则工”,而电影界的宗师不会抓住哲学不放。晓阳的本性和本能一直在争斗、在磨合,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只是非常自然的愤怒、失望、反省、学习、沉淀,不轻易否定自己的努力,也没有固执地认定自己只是单纯的不为世俗所认可。
  
  
  
  他的成名作是《翡翠麻将》,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他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地位,对这部作品他是花了心思的。不过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这部作品更多体现的是他的责任感------要为电影厂创收,还有就是作为导演对镜头语言的第一次圆满运用,对形式与内容第一次的圆满操纵。然而这不是他自己对电影的真正期待,所以这部作品的成功他心里并没有多看重,对他来说,恐怕更看重的是随后而来的更多机会。年少成名的不足就在于容易热血澎湃,他极有干劲地拍了他自己最感遗憾的作品《女贼》。这部作品是他花大心血来探索将文学性引入镜头的尝试,他带领的整个工作团队也同样尽心尽力,这种氛围使他对自己的思路很有信心,他觉得这才是自己干电影这行真正想做的事。这部影片的未能通过真是当头一盆冷水,终其有生之年,他对《女贼》念念不忘,一直在自己心里不断地分析它,任何新的思路和感悟都会让他再次深入《女贼》。
  
  
  
  于晓阳令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从没有放弃自己对电影的理念,但是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曲高和寡,不肯把“追求艺术”挂在嘴边而拒绝承担世俗的责任。拍的片子不能通过而让电影厂承受损失,他牢牢记在心中。纵然被评论者指责、纵然心中苦闷,也并没有愤世嫉俗,对指教他的前辈即使有不同意见,一样记着对方的好意,永远感激和尊重。随后的《武则天初恋》『又名《皇家尼姑》)和《海滨墓园》(又名《别墅灾星》)』,他仍然坚持自己对电影的探索,并没有因为失败过就畏首畏尾。之后的冷藏其实是他继续学习和沉淀的必不可少的时期,是学者本性和艺术本能的糅合时期,他得以冷静地分析自己做过的、自己学过的、自己读过的、自己看过的、自己思考过的一切。过于清醒的人难免痛苦,他固然貌似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实际上他一直是那个苦苦思索是非对错的少年。每当我翻阅他的文集,我都会想起斯皮尔伯格。两人都是希望用电影表达自己的理想,但是斯皮尔伯格选择了先成为成功的商人再追求自己心目中想拍的电影。精明的犹太人比文人晓阳为人更实际且目光深远,如果晓阳也像他一样早有打算,是否就会少去很多痛苦?
  
  
  
  于晓阳的确博览群书,而且对每本书都会产生对自我的质问。他的自我质问令我了解了这些书的中心思想。以此看来,他确实是一个直白又含蓄的人。他不肯妥协、不肯委屈自己,却不得不妥协、不得不委屈自己,结果就造成了他骨子里的文人习性越发严重:表面上随波逐流、收敛个性,实际上心里觉得“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比起他,我读书甚少,少年时还肯做做文章,年长后自觉能力有限,精力全花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俗人。晓阳虽然不是大学者,却是个十分有见地的人,按理说他应该会觉得我浅薄,我想我们之间意外的投缘恐怕是因为我由自知之明而产生的坦白。一个简单的人和一个化繁为简的人,大概相互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可以喘一口气的安慰,可惜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
  
  
 浏览:81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1/3/29 7:45:2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追念于晓阳(收藏于2011/4/1 10:03:18
小胡晓阳,我们把你凝成了一本书(三)(收藏于2011/3/29 8:08:34
小胡晓阳,我们把你凝成了一本书(二)(收藏于2011/3/29 8:05:26
小胡晓阳,我们把你凝成了一本书(1)(收藏于2011/3/29 8:02:08
米家山翩翩少年,其心谁知?(收藏于2011/3/29 7:57:28
妈妈晓阳......你走了(收藏于2011/3/29 7:48:36
东方闻樱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收藏于2011/3/29 7:45:28
梁晓声怀念亲爱的于晓阳弟弟(收藏于2011/3/29 7:43:00
胡跃华追念于晓阳(收藏于2006/11/7 23:21:57
天寿山下缅怀晓阳(收藏于2006/4/3 22:34:5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njrb痛失爱子的于洋:我爱我的儿子,可他没了(访问4743次)
胡跃华追念于晓阳(访问2021次)
于晓洋永远的怀念-于晓洋送别于晓阳(访问1992次)
mm为第五代电影导演于晓阳送行(访问1895次)
zc于晓阳,开着火车上北京(访问1853次)
战萍别开生面的“于晓阳聚会”(访问1613次)
wm五代导演于晓阳作品简介(访问1584次)
沙碧红别哭,他追赶太阳去了(访问1528次)
天寿山下缅怀晓阳(访问1384次)
梁晓声怀念亲爱的于晓阳弟弟(访问129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姐姐于晓洋送别于晓阳(评论于2011/10/25 9:26:05
句开会感句看见汉尼拔(评论于2010/9/2 7:12:39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