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__著名学者任继愈纪念馆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忆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学者任继愈

璩静

  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作为高校哲学基本教材,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他主持整理和编纂古代文献超过10亿字……他就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新中国宗教学研究奠基人、著名学者任继愈。
  
  哲学经典佛教研究
  
  7月11日,任继愈先生在北京安然离世。回望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历程,任继愈一直专注于中国哲学史、佛学和儒教研究。“他是一位全方位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任继愈的学生、上海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李申这样评价老师。任继愈北京大学哲学系、文科研究所毕业,从1942年起任教北京大学,开始了22年的教书生涯。其间,由他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哲学史》堪称中国哲学教科书之经典,至今已再版十余次,为全国大多数高校所采用。1964年,他筹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并开始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上世纪80年代初,任继愈提出了“儒教是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此观点打破了国内外思想界认为“中国古代无宗教”的普遍观念。
  
  老骥伏枥不遗余力
  
  1987年,任继愈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在卷帙浩繁的学术长河中,他认定了古籍整理这项远离名利的苦差使。“对于古籍文献整理,任老有自己的原则。从做选题、写提纲到审读点校,他从不做‘挂名主编’。”李申说,每次去国家图书馆任老办公室,都能看到书桌上摞着厚厚的书稿……
  
  虽已过耄耋之年,任继愈先生依然不遗余力、老骥伏枥,为让尘封已久的古代文献焕发出新的神采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主持下,总字数过1亿的《中华大藏经》历经十余年完成了107卷;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文津阁《四库全书》也已影印出版;他主持的《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等工具书填补了新中国宗教研究空白;依托国家图书馆馆藏启动的“中华再造善本”完全仿真影印了500多种珍稀善本;7亿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中华大典》也已走过了十余年: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也顺利开展……
  
  低调做人学者本分
  
  任继愈曾说,文化建设,首先要有文化积累,青年人读古书已有些吃力了,我们多做一些工作,后人就能省些事。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原所长杜继文说,在任老眼中,低调做人、专心学术是学者的本分。2005年,任继愈卸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改任名誉馆长。他在任18年,是国家图书馆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馆长。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走了,认认真真做学问,也许就是任继愈老人最大的满足……新华社记者璩静(据新华社7月11日电)
  
  
 浏览:127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7/17 15:46:5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京华时报哲人其萎 遗响何在(收藏于2009/7/17 16:06:44
冯其庸悼念任继愈先生(收藏于2009/7/17 16:00:54
杨鸥一部博大精深的大书(收藏于2009/7/17 15:59:10
记者 逄春阶哲人远行,风范长存——学者眼中的任继愈先生(收藏于2009/7/17 15:53:36
国内国际新闻“一心读书 研究学问 几案寥廓 翰墨寸心”——追忆著名学者任继愈(收藏于2009/7/17 15:52:00
东莞时报任继愈“哲学人生”成追忆(收藏于2009/7/17 15:51:12
雷新、荣莹学人本色 文化传灯——国学界追忆任继愈先生(收藏于2009/7/17 15:49:31
马小龙诚感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收藏于2009/7/17 15:47:31
璩静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忆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学者任继愈(收藏于2009/7/17 15:46:51
新华网在路上在书中在国图 一代宗师任继愈的人生足迹(收藏于2009/7/17 15:43:5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璩静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忆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学者任继愈(访问1273次)
新华日报任重:父亲一生都很低调(访问1244次)
马小龙诚感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访问1145次)
杨鸥一部博大精深的大书(访问1134次)
京华时报哲人其萎 遗响何在(访问1009次)
新华社记者廖翊随感:让大师的灯盏照亮未来(访问971次)
冯其庸悼念任继愈先生(访问952次)
北国网- 半岛晨报宗教大师任继愈一辈子 不信教(访问858次)
国内国际新闻“一心读书 研究学问 几案寥廓 翰墨寸心”——追忆著名学者任继愈(访问833次)
记者 逄春阶哲人远行,风范长存——学者眼中的任继愈先生(访问806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