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哭之笑之--八大山人
明代人物

朱耷

佚名

  明末清初,中国画坛摹古之风日炽,千人一面,笔墨堆砌,形成了因袭、衰颓的局面。在这沉闷的氛围中,江西画坛出现了一位大师级的画家,他以山水、花鸟画见长,画风沉雄纵恣,气势瑰伟,在当时即已“名满天下”,与石涛等人一起突立于画坛,一变古人面目,自创新格,成就卓著。300年来,影响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一批大画家的画风,把大笔写意画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位画坛巨匠,就是当时“四画僧”之一朱耷。
  朱耷(1626—1705),字个山,号雪个,又号八大山人。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权的后裔,曾袭封为辅国中尉。他的祖父和父亲都精于书画,因而朱耷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翰墨溢香的环境里,受到艺术的陶冶。他8岁能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年时代已显露出过人的才华。他善于辞令,“善恢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尝倾倒四座”。
  但是朱耷的贵族生活随着明朝的覆亡而匆匆结束。朱家王朝的败亡如晴天霹雳,使朱耷不仅从人上人沦为丧家之犬,而且连生存的权利也几乎遭到剥夺。强烈的民族意识,深重的家国之恨,孤傲的品格,决定了他不能屈膝为清朝的顺民。23岁那年,朱耷剃发为僧,隐居到奉新的一座偏远寺庙中,开始了长期的隐逸避世生涯。他佯装喑哑,剃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与此同时,将内心无限忧愤和反清怀故的情绪一同寄于诗画,“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在纵横流动的墨迹之下,是一位亡国之臣的曲折心迹。
  顺治末年,避世参禅10多年的朱耷潜回南昌,为实现“欲觅一个自在场头,全身放下”的愿望,改僧皈道,自号“八大山人”,开始创建青云圃道院,这一年,他36岁。关于“八大山人”一号的含义,与朱耷同时代人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又记载道:“余每见山人书画款题八大二字必连缀其画,山人二字亦然。类哭之笑之,意盖有也。”这是愤世之情的隐晦宣泄,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也是自我价值的肯定。经过六七年的惨淡经营,青云圃道院初具规模,朱耷在此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徒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这里曾是传说中的周灵王太子晋“炼丹成仙”的地方,也是汉代梅福、晋人许逊隐居修道的居所,唐代建立太乙观,宋代又敕赐天宁观,风景优美,远离闹市,是朱耷避世索居的理想所在。朱耷一心在此构建自己的世外桃源,“门外不必来车马”,远离政治,避开与异族统治发生关系。
  但是,青云圃道院毕竟不是世外桃源,当时的权贵时常来此骚扰,八大山人十分苦恼,遂经常借故云游他乡。康熙十七年,那一年朱耷53岁,临川县令胡亦堂以编修《临川县志》为名召集各地名士到家中作客并举行诗文会,朱耷也被邀请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朱耷识破胡亦堂此举意在笼络人心,十分郁愤,突然得了颠狂之疾,时而伏地痛哭,时而仰天大笑,鼓腹高歌,颠态百出。后来朱耷被他的一个侄儿收留,颠疾渐愈。
  一年多后,朱耷重回青云圃,并在这里度过”花甲华诞”,但他已不再将青云圃视为避世之所。62岁那年,他不再做住持,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主持,自己做了一个还了俗的老遗民,漫游四方,访亲问友,后自筑陋室,名“寤歌草堂”。时人叶丹有《过八大山人》诗:“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篙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诗中景况是朱耷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朱耷一生以主要精力从事绘画,他襟怀浩落,慷慨啸歌。由于个人身世际遇和社会的动荡,他深怀家国之痛,并把满腔悲愤寄寓于书画创作之中。因而他的画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艺术家激烈的爱憎和倔强的反抗精神。画面上出现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珠上翻,以状白眼向青天。
  朱耷有一幅作于晚年的《孔雀牡丹图》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画面上部是石壁上垂伸的几朵牡丹花,下部是一块顶宽底尖、似乎就要倾覆的顽石,石上蹲着两只孔雀,鼓腮秃顶,丑陋不堪,其中一只拖着短短的三眼花翎尾。孔雀在人们心目中一般是艳丽多姿的,朱耷为什么要别出心裁,把丑恶加咎于它们呢?再看画上题诗:“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蓬春坐二更。”联系画面,作品的讽刺意味就十分明显了。它影射了那些投靠新主子的汉族大官,整日如履危石,提心吊胆,即便头戴三眼花翎、位居显贵,也要二更天就坐等上朝,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从高位上摔下来。对屈膝求荣之辈,其讽刺可谓十分辛辣。朱耷的另一幅作品《鹊石图轴》,画中两只喜鹊立于大石之上,究其画意,乃有鹊巢鸠占,翔集浣磐的含义。《诗经》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句,传云“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画家此画抨击清朝统治者不善自谋而强占别人的家园。双鹊集栖于磐石之上,又表现了鸤鸠虽可得逞一时,却终不能动摇喜鹊赖以生存的基石的寓意。
  朱耷画中,常有莲荷松石、梅兰竹菊、芦雁凫鹤、鱼鸭鹰鹿等出现,大都赋予了深刻的寓意,象征了画家倔强不屈的性格和高风亮节的决心。朱耷一生不为清廷权贵画一花一石,而一般农民、贫士、山僧甚至小儿却有求必应,这种不屈于权势的精神,历来为人们所称赏。
  朱耷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在当时即已“名满天下”。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所画花卉、鸟虫、小走兽等,往往以观察所得,用富于个性精神的笔墨加以表现,尤善强化所画对象的若干细部,笔墨简练,独具新意,创造了大气磅礴、高旷纵横的艺术风格。300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地受了朱耷的影响。清人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
  朱耷对艺术修养与功力的铸锻,正如他自己所说:“读书至万卷,此心乃无惑;如行路万里,转见大手笔。”他认为画事如登高,“必频登而后可以无惧”,说明朱耷在艺术上不断磨硕的精神。 朱耷的一生,是郁愤抗争、独步画坛的一生。据青云圃《净明忠孝室谱》记载,朱耷于康熙乙酉年(1705年)十月十五日“羽化”,享年80岁。他生活在封建社会十分动荡的朝代更替时代,家园的不幸,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对他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清初画坛,革新与保守对峙,朱耷是革新派中的大师,他的成就对当时画坛有着震聋发聩的作用,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其特殊的人生际遇及独特个性分不开的。
  
原文 发表于江西名人录  浏览:542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3/18 13:05:3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佚名朱耷(收藏于2002/3/18 13:05:30
朱耷八大山人诗偈选录(收藏于2002/3/18 13:03:14
余秋雨青云谱随想(收藏于2002/3/18 12:36:09
杜哲森《八大山人全集》品读记感(收藏于2002/3/18 12:19:35
彭 亚以泪研墨写丹青——八大山人《荷花水鸟图》赏析(收藏于2002/3/18 12:17:16
佚名清初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收藏于2002/3/18 12:12:40
朱浩云八大山人作品价值几何(收藏于2002/3/18 12:07:00
车前子有没有八大山人这个人(收藏于2002/3/18 12:02:43
佚名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藏于2002/3/18 11:53:0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彭 亚以泪研墨写丹青——八大山人《荷花水鸟图》赏析(访问8110次)
朱耷八大山人诗偈选录(访问7762次)
佚名朱耷(访问5425次)
朱浩云八大山人作品价值几何(访问3191次)
杜哲森《八大山人全集》品读记感(访问2301次)
佚名清初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访问2065次)
余秋雨青云谱随想(访问1963次)
车前子有没有八大山人这个人(访问1520次)
佚名八大山人纪念馆(访问142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张羲南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6/28 10:35:2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6/7 21:39: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3/22 20:20:4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1/11 17:54:1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