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海寿山纪念园__著名书画篆刻家潘主兰先生纪念馆
福海寿山纪念园

《澹泊生来日自知》──潘老学术精神述要(一)

张善文

  
  人们说,潘老的毕生成就在于他的诗书画印,我觉得更不可忽视他精湛的学术创获。人们以为,“澹泊”是潘老崇高人格之所在,我以为这更是潘老学术精神之凝聚。
  我与潘老同乡,对他景仰已久。最初只知他祖籍长乐三溪,以“主兰”之号见识于人,以诗书画印名冠当世。及后,乃知他学养渊深,凡经史、历代文集皆能淹通,而于甲骨文、金文、篇文、篆文之学研探尤精,著述甚。又后,凡读他的一诗一文,必深受感染,则又知其词藻雅尚,非俗间以“文墨”自诩者所能望其项背也。于是论其学而知其人,遂恍然有悟──唯潘老之“澹泊”,故能造其学术创获之宏博,示其学术品性之浑醇。
  尝读潘老《墨菊图》(1987)自题诗曰:
  繁华敛尽容相尚,澹泊生来只自知。湖水湖烟供啸傲,重阳才放两三枝。
  我喜欢品咀此诗的隽雅气质。所咏的是“墨菊”,但何尝不是老先生的自况呢?“繁华敛尽”,已见“澹泊”;到秋高气爽的“重阳”时节“才放两三枝”,又见精纯脱俗!这便是学术,这便是潘老的学术精神之品性。
  学术评述的宗旨,是论定其必然,详述其所以然。那么,本文既谓潘老的学术精神在“澹泊”,则其所以然将何在呢?换言之,‘澹泊”二字如何概括潘老毕生的学术内涵呢?笔者以为,择其要者述之,莫过于四端:
  一曰,以澹泊见严谨。
  所谓“澹泊”者,摒弃功利,廓然无私之称。唯其如此,乃足以显才识之“高远”,足以言学术之“严谨”。
  潘老的甲骨书法,可谓追本溯源,严矣谨矣!视以金文作甲骨、以篆文作甲骨,甚或以“美术字”作甲骨者,实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无非学养所致。潘老自少即嗜好甲骨文,十七岁尝刻白文自用印“爱契我龟”。由此可知,他少年时便立志要以甲骨学作为一生学业的重要方向。其后所涉益广,学殖日深,凡有心得,即笔之于书,在甲骨、金石、文字学等方面的创获良多。于是积数十年之精研,陆续写下了《甲骨说文征》、桔泉文字考》、《汉碑别字举略》、《尚书异字举略》、《说文平议》、《殷墟甲骨概述》、精印文字考》、《说文校勘表》等著述。其中《说文校勘表》以多种版本互校出六百余条疑文,考证尤称精审。观其三十九岁( 1947年)所作《临甲骨拓本四条屏》,风骨毕陈,甲骨之本味直出纸面。又观其晚年所集甲骨联句“斗酒争棋客,焚香品画人” ( 989),“寿石网罗非独尚,名家铸凿有师承” ( 990),则无疑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令人惊叹其毫端若刀,竟能于纸面复现五千年前契刻文字之艺术神韵!倘无积年累月的艰苦钻研,实难达此境地。
  尤其重要的是,1985年,他以卜·七岁高龄,尽弃一切功利意识,广罗所藏甲骨拓本文献,远承历代类书旧例,撰成《甲骨文字类》一书,收录已可辨识的甲骨文 1029字,合重文记之,则多达2000余字。凡所收入,皆逐字手摹原本,取三代金文互为参订,并证以《说文》六书而洋加考索,厘为“天文”、“舆地”等十类,前叙之,后跋之,堪称条分缕析,颇具体例。笔者以为,此书若能刊而行之,必将裨益于世,而为学者所珍惜焉。
  潘老的严谨学风,常见于他对前代学者的评述。1948年他曾作《闲话击庐卜文载于报刊,评价晚清吴昌硕(号台庐)的诗 画刻艺术,先称吴氏“流品之高,已足生人敬慕,艺事其犹末也”,再逐一指出其诗作、书道、画艺、篆刻之某方面弊病,所评有理有据,公允不偏。读其论吴氏临写《石鼓文》一节,即足使人感佩其考论缤密:
  北宋拓本《石鼓文》,故土。是耶。考郑县范氏天一阁藏本最完毕,存字四百六十二。拉宣统二年,吴郡钱民请去庐抚临北宋本,并附释文以勒石。仅临四百二十六字,重文二十六,合计四百五十二字,较之天一阁藏本尚少十字。何也?究非宗拓之《石鼓》,乃昌老之《石鼓地。细审释文,漫无考证,尤为简陋。当年东流人士,有拜船求书之况,盖亦嗜痴有癣焉。
  既指其版本字数之无据,又调其辨识文字之无考,即昌老闻之,亦当心悦诚服软?故潘老于文末说道:“少陵诗云,‘不薄今人爱古人’,余于昌老则不能无微词。”此诚儒者坦荡之语。然倘无滩泊之情志,笃实之学养,严谨之精神,又何能及此?
  历代学者的严谨学风,往往与广博的学识密相关连。潘老也是如此。我们读到他的一篇《论韩白相倾》,考述中唐文豪韩愈、白居易相互倾轧的情实,禁不住赞叹潘老学域之宽。此文以“文人相倾,自古皆然”开篇,通过韩白之时代、韩白之交谊、韩白之言论、韩白之怀抱、韩白之著作、韩白之性情等六方面探讨二者“相倾”的各种内在因素,所涉及的人物资料有与韩白同时的文人孟郊、贾岛、张籍、李翱、元稹、柳宗元、杜牧、刘禹锡等人,乃至韩愈的怫道朋友数人,白居易的携游伎女十数人,抒论纵横排阎,出表人里,可谓酣畅淋漓,令人不得不信服。试举文中的“韩白之怀抱”一节为例:
  韩以主持风雅为己任,倡“以文载道”。《谏迎佛骨》一表,尤见生平定力。其赠张道士诗,进惠师、灵师、澄现、文畅诸序,虽与佛老游,并不为所染。且于所赠诗文,适足畅其所欲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故其诗有“吾宁屈曲在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之句,可以见志。白则不然,以韩之辟佛老,偏与佛老游。元和中,作香山草堂,与练师郭虚舟学烧丹之术,又与增如满结社,为香火因缘,适与韩相反。即韩之所厌恶者,白偏爱之。其相倾有如此者。
  此类考索,严然入微细致,以典型精炼的资料揭示出两人在对待“佛道”问题上针锋相对的思想观点,以见其“怀抱”之对立情态。全文不长,立论的角度却甚为别致,考据颇为翔实,研究中唐文学史者倘能取资参览,宜不无神益。
  潘老以考据精审为特色的治学之风,在他各个时期所有的论学著作中皆可寻见。他于 1975年以油印本刊行的力作《近代印人录初稿》,其收罗资料之繁富自不待言,故践履周教授戏语》谓其“宽罗广,论断精”,并称作者为“淹通士”,诚非虚美。又如清山石刻史话》(1987年打印本),分十二章将寿山石刻的起源、寿山石的采掘历史、宋代石涌、历代征收石刻、名家刻艺、寿山石刻圆雕艺术、纽雕装饰艺术、薄意艺术、寿山石书志等问题,均作了详密考证,极有益于地方艺术的研究。甚至像《谈刻印艺术》(1998年打印本)这样一本不足两万字的小书,潘老之行文命笔也是谨而又谨,考论惟恐不周。如书中论及印文之布局时,着意分析了章法上的虚实、疏密、对称、收纵、开合、呼应等多方面的艺术辩证关系,并指出印文格局凡有回文、合文、省文、反文、交叉文、倒文。横读文、繁写文、简写文、重文、变形文、挪移文、三字并列文、品字排列文、朱白交错文、斜笔文等等,其间或可取、或不足为训,均有评定,所征引的文献,从先秦两汉的查印、瓦当、封泥,以至印学的专门古籍《汉印分韵》(清袁日省撰附后人两度续编)、《缨篆分韵》(清桂馥撰)、《十钟山房印举》(清陈介棋撰)、测觎庐印存》(清吴昌硕撰)等,可谓琳琅满目。奉读其文,我们不难感受到老先生兢兢业业的治学精神。我们还注意到,这里引及潘老的三种著作皆是手工油印本,换言之,均属他不计功利而将自己的著作心得奉献给学术界及青年学子。恰恰由于这种‘澹泊”胸怀,愈显出潘老严谨精神之真实可贵。
  
原文2002.2.20 发表于《潘主兰纪念文集》  浏览:60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2/20 8:45:4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杨夫林《“甲骨泰斗”潘主兰》(收藏于2003/1/14 16:11:48
郑光中《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忆主兰先生(收藏于2002/6/27 14:07:48
潘惠珍郑德渠《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收藏于2002/5/24 14:28:30
陈石《师生情深四十载》(收藏于2002/4/13 18:19:51
陈石《寿山石文化大师──潘主兰》(收藏于2002/4/13 16:52:09
朱以撒《 怀 念 》(收藏于2002/4/13 13:51:39
黄安榕《人品艺品高于泰山》(收藏于2002/2/26 13:37:25
陈章汉《潘老精神永在》(收藏于2002/2/26 13:36:33
林公武《潘主兰印艺和他的见解》(收藏于2002/2/26 13:34:49
刘老苍挽诗:《挽潘主兰老兄》(收藏于2002/2/26 11:40:2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陈石《师生情深四十载》(访问1539次)
潘主兰诗词作品:《论书绝句三十句》(访问1415次)
潘惠珍郑德渠《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访问1258次)
朱以撒《 怀 念 》(访问1245次)
蒋平畴纪念文选:《隽逸超凡 八闽之魂》──潘主兰艺术世界探微(访问1198次)
陈石《寿山石文化大师──潘主兰》(访问1197次)
潘主兰诗词作品:《画 竹》(访问1187次)
潘主兰诗词作品:《题王和平墨紫藤画》(访问1155次)
杨夫林《“甲骨泰斗”潘主兰》(访问1092次)
黄安榕《人品艺品高于泰山》(访问1021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