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进琉璃厂一家书店,见有折价书卖,忙不迭地去选购。一本 名叫《红楼梦八十回校字记》的厚书,引起我特别的注意与好奇。 看那书名,属于校勘学或版本学方面的专著,后面却印着“曹雪 芹著”,不能不使我感到惊讶。难道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写到 八十回处,忽又折回去写了这么一部《校字记》不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出版社印错了书名,要么印错了作者。当前 出版业鱼龙混杂,什么不可思议的错误都可能发生。然而看那下面赫 然印着的某国家级出版社的鼎鼎大名,又觉得我的怀疑恐怕不对头, 于是打开书看个究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页。《红楼梦八十回校字记》的书名依然如 故;作者署名则有了变化——与“曹雪芹著”并驾齐驱的,尚有“俞 平伯校订”和“王昔时参校”。说明仍是一部经过校订的古典小说, 并非单纯的“校字记”。看来书名有误,是确定无疑的了。 瞬间的“推理”与“假设”,激起我强烈的“求证”欲望。急忙 翻阅正文,却使我惊得合不拢嘴。 里面哪有什么曹雪芹的小说?从第一页直到最末一页,全是密密 麻麻用数字编号罗列、读之令人发昏的整个八十回的校字记录,足证 书名的称谓与内容正合。然而“领衔”的作者为曹雪芹,仍是个不解 之谜。我总疑心里面隐含着另一种结局…… 于是重新查看扉页、封面、书脊,均无分册之类的标记,说明的 确只此一本。想核对一下版权页,却压根儿找不到它的踪影。正在无 计可施之际,忽然从封底末端书店加盖的一枚处理图书专用章的深蓝 色印泥下面,发现了原书所印的一行绿豆般大小的字迹:“(共四册) 定价35.10元”。再细辨书店那模糊的长方形专用章,里面亦潦草地 填写着:“册数1(缺3册),售价10元”。 真相终于大白! 原来,这本既未标明册序,又看似有头有尾自成一体的折价书, 仅仅是缺失了前三册的一个残本。而曹雪芹的署名所暗示的八十回小 说,不用说全都在前三册里头。只不过此书的出版体例十分古怪荒唐, 仅仅因为没有像通常印古典小说那样把校注文字分置于该页或该回之 末,而是集中置于全书之末,其篇幅又刚好占据了最后的一整册,竟 然异想天开地给最后一册另起了一个书名(此书的真正书名或许叫 《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却又不伦不类地依旧保留着全书统一的作 者署名,以致让人燕石莫辨,产生错觉。更可气的是,全书共四册, 显然只给前三册编了序号,却毫无道理地省略了第四册的序号。购书 者必然生出的诸多疑惑,书本身不可避免的出现缺失,其源都盖出于 这种异想天开荒诞不经的编辑出版体例。 这使我联想起新近所购一套印制精美的《周汝昌红学精品集》。 里面共收入6部周先生大著,竟有5部省略了书名扉页——就好比旧时 富家豪宅的闺房不挂门帘,省一点小钱,却落个无谓的寒伧与不雅。 更奇的是,里面分上下两册精印的周氏经典之作《红楼梦新证》,其 分册方式真乃古今罕见。书中有一句话:“故康熙特命改用‘’字。” 上册在“故康”之处戛然而止,下册开篇即是“熙特命……”。不从 某一完整的章节处划分上下册倒也罢了,我始终不解何以偏在一个语 句都尚未完结的地方“五牛分尸”,硬生生把一个“康熙”皇上也弄 得“身首异处”。这要落到皇上在世的时候,不被诛九族才怪呢! 都说现在是“无错不成书”。其实仅仅校对不严有些错字,大家 已见惯不惊能够忍受了。可眼下这错,似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多属于编辑出版体例上任意自由发挥所产生的问题了。看来,今后 读书人的苦头有得吃! 不过,我这次倒是很乐意地买下了这本错版书——甚至有一种集 邮者首次发现某种“错版珍邮”似的喜悦。付款时的情景也煞是有趣。 我见收款处坐着几位负责看管折价书的女服务员,故意叫苦说: 好想买一部折价的全套《红楼梦》,只找到这最末一册残本,有没有 办法给我配齐一套?要不,再折一点价如何?众服务员自然是七嘴八 舌向我发起了“宣传攻势”。首先是耐心解释,配成套的《红楼梦》, 按原价也缺货,哪有折价卖的!然后极力宽慰说:这书全不全并不要 紧,随便从哪里看起,都很好看的。 说这话的一位姑娘,大约为了证明此书确实“好看”,顺手拿起 来一翻,见里面全是流水帐似的一条一条不知所云的校注文字,不禁 微微伸了伸舌头,暗暗与同伴耳语几句,合上书相视而笑。那神情仿 佛在说:“今天遇到大傻瓜了!也不仔细看看,就胡乱来买,待会儿 可别怪咱离柜不认哪!” 我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完全被她们说服了的样子,把款付了。其 实她们哪里猜想得到,我是要用它来做一篇好文章呢! |
浏览:111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