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胤禩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在康熙皇帝诸子中排行第八。
胤禩的生母卫氏初因遭诛连获罪编入食辛者库(内管领下奴仆)。康熙帝封卫氏为良妃,但深恶卫氏出身微贱,将八子胤禩交由慧妃(皇长子胤禔之生母)代为抚养。胤禩因理母丧礼重,遭康熙帝责。 胤禩自幼聪明机灵、心思慧敏,喜好广交各阶层人物,与皇九子胤禟、皇十胤俄、皇十四子胤禵等兄弟友善。当时文人儒士多称胤禩是位好王子。 康熙三十七年,皇帝首次分封皇子,17岁的胤禩受封为多罗贝勒,是得爵皇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命大臣们推举太子人选。大臣们推举皇八子胤禩。康熙曾痛骂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此人之险倍于二阿哥也”,并宣称“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烨临终前宣布皇四子胤禛为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雍正帝任命胤禩及其党羽大学士马齐为总理事务大臣,同日又破格晋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此后的两个月中,先后授与他兼管理藩院、上驷院、工部的权力;对其子弘旺赐予贝勒衔;其母舅噶达浑解除辛者库贱籍、赐世袭佐领世职。 雍正二年,雍正帝指责胤禩不以事君事兄为重,勾结胤禟、胤禵为私党,有不臣之心。然后,将胤禩党中的骨于之一贝勒苏努被革爵。 雍正三年,胤禟革除贝子爵位。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雍正帝便召集请王、贝勒、贝子、公及满汉文武大臣传谕,宣称:“廉亲王允禩狂悖已极。朕若再为隐忍,有实不可以仰对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者”。宣布“允禩既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宗姓内岂容此不忠不孝、大奸大恶之人?”。命将其黄带子革去,开除宗室籍。胤禟、苏努、吴尔占也一并开除宗籍。胤禩嫡福晋乌雅氏也被革去封号、斥回母家严行看守。 雍正四年二月,将胤禩由宗室亲王降为民王、削去其所属住领,随即又革除王爵、囚禁于高墙之内,并将其名字改为“阿其那”,满语意为“狗”。 雍正四年九月十四日,胤禩身患呕吐之症,不进饮食,死于狱中。终年46岁。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正式宣布,乾隆帝恢复胤禩、胤禟原名,与其子孙一并归入宗室籍中,仍在皇室族谱《玉碟》上载录其名于康熙皇帝位下。 |
浏览:308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