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文革纪念园__书坛泰斗沈尹默先生纪念馆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文革纪念园

书法需要精神的支撑

宛如一

  
   书法需要精神的支撑
     王琪森
     书法艺术,从宏观上讲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
   从微观上讲是人的精神情操、文化修养的积淀与显示。书法是东方艺
   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因此,历代大师前贤正是在文化这个最高层面
   来揭示书法艺术的真谛。如西汉扬雄提出:“书,心画也。”(《法
   言》)唐张怀则认为:“书则一字见其心。”(《文字论》)历史
   地看,中国书法艺术活动并非单纯为写而写,而是一种文化创造。如
   中国第一位皇家书法家李斯的书法,就属于文化缔造的“书同文”。
   王羲之的《兰亭序》则是魏晋那个时代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如今,
   书法艺术的这种历史功能似乎被展览意识、出版意识、名利意识、商
   品意识所取代,尽管书法被异化,但客观地讲书法艺术的本体却是不
   能改变的。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书法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陶冶情操,
   以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个体上讲,书法则是个人文化修养
   的显示,“观书如观人”。(《书法雅言》)而当代的书法界从整体
   上讲缺乏这种对文化精神的认同,即没有文化归属和审美觉悟,带有
   相当世俗的功利性和效应性。因此,要从根本上,或是整体上提高当
   代书法水平,形成一个良好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时空,优化书法
   的生态环境,就必须重新确认,或是皈依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属性。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线条。线条是进行书法创作特定的物化形
   态。石涛在《画谱》中明确地指出“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日本书道界则认为书法是“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所以,书法艺术必
   须从本体上确认线条精神。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思维问题,而且是个实
   践操作问题。而当代书法界对线条精神的认识是淡漠的,因而在创作
   实践中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于追求线条的技法性而忽视其审美
   性,使线条变成纯功力的展示而失去其意境及张力,形式单板,千字
   一面,匠气由此而来;另一种是尽力表现外露化的笔墨形态,如故作
   稚拙,随意抹写,水墨化解。尽管这是不同的创作现象,但在本质上
   却是一致的,即对线条精神的偏废。所以,当代书法风格难以多样化,
   线条不能审美化,气势不足,境界不高,阴柔一路的字拘谨,阳刚一
   路的字粗俗,稚拙一路的字做作。线条精神的疲软,使当代书法艺术
   底气不足,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从书圣王羲之到草圣张旭,从大
   气磅礴的颜鲁公到儒雅遒劲的苏东坡,都是在线条上展示其创造力和
   独特性的。就以近代的康有为与吴昌硕来讲,前者以苍劲朴茂的魏碑
   为线条原创,后者以高古劲健的石鼓为线条原创,从而变汇通融,确
   立了自己的书法线条体系。正是通过对前辈大师的线条精神解读,从
   而能使我们感悟到线条精神是书法艺术的母体,以利于在传统与创新
   间的抉择。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书法艺术,既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活动,其
   中还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区域性,又是一种十分个体化的艺术操作,
   而且书法家的队伍有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组成。从而反映为两个
   不同的层面,即显性和隐性:显性即是书法的笔墨线条、功力造诣;
   隐性即是书法外的学识理论、文化修养。实际上就是书法的人格化和
   人格化的书法。为此,康有为要求书法家能“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
   情深郁豪放之间。”(《广艺舟双楫》)所以,书法家应有较高的理
   性精神,不仅对于书法本体有较深入的认识,对于书法理论有较深刻
   的理解,而且对文学、美学、哲学、文化学、文字学乃至历史学、考
   古学等均有一定的了解。而当代不少书法家从个体上讲缺乏理性精神,
   既没有确立先进的理论观念和独特的创作形态,也没有较强的审美思
   辨力及笔墨拓展力。在理论上有不少盲点,在创作上表现为“趋时”,
   即追求一种书法时尚,追求一种短期效应,时犯“流感”。如流行民
   间性,笔墨就草率化。流行丑陋美,结构就破碎化。流行和式风,运
   笔就水墨化。流行装饰性,线条就工艺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谨防
   世纪末心态:即我国书法艺术渊源数千年,从殷商甲骨、金文到明清
   流派书风,从王羲之到王觉斯,凡是优秀的书风流派均群起而效之,
   于是就从那些下三滥的书风中寻找出路。这些现象不仅表现为理性精
   神的贫乏,而且反映了不少书法家缺乏良好的理论修养和完善的智能
   结构。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寂寞的,一个不需要
   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当代书坛似乎正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一是没有
   像康有为、吴昌硕、于右任或者是沈尹默这样的大师。尽管有时似乎
   很热闹,但骨子里依然有一种寂寞感。二是缺乏对于在真正意义上有
   价值、有开创性、有启悟性的书法理论的确认和认同。因此,当代书
   坛需要精神的支撑。
  
  
  
 浏览:117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8/18 18:13:3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陈梗桥沈尹默先生的精神(收藏于2001/8/21 11:06:00
杜宣记沈老(收藏于2001/8/18 18:39:34
张立行珍贵手稿手迹入馆(收藏于2001/8/18 18:16:48
王琪森书法,请回归艺术本体(收藏于2001/8/18 18:16:06
宛如一学书应从基础书法开始(收藏于2001/8/18 18:15:10
宛如一书法需要精神的支撑(收藏于2001/8/18 18:13:34
宛如一上海书协四十年(收藏于2001/8/18 18:12:28
宛如再忆沈尹默老人(收藏于2001/8/18 18:10:25
宛如一纪念沈尹默学术生涯(收藏于2001/8/18 18:09:29
施平文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家(收藏于2001/8/17 16:24:0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梅墨生沈尹默书法批评(访问3148次)
沈尹默月夜(访问3030次)
沈尹默作品行情(访问2698次)
宛如再忆沈尹默老人(访问2375次)
宛如一上海书协四十年(访问2119次)
沈尹默三弦(访问2012次)
陈梗桥沈尹默先生的精神(访问1852次)
施平文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家(访问1806次)
宛如一学书应从基础书法开始(访问1447次)
张立行珍贵手稿手迹入馆(访问1440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文革纪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