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今日天津>>新聞 http://www.jwb.com.cn/big5/content/2003-12/16/content_213376.htm
英醫馬根濟與天津馬大夫醫院 ENGLISH DOCTOR MA GEN-JIAND MA DOCTOR HOSPITAL 天津市口腔醫院日前發現了清光緒六年(1880)興建的馬大夫醫院建院紀念碑,碑文題為《新建養病院碑記》,鐫有“英醫馬君根濟”等字,記載了英國醫生馬根濟在天津施醫的經過。已經被妥善保護的該石碑,碑首碑身為一體,另有碑座,落款鐫“龍飛光緒六年庚辰秋九月轂旦敬立”。碑首雕有雲紋,篆文為“博施濟眾”。碑文漫漶不清,依稀可見醫院修建緣由。 馬根濟在天津參與開設并主持了近代中國第一所規模完整的私立西醫醫院和中國最早的官辦西醫學校,為西醫在華傳播史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筆。這一幸存的歷史實物,對“救死扶傷無國界”進行了貼切詮釋,也引出了馬根濟與李鴻章的一段特殊交往。 馬根濟來津行醫舉步維艱 馬根濟(John.Kenneth.Mackenjie)是英國倫敦會傳教醫師。其英文名字的中文譯音為約翰.肯尼思.麥肯齊。他出生于英國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母親都曾做過教會的長老。他15歲便離開學校,在一個商人的事務所里當職員,并參加了教會活動。為通過行醫來救人和布道,他進入愛丁堡醫學院讀書。 1875年,馬根濟受基督教倫敦會的派遣來華,在漢口一家教會醫院當醫生,并曾到中國內地游歷。1879年3月12日,馬根濟受命來津接辦和主持基督教倫教會醫院的院務。 該醫院的歷史可以上溯至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當時,英法聯軍侵略者在大沽口登陸后,曾在港口附近設立過一所隨軍醫療所。占領天津后,由英軍少將斯塔維利和海軍總司令霍普斯集資150塊銀洋,在法租界紫竹林一帶(今大沽北路一帶)建立了一所軍醫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駐屯軍醫院。醫院于1861年1月23日正式成立,醫生均為英籍人。 天津開埠后,旅津洋人增多,通商貿易日益廣泛,加之洋人在津開設的工廠、洋行中,華籍員工也不斷增加,小小駐屯軍醫院已無法滿足醫療之需,英租界當局遂將其主辦權移交給英國基督教倫敦會。1868年12月1日,定名基督教倫敦會醫院。當時就有中國藥劑師主事。 馬根濟是1879年2月與夫人一同來津的。他接辦和主持英國基督教倫敦會醫院后,才發現,這里的醫療條件還比不上漢口。由于醫院缺少經費,藥品也不充足,住院設施簡陋,馬大夫一時陷入困境中,院務工作進展緩慢。大家經過商量,決定上呈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的李鴻章,懇求援助,以期增加設備、擴充業務。馬根濟希望這位倡導洋務運動的開明大人物,能支持西醫西藥的發展。李鴻章見到呈文后,答應予以考慮,但馬根濟卻遲遲未見答復。不久之后,馬根濟就盼來了轉機。 為李鴻章夫人治病聲名大噪 1879年8月,李鴻章之妻莫氏夫人患病,多次請中醫郎中診治無效。焦急之中,李鴻章想到了西醫。中醫不行還有西醫,當時持這種觀點的中國人并不多。李鴻章遂致函美國駐天津副領事畢德格,請他想想辦法。于是,美以美會駐北京的女西醫師郝維德,被邀來津專程為莫氏治病。據說莫氏患的是中風導致半身不遂,但中醫卻未對症施治。郝維德確定治療方案時,馬根濟提出了意見,在醫治中,馬根濟還使用了西洋醫術中的手搖電機,令李鴻章等大開眼界。莫氏病情很快就好轉了。月余,竟基本痊愈。 馬根濟的名聲大噪,在北京也產生了影響。各地病人紛紛慕名前來就醫。馬根濟為加深李鴻章的印象,還特邀李鴻章等官員至倫敦會醫院參觀其手術割治的過程。李鴻章目睹西醫有如此療效,對手術高明的馬根濟非常賞識,馬上聘其為官醫。 于是,李鴻章決定捐款,在天津建一處率先引進西醫的醫院,地點選在三岔口的大王廟(遺址今南運河北路的曾公祠西側)。大王廟西醫院也成為近代天津開辦西醫院的濫觴。這是個施醫舍藥的免費西醫門診所,“凡局之經費,皆中堂之仁施”。馬根濟被聘請主其事。該醫院甫一建成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據《津門雜記》載,到該醫院“求診之人,絡繹不絕,或投以丹丸,或與之針砭,■痹則起以電機,贅疣則施以劀殺,疲癃盡起,微腫全除”。美國基督教會在上海創辦的《萬國公報》也稱,馬根濟在“析津大王廟曾爵帥祠院之旁設立醫院”,“四遠之人,不遠千里而至者,踵相接也”。由于大王廟西醫院只有門診部,沒有住院部,加之規模偏狹,難以收留遠道來診患者。李鴻章遂有重大舉措,即在馬根濟主持的“紫竹林醫寓之旁,捐建養病院一所”。李鴻章要建一所規模大、設施全的綜合性正規化西醫院。 李鴻章倡集資金馬大夫博施濟眾 李鴻章對西醫如此鐘情,是因為他很早就有“西學為用”的思想。他曾考察西方軍事制度,發現“西洋各國行軍以醫官為最重”。后在創建北洋水師時,他就雇募“洋醫”分派至各艦。創建西醫院,就是他用開放的眼光看世界、緊跟時代潮流、避免被動地閉關鎖國治國方略的具體體現。 李鴻章采納馬大夫等的建議,決定在基督教倫敦會醫院基礎上,擴建新院。在李鴻章的積極倡導下,天津衛士紳、洋人買辦紛紛捐款。此番李鴻章共募集白銀6千兩,他又親自捐銀4千兩。1880年秋,新的西醫醫院在海大道(今大沽北路口腔醫院為其遺址)落成,設病床150余張。名為倫敦會施醫院,也叫醫病館或養病院,津門俗稱其為總督醫院。這是一座殿閣式、歇山頂的中國傳統建築,大王廟門診部隨即遷往此地。這就是后來的馬大夫紀念醫院的前身。 1880年11月1日這座醫院正式開業時,李鴻章主持開幕儀式并致辭,包括長蘆運司、海關道及各國領事、稅司等官員在內的70多名中外來賓出席。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這里的醫療設施。李鴻章欣喜之余撰對聯曰:“為良相,為良醫,只此痌瘝片念;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 醫院設挂號房、司賬房、割症房、養病房,還設診脈發藥房,可見該院在中西醫相結合方面做得還不錯。為滿足社會所需,該院還開展施種牛痘、戒除煙癮等業務。醫院開診后,帶有明顯的慈善意味。其中,頭等病房滿足達官顯貴之需,但醫療費昂貴。院方將收取的高額費用用于貼補住三等病房的窮困患者。馬大夫對于前來就醫的老百姓,通常只收挂號費,不收或減收醫藥費,對生活貧困者則連挂號費也免收。甚至在醫院經費不足時也不例外。馬大夫醫術精湛,前來求醫者每天絡繹不絕。冬季求醫者每天有200余人,夏季則多至每天400-500人,床位常常滿員。1886年,馬大夫在撰寫的年度工作報告中稱,當年住院人數為556人,其中眼科最多,達164人。每位病人的平均住院時間是21天。其間共進行手術589次,其中眼科手術達到212次。由于醫師數量有限,馬大夫每天十分忙碌,以至于積勞成疾。 馬大夫醫院不僅為許多歷史名人診治病患,而在此出生的嬰兒中,有的日后也成為名人。如曾經奪得1924年巴黎奧運會400米跑冠軍、后又獻身于天津教育的英國運動家和教師埃里克.利迪爾(Eric.Liddell),1902 年就出生在這所醫院。 馬大夫主持的醫院建成后,周邊地區很快就形成了天津的西醫傳播中心。美國旅津仕商在海大道旁捐建了婦嬰醫館,由一位美國女醫生主事。李鴻章也予以大力支持,捐助的資金達一半。李鴻章夫人還贈“姮娥仙藥”匾額一方。可見李家對西醫的青睞絕非一般。李鴻章甚至聘在津的英國醫師伊爾文為家庭醫生。紫竹林前還有一座由法國教堂建立的醫養病院,稱仁慈堂,每日也施醫舍藥,絲毫不取。 創辦北洋醫學堂傳播西醫 李鴻章曾與時俱進地提出過“興建西醫學堂、造就人才實為當務之急”的主張。西醫院在津門成功創辦,且紅紅火火,令李鴻章備受鼓舞,他的西醫教育主張也有了實現的可能性。這個任務自然也落到了馬大夫身上。 1881年,恰好清廷因故召回在美國留學的公派留學生,馬大夫遂通過李鴻章,從中招收8名學生來津。1881年12月,醫學館在總督醫院內成立并開學,又稱總督醫院附屬醫學校(V icero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學生分為甲乙兩種,分別定學制4年和3年。由馬根濟和英美駐津的海軍外科醫生共同擔任教學工作。這座醫學館設置的課程包括化學、生物、物理、解剖學、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產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和藥物學。教學內容以實用性為主,并把當時社會流行且中醫較難醫治的疾病作為教學重點。臨床教學則集中在皮膚科、眼科及兒科上。與當時歐美的教育水準相比較,其教育形式、內容和質量相差并不大。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的西醫學校。1885年,首期畢業生共6名,均被授予官銜。 1888年2月,年僅37歲的馬根濟因勞累過度而病逝在崗位上。這成為令津門痛惜的一件大事。馬大夫當時已經“名馳于津埠遠邇,婦孺輿臺,莫不審知”。他的無私奉獻精神令中國人稱頌——“貧民醫藥之救,本慈善之懷,不分國籍、不分種族。” 1893年6月,李鴻章擬《醫院創立學堂折》,奏請新設西醫學堂。輪船招商局總辦朱其昂捐贈了位于總督醫院對面的一塊地。李鴻章委派法國軍醫梅尼創辦,校舍于當年12月落成,分三道院,房屋180間,亦為中國傳統建築模式。后又陸續添建78間校舍。以在一旁新建的北洋醫院作為實習醫院,并命名為北洋醫學堂。 正式招生開學后,委任林聯輝為第一任總辦,天津稅務署醫官歐士敦為醫學監督,法國籍教習為多,費用則從海防經費中列支。1900年,這所西醫學堂因義和團運動而關閉。1902年,袁世凱恢復該學堂,改稱北洋海軍醫學堂,僅剩2名外國教習。由于北洋醫院為其附屬醫院,故該校亦稱海軍醫院醫校。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改稱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14年還新建樓房和解剖室。1915年歸海軍部統轄,稱海軍醫學校,1930年因經費和隸屬等問題而停辦,外籍教師回國。該校共有16屆畢業生,為培養醫學人才做出了貢獻。后學校和醫院相繼被拆除,今為1路汽車終點站站址。 馬大夫紀念醫院救助抗日將領 進入二十世紀后,天津西醫醫療設施仍很滯后,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求醫之需。一方面,貧困居民多、就醫條件差,且其傳統觀念還存在,只靠中醫或以成藥自療者不少。另一方面,盡管西方文明逐漸被國人所接受,但傳播西醫的社會阻力仍較大。比如,1923年,天津人王照熙擬創辦西藥講習所,就未被當局準允。 而租界里的西醫院則人滿為患。1923年,天津倫敦會醫院接診38538人次,比1922年又增加5000人次。盡管各方捐款也呈逐年增加趨勢,1923年超過1萬兩,但日常經費仍顯不足。 早在1911年,倫敦會就聘請中外人士組成委員會,以英國領事為主席,勸募基金,籌劃新院建築事宜。德士古、怡和、美古紳、西門子、頤中等洋行、公司均捐款。但如若實現全部改擴建規劃,尚需資金25萬兩。在津英國人主張將“庚子賠款”用于中英兩國公益事業,以此解決醫院建設資金問題。大家都表示願“極力提倡”。經法租界工部局贊助,1923年將原中國式建築拆除,改建的“外診所”大樓為歐式建築。其設計者為永固工程司的英國人可克(Cook)及安德森(Anderson)。 1924年1月,新樓落成,為4層平頂磚木結構,外檐為紅磚清水牆帶女兒牆,平面布局為“n”形,建築面積4810平方米。內部設有內科、外科、眼科的診察室、換藥室和手術室。為表彰馬根濟大夫做出的貢獻,新院更名為“馬大夫紀念醫院”。1月18日,舉行開幕禮,英國駐華公使馬克雷、直隸省省長王承斌以及各國駐津領事、中外紳商等百余人出席。一家電影公司特對開幕盛況予以拍照,國內許多報刊也競相予以報道。 后該院規模日趨擴大,同年,又建男護士樓。1928年建成兩座醫師住宅樓。醫院接診與日俱增。1929年達86000人,平均每日三四百人。1930年北病房樓建成,徐世昌、徐世章等中西名人為此襄助51770兩。當年5月23日,再次舉行落成開幕典禮,天津市長崔廷獻捐贈“濟世活人”匾額,英總領事翟蘭思、前國務總理顏惠慶、前外交總長梁如浩等中外來賓200余人出席。至1935年,該院又陸續建設了后樓以及南病房樓等,已經成為津門屈指可數的大醫院了。 該院還常借對面的新學中學大禮堂集會搞活動,1933年,邀英國衛生部米女士就英國近代衛生事業的變遷和醫療新理念舉行演講,在津門醫護界產生反響。也就是這一年,該院起用女護士。 七七事變后,該院積極接收傷兵、難民,并參加戰地救護工作。該院曾秘密收治抗戰將領。1938年6月,任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的李鐘奇率部挺進冀東時,曾與日軍板垣師團的一個中隊打了一場遭遇戰。李鐘奇身負重傷,子彈貫穿肺部、打進肋骨和脊骨之間,生命垂危。當時部隊的醫療條件很差,不能進行手術。大家決定冒險,將其送往馬大夫醫院挽救其生命。該院醫療條件好,且因地處法租界內,日軍尚未侵入。加之醫護人員同情和支持抗戰,有的還加入了中共地下黨。在中共冀東和天津地下黨負責人李楚離、姚依林以及名醫天津黎宗堯、池石卿等縝密安排下,李鐘奇化裝成教員,躺在擔架上,被順利送往馬大夫醫院。經手術,順利取出子彈。為了安全起見,術后立即轉移到位于倫敦里12號的第三路軍政治部主任楊十三家中護理療養。李鐘奇很快便康復,7月29日重返前線。 1929年,在馬大夫紀念醫院內,還建成了私立濟華高級護士職業學校。校長李明貞來自漢口,教員多由醫師護士兼職。1940年后,該校和醫院均被日本侵略者占據,改為同仁會天津診療班,醫護人員相繼離職。 抗戰勝利后,天津衛生局接管該院,稱臨時第一醫院。同年將該院歸還倫敦會。12月1日恢復原院名。該校也隨即復校。英國倫敦會總干事顧玉麟、后任南開大學教授的司徒月蘭等曾任該校董事。至天津解放,該校共辦16屆,畢業生148名,多成國內醫護骨干。該院最后一任院長是中國人雷愛德。1951年,該院有職工194人,醫師26人,護士50人,病床167張,但較大型設備奇缺,僅有兩臺X光機和兩臺顯微鏡。1953年,該院交由國家管理,曾名為天津市立人民醫院。 |
原文2003-12-16 发表于《今晚报》-今日天津(新闻)画刊 浏览:379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