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烈火红岩__江姐及彭咏梧烈士纪念馆
烈火红岩
31493号馆文选__遗文及史实回忆

被迫改变做法,江竹筠勇挑重担

卢光特

  (未经本馆允许,请勿转载此文)
  
  (本文节选自卢光特撰写的1946年——1949年下川东的组织与活动)
  
  一月八日南溪和大宁同时暴动,敌人十分害怕游击队扩大,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立即命令驻当地581团和专员统率云奉巫(巫溪)保安队(约五、六个中队)实行围剿。彭的气魄大,渺视这些敌人,认为只要各地立马暴动,就能打破围剿,保存和扩大主力。他知道云奉两岸的准备不够,特别寄希望于赵唯,以为他们万事具备,唯缺枪支。为此特派卢光特引导吴伦碧、宋海清到那里去(因主力损失而未成)。
  
  一月二十日左右,卢和吴子见到达赵唯处,才知道他们的困难甚多。当地群众都慕名赵唯,但真正串联起来扛枪打仗的人不多,他们几乎没有枪,刘明等虽有约定,但不能指望,别的枪支来源尚无着落。赵唯是搞过几次暴动的老共产党员,敌人十分注目,我们打南溪之后,他已成了敌人防范的对象。开县敌军也在向龙坝移动,本地上层关系已难于掩护了,不暴动也可能挨打,立即暴动的条件又不成熟。李纯思和汤溪工委干部很着急,只有赵唯能沉着气。
  
  卢和吴子见相约,在吴去南岸了解情况之后,即回龙坝乡邱衍伦家(彭咏梧约定的地点),与江竹筠会面。一月二十五、六号,卢、吴先后到达。江竹筠和她带去的刘本德、杨建成、罗曙南、周毅已在那里等候几天了,刘德彬也应约到那里。我们八人,在江竹筠主持下,讨论了形势和对策,江是八个人中最成熟的一个,她认为,无论如何,奉大巫会乱一阵子,现在不能派人去,暴露了的还要转移。汤溪工委已经半暴露又不缺干部,无需派人,刘、杨、罗随吴去南岸,以隐蔽方式,开展工作,不慌公开暴动。刘德彬、周毅回万县,隐蔽待用。卢和她一道赴重庆向临委汇报请示。大家接受了她的意见。一月二十八、九号,我们就离开龙洞,执行各自的任务,开始有了“谨慎”的思想。
  
  1948年2月上旬(农历除夕),江、卢抵渝。第二天,江带涂孝文与卢第一次见面。涂孝文其人,在未叛变以前,作事相当稳慎,他认为奉大巫起义的结果很能说明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他个人的初步意见是:(1)暂缓大规模的公开的起义,已上山的采取隐蔽方式活动,未上山的暂缓上山,(2)奉大巫地区已成敌人重点围剿的对象,敌强我弱,采取三个对策,第一,撤出人员,保存力量。第二,建立平行组织,安排新的未暴露的干部下去,不与原组织打通关系,只从侧面关照他们。第三,从云阳(指赵唯)去寻找山上的游击队,(3)他本人到下川东就近领导。组织分工如下:奉大巫工委仍由卢光特负责,与他直接联系。杨虞裳亲自到赵唯处,代表地工委领导纵队司令部和汤溪工委。云奉南岸工委尚不十分暴露,通过江竹筠与涂联系。
  
  按上述布置,二至四月,由卢光特经手,从奉大巫撤出和转移了邹予明(奉节黄村乡)、陈世富、王国裕(巫溪)、王庸、陈源楷、陈太侯(奉节青莲乡)、卢少衡(巫山长溪河)等党内外干部,还有胡连玉(谢国茂家属)。新布置下去的有卢恺言(巫山长溪河)、谭礼安、谭文希(巫溪凤凰)、胡子合(巫溪县城)。稍后,又有代披星(巫山福田大昌)、余从富(奉节县城)。他们是在重庆入党或接上关系后派下去的,分别与卢光特单线联系,与起义无关,不受人注意;都是家乡人,很便于串联发动当地革命青年;又有上层关系掩护,便于掌握敌情。
  
  杨虞裳二月到龙坝,与赵唯、李纯思等汤溪工委的同志一起,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组织了龙坝起义,把纵队司令部拉上了山,袭击河堰口、路阳坝之后,就采取分散潜伏,集中对敌的做法,不象过去那样拖队伍四处作战。除李纯思迷路被捕,英勇牺牲外,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上山不久,杨虞裳离开队伍,山上全由赵唯、陈恒之等同志负责。杨到开县工作,另派谭悌生到云安、小江一带,领导非暴区力量,支援山上。山上山下相互配合,便于活动,由于这些新的做法,使这支队伍能在云、开、巫边界地区坚持下来,做了许多群众工作。锻炼了老干部,培养了新干部如李传宾,刘尔训等。
  
  吴子见、杨建成、刘本德、罗曙南二月初到云奉南岸,按老彭生前的指示,成立了云奉南岸工委。三月吴调开县,刘孟伉接任书记(兼司令员),杨建成、刘本德为常委,张会中、方清若、石文钧等本地同志为委员。领导七南支队。1948年四月,陈世仲(原开县工委委员,开县支队司令)调云奉南岸。陈勇敢作战,与工委其他同志一起,加强了七南支队的领导。此时,敌开始清乡和清剿,石文钧、张会中、方清若先后被捕。外地同志难于掩护,六月刘德彬、杨建成、刘本德等撤出,刘孟伉、陈世仲仍就地坚持。
  
  总之,彭咏梧牺牲后,云奉两巫的斗争条件恶化了。但在当地工委领导下,纵队司令员上了山,军事斗争仍在坚持,群众工作也在恢复和发展。
  
  按地工委计划缓后一步暴动的开县、石柱、万县、忠县、丰都南岸地区,由于接受了云奉两巫暴动的经验,工作做得更扎实些,无论在发展党员,群众斗争和武装准备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并为云奉两巫提供了方便,游击区和隐蔽区,城市和农村,互相支持,总的形式还是比较好的。
  
原文1984年 发表于《川东地下党的斗争》  浏览:183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11/1 7:37:1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苏日朗怀念江姐(收藏于2008/7/5 0:15:45
庄鸿雁《红岩》中江姐的后代(收藏于2006/3/23 6:21:02
雨歌《江姐》的故事(收藏于2006/3/23 6:02:09
杨韵贤口述,魏光武、李旭东整理忆江姐(收藏于2005/9/12 5:02:08
钟子《釜溪感旧录》乡贤九记·江竹筠(收藏于2005/9/11 6:57:29
何理立生活中的江竹筠(收藏于2005/3/10 4:32:54
醉舟寂寞烈士陵(收藏于2005/1/4 17:23:04
作者不详一个老军人的尘封往事(收藏于2004/12/2 12:50:25
作者不详江姐之子的另一位母亲(收藏于2004/12/2 11:40:15
小美小路--献给五十五年前牺牲在电台岚垭的烈士(收藏于2004/11/14 2:22: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卢光特 谭重威《江竹筠传》--(二十三)酷刑是太小的考验(访问31765次)
--有关舞剧《红梅赞》及主演李青的一些媒体报道(访问15178次)
丁少颖<<红岩恋>>--江姐家传--第二十一章 监牢考验得了谁(访问13851次)
盛国玉口述从渣滓洞死里逃生(访问12569次)
作者不详重庆渣滓洞大揭密—近访当年渣滓洞秘密信使黄茂才老人(访问12282次)
庄鸿雁《红岩》中江姐的后代(访问11182次)
曾紫霞战斗在女牢(下)(访问10492次)
杜之祥《江竹筠传》--附件:1948年万县地下党的被破坏和江竹筠等被捕的经过(访问10226次)
章轲 黄先钢长篇纪实小说《红岩魂》--第十一章(访问9632次)
曾紫霞战斗在女牢(上)(访问882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0/14 17:16:3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21 21:10:31
爱三儿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9 21:10:2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5/2 13:47:4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2/3 18:02:4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烈火红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