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号馆文选__本馆网友文论和诗歌 |
《红岩诗魂》边看边评
作为一个“评剧盲”,如果不是讲红岩的,我恐怕不会买《红岩诗魂》这样一个评剧的影碟来收藏。如果不是小美的催促,我可能现在还没打算看它呢——您看哪家的藏书自己都读过?没想到,一口气看下来,居然是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有了想写点儿东西的冲动。就趁着这个冲动,流水帐式地评一评这部评剧音乐诗剧《红岩诗魂》吧。 虽然在网上看过剧本,一开场还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没有锣鼓点和评剧演唱,而是在悲壮豪迈的《把牢底坐穿》的主题歌中拉开了序幕。三个中学生误入禁区被捕,观看刑讯,押入牢房,见到陈然和“老铁”……。这时我还没有入戏,心里不由自主地挑剔着陈然的花白头发,还有女学生与男犯同牢这种设计的不合理,另外也从没听说过成善谋有个“老铁”的绰号。 江姐受刑后被押回牢房,一行人肃穆地注视着。这时背景音乐响起一支悠远的山歌,“看不见的家乡呦,走不完的山川……”,曲调倒是满好听,但我想如能换成《灵魂颂》就更贴切了,既与情节相合,又紧扣“诗魂”二字。 诗人蔡梦慰出场了,他一出场,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副桀骜不驯的气派,的确一如导演阐述中所说的,狂飙式的诗人。看到特务威胁李文祥,要把他受过、没受过的刑罚都给他的妻子上个遍,二人在呼号声中被强行分开,诗人一甩围巾,唱道:“铁窗寒,长夜漫,常咒炼狱非人间,……,仇心蘸火写诗篇……”,唱词十分精彩,与蔡梦慰的诗词衔接得顺畅自然,唱腔也是激情澎湃,头几句听不出评剧味,后面转回到了评剧腔调上来,我除了在电视上的综艺节目里听过几段评剧,基本没接触过这个剧种,没想到评剧还可以这么好听,完全没有我害怕的哼哼啊啊和那种令人起急的拖腔,这曲调温和如二月春风,激烈如火山喷发,偶尔一个高亢的拖腔甩过,也是发自内心的愤怒的宣泄。 剧情进一步发展,蔡的诗稿被发现,还有个条子,“华北区人民政府成立”,徐远举一看笔迹便知是陈然写的 ,(他怎么这么熟悉“犯人”的笔迹?陈然又怎么能让他看出笔迹呢?!)于是,一幕精彩的“陈然受审”便开场了。 锁链缠身的陈然被押出场,与八个特务有一段铁链舞,这是开场25分钟以来,陈然第一次直面敌人。演员一亮相,那眼神和形体动作,极具震慑力,还没开腔,一个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便凸现在观众面前。徐远举要和陈然随便谈谈,开口闭口先讲了一通气节,陈然只是闭着眼睛听着,心里揣着不屑。接下来进入实质问题,条子上的消息来源,居然是腊肉上粘着的一小张报纸。早先看剧本的时候,觉得这段写得挺幽默有趣的,加上导演阐述中说陈然具有调侃的性格,倒让我有些担心这一段会演得嘻嘻哈哈,与该剧的整体基调不符。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陈然几乎是耷拉着眼皮,面无表情地告诉特务,梯子、腊肉、上面、下面、肥肉、瘦肉、肥瘦肉之间……完全不是我猜的戏谑的表情——剧情已经足够戏剧化,不必再添油加醋地做表情了,这正是导演、演员的高明之处。 接下来的一段是我最为欣赏的,徐远举进一步问陈然消息的传播渠道和狱中活动的组织者,并威胁要给他用刑,这里有陈然怒斥敌人的一大段酣畅淋漓的演唱,唱腔快慢板交替,配合着叮当作响的镣铐声,加之极具气势的形体表演,以及细腻生动的表情和准确的眼神传递,把那种坚定、刚毅、正气凛然、英勇无畏,演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使人不由得热血沸腾、肃然起敬。那唱词,也仿佛不是唱出来的,而是从胸腔直接奔涌而出,势不可挡。“加火是把我锻造,烟呛水灌是熏陶”,那么骄傲、那么无畏;“纵然是,躯体残废,生命花开却更好!”手中的铁镣向前一抛,如此潇洒、如此豪迈。这一段,来来回回看了N次,开头是喜欢,然后是想着怎么写评论,最后干脆是给迷住了:直刺敌人的锐利目光、无惧酷刑的微微冷笑、拉扯着锁链的顽强前行、激愤之处轻轻的一摆头,嘲讽、轻蔑、愤怒、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无不显示出角色和演员的非凡魅力,真是令人叫绝。 徐远举在陈然身上捞不到一丝油水,反被痛斥了一顿,只有另作打算,为叫盛超群开口,上演了无耻的一幕——当众把盛的女朋友郑新梅的衣服扒光。郑新梅是个虚构的人物,历史上的盛超群已有妻儿,而且妻子并未被捕,因此我对这个情节,虽知是艺术加工,但内心颇不认同,略过不提。 下一幕,女牢中江姐劝慰新梅,正在这时,有消息传来——盛超群叛变,带了特务去云阳县抓捕暴动人员,新梅无比悲愤,欲跳下电网自杀。这里揉合了特务假传刘国鋕叛变令曾紫霞痛苦万分,和李文祥叛变,陈然欲触电网自杀以鼓舞难友两个史实,看来编剧有太多的信息要靠郑新梅表现出来,真不知道是不是该佩服他如此大胆的构思和演义。 盛超群真的叛变了吗?特务按他提供的名单,把云阳县的副县长、保安队、税务局、警察局、民团……,七七八八一干脓包通通抓了来,好笑的是,徐远举问他们准备什么时候“起事”,这一伙子说,随时可以,现在就可以,然后通通爬在地上“起誓”,真真叫人笑掉大牙。 被盛超群耍了,徐远举恼羞成怒,只好打李文祥这最后一张牌了,他当着李的面折磨他的妻子,并威胁说这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了。这段是个过场。 原剧本中这一幕,是李文祥和他妻子熊咏辉分别在男牢、女牢的双做梦,可能是比较难操作,改成只在男牢陈然的囚室。李文祥思念妻子,辗转反侧,意欲自首,他摆出几条“道理”,而且觉得不开口,要挨国民党的枪,开了口,要受共产党的审判,真是站在悬崖边,冤死了。陈然、“老铁”严辞斥责了他,陈然还和他比照同狱的二百多志士,大家都站在险崖边,“为何唯独你呼地唤天”,这段唱,节奏、行腔十分顺畅好听,“临难不变节,临死不苟免”,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而且,还是那眼神,极具穿透力。但唱词内容方面,我感觉,不论是斥责还是将心比心,感性的成分多了点儿,理性的利害摆得少了点儿。我以前就想过,如果我是陈然,在发现李文祥有叛变意图的时候,应该怎么劝导他,(别笑我啊),当然应该分析形势:蒋家王朝已是强弩之末,只在作垂死挣扎,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我们虽然身陷囹圄,但仍然是胜利者,哪有胜利者向垂死者投降之理。你说,“苦了这么多年,眼看要胜利了,自己却看不到胜利,那太惨了!”但你叛变了,混过了眼前一关,可以活着看到胜利的一天了,但这胜利已经不属于你这个革命的叛徒了,你必定受到人民的审判,苟延残喘也才不过一年半载,却给自己和亲人留下恶名和耻辱。横竖是个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何不坚持到底,即使牺牲,也能含笑九泉了,若是苟且偷生,只能落个一世骂名。不知我这番道理,李文祥是否听得进去,恐怕还是不会起作用,人一但有了背叛之心,名节、尊严、舍生取义,全都顾不上了,只求自己活命,还有怎样的规劝能挽救这样的灵魂呢?总之,戏里戏外,李文祥都没有挺住,但这之后就没有了后话,而他的妻子也并没有被释放。 下一幕,著名的女牢中的“绣红旗”,五星的图案是按陈然、罗广斌他们当初的摆法,大星在中间,四颗小星在四角,红旗制好后,全体难友出场,和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朗诵着诗篇,把心中的五星红旗升起来,这时舞台灯光转红,台上一片光明,一幅巨大的五星红旗升了起来,众人宣誓,可以想象,如果是在现场观看,场面一定非常壮观感人。 高昂之后,悲壮紧接着来了,“陈然就义”。陈然、“老铁”刑场相认,原来早就是未曾谋面的战友,二人喝干绝命酒,摔烂大海碗,朗声大笑,热情拥抱,何等痛快,何等豪气!“判处一切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人,死刑!判处你们反动的政权,死刑!”临刑时还能谈笑自若,宣判敌人的死刑,这要有怎样的必胜信念和英雄气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团结起来,跟他们斗争,迎接重庆的解放!”志士们向围观的群众宣传着,这一处,如果舞台上不方便安置众多群众,也应该通过音响制造人声嘈杂的效果,否则舞台上除了志士,就是特务,这些宣传的口号就显得无的放矢了。“监斩官”被斥得心慌意乱,急忙下令开枪,众人倒下,唯有陈然,身中数枪,仍屹立不倒,“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我的“自白书”》高亢嘹亮、不屈不挠……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首诗似不适合在中弹后演唱,一是唱起来较长,二是此时自白不自白已是无所谓的事了,如果一定要唱,浓缩诗意,只唱四句足矣;另外,唱腔还可以更流畅些,现在听起来有点“抻”;唱“自白书”时,如果有一束追光打在陈然身上就更好了,现在的灯光颜色暗紫,显得脸色难看,而且表情看不清。 陈然就义了,后面的戏似乎出彩的不多。江姐从刘医官那里得到消息,“明天处决30人,江在内”,她看着“监狱之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我觉得那段江姐与小萝卜头的蝴蝶梦境比较多余,没有表现太多的内涵。 最后,大屠杀开始了,这个结尾稍显仓促,众难友出场,蔡梦慰朗诵诗篇,比较不解的是江姐朗诵的是刘国鋕的“就义诗”,我感觉这首诗由每人各念一句或齐诵比较好。一声“立即执行”,歌声随枪声响起,不是评剧的曲调,倒有些苏联歌曲的味道,大家前仆后继地去堵枪眼,最后全都倒在血泊中。死寂……舞台转暗几秒钟,由弱渐强地,歌声又起,“天快亮了,天亮了……”,歌声中,倒下的人们重又站了起来,陈然、成善谋、盛超群等又回到众人中间,灯光转为明亮的桔黄色,在清亮的钟声里,全剧结束。 这是我完整看下来的第一部评剧,或许叫它正规的称呼“评剧音乐诗剧”更恰当。虽然对那段历史的熟悉,妨碍了我对某些人物和情节设置的认可,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剧的喜爱。以前听过《花为媒》、《刘巧儿》的选段,总觉得“赋、比、兴”的东西较多,唱人物内心独白,还有形容花花草草、人物相貌的较多,我是不太喜欢这些的。这部《红岩诗魂》,没有一处与主题无关的枝枝蔓蔓,唱词写得精彩,唱腔又锦上添花,加强了唱段的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服装设计,众难友的衣服,一律是深深浅浅的灰色,全体出场时,尽管人很多,但完全没有纷乱驳杂的感觉,而是一个整体、数尊群像。 给我最大惊喜的,当然是齐建波饰演的陈然,由内而外散发着无处不在的英气和豪气,毫不掩饰又毫不夸张。也许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陈然为主角的戏吧,刚开始看时总有点儿惴惴不安,不知道在评剧当中,这位青年英雄会被如何演绎。看完“陈然受审”一幕,我被完全折服了,比起以前看过的多部红岩剧中的成岗(陈然),这部戏里的陈然最为符合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据说这部戏当初就定下靠拢生活、淡化程式的基调,因此,不借助怒目圆睁和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而是用细腻的表情、生活化的动作和发自内心的激情,演员塑造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真情英雄,表现力是惊人的。 与其说是喜欢这部剧,毋宁说这部剧中承载了太多我们对烈士的怀念和爱戴!“黑牢诗篇”、红岩精神,必定会通过各种优秀的文艺形式,流传一代又一代。陈然、江竹筠、成善谋、蔡梦慰……,英雄的诗篇,在热爱英雄的人们手中续写,我们活在英雄的精神里,英雄活在我们的生命中! |
原文2004.9.24 发表于陈然纪念馆 浏览:1269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