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近代史上,如果说严复是传播西学的祖师,那么他“介绍近世思想”活动的主要舞台正是在天津;如果说他翻译赫胥黎《天演论》向国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那么这一千古名著在我国的诞生与传播更是和天津有着不解之缘。
赫胥黎的原著名《进化论与伦理学》,写于1894年。严复在英国留学时,正是进化论、庸俗进化论流传的年月,他广泛阅读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著作,努力向西方寻求真理。特别是后来出版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对他的影响极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夏,正值甲午战败,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难时刻,严复在天津译著此书。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演论》。 关于《天演论》的翻译时间和地点,严复在该书下卷《论三》有一段按语,明确记载其写作时间为“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即公元1896年。此时正是严复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总办期间。(严复于1879年留学回国后,转年即来到天津,奉职于北洋水师学堂达20年。)严复于《译天演论自序》中记载了该书脱稿后的作序时间:夏日如年,聊为之译。有以多符空言,无裨实政相稽者,则固不佞所不恤也。光绪丙申重九严复序。并在该书《译例言》中落款为“严复识于天津尊疑示塾”。现根据调查证实,在天津居住期间严复寓居于今古文化街大狮子胡同1号。这就确切说明《天演论》译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夏天,序于这一年的九月初九日(10月15日),写作成书地点是今天津市大狮子胡同的寓所。 《天演论》不仅成书于天津,而且其发表、修改和出书也都与天津息息相关。该书最初于光绪二十三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1897年12月18日)出版的《国闻汇编》上发表。这是《国闻汇编》第二册,刊登了严复的《译天演论自序》、《天演论悬疏》(未完)。以后《国闻汇编》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连续刊登《天演论》。《国闻汇编》与当时著名的《国闻报》都在天津,且都是严复主管的编辑部。与此同时,严复将《天演论》书稿借给他在天津的好友、河北木斋中学创始人卢靖抄录。卢靖将书稿邮寄在湖北的弟弟卢弼。卢氏兄弟均认为这部书应早日出版,公诸海内,于是便在湖北以《慎始基斋丛书》名义刊刻,寄至天津复斟。严复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该书出版前夕,在“慎始基斋”校样上做了修改,不久便正式出版。同年,该书又由天津嗜奇精舍石印出版。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富文书局出《赫胥黎天演论》一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吴克卿节本天演论》。 严复的《天演论》广泛流传,风行全国,先后出版数十次,从此以后,人们逐渐了解了西学。严复的名字与历史地位也因此而流芳千古。鲁迅先生尝言:“佩服严又陵(即严复)究竟是‘做’过赫胥黎《天演论》的,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热风·随感录二十五》) |
原文 发表于《今晚报》 浏览:273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