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烈火红岩__江姐及彭咏梧烈士纪念馆
烈火红岩
31493号馆文选__长篇传记

<<红岩恋>>--江姐家传--第六章 想跟您走却找不着您

丁少颖

  彭庆邦在大巴山区寻找共产党的时候,年小他五岁的江竹筠在重庆也开始了寻求革命真理的历程。
    
    一九三六年夏天,十六岁的江竹筠从孤儿院小学毕业了。她很想就此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改善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困境,但又特别想继续求学,将来有资格做一个像丁尧夫、游动斯老师那样的人。在这人生的岔路口,江竹筠一时难以抉择。
  
    母亲李舜华依然住在观音岩街口的那个吊脚楼里,依旧靠摆小摊和洗衣维持生计。小摊摆在三舅李义铭资助大舅开的一个小茶面馆的门口,卖一些零杆杆纸烟和棒棒糖,最大的买主不过是三舅的几个孩子。表弟维礼、思礼要吃棒棒糖.爱孩子又顾手足亲情的李义铭就只到硬气的亲妹妹的这摊上来买,怜悯地多给几个铜板。这样的小摊哪能赚多少钱呢?哪能供养得起竹筠去上中学呢?
  
    这时,在南温泉仙女洞小学上学的表妹杨蜀翘回三舅这儿度暑假来了。数十年后,杨蜀翘在接受作者采访时,多次深情地说,竹筠姐和她这个小五岁的表妹很玩得来,蜀翘就常与她一起帮母亲摆小摊。竹筠总是给表妹蜀翘讲孤儿院小学的事,听得小蜀翘非常羡慕,竹筠就鼓励蜀翘说:“三舅喜欢你,你就叫三舅帮你转过来呀。”
  
    蜀翘就真的通过从小带她又溺爱她的老祖母向三舅说了。三舅哪里会拂老姑的这份心意呢?当即就答应了。得知竹筠这外甥女正不知找活干还是考中学、三舅就给竹筠传话说:“哪能不读书’考!考南岸中学!”
  
    这年秋天,竹筠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庆市南岸中学。中学就设在三舅李义铭的义林医院里边,又是三舅等人办的,有三舅的关照与资助,竹筠因此得以上学,还免教学费。
  
    但是,竹筠哪能心安理得地上学呢?她太爱母亲了,太惦记母亲的辛劳了,心里总觉得没有去工作而读书,像是欠着母亲什么似的。她能够补偿的一点是,只要一放学就赶紧回家帮母亲做各种家务,晚上又和母亲一起帮别人洗衣服,尽量多挣几个铜板补贴家用。惟有这样做,她心里才得一些自慰。
  
    南岸中学为鼓励学生好学上进,每学期都设立了奖学金。竹筠得知这一点.高兴极了。她想,我都十六岁了.不能白吃母亲的辛劳饭了,我要每学期都拿奖学金回家,报答母亲。
  
    这个知恩图报的少女,学习起来比在小学时还争分夺秒。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她就对母亲喊道:“妈,有啥子事要做,快说,快说!”看到女儿匆忙样子,母亲知道不让女儿做女儿也不依,就说:“帮我把菜洗好就行了。”勤快的竹筠很快洗好了菜.又把柴禾搬到灶口,扫了地,这才说:“没事了吧?我看书了”正看得起劲,母亲开始做饭了,竹筠又赶紧拿着书坐到灶前,一边帮母亲烧火.一边看书。门外有人喊:“江三娘,我拿几根烟!”母亲赶紧出门去,边走边嘱咐:“竹.小心看火啊!”竹筠“嗯”了一声。过了一会,母亲还未进门就闻到了糊味.进门一看.一个劲摇头,哎,竹筠正看书看得入迷呢!
  
    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多回,母亲李舜华哭笑不得,斥责也不是,不让竹筠看火竹筠又不依。然而,就靠着这种钻劲,竹筠果然期期都拿回了奖学金。
  
    竹筠当然也记住了三舅李义铭的恩情。没有三舅,我哪能上学呢?竹筠常这样想,自然也常想报答三舅。闲时,尤其是周末和假期,除了帮母亲摆摊、洗衣、做家务,她还去帮三舅抄写文书,三舅看了总是满意地会心地笑。有一次,她在学校得了最高的奖励,奖品是一个玻璃盒,里面是个黑色盾牌,上面镀银嵌着两排字——“奖给江竹君同学:品学兼优”。她把这奖品双手捧着献给了三舅李义铭。
  
    外甥女的这件奖品,从此成了李义铭一生中最挚爱的礼物。据江竹筠的表弟李维礼、李思礼回忆说,父亲李义铭一直把它摆在书房书桌的正书央,天天看着,为有江竹筠这样一个孩子感到骄傲。
  
    一些人在后来描述江竹筠的事迹时,总是习惯以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眼光、把李义铭摆到江竹筠的对立面来衬托江竹筠,事实上并非如此。多年以后,江竹筠被捕后、重庆城中风声鹤唳,许多人惟恐与共产党有什么干系,避之不及,可能够进入李义铭书房的人,却发现这件奖品始终依然没有改变地摆在他的书桌中央的正上方。
  
    有这样一种事实,谁也不能否认:在李义铭所开办的那么多实业单位以及包括中小学在内的社会福利慈善机构里,即便是革命处于最低潮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一直活跃,也保护得很好。
  
    南岸中学自然如此。在这所学校里,渴望成为一个能够改造社会的像丁尧夫老师那样的人的江竹筠,终于卷进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浪潮。
  
    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席卷了山城重庆,席卷了南岸中学。一进这所中学,十六岁的江竹筠不禁热血澎湃。
  
    年前的“一二·九”运动热潮、还在这南岸中学沸腾着。那时,日本占领了东北,又向华北窥视进逼,可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仅命令东北军放弃抵抗日本,而且将东北军调往西北,“围剿”抗日北上刚刚进入陕北的共产党军队。南岸中学像全国各地—样,群情愤慨.声援抗战。
  
    感受着这种热浪,江竹筠和一同进入这所中学的挚友何理立跃跃欲试。几十年后,何理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仍显得很激动。她说,有一天.曾丝竹老师等和她们都唱起了一首歌:“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杀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江竹筠、何理立两个挚友唱得满怀激奋,不禁又想起了孤儿院小学里丁尧夫老师被抓走时的情景。
  
    那时,丁尧夫老师虽然已经出狱,却还是她们心灵深处祟拜的偶像。看着眼前一样正直而勇敢的新老师,感受着这种抗日救亡的热潮,她俩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进去。从前,江竹筠只是心里默默发誓要做丁尧夫老师式的人,如今,她付诸行动了。
  
    这年年底,西安事变的消息突然传来,报上也公开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停止内战,实行民主,坚决抗日”的主张。江竹筠和何理立兴奋雀跃。
  
    何理立感慨地对江竹筠说:“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真有胆量,为了抗日,他们敢兵谏呢!”
  
    “有啥子不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谁叫他蒋介石不抗日,只打内战?”江竹筠愤然答道,“他们这样做,是顺应民心哩!”
  
    “也是哩,张学良的家乡都被日本人占领了,他啷个不想打回老家去呢?”何理立说着,又有些疑问,可杨虎城将军……”
  
    “你是说杨虎城将军家乡不在东北是吧’可东北也是中国的,再不抗日,就要当亡国奴了,日本人也要打到他的家乡西北了哩!”江竹筠说,“我想杨虎城一定是个热血将军,他只想抗日,可蒋介石偏偏要逼着他去打主张抗日的共产党!要是我,我也忍无可忍了!听说,杨虎城将军跟陕北的共产党一条心呢!”
  
    “真的?”何理立说,“你呀.好像是杨虎城将军的亲戚,啥子都晓得似的……”
  
    “是又怎么样?我就感觉跟杨虎城将军有啥子联系似的哩。”江竹筠自豪地说。她没有料到.十多年后,这句话居然真的应验.与杨虎城将军只相隔三个月牺牲在同一个地方。
  
    “哎,江竹(江竹筠的好友都喜欢这样称呼她),你说.他们该不会杀了蒋介石吧?”何理立问。
  
    “杀就杀了。蒋介石该杀!谁叫他不抗日,只打内战打主张抗日的共产党?”江竹筠解恨地说.“杀了他,抗日就有希望了,像丁老师那样的共产党人就会放出来了,中国就有救了……”
  
    岂料.刚刚兴奋了半个月,与进步老师和同学们庆祝没几天,十二月二十七日,报纸上突然刊登消息:蒋介石被释放,由张学良护送回南京了!
  
    江竹筠震惊不已,失望不已。只有十六岁的她与何理立等又聚在一起议论,怎么也理解不了。
  
    第二天,重庆市当局要求群众举行集会,庆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蒋委员长平安回首都”。南岸中学竟然也要求全体师生去参加庆祝大会。
  
    “不去!不去!坚决不去!”江竹筠和何理立等挚友,相约拒不参加,以示抗议。在他们年少冲动的感觉里,蒋介石死有余辜,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心软”无异于放虎归山。
  
    他们的心里一片迷惘:国家还有明天吗?民族还有前途吗?抗日救亡还有希望吗?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中共中央在次日通电全国,呼吁组成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抗日。蒋介石迫于压力,终于采纳了共产党的主张,国民党对学校和社会团体的爱国活动也随之放松。重庆南岸中学的抗日活动像全国各地一样迅速高涨。
  
    江竹筠高兴极了,却也担忧极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消息不时令人沮丧地传来,江竹筠和同学们心急如焚。在这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谁还愿坐下来读死书呢?平生第一次,面对学年期考,江竹筠心有旁骛。
  
    向来文静得不爱出风头的江竹筠坐不住了。暑期到了,她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潜心帮助母亲谋生了。她和同学们组织了歌咏队、宣传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演活报剧,唱救亡歌曲,贴标语。她平时不爱唱歌,可她的嗓子很好,这时就时常领着一帮挚友、同学走街串巷高唱:
  
     向前走,别后退,生死已到最后关头;
     同胞被屠杀,
     土地被强占,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歌声里,民众被唤起了,随着他们一起和唱,连刚刚小学毕业的小表妹杨蜀翘也一天到晚跟着他们。他们的口号喊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相同的怒吼;他们的演剧演到哪里,哪里就是群情激奋。那声音多么悲愤,那歌声多么悲怆,那场面多么悲壮!那时,江竹筠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斗士了!
  
    “要做斗士,不做装饰!”这是那时江竹筠听到的最流行的一句话,也是她和挚友何理立最能传达自己豪情和决心的一句话。
  
    新学期一开学,江竹筠就和何理立等在学校和街头办起了墙报。她们在孤儿院小学时已经积累了经验,她们已经有了明确的志向,她们已经有了鲜明的观点,她们的墙报因此办得得心应手,效果超常。
  
    这年八月底的一天,江竹筠拿到一张《新蜀报》一看,兴奋得拉着何理立的手差点跳起来:“瞧.我看到红军了”那是—篇刊登红军的文章,江竹筠念了起来:“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就职!”
  
    这是江竹筠第一次见到报纸公开刊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消息。也不管当局高不高兴,江竹筠急切地把这消息抄到了墙报上。顿时,墙报前围满了同学,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像她和何理立一样兴奋。
  
    过了几天,报上又登载了中共中央发布的《国共合作宣言》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不久,又刊登了八路军一—五师取得首战平型关大捷的消息。江竹筠又把这些全抄在墙报上。她兴奋地对何理立说:“共产党和八路军这才叫真正的抗日,真叫人敬佩!”
  
    江竹筠有了一个明确的思想:找到共产党,加入共产党!
  
    然而,共产党在哪里呢?
  
    其实,南岸中学里就有中共地下党。只是,那时的江竹筠怎么可能轻易发现?
  
    南岸中学里,江竹筠很佩服的曾丝竹老师就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他领导着学生们高涨的爱国活动。然而,他隐蔽得太好了,江竹筠只以为他是一个很好很进步的老师而已。
  
    但是,曾老师却注意上了江竹筠这个不好出风头,但立场鲜明、作风踏实的女学生。
  
    冬天快到时,曾丝竹老师在学校发起了给前方将士捐募寒衣的活动。他看到,江竹筠二话没说,就和学生们一起随着他和一些老师走上街头义卖募捐,她的身边居然还跟着一个更小的女孩。一打听.这小女孩是江竹筠刚上文德女中的十一岁的表妹杨蜀翘。文德女中是一所贵族式的教会学校.学生们一般对社会活动关心却很少参加。显然,这小女孩一定是受江竹筠的影响了。
  
    那段时间,学生们在街头演活报剧、唱歌,生动活泼而形象的表演总是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江竹筠很少亲自参加演剧,偶尔唱上几支歌,更多的是胸前抱着个募捐箱,向围观的群众苦口婆心地讲述支援前方抗日的道理。她的表妹杨蜀翘总是紧随着她帮腔,清脆的童声一会儿激昂,一会儿悲愤,一会儿哀戚,引得群众纷纷捐款捐衣。那时候,学生们最喜欢的是表演活报剧和唱歌、呼口号,却不太情愿抱着个募捐箱或守着个募捐摊.可江竹筠带着表妹蜀翘却心甘情愿地做这份最不起眼的事儿。
  
    过了些天,江竹筠居然送来了五件新棉衣。曾丝竹老师很是惊讶。谁都知道,江竹筠家是个贫寒之家啊!这个只有母亲的苦孩子哪来这五件新棉衣呢?
  
    这五件新棉衣是江竹筠自己动手一针一线做的!上街义卖募捐后,江竹筠总觉得自己不亲自捐几件新衣就于心不安。回家之后,她给母亲讲了支援前方将士的道理,母亲自然深明大义,可这穷家哪捐得出新衣,而且是棉衣呢?竹筠说:“妈,能不能多接点洗衣活,我来洗,赚几个钱专款专用。我过年也不要新衣服了,家里再挤出点钱,买布买絮自己做?”与女儿诚实而热切的目光对视了一会儿,母亲点了点头。母亲心善,乐于帮助他人,与观音岩一带上上下下的人关系都很好,人们都亲切地叫她“江三娘”。她洗衣特认真特仔细,人们都愿交给她洗.可平常她哪里接得下那么多?如今话一放出,活儿自然接了不少,甚至把三舅李义铭家的都接了过来。竹筠就通宵达旦地和母亲洗衣,赚了点钱,三舅李义铭又故意多给了工钱,母女俩就买了新布新棉絮。做衣服时,竹筠说:“我要全部自己做.妈你在一边指导指导就行!”这一做,就是五件!
  
    还是苦孩子淳朴扎实啊!在这个南岸中学里,有几个女学生能像江竹筠这样会做针线活呢?又有几个女学生能像江竹筠这样节衣缩食、靠自己的亲手劳动一下捐献五件新棉衣,还默然地一点不张扬呢?曾丝竹老师后来得知了这棉衣的来历,心里好一阵激动,从此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女学生。
  
    不久,前方战事吃紧,大批伤病员送到了重庆的—些医院。在前往医院慰问伤病员的人群里,曾丝竹老师等又—次一次地看到了江竹筠这个学生,而且,她的身边竟依然时常跟着个小尾巴——表妹杨蜀翘!
  
    江竹筠还是那般作风扎实。慰问的人们大都不是献花,就是问问伤情,或听伤病员讲述前方的战斗故事,江竹筠却每次总是不吭不嚷,默默地与护士一起给伤病员洗血衣血裤,拧不干水时才轻声唤一声:“蜀翘,帮一下忙。”
  
    那个时候,爱国青年遍地都是,可像江竹筠这样踏踏实实的并不多见哩。曾丝竹老师那时就明白:这个女孩子以后若是走进残酷的革命铁流,一定能经受住考验!
  
    一九三七年冬天,蒋介石虽然因被迫抗战而获得了最高统帅的位置,可他统帅的国民党军队却节节溃败,上海和南京相继失陷于日军,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不得不迁入山城重庆。危急啊!一时间,全国各沦陷区和战场前沿地区的各高等院校纷纷迁入重庆;长江沿线三分之一的工厂搬往重庆;成千上万的流离失所的饥民涌入重庆。重庆市的人口一下由战前的四十多万猛增到了六十多万!重庆市坠闹闹攘攘,人心惶惶!
  
    三舅李义铭的义林医院也被征用,成了重庆卫戍司令部。家住对面那吊脚楼里的江竹筠每天看到:横行霸道的宪兵警察从卫戊司令部——义林医院里进进出出.横冲直闯;几个警察从母亲李舜华的小摊上一人抓了一把纸烟,钱也不给,就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两个宪兵坐着一辆黄包车从山坡下上来了,下车就走,气喘吁吁、黑汗水流的车夫拉着宪兵的衣摆要钱,岂料宪兵反手一掌,接着拳脚相加;一队被抓来的壮丁,被一排军官押着走过门前的山坡,打骂声不绝于耳……这就是自己曾经捐衣、寄托着抗日希望的国民党官兵吗?江竹筠痛苦极了,失望极了。
  
    城里其他的怪现象让江竹筠更加不忍耳闻目睹。前方的炮声隆隆,这里失陷那里惨败的消息接踵而至。可城里的达官贵人却趁机大发横财,穷奢极欲,这个达官为生日请了上百桌客,那两位贵人为争夺情妇公开决斗,这样那样的丑闻每天都在发生。真的像进步报刊上说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呀!
  
    让江竹筠心寒的事情还多着哩。大街上穷人餐风宿露,衣不遮体,卖儿卖血,沿街乞讨,让江竹筠痛苦地又看到了幼时在自流井城目睹的一幕又一幕。最惊讶而又伤心的是,她家所在的观音岩—带,竟然时常发生新涌来的苦力与原有的车夫为争活路大打出手,而地痞流氓还逢人就敲诈勒索。这民不聊生的社会依靠国民政府能改变吗?
  
    有一天.得知三舅李义铭被气病了,江竹筠放学后小心翼翼地避开宪兵警察、流氓地痞,去看望三舅。三舅所办的慈善福利机构眼下几乎都被征用,住进了国民党军队和政府机构,听说连这南岸中学和孤儿院都难以幸免了。所幸的是,三舅与冯玉样将军过从甚密,冯将军不仅以自己的名字“敬善”命名与三舅合办了—所敬善学校.还把自己的一枚水晶印章送给三舅,当局因此尚给三舅留了—份情面,暂时没有让三舅的家从义林医院的偏楼搬出。
  
    走进三舅的家.一岁多的二表弟李思礼正在屋里浑然不懂地调皮玩耍,累得三舅妈郑蕴瑛正手忙脚乱。竹筠逗了一会儿二表弟,卧室里的三舅一听是目己最疼爱最器重的外甥女来探望自己了,欣慰地连唤竹筠。舅甥俩好一阵寒喧。竹筠也不忌讳,谈起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看法,三舅竟然也愤懑地说:“战时!战时!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啊!这个国民政府,指望不上啊!”
  
    江竹筠心里好—阵感慨。她没有料到三舅李义铭会说出这番话。连三舅这样保守的人都看清了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了哩!国家的希望在哪里呢?
  
    冬天一过,春天来了。江竹筠确信认准了—点:国家的希望在共产党那里,跟共产党走,是这国家存亡危急时刻的惟—方向!
  
    一九三八年春的一天,江竹筠走出观音岩吊脚楼简陋的家,来到新开馆的生活书店,想买两本进步书刊看看。突然,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共产党主办的一报一刊——《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以及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主办的《抗战文艺》。
  
    江竹筠最近刚刚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张报纸和两本刊物。《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分别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和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才在汉口创刊,办《抗战文艺》的文协也才于最近成立,国民党当局对这报刊十分害怕和仇视.使尽一切阴谋诡计进行压制和封锁,可它们怎么还是这么快就冲进陪都重庆来了?江竹筠震惊之余,兴奋极了。
  
    用春节时三舅给的压岁钱买下这报纸和刊物,回到家里,饭也不吃,江竹筠就如饥似渴地翻看起来。晚上帮母亲干完了家务、洗完衣服,依然爱不释手地挑灯细读。报上的时事政治新闻让她倍觉清新,刊物上的文章让她激情澎湃,看了一遍再看一遍,不觉已是天明。她觉得共产党的这些报刊,犹如这国民党统治下的山城重庆漫漫长夜中的明灯.穿透了国民党制造的层层黑幕,拨开了国民党散布的重重迷雾,照亮了爱国的人们尤其是国统区人民抗日救国的道路。
  
    星期一,她就悄悄地把《新华日报》带到了学校,传给何理立等挚友看。从此,他们逛生活书店更勤,对国内外政治时事更关心。他们从共产党办的进步书报里感受着时代的脉搏,探讨着救国的真经。
  
    “五一”节后的一天,听说新华日报社在重庆苍坪坝六十九号成立了分馆,江竹筠兴冲冲地进去观看。她探明了一个消息:《新华日报》在重庆发行航空版.能够订阅了!
  
    她想订一份《新华日报》。可是,订报得花钱啊,这钱虽然不很多,可它对于只靠洗衣和摆小摊谋生的穷母亲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款额呢?回家的路上,她一次次打消这订报的念头,不忍心为难母亲。回到家,她不禁遗憾地长吁短叹,帮母亲做事时也不时走神。母亲觉得奇怪.关切地询问,她才对母亲说:“可以订《新华日报》了,看这报纸,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时事,晓得啷个跟着搞抗战……”知女莫若母,母亲还没听竹筠说完,就明白了竹筠的心思。
  
    终于,清贫的江竹筠家里破天荒地“奢侈”了一次——订了一份《新华日报》。上初一的小表妹蜀翘得知后.时常跑过来,与表姐竹筠争相阅读,不明白时就向表姐问个不休。蜀翘虽然还小,却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真抗日,什么是假抗战。表姐竹筠若是再参加什么与抗日有关的活动,蜀翘越发起劲地紧随了。
  
    一晃到了暑期,蜀翘和祖母回到故乡自流井去了。竹筠突然感到冷清了,时常想起蜀翘跟着自己去义卖、募捐、集会、慰问伤员的情形,这个刚—生下就一直与祖母二姑婆相依为命的小表妹总是令她牵挂。她觉得关心蜀翘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经常去信叮嘱:你可要去掉娇气哩,不要让祖母太娇惯了;不然,以后怎么参加救国运动呢?
  
    这时的重庆已经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月二十五日,国民党不战撤出武汉,《新华日报》和八路军办事处也正式从汉口迁到了重庆机房街七十号和棉花街三十号等处,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和董必武同志也相继来到,重庆也因此成了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领导中心,吸引了全国大批爱国的学者名流荟萃于此,山城里真正的抗战热浪一阵高过一阵。置身这样的抗战热流,直接听到共产党的抗战救国的声音和主张,江竹筠和挚友何理立“要做斗士,不做装饰”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从前,她俩总是悄悄相约要跟着共产党走,却总是苦恼不知共产党在哪里,如今她俩欢欣雀跃:共产党到身边来了!
  
    江竹筠感到遗憾的一点是:表妹杨蜀翘不在重庆,不能分享这份欣喜,不能置身在这种氛围里成长。远在自贡富顺县女中上学的蜀翘怎么样呢?江竹筠立即给蜀翘寄去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新著《论新阶段》和一封信、告诉蜀翘:“九一八”事变以后,共产党就一直坚决主张团结抗战,发起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不愧是民族的救星!中共中央领袖毛泽东的这本书和五月间发表的《论持久战》,请你好好学习,因为它们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的法宝哩!
  
    然而,不久,日军就开始了对重庆的疯狂空袭轰炸,重庆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隧道窒息案,而南边长沙警备司令酆悌执行蒋介石“焦土抗战”战略火焚长沙的消息随之传来,义愤填膺的重庆市民掀起了新的一轮声讨国民政府、要求抗日救国的爱国高潮。江竹筠所在的南岸中学爱国师生风风火火地投入这一活动,不料这竟然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与仇恨。南岸中学就在重庆卫戍司令部的旁边呢!当局以防空疏散为借口,立即要求南岸中学迁往相距重庆两三百里外的江津县!
  
    挚友何理立被迫远去偏僻的铜梁县上学了。江竹筠则倔强地留了下来。她怎么愿意这时离开全国抗战的中心重庆呢?重庆城里的革命浪潮高涨,她执著地要在这浪潮里找到敬慕的浪头共产党组织,成为一名丁老师那样的共产党人!
  
  
  
原文1998.12 发表于<<红岩恋>>--江姐家传,广东人民出版社  浏览:122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12/13 9:46:3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苏日朗怀念江姐(收藏于2008/7/5 0:15:45
庄鸿雁《红岩》中江姐的后代(收藏于2006/3/23 6:21:02
雨歌《江姐》的故事(收藏于2006/3/23 6:02:09
杨韵贤口述,魏光武、李旭东整理忆江姐(收藏于2005/9/12 5:02:08
钟子《釜溪感旧录》乡贤九记·江竹筠(收藏于2005/9/11 6:57:29
何理立生活中的江竹筠(收藏于2005/3/10 4:32:54
醉舟寂寞烈士陵(收藏于2005/1/4 17:23:04
作者不详一个老军人的尘封往事(收藏于2004/12/2 12:50:25
作者不详江姐之子的另一位母亲(收藏于2004/12/2 11:40:15
小美小路--献给五十五年前牺牲在电台岚垭的烈士(收藏于2004/11/14 2:22:0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卢光特 谭重威《江竹筠传》--(二十三)酷刑是太小的考验(访问29578次)
--有关舞剧《红梅赞》及主演李青的一些媒体报道(访问14962次)
丁少颖<<红岩恋>>--江姐家传--第二十一章 监牢考验得了谁(访问13668次)
盛国玉口述从渣滓洞死里逃生(访问12270次)
作者不详重庆渣滓洞大揭密—近访当年渣滓洞秘密信使黄茂才老人(访问12059次)
庄鸿雁《红岩》中江姐的后代(访问11082次)
曾紫霞战斗在女牢(下)(访问10356次)
杜之祥《江竹筠传》--附件:1948年万县地下党的被破坏和江竹筠等被捕的经过(访问9905次)
章轲 黄先钢长篇纪实小说《红岩魂》--第十一章(访问9443次)
曾紫霞战斗在女牢(上)(访问864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0/14 17:16:3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21 21:10:31
爱三儿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9 21:10:2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5/2 13:47:4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2/3 18:02:4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烈火红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