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93号馆文选__狱中及地下斗争 |
1922年9月,一条普通而充满坎坷和的生命,在四川省垫江县城南天马桥诞生了他的名字叫刘德彬。 在特定环境影响下,刘德彬从小就有一种勇敢、正直、是非分明的品质和骨气。1936年他考入垫江中学,1938年转入毗邻的梁山县[现粱平县]中学读初中时,就参加了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赶走了由三青团派往学校的校长。1939年3月,仅16岁的刘德彬,在梁山中学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刘德彬先后考入重庆北碚兼善中学.四川省教育学院,在学生运动中,他总是的在罢课、游行、宣传抗日、反对内战的最前列。根据党组织指示,曾参与“垫江旅沙磁区同学会”活动,在教院同蓝图农、易光烈等办了约二十期小报《桂溪风》,刘德彬任编辑,写了不少揭露国民党挑起内战和国民党军队马龙海在垫江的强霸行为的文章。 1947年初刘德彬曾在垫中发动教师罢教。1947年秋,党组织派刘德彬去重庆朝天门码头,同一个直接负责跟他联系的人接头。他等了很久,客船终于到了朝天门,他见到一位身穿阴丹士林长旗袍,外套一件红毛衣的青年女职员,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朝天门“朋友旅馆”前赂一顿足,两眼迅速朝四周一扫,抬腿跨进旅馆大门。她,就是刘德彬第一次见到的负责与他联系的,姓江的“表姐”——江竹筠。 刘德彬离开学校之后,党组织安排他担任川东游击纵队政委彭咏梧同志的联络员,和陈汉书、卢光待、王庸、唐廷璐等人组成汤溪特支。江竹筠向刘德彬交待,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与潜伏在云阳的老红军赵唯同志取得联系,恢复党的组织.准备武装起义。江姐还给刘德彬带来了《挺进报》,详细介绍了地下联络的斗争经验。 从此,刘德彬在江姐的直接领导下并肩战斗在下川东的万县、云阳、奉节、巫溪一带,在发动农民抗丁、抗粮、抗税、组织武装起义的对敌斗争中,与江姐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1948年1月,赵唯、彭咏梧领导的川东游击纵队.发动了有名的奉(节)、大(宁)、巫(溪)武装起义,首战告捷。在云阳南溪消灭敌人一个连,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极大地震动了以重庆为大后方的国民党统治,敌人急忙调集重兵围剿。彭咏梧为掩护游击队转移.不幸中弹牺牲。敌人把他的头颅割下,挂在奉节县竹园坪城门上示众。刘德彬和卢光特等找到江姐.把老彭牺牲的噩耗告诉她。江姐强忍着撕心之痛,把泪水咽到肚子里,冷静地对大家说:“不要难过,革命总是有牺牲的。好好总结经验,继续完成老彭的遗志”。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敲击在刘德彬的心上。 彭咏梧同志牺牲后,党组织要江姐离开下川东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但江姐要求在自己亲人(丈夫)牺牲的地方继续战斗,把老彭未尽的事业坚持到底。因此,刘德彬继续在江姐身边,同江姐一起坚持地下斗争。1948年6月17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刘德彬等同时在万县被捕。一顿拷打之后,当天晚上,被押乘民生公司的“民权轮”送住重庆。在上船的途中,敌人说刘德彬不老实,把他捆得很紧,他几乎昏厥过去。江姐见势,从身上拿出仅有的一块银元给看守的特务,说:“何必这样嘛,给他松一下”。刘德彬这才得以缓过气来。刘德彬看着身受重伤的江姐,禁不住热泪盈眶。船到重庆,江姐、刘德彬和其他被捕的川东地下党的同志,一起关进了人间魔窟——“渣滓洞”。 “下川东一案”,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先后有二十多名共产党人被捕入狱。国民党西南长宫公署二处处长、特务头子徐远举受到毛人风的嘉奖。为了把中共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敌人对川东被捕的共产党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残酷刑讯。“老虎凳”、“钉竹签”、“鸭儿浮水”,轮番上场,每个人都折磨得遍体鳞伤。特别是江姐.敌人知道她是彭咏梧的妻子,对她审讯的时间最长,使用的刑法最残酷。她三次在敌人的酷刑中昏死过去。但是敌人却没有从江姐嘴里撬出半个有用的字。江姐用生命和鲜血保护党的组织,掩护同志。江姐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深深打动了“渣滓洞”里的每一位难友,大家以集体和个人名义,写诗写信.向江姐表示崇高的敬意。刘德彬因被捕前一直在江姐领导下工作.又当过老彭的交通员,对江姐、老彭的感悟更为深切。因此,刘德彬含着眼泪给江姐写了封信:“亲爱的江姐:一个多月来的严刑拷打更显示出你对革命的坚贞。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切毒刑.只有对那些懦夫和软弱动摇的人才会有用,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它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当我们被提出去审问的时候,当我们咀嚼着两餐霉米饭的时候,当我们半夜里被竹梆声惊醒过来,听着歌乐山上狂风呼啸的时候.我们想到了你,亲爱的江姐!我们向党保证:在敌人面前不软弱,不动摇,绝不投降,像你一样的勇敢、坚强”。 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刘德彬和川东地下党的难友.以江姐为榜样,英勇顽强,严守党的机密,不给敌人一点可乘之机。结果,敌人企望甚高的“下川东一案”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刘德彬脑海里,常常出现江姐、老彭和大巴山斗争的情景……于是,他在牢中更加坚强。他想:“对革命者,蹲牢房只是对敌斗争的战场转移,牢房就是战场。”因此刘德彬和他的难友在“渣滓洞”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新四军战士龙光章在狱中受尽特务的折磨,1948年12月15日去世。为了抗议敌人的暴行,“渣滓洞”的难友展开了绝食斗争,迫使敌人破天荒地同意召开龙光章烈士追悼会,改善生活条件,把当时在狱中得喉结核的曹作康等三名病重的难友送往陆军医院治疗。刘德彬在出狱后的第二天,去江北陆军医院看望曹作康,因曹咽病危急未被处决,已送到停尸房去了。后来,在医生、护士抢救下,终于活过来了。 1949年元旦快要到了,由罗广赋代表全体难友向监狱看守提出:元旦延长放风时间,举行一场篮球比赛。罗广斌是国民党兵团司令罗广文的弟弟.他毅然背叛了家庭,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有杀头坐牢危险的革命斗争中,于1948年9月15日在成都家中被捕关入“渣滓洞”。刘德彬、罗广斌作为楼上牢房队员,在高墙电网和阴森森的枪口下举行的篮球赛中相识了。从此他们在“中美合作所”中结下了出生入死的深厚感情。元旦后.1月8日是彭咏梧烈士牺牲一周年的祭日,刘德彬和下川东的同志在狱中发起,给倍受爱戴的江姐写了一封充满革命情谊的慰问信。刘德彬在楼五室的难友中组织座谈会,向难友们详细介绍了老彭和江姐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大家深受鼓舞。 春节联欢会.把狱中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渣滓洞”里的革命者经过反复斗争,加之当时“国共和谈”的压力,迫使敌人同意举行春节联欢会。刘德彬积极投入了春节联欢会的筹备活动。牢房里贴出春联“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寓意革命即将胜利;女牢的姑娘拆下被面,在院子里扭起秧歌舞;罗广斌戴着脚镣跳起了铿锵有力的“脚镣舞”,他的豪情与舞姿.赢得了难友们热烈的喝彩声。最后一个节目是楼五室叠罗汉。刘德彬敏捷地攀上最高一层.手举鲜红纸花面对四周黑洞洞的枪口毫无惧色,他仰望着广阔的天空。歌乐山上寒风呼啸.松涛阵阵,犹如解放军节节胜利的炮火声。刘德彬多么渴望砸碎这个吃人的魔窟,伸出双臂迎接新中国的来临。 国共合作破裂,刘邓大军逼近西南,隆隆炮声越来越近,惊恐不安的特务对难友们监管更加严厉了。罗广斌因不服从特务管教,被特务押往囚禁重刑犯的“白公馆”。1949年夏天,绰号猫头鹰的看守长徐贵林,在楼六室的马桶里发现报纸碎片,罚六室室长戴脚镣并全室禁闭,不放风,不给水喝。在有火炉之称的重庆气温高达四十度,不喝水怎么行?这时,住在隔壁的刘德彬和同室的唐慕陶担当起送水的任务。他得利用放风的时间在栏杆上晒被子、毯子,挡住看守的视线,把水送到难友手中。第四天,因晾晒的被子高了点。看守员余相北看到走向六室的脚,唐慕陶被特务抓住了,打得遍体鳞伤。渣滓洞的难友齐声高喊“不准打人!”特务才罢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啦!”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国民党统治的灭亡。但敌人决不肯轻意放下屠刀,他们更加猖獗地加紧了对中美合作所革命者的大屠杀。 1949年10月6日深夜,杨虎城将军等六人先后在“戴公祠”右侧的会议室、警卫室被事先布置好的特务老手用匕首刺杀,拉开了中美合作所大屠杀的血腥序幕。 1949年10月28日,陈然、王朴、兰蒂裕、成善谋、楼阅强、华建、雷震等共产党人被公开枪杀在重庆大坪。 11月14日,江竹筠、李青林、齐亮、陈以文、杨虞裳、唐虚谷、蒋可然、王敏、朱鳞、黄楠材、李群、何宗发、袁尊一、明昭、盛超群、张文端、张泽浩、游中象、邓兴丰、胡友犹、徐也速、邓志久、石文均、尹慎福、张达智、左国政、周成铭、谯平安、吴奉贵、陶敬之等三十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又被敌人秘密地杀害于中美合作所内的电台岚垭。 当江姐、李青林、齐亮、唐虚谷、王敏等共产党人被荷枪实弹的敌人押出牢房、刘德彬守望在风门口.内心有说不出的悲痛与愤怒。他噙着眼泪看见江姐仍穿着阴丹士林长旗袍,外套那件火一样红的毛衣,扶着李青林.缓步从容地走向囚车,不时回过头来向狱中的难友挥手告别。刘德彬心中激起对敌人无比的仇恨。 11月27日,漆黑的夜空飘洒着濛濛细雨。一串急促的汽车轰鸣声中,大批端着机枪、冲锋枪的敌人涌进渣滓洞。敌人措口“转移”,拿着名单在牢房里提人。古承铄、蔡梦慰、唐幕陶、李明辉等十二人,和同室难友一一拥抱告别。“再见,同志们!”“先走一步吧,我们随后就到”。卡车疾驶而去,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大约闲了一个小时,卡车又回来了,韩子重、李承林 等十二人又被押上死亡之车………。 特务们已等不及了,办公室、花园里腾起了桔红色的火焰.资料、文件在火光中化为灰烬。这时,敌人打开楼上的牢门,把所有人集中到楼下,二百多名难友关在八间牢房里。门又紧紧地锁上。八名手持冲锋枪的特务,站在每间牢房的风门口。只听院子中央一声凄厉的哨音,八支枪口对准狱中的难友,“哒哒……哒哒……”疯狂地吼叫着。“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枪声、口号声震撼着黎明前的夜空。原楼五室的胡作霖双手紧紧地抓住牢门,用身体堵住风门口,阻挡敌人的子弹,掩护后面的同志。紧接着.陈作仪站起来了,刘德彬也站起来了,他们扑向风门口,中弹倒下。后面的同志又涌上前去,刘德彬的身上压满了战友们的尸体。 歌声、口号声逐步微弱.最后完全停止。这时一声口哨长鸣,猫头鹰又发出命令:“把门打开补枪,不准放走一个”。“砰、砰……”罪恶的子弹在革命者的头上、身上乱飞,鲜血汇成小溪,流出了牢房,流进了操场。 紧接着特务们又把干柴堆放在牢门口,泼上汽油,纵火焚烧,毁尸灭迹。倾刻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歌乐山在烈火中痛苦地颤抖着。刘德彬在烈火的炙烤中惊醒过来.他右臂中弹,鲜血直流。 刘德彬挣扎着推开烈士的遗体,在血泊中寻找幸存的难友。室内还有钟林、杨培基、周仁极幸免于难。四个人同心协力扳断牢门、冲出火海,同其他一些冲出牢房的同志汇集到靠水池的围墙边,这里因雨水浸蚀,裂了一些口子,大家用力推倒围墙,打开一个缺口,向外面冲去。就在难友们跨越地狱门槛的时候,敌人担任外部警戒的枪声又响了。一些烈士倒在已见黎明曙光的山坡上。事后统计,渣滓洞二百多名难友,最后脱险的只有十五人。他们是:杨纯亮、萧中鼎、傅伯雍、张泽厚、盛国玉(女)、周洪礼、刘德彬、陈化纯、杨培基、刘翰钦、周仁极、扬同生、李泽海、孙重、钟林。 注;材料来源:1、《重庆集中营大事记》(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展览馆资料部(1982年10月),2.晓钟(红岩)作者署名起波澜,3、走访当年与刘德彬相熟的老同志;4、其他多方面资料对证核实。 |
原文1995年6月 发表于《垫江县文史资料 第4辑 渣滓洞英烈与垫江》 浏览:300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