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马踏匈奴——霍去病纪念馆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张凭芳

  在中国古代星汉灿烂般的名将帅才中,我对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印象特别
  的深刻,也最为钦佩崇敬。大概首先是这战将名字取得怪。其实,这个名字并
  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延年益寿的庇佑。二十三岁,正是他的生命如朝阳蓬勃,功
  业如日中天之时,却病归黄泉撒手人寰,留给历史太多的叹息。其次是这位名
  将天才的指挥能力和勇敢顽强的作战精神。他参加的反击匈奴的大战役都在不
  毛之地的大漠地区。那些地方我去过,只要瞧一眼就会在你的心头留下刻骨铭
  心的颤粟和惶悚,就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环境,"嘴上没毛"的少年战将,凭
  着一副侠骨一颗忠心,指挥若定,每战必胜,可谓年少有为,功勋卓著!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兴平县义陵东侧500米,是汉武帝义陵的陪葬墓, 为一
  座仿祁连山形状的大土冢。墓前陈列着大型原雕石刻,是武帝为表彰霍去病战
  功而立的墓饰,计有奔腾的战马脚 踏拼命挣扎的匈奴,怒气正盛的卧牛卧马,
  昂首站立的石马、虎视耽耽的石虎,以及石人、人抱熊、兽吞羊等14种。这些
  硕大的石刻都是用整座原石雕凿而成的,工程十分巨大。石刻的题材新颖,造型
  生动,神态逼真。这些巨岩石雕虽经二千多年的岁月风雨剥蚀,依然神态飞动,
  栩栩如生,是祖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古代的将星中,死后享受如此殊荣的霍去病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由此可见霍去病的功勋确实非同小可,汉武帝生前对他是何等的器重和宠爱。
  汉武帝,这位被毛泽东那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中提到的"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雄才大略的四位帝王中之一,确实是一
  位雄心勃勃、英气有为帝王。他统治的五十多年时间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扩疆拓域时期。这一项疆域的拓展,进一步促进了边疆地区与中心地
  区黄河流域在经济上文化上的紧密联系,为中国幅员寥廓的疆域奠定了初步的
  基础。此时的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这是与汉武帝杰出精明的文治
  武功才干分不开的。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后世史家所津津乐道的一着棋,就是
  实施对匈奴坚决打击的战略决策。西汉前期朝廷对威胁西北安全的匈奴一直采
  取和亲政策,一再忍让,致使匈奴越来越骄悍蛮横,不断起兵南征,使西汉一直处
  于屈辱挨打的地位。汉武帝登基后,一反软弱被动的局面,成功地对匈奴进行了
  三次大规模的战役,遏制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疆,打通了丝
  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而汉武帝的这些伟大贡献,都与他
  的爱将霍去病的名字及其功勋分不开的。
  霍去病(公元前140-117年),是西汉时河东郡平阳县人,是霍中孺和平阳侯
  家侍女卫少儿的私生子,霍去病直到做为骠骑将军率军进击匈奴路经河东郡才得
  以认其父。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做了皇后,霍去病遂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公元前
  123 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随其舅父卫青大将军进击匈奴。他率领八百名壮士组
  成一个突击队,孤军长驱直入追击好几百里,于夜色朦胧中偷袭了匈奴的一个大军
  营,歼敌二千多名。首战告捷大胜而归。汉武帝听了,大喜过望,尚未"弱冠"的
  少年霍去病遂被封为冠军侯。
  两年后,汉武帝又封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统率骑兵一万,两次从陇西出
  发,越过浩茫的戈壁沙海,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长驱一千余里,以势如破竹,
  锐不可挡之势,横扫大西北,歼灭了匈奴的主力及其五个属国,俘虏了太子、相国
  等高级官吏,歼敌四万多人,数万匈奴将士举降。此战震动朝野,汉武帝更是对霍
  去病宠爱有加。
  公元前119年,为了根除匈奴的势力,保证西汉王朝大西北的安宁,汉武帝下令
  第三次打击匈奴。霍去病和卫青各统率骑兵五万、马匹四万、步兵辎重兵数十万
  人,分两路合击匈奴。21岁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再次率军横越茫茫的大沙漠,翻越
  巍峨的祁连山长驱敌后两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精锐兵马,歼敌七万多人,一
  直追杀到大漠以北的狼居山。在狼居山上,英姿勃发的青年统帅霍去病面向中原,
  筑坛祭拜,立碑纪念,凯旋还朝。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封狼居胥"的典故。
  但令人费解的是那位年龄于三倍霍去病的老将,也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却在此次战役中屡受挫折,最后引咎自刎。与年少建奇
  功的霍去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唐初大诗人王勃悲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我想, 对此,人们只能在扼腕长叹的同时,洒一掬同情之泪了。因为战功只能属于
  胜利者而不属于失败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同样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的军事指挥天才,竟然不
  信兵法。 汉武帝曾劝他多读孙吴兵书,霍去病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
  法呢?" 真是:"天生名将,不关多读兵书"!霍去病不读兵法,可他随机应变的能
  力,雷击电闪般的战术,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典型材料。
  但是,令历史老人扼腕长叹唏嘘垂泪的是,由于环境的恶劣战斗的惨烈, 年青
  的战将终于积劳成疾,竟然在国家人民最需要他继续建奇功立大业的时候,溘然逝
  去,时年仅二十三岁!怎不令天地同悲举国共哀!汉武帝更是痛心不已,概然决定在
  正在大兴土木建造中的义陵(汉王朝最壮伟的一座王陵, 历时53年)东侧建造霍去
  病墓冢,以巍然高耸的祁连山形状的坟墓,和几十座硕大奇崛的原石雕刻, 来祭奠
  这位功勋盖世的早逝英灵, 让他无比宠爱的战将的忠魂永远地守护在他的陵侧。
  送葬那天, 汉武帝特令降顺汉帝国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色的盔甲,缓缓地扶着霍去
  病的灵柩,一直护送到他的墓前。送行的队伍绵延几十里,那真是一个空前壮观感
  人的历史场面!
  霍去病确实值得得享受如此殊荣!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将星少有的帅才,不
  仅战功赫然,且人格无比高尚!当年他凯旋而归,汉武帝派人赐给他几坛美酒,他没
  有独享,而是把酒倒进一口水井之中,与三军将士们一起在井边共饮同享胜利后的
  喜悦,这就是中国的西域"酒泉"地名的由来;他虽战功盖世,却从不提任何要求,
  汉武帝要慰劳他,为他建造一幢大房子。霍去病连一句感激颂扬的话也不会说,只
  吐出八个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予以婉谢推辞。 在霍去病逝世2104周年的
  时候,我有机会乘飞机横越了大漠沙洲,又乘坐汽车穿越了戈壁瀚海, 凭吊了当年
  反击匈奴的寥廓战地沙场,仰望了奇伟嵯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三年后, 我怀着
  无比感慨敬佩的心情瞻仰了霍去病墓。我在墓前傍徨、虔诚的目光摩挲着那一尊
  尊硕大粗犷、雕刻手法简练浑厚的石兽,我的脑海里不断地翻腾着关于 "伟大"
  一词的真正涵意!
 浏览:172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7/22 17:15: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云湄反对篡改历史正义和历史逻辑的“新学术”(收藏于2017/9/3 21:05:50
缥缈孤鸿影因为远方在那里-------试写感性甘陕(收藏于2005/6/11 22:29:49
梅花糕沉默不等于冷酷--三句话简析霍去病性格(收藏于2005/6/11 22:22:00
飘渺孤鸿影随笔(收藏于2004/10/16 10:14:05
长乐未央九九重阳随笔(收藏于2004/10/16 10:11:17
霍家军玩的就是心跳--试论霍去病的几次战役(收藏于2004/10/11 17:51:59
霍家军.很爱霍去病.飘渺孤鸿影.野鹤.霍飞.刘汉武2004年中秋节本馆朋友纪念文选(收藏于2004/9/30 23:46:25
求文于乎道回复:(转贴)我来剥霍去病的皮(对霍去病不恤士卒,踢球玩乐的另一种解释)(收藏于2004/7/19 10:03:25
李振娟游霍去病墓有感(收藏于2004/7/19 10:01:35
赤鹰(QQ161592675)感喟霍去病(收藏于2004/7/19 10:00: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票姚校尉小说中的霍去病(访问6068次)
紫仁茂陵博物馆馆长王志杰纪实(访问5680次)
易洪斌回望霍骠姚(访问5550次)
林楠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读霍去病(访问3732次)
中国通史霍去病(访问3685次)
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访问3516次)
李振娟游霍去病墓有感(访问3514次)
流星白羽历代对霍去病的评价(简选几例)(访问3420次)
庞式骑兵(访问3298次)
梅花糕沉默不等于冷酷--三句话简析霍去病性格(访问309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霍廷尉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9/22 1:30:01
7提供有一个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11/14 17:24:34
林静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4/27 11:20:22
冯鹏凯赞茂陵馆长王志杰(评论于2012/6/26 17:06:3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6/6 20:50:4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