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山海之魂·袁崇焕

碧血襄阳千古恨(5)

佚名

  
  
  
   
  
  碧血襄阳千古恨(5)
  
  (十三)
    次日天明,武氏夫妇与朱长老率五百丐帮精干弟子离襄阳南关去援大理。南关外,秋风萧萧,武氏兄弟多年来跟随郭靖与黄蓉,均知此次一别,后事难料。郭靖一手挽住武敦儒,一手挽住武修文,道:“你二人遇事多思,临危莫乱。师父就赠你们这八个字。愿你们能解大理之围,马到成功。”武氏兄弟四目含泪,双双跪下向郭靖与黄蓉磕了个头,转身南去。
    郭靖与黄蓉目送着这数百人背影渐渐消失在天际。方要转身回城,忽听城北关号角声大作。郭靖道:“莫不是蒙古兵攻城了,来得好快。”他二人急忙赶往北关,只见城西北耶律齐大寨处征尘滚滚,显是有蒙古兵来袭。郭靖道:“不料昨晚他们刚刚袭寨,今日又来。蓉儿,我们是否要出兵帮助齐儿他们。”黄蓉向远方眺望良久,道:“靖哥哥,如今蒙古人中有颇会用兵之人,不可小觑。你看远处林中鸟雀乱飞,显然是蒙古人伏有大兵,单等我军出城去救齐儿时,便趁乱攻城。”郭靖道:“那我们也不能坐视齐儿不顾。”黄蓉道:“据我看,蒙古人攻大寨是虚,攻城是实。若我等不出城,他那林中大军多半不会出现。况且齐儿素来颇会带兵,寨中两万人马守上几日也应不成问题。我们且再观察一阵。”
    二人站在城头,听喊杀声一阵阵传来。郭靖虽然面上毫无表情,但心中焦急。黄蓉也皱着眉头,苦思出兵之计。
    耶律齐立马在大寨寨门后,指挥兵士左右抵挡。郭芙站在丈夫身旁,急道:“蒙古人来势凶猛,爹娘怎么还不派援兵来。”耶律齐道:“芙妹,你先别急。昨晚一战,就可看出蒙古人善能用兵。我看他们若无其它安排,决不会贸然派兵前来进攻。说不定又象昨夜一样,想引出城中救兵,再半路截杀或是趁机攻城。我们大寨暂时还无妨。”郭芙道:“不过,他们本意就算不是攻我们大寨,这势头也煞是了得。你看这些蒙古兵根本就是舍命上前。”
    一场攻防大战直杀了一整天。眼见得落日渐渐坠向山后。蒙古兵的攻势也似乎略略有所减弱。大寨前面昨晚的战场尚未打扫干净,今日一天激战又遗尸无数。耶律齐见蒙古兵攻势略减,便吩咐道:“全寨人马分为三队。一队戒备守寨,一队回帐休息。另一队随时等候调遣。”郭芙道:“齐哥,你也去歇歇吧。”耶律齐摇头道:“我还要想想明日如何破敌。”
    忽听营外一阵骚动,几个人冲到营前,显是要冲进营来。守营兵士大声呼喝,羽箭纷纷射出。这几人中有一人大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是我。”耶律齐借火光隐约看到来的似乎都是丐帮弟子。再仔细观看,为首一人正是陆长老。耶律齐忙叫:“快放陆长老他们进来。”陆长老和身后五名丐帮弟子显然是趁着夜色从蒙古人的包围中潜入营内。耶律齐见他们到此,知道是郭靖与黄蓉有事告之。果然,陆长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道:“郭大侠和黄帮主有封书信给帮主。”虽然黄蓉早已将帮主之位传给耶律齐,但她在丐帮众人心中威望素著,帮众仍仍旧例叫她黄帮主。
    耶律齐匆匆展开,边读边频频点头。郭芙忙问,“信中说什么?”耶律齐道:“此处人多耳杂,我们到大帐去谈。”……
    转眼间到了三更时分,襄阳城北门大开,一支人马开出城外,如同一条火龙向西北大寨开去。刚刚走到半路,四下里伏兵四起,喊杀声连成一片。
    郭靖站在城头对黄蓉道:“蓉儿,果然不出你所料,蒙古人真的伏兵在半路,等我们出城去救齐儿。我们是否现在再派兵出城?”黄蓉道:“且不忙。先看看蒙古人的伏兵是否出尽。”又过了许久,有探马来报,林中蒙古伏兵已尽数开出,正以数倍之力围攻城中来的这支人马。黄蓉点了点头,道:“速速令王令和李沛将军各领本部兵马从东、西城门杀出,两面包抄围住我军的蒙古伏兵。”
    这支蒙古兵不下两、三万人,本来见城中援兵人数不超过一万,准备一举将他们击溃,但不料这支宋军似乎早有准备,遇到埋伏丝毫不惊慌。不但进退有序,而且接战间显然多是武艺精熟,不似寻常宋军。原来这支人马大半是由丐帮弟子和江湖好汉组成,另小半宋军也均是能征惯战的勇士。黄蓉特地让他们乔装援军出城,就是为了引出蒙古伏兵。但如此必然要让他们先陷入重围,再派兵解救,因此上必须是武艺高强,能抵御蒙古兵凶悍围攻的精干兵马。
    蒙古兵见鏖战良久,不能取胜,忽觉东、西两侧喊杀震天。两支大军围攻上来。霎时间,这支蒙古伏兵又被围在当中。战场上形势突然变幻莫测起来。蒙古兵围住了宋军,但大队宋军又在外面围住了蒙古军。这支蒙古军变成了两面受敌。本来兵力占优,现下也变成了劣势。王令、李沛率领的人马与圈内的宋军相对夹击,蒙古兵一下子便陷入苦战。
    耶律齐站在营门口,见攻寨的蒙古兵突然开始后撤,便知道事态确如郭靖与黄蓉来信所说的一般。在城外埋伏的蒙古兵必是陷入包围。进攻大寨的这支兵本来也不是要拿下大寨,如今撤军,定是前去救援那支遭围的蒙古兵。耶律齐当即依信上所说,大开寨门,全军随后掩杀,只留下一座空寨。他与郭芙两人跃马在前,一路追杀下去。这支蒙古兵虽退不乱,排成方阵,向被围的那支蒙古军靠拢过去。在西面围攻的正是王令的人马。突然间背后来了这支蒙古援兵,他顿感压力陡增。里面的蒙古兵见来了援兵,拼命向西面冲杀。王令正在抵挡不住时,耶律齐率人马赶到。耶律齐气运丹田,大喝道:“王将军,有我耶律齐在此,休要放走一个蒙古兵。”他这声大吼在黑暗中直传出数里,尽管是在一片杀伐之中,但还是犹如一个炸雷,人人听得清楚。其实他追杀来的兵马也不过一万余人,但战场上宋军听得又有己方援军到来,个个精神倍增。
    蒙古兵这支援军本来已快冲破王令防线,与里面的蒙古兵会合,但背后耶律齐的军队又杀到,一时自身难保。两支蒙古军与四支宋军搅作一团,直杀得昏天黑地。宋军人数既多,又在自己城下,渐渐占了上风。这两支蒙古军一直未能会合,均是各自苦战。
    天色渐渐放明,两支蒙古军眼见不支。只听远处牛角号声连绵不绝,接着大地似乎抖动起来,似有一阵阵奔雷从远方传来。凡是与蒙古交战日久的宋军都知道,这定是有大队蒙古铁骑开来。在重围中的蒙古兵听到号角声,知道己方援军将至,口中呼喝有声,向外猛冲。
    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缓缓推来。这条黑线渐近,人们耳中均传来地动山摇的马蹄声。听这声势,只怕有不下数万蒙古铁骑。战场上的宋军个个脸上变色。正在此时,十余骑快马驰来,马上都是丐帮弟子。个个以充沛的中气高叫,“郭大侠有令,全军回城。”四支宋军听郭靖有令,均缓缓离开战场,向襄阳退去。耶律齐一军压在最后,五千名弓箭手射住阵脚。这两支蒙古军见宋军退去,如逢大赦,哪敢再追,也向己方援军方向退出。霎时间,方才一片征杀的战场上两军分开,向南北退去。
    一轮红日渐渐升起,照在战场上。一匹匹无主的战马在疆场上跑来跑去,不住嘶鸣。未凝结的鲜血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刺眼的红色。
                   
    (十四)
    连日苦战,宋军甚是疲惫。郭靖与黄蓉也是一夜未睡。他们站在城头上,望着耶律齐的人马最后退入城中。这一天一夜的大战,蒙古兵损失较宋军惨重,但宋军迭遭苦战,锐气已失。
    远处的蒙古大军前锋卷地而来,与从城下退走的蒙古军会合在一处。在离城不过数里处安营下寨。后面的蒙古大军源源不断地开到。中军一支人马,盔甲鲜明,一支大纛高高竖起,在风中飘摆。这显然是蒙古十五万大军的主力。大纛所在处定是忽必烈的中军。
    郭靖见城外蒙古大军营帐林立,旌旗蔽日,一眼望不到边。各营之间安排法度谨严,可攻可守,隐含阵法,心中暗暗担忧。营中不时传来阵阵号角之声,又有战马长嘶,在这旷野中远远地传出去。看罢多时,郭靖回头向黄蓉问道:“蓉儿,你看这蒙古大军阵容严整,进退有法,兵力又强。你可有什么妙计破敌?”黄蓉摇摇头道:“靖哥哥,不是我说句泄气的话,蒙古方兴于漠北,自成吉思汗以来,东征西讨,攻必取,战必胜,锐不可挡。我大宋积弊已久,官贪兵弱,实非其敌手。这两天交战以来,不难看出,其兵势之强,用兵之精,实在了得。不要说襄阳孤城难守,就是我大宋江山,只怕也要亡于人手。”郭靖忙道:“蓉儿,我除了看过武穆遗书懂些兵法战阵外,若论聪明机变远不及你。蒙古人既然难敌,眼下可有什么巧计能以弱胜强?”黄蓉苦笑道:“靖哥哥,莫说是我,就是武侯在世,武穆复生,也独木难支。”郭靖听了此话,沉吟不语。
    良久,黄蓉伸左手握住郭靖右手,缓缓道:“靖哥哥,你我夫妻四十几年,难道你也象江湖中其他人那样说么,什么聪明灵俐,什么机巧百变,你还不了解我么?这些年中,江湖上人人皆道我黄蓉机变百出,是女中诸葛;说靖哥哥你心思鲁钝。但这些只不过是外人闲谈瞎说而已。有哪个鲁钝的人练得成双手互搏、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学得会武穆遗书?我所擅者不过都是小聪明。靖哥哥你深明大义,为国为民据守襄阳数十年,莫说是布衣百姓,就是王侯将相,试问从古至今有几个能如此做?你这种大胸襟、大气度又怎么是我的小聪明能比得了的。你根本就不是愚笨、鲁钝,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论人品、论武功、论见识、论才具,我又有哪点及得上你。若不是有你在,我又怎么能在这襄阳守这么多年?”郭靖听爱妻如此夸奖自己,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反手握住黄蓉左手,道:“蓉儿,你…我…唉,反正我说不过你。我哪有什么大智慧,只不过保境安民,是我学武之人份所当为而已。”
    黄蓉看到郭靖的窘态,不禁莞尔一笑,道:“我平生只佩服过三个人。小时候觉得我爹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世上便没有他不会的事,只觉世上再无人能超得过他。但我爹内热外冷,性情多变,常人难料,就连我是他的女儿,都无法知他内心所想。如果我一直留在桃花岛,说不定真会变成小东邪。洪老恩师行侠仗义,为人光明磊落,急人之难,江湖中人哪个不佩服。我能拜他老人家为师,真是幸事。再有就是靖哥哥你,自从张家口初次见你,就佩服你待人以诚的气度。当时我不过是个与你素不相识的小叫化,你却能以诚待我,请我吃饭,赠金赠裘,甚至连小红马都肯送我,我看天下男子再没有第二个能做得出这等慷慨豪迈之事。虽然我不能说你就强过了爹和师父,但能与你厮守这几十年,我愿已足。就算明天战死沙场,上天对我黄蓉也算不薄。”说罢凝视着郭靖双眸,柔情无限。郭靖听黄蓉如此说,心中激荡,道:“蓉儿,我不象你能说出这长篇大论,但我只知道与你在一起就快活得很。有你在,便是有天大的艰难险阻,我也不怕。”他夫妻二人感情老而弥坚,日久更笃。眼前虽面临着生死大战,但二人心中柔情蜜意,却比年轻时深了不知多少。
    二人神思遐想,正回忆少年往事,忽听身后几下咳声。二人转头一看,见安抚使吕文德站在身后。郭靖忙道:“吕大人,城上风大,你有恙在身,有事吩咐只需吩咐一声,我们前去便可。”吕文德摇摇头道,“我听说这两日接连大战,今日又听人禀报蒙古大军已到城下扎营,所以特来一看虚实。如今一见蒙古军威,实在令人担忧。”黄蓉道:“吕大人,看如今形势,凭我襄阳一城之力,想抵挡蒙古大军,殊为不易。不如大人派人到临安去请救兵。”吕文德沉吟道:“如今贾丞相在朝中一言九鼎。只怕他不肯发兵。”郭靖道:“事在人为。我们何不一试。”吕文德点头道:“好吧。”
                   
    (十五)
    傍晚时分,郭靖与黄蓉饭后对坐。郭靖道:“蓉儿,蒙古大军已到多日,为何不见攻城?”黄蓉道:“我料他们定是在等大理那边的消息。只待伯鲁花、格必齐攻下大理后,再会攻襄阳。那时襄阳腹背受敌,一举可破。如今攻城,伤亡必重。”郭靖道:“忽必烈也不怕我援兵来到?”黄蓉道:“他算定朝廷必然不发救兵。靖哥哥你看王将军走了这许多日,可有救兵到来。我料朝廷也不会发兵。只不过搬兵一途不能不试罢了。”
    忽然,一名军校走进来禀报,“郭大侠,有蒙古人来下书。”郭靖与黄蓉心中纳闷,不知忽必烈为何晚间前来下书。郭靖与黄蓉随这名军校来到厅中,见一蒙古人正端坐等候。他见郭靖出来,道:“小人奉我家大汗之命,前来下书。”说着,双手将一封信递上。
    郭靖展开信,只见信中写道:“郭叔父,自上次襄阳一别,十年有奇。料郭叔父风采如昔。方今天下,我蒙古兵锋所指,无不披靡。赵宋君昏臣庸,气数已尽。郭叔父奈何尽此愚忠。唯愿郭叔父与侄携手共创江山,日后不失封侯之尊。望郭叔父明辨。侄忽必烈”郭靖见信中言辞谦逊,不禁暗暗赞道:“现在蒙古兵势正盛,忽必烈恃强而不傲,不愧是一代雄主。”想罢,对来使道:“你且稍坐,我这就修好回书,带与你家大汗。”说罢,郭靖展开笔墨,略加思索,一挥而就。黄蓉在旁,见郭靖写道:“宋与蒙古本有结盟之义,相约灭金。而蒙古毁约坏盟,侵我疆土,岂不为天下人耻笑?我大宋沃野千里,国富民众,三百年基业岂能毁于一旦。郭靖身为大宋子民,保土有责,不敢图一己之荣华富贵而遗羞天下。想当年,靖在汝祖大汗帐下统兵,犹不敢忘祖图我父母之邦,况于今日乎?汝若执意刀兵相见,靖唯舍命沙场耳。”
    那蒙古人刚刚走出门去,黄蓉道:“靖哥哥,我料只怕大理有失。忽必烈必是得了讯息,才派人来下书劝降。”郭靖一向知黄蓉料事如神,不由沉吟不语。
    正在此时,一名丐帮弟子匆匆跑进来道:“郭大侠,黄帮主,两位武公子回来了。”郭靖见他神色,便知不好,忙从椅中站起。还未等他出门,见武敦儒与武修文二人一头撞进门来。他二人满面灰尘,衣服不整,身上有的地方还有血迹。饶是郭靖遇事沉着,也不禁心中一沉。郭靖问道:“敦儒,修文,你们这是……大理难道失守?萍儿和燕儿呢?”
    武敦儒伏地大哭道:“师父,我们去得晚了。我们还未到大理,城已失守。我们不知,还前往救援,不料蒙古人半路设了伏兵,我们不察,全军覆没。朱长老和一众丐帮弟子死战,救我们突围,他们全都战死。”武修文接道:“爹生死不明,燕妹和大嫂也不知下落。师父、师娘……”
    郭靖平素敦厚稳重,但乍闻此消息,如雷轰顶,竟一时说不出话来。黄蓉也是大感意外。她虽料大理可能失守,但未想到武氏兄弟居然败得如此之惨,竟然只剩下二人单身逃回。朱长老位居四大长老之首,竟死在大理,还有五百名丐帮弟子,都是多年来出生入死,朝夕相处之人,一下成了两世之人。连武三通、完颜萍和耶律燕都不知下落,恐怕也凶多吉少。
    过了许久,郭靖才缓缓道:“你们不要太过悲伤,先下去休息吧。”他慢慢坐在椅上,似一瞬间老了几岁。黄蓉知他心绪大乱,向二武一使眼色,二人与黄蓉走出屋去。
    三人走出屋外,听城外人声嘈杂。黄蓉顾不得问二武情形,径直奔向城头。只见城外蒙古大营东北角旌旗摆动,又有火光闪烁。由于是傍晚,也看不十分清楚。这股骚动由东北逐渐向襄阳城方向转过来。由于该处离城已不远,黄蓉不知出了什么变故。等人声离得近了,她隐隐听得蒙古兵大叫,“抓住他们”,“往南边去了”,“在这里”。还有些蒙古话她也不十分懂得。
    黄蓉心念一动,暗道:“莫不是搬兵的王将军回来了。但他怎么陷入蒙古营中,若凭他的武功,可冲杀不到城下。不过看来来者是友非敌,到底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人,总要做好准备才是。”她吩咐道:“速调三千名弓箭手,伏在城门两旁,若是王将军或其他朋友入城,勿必射退来敌。”
    又过得片刻,几个人从蒙古营中冲出,径奔城门而来。黄蓉见当先一人背上负着一人,他身后还有两个人同架着一人。这两人身形娇小,似是女子。黄蓉再仔细一看,当先的那人正是儿子郭破虏,后面左首的女子正是郭襄。黄蓉又惊又喜,没想到他们这时候居然回到襄阳,又不知杨过是否看了她写去的书信,为何没有留住她姐弟二人,又叫他们回这险恶之地。当下,她也想不了许多,忙令宋兵放下吊桥,放这五人入城。五人身后有一股蒙古兵犹自紧追不舍。刚到城门口,埋伏在两旁的弓箭手乱箭齐发,将他们射了回去。他们倒也不穷追,见有接应,便退回大营。
    黄蓉心中担忧儿女,沿马道一路小跑下城,在城门口正遇到进城的五人。他见郭襄和另一少女扶着的正是王令。看样子已经昏迷不醒。郭破虏负着的那名青年却不认得。
    郭襄见黄蓉在此,喜得大叫:“娘,我们回来了。”黄蓉心道:“你们回来做什么?”但多日不见,心中十分想念,忍不住拉住郭襄,仔细端详。
    郭破虏背上负的正是辛扫北。他后背中了一箭,但神智尚清醒,应无大碍。郭破虏放下辛扫北,不由得闷哼了一声。黄蓉闻声再看,见郭破虏左腿根也是鲜血一片,显然也负了伤。黄蓉不管郭破虏,忙问郭襄:“王将军怎么样,你们怎么遇到。”郭襄与郭破虏将辛扫北和王令交给赶来的军医。郭襄一手挽着黄蓉,道:“娘,爹呢?”话间未落,却听背后有人道:“襄儿,爹在这里,你与破虏回来了。”
    郭襄转头见郭靖站在身后。原来郭靖也听到城外有事,他稳一稳心神,紧随黄蓉与二武来到城边。
    郭襄四人自从终南山辞别杨过后,一路赶回襄阳。在半路就听说蒙古大军正向襄阳攻去,他们路上不敢耽搁,傍晚时到了襄阳城外,正要从营中偷偷溜过。不料正溜到半路时,只听蒙古兵大喊大叫。他们本以为自己暴露了行踪,却见蒙古兵都向另一个方向奔去。他们再顺方向看时,却见是王令被困在当中。
    王令去临安搬兵求救,不料连贾似道的面都没瞧到,就被赶了回来。他本打算偷偷进城,但他武功远不及郭襄四人,轻身功夫又差,只走得一会儿,便被蒙古兵发觉。他奋力杀得几个蒙古兵,但无奈在敌人营中,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正好郭襄等四人赶到,否则他肯定丧命于营中。
    郭襄四人固然救下了王令,但行踪已露,只能往外硬闯。他四人仗着一身武功,护着已经几处受伤的王令边杀边走。郭襄为人机灵,路过蒙古大营的马厩时,又把草料点燃,弄得蒙古人一时也不知来了多少偷营的兵马。他们趁乱向襄阳撤去。但过得一会儿,蒙古兵只是远远地围着,开始放箭。他们纵然武艺高强,对付弓箭却也头痛。
    郭襄武功最高,倒也不怕。辛氏兄妹武功稍弱,渐渐觉得抵挡不住。尤其是辛青梅,身小力薄。不多时便累得香汗直流。不防间几支羽箭向她射来,她奋力打掉两支。剩下的几支再也躲不开了。辛扫北与郭破虏见状,连忙扑上。辛扫北用手中长剑打掉两支,郭破虏却是空手拨掉数支。他们却不防,又有几支箭飞来,而且来势劲急,不似寻常蒙古兵射出的。看劲道颇似身有武功之人发射。郭破虏手中无兵器,本可跳跃躲闪,但他知躲闪不难,只怕背后的辛青梅定然受伤。他干脆双手连挥,将几支箭尽接在手中,却不防黑暗中一箭射来,正中他左腿。郭破虏一咬牙,将箭拔出。
    他这边刚刚把箭拔出,只听辛扫北大叫一声,飞身扑出。原来郭襄在前面开路,挡住前面来箭,又要护住王令。她侧后飞来一箭,直射她右肋。郭襄在乱中听到有急风扑来,却是躲闪不及。辛扫北在她身后看得清楚,想要拨打已经不及,便腾身飞起,扑在郭襄身后,这支箭正中他后心。王令却也是失血过多,昏倒在地。
    好在此时已距城下不远,虽有蒙古兵追来,但人数已经不多。郭破虏背起辛扫北,郭襄与辛青梅架着王令,跌跌撞撞地退入城中。
    郭襄一口气说完经过。虽然刚刚历经大战,她却是讲得精彩百出,胜过此文十倍。不等黄蓉发问,她又向郭靖与黄蓉讲述了她与郭破虏到终南山寻找杨过、遇到蒙古武士、救出辛氏兄妹、与巴托迪大战、巧遇杨过、杨过去号令天下英雄等等一并讲出。她多日不见父母,如今回到父母身边,便似个小孩子一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黄蓉多日不见爱女,见她说得性起,也不忍打断她,听得半晌,将别后经过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旁边军医忽道:“郭大侠,王将军醒了。”
                   
    (十六)
    王令在医官怀中悠悠醒来。郭靖与黄蓉等人连忙围上去。郭靖问道:“王将军,你辛苦了。不知救兵可曾请到。”王令有气无力地道:“郭大侠,我实在有辱使命。……朝廷,他……贾似道丞相……咳咳……我到临安后,到枢密院递交文书……数日不见回信。又去催他们……不料,后来听说贾丞相……正在给皇上督办万寿……咳咳……。我亲自去贾府求见……当真是丞相门前七品官……我竟然只见了他家的管家……他家管家说贾丞相正忙着……办皇上万寿。他还说,贾丞相……吩咐……我等坚守即可。……咳咳……军国大事……如同儿戏。我怕城中有战事,索性……赶回。郭大侠,末将……无能。”郭靖听王令断断续续说了事情经过,又见他失血太多,忙道:“王将军此次京师搬兵辛苦了,先养好伤再作商量。”
    郭靖与黄蓉对望一眼,心中均想:“果然不出所料。”郭襄道:“朝廷中象贾似道这样的奸臣只知歌舞生平,如今大兵压境,竟然还忙着给皇上办什么万寿,无非粉饰太平罢了。”郭靖向郭襄摆了摆手,转过身去,走到辛扫北身边,拱手道:“辛公子,有劳前来相助,适才听小女讲,她累你受伤,郭某心中难安。”辛扫北背上虽中了一箭,但这箭未中要害,他又有内功护身,因此伤势虽重,却无大碍。辛扫北今日初见郭靖,见他外表虽无惊人之处,但站在当地,却如渊停岳峙,气度恢宏,果然一派大侠风范。听郭靖与他讲话,他忙道:“郭大侠,在下久仰大名,今日到襄阳,不过份所当为。区区小伤,不劳郭大侠挂怀。”黄蓉道:“听说辛姑娘是武夷双英门下。”辛青梅道:“正是。”黄蓉道:“令师二人现在正在城中助阵,稍时便可前去相见。”辛青梅闻此,面露喜色。
    郭靖又道:“破虏,你伤势无碍吧。”郭破虏道:“孩儿无事。”郭靖点点头,对郭襄道:“你们快与辛公子他们去休息吧。有事明日再与你们计议。”
    郭靖夫妇眼望这几人走去,不禁想起自己当年英雄年少之时,面露微笑。黄蓉道:“我在信中本意是让过儿找个借口留住他们,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过儿也未见到那封信。他们回来固然可助我等守城,但万一城破,可如何是好?”郭靖道:“生死有天数,就算他们战死襄阳,也不愧是我大宋好儿女。”黄蓉道:“我好歹……要保他们周全。”
    黄蓉突然又笑道:“靖哥哥,这辛氏兄妹是名门之后,人品武功都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郭靖道:“不错。”黄蓉道:“刚才你可曾听襄儿说起辛公子与破虏受伤经过?”郭靖道:“当然。辛公子为救襄儿才受伤,舍己为人,是我侠义中人。至于破虏,临危不惧,也不枉你我这些年的教诲。”黄蓉道:“靖哥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想当年我十五岁那年在张家口遇到你,如今襄儿和破虏可都是二十有六了。”郭靖道:“蓉儿,你的意思是……”黄蓉道:“你刚才说话时没注意么,辛公子眼神只要一碰到襄儿,就与别人不同。而破虏虽然自己受伤,对辛姑娘的关切之情也是溢于言表。”郭靖道:“我可没注意那么仔细。”黄蓉道:“只要一个人眼中有了谁,看他自然与别个不同。当年你看我时便是这样的眼神,你忘记了么?”听到此处,郭靖捻须微笑,道:“辛氏兄妹确是人中龙凤,但万事随缘,命中有时自然有。你我当年……总之,是我命好,傻人有傻福。”黄蓉听他如此说,不禁也笑了起来。
    郭靖稍顿道:“朝廷不发救兵,此事原在我们料想之中。我们须让吕大人知道。”黄蓉刚刚点了点头,一名军校跑来禀报,“吕大人请郭大侠、郭夫人前去。”郭靖道:“只怕吕大人就是为了此事。”
    二人急忙前往吕文德府中。吕文德本已睡下,听军校禀报王令回来后,就差人去请郭靖夫妇,见二人来到厅中,忙道“郭大侠,听禀报说王将军搬兵未成,受伤而回。”郭靖道:“正是。吕大人,既然朝廷不发救兵。我们也只能合全城之力,大战一场。”吕文德摇摇头,道:“我这几日听你说了蒙古与我大战几场经过,前思后想,觉得此次蒙古人来势汹汹,我们一座襄阳城只怕难以抵挡。但若朝廷派救兵来,里外呼应,守城希望就会大增。我吕文德虽然老朽不堪,但好歹也是襄阳安抚使。想当年,我与贾丞相也有数面之交。若我亲自前去临安求救,说不定可以搬来救兵。”
    郭靖忙道:“吕大人,你是一城之主,怎能轻易离开。况且你身有大病,怎能远行?”吕文德道:“我虽名为一城之主,但谁人不知,守城重责,都在郭大侠夫妇。我年过七旬,有点病又算得了什么,若我能搬来救兵,岂不是救了全城百姓的大病么?”郭靖还要再说,吕文德道:“郭兄弟,你我相识数十年,你的大仁大义,我吕文德就算学也学到个一、两分。如今什么时候,我怎么能再惜我一人之身?我计议已定,三、五日内就要上京。我走后,城中大小事务,都托付于你们。我只盼能求得救兵,解襄阳之危。”
    郭靖闻言,道:“吕大人既然计议已定,靖也不再多说,只不过这一路上大人还要多加小心。我们下去安排人马护送大人。”黄蓉道:“大人虽然亲自前往,不要忘记多带金银珠宝,才好办事。”吕文德苦笑道:“郭夫人提醒得是。唉,守城搬兵,本是国家安危大事,竟也要行之贿赂。唉,我大宋国事一至于斯,危矣危矣。”
    郭靖与黄蓉离开吕文德府上。二人走了良久,沉默不语。黄蓉忽道:“靖哥哥,我觉得二武此次回来,说话神色都与平日不同。”郭靖叹口气道:“那是自然。他们前去大理,不但未解大理之围,反而将数百名丐帮兄弟丧在大理,如今武师兄与萍儿、燕儿均是下落不明,他们心情大坏,当然与平日不同。”黄蓉道:“他们说话间好象不单单是悲痛忧虑,似乎有言不尽之意。”郭靖道:“他们挂念武师兄与萍儿、燕儿,但又不好在我们面前明言,当然有言不尽了。”黄蓉摇摇头,道:“总之,他们好象有些话没有出口,神色也有些古怪。我心中总是惴惴。”郭靖道:“这就不必多想了,他们有什么事还会瞒过我们么?”黄蓉也叹口气,道:“可能我凡事都想得太多,不似你这般坦荡大度。你待人以诚,他人虽负你,你却不负人。这才真的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呢。”郭靖道:“蓉儿,你又来了。我说过我是傻人有傻福,凡事有你替我算得一清二楚,我还费什么心思。”黄蓉听了,又是一笑。二人虽开几句玩笑,但大敌当前,孤城难守,心中都满怀忧虑。
    四天之后,吕文德亲自出城去临安求救。郭靖与黄蓉带人亲自将他们送到南关外。郭靖拱手道:“吕大人,此去多多保重。路上有武氏兄弟及破虏随行。大人有事尽管差遣便是。”吕文德点点头道:“襄阳城中事务,郭兄弟要多多操心了。我当早去早回。”郭靖又道:“丐帮兄弟已探得,攻下大理的五万蒙古军正向襄阳开来,恐怕几日内便到。到那时蒙古军四面围城,大人若回襄阳前,当先派人进城送信,我等好派人接应。”吕文德点头道:“不劳郭兄弟挂怀。”他回头吩咐道:“启程吧。”二百名宋兵护送着吕文德离城而去。
  
 浏览:578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4/19 22:09:2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四一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四十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九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八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七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六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五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四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三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袁崇焕袁督师诗集附列传三二 (收藏于2014/5/30 12:58:2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佚名碧血襄阳千古恨(5)(访问5782次)
梁启超袁督师传(访问4671次)
姚雪垠崇祯之死(访问4324次)
灰蚯蚓兴城----宁远古城(访问4175次)
佚名碧血襄阳千古恨(6)(访问3744次)
周文郁辽西入卫纪事(访问3612次)
佚名碧血襄阳千古恨(3)(访问3473次)
沈信夫访袁崇焕墓庙(访问3275次)
过客中国历史上第一冤案(访问2844次)
napolen 转载关于张自忠死的一种说法- -在“汉奸”与“民族精神”之间(访问274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袁崇焕过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2/17 15:41:47
东江蓝仔 林奕坚英雄应属那里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12/13 16:20: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1/12 17:09:01
袁靖为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2 23:10: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5/3 17:22:1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