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千秋家国梦__东归英雄 - 土尔扈特回归者
千秋家国梦

东归英雄——渥巴锡

资料

  渥巴锡,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统治,率部东归,回到祖国怀抱。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为了躲避势力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的威胁,漠西卫拉特(瓦喇)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土尔扈特大部及部分和硕特、杜尔伯特约五万帐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游牧。虽然摆脱了准噶尔部的威胁,但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又坠入了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特别是阿玉奇汗和策伦敦罗卜之后,土尔扈特人的处境更为艰难。俄国不仅迫使他们称臣,而且还直接干预其汗位的继承等内部事务。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176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敦罗卜喇什去世,其17岁的儿子渥巴锡继承汗位。渥巴锡继位后,沙皇俄国更变本加利地奴役和控制土尔扈特人,缩小他们的牧场,征调大批土尔扈特兵,与土耳其人进行战争,让他们为俄国卖命,使数万土尔扈特人丧生战场。苦难深重的土尔扈特人民在热切盼望早日摆脱沙皇的统治。在此情况下,渥巴锡与策伯克多尔济、舍棱等首领会商,毅然决定东返故土,回归祖国。实现他们及土尔扈特部人民多年的愿望。
  
    1770(乾隆三十五年)年底,渥巴锡成功地麻痹了沙俄当局的警觉,开始集结部众,作好东归的准备工作。1771年1月5日(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采取乘敌不备,先发制人的策略,派精锐部队突袭歼灭俄国驻军。然后率部3万3千多户,17万余人分成三路启程东返,迅速穿过冰封的乌拉尔河,进入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摆脱了俄军和歌萨克骑兵的追击。半年后,经过长途跋涉,历经种种磨难,付出巨大牺牲的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新疆伊犁,回到了向往已久的祖国。清政府派员前往伊犁迎接渥巴锡及其部众,并将其安置于伊犁附近,予以赈济,后又划定牧场,使其得以休养生息,为褒奖他率部回归,同年9月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等人,并封其为卓里克图汗,负责管辖裕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纳恩素珠克图盟南路四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任盟长,公元1775年1月9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八日),渥巴锡病逝,终年三十三岁。长子策凌那木扎勒袭位。
  
    渥巴锡率部回归的英雄壮举,震动了当时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正如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浏览:129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9/15 17:20:3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资料本馆祭奠一览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收藏于2003/2/8 15:42:16
王钟翰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收藏于2002/10/4 14:33:38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7) 东归祖邦,汗国必胜(收藏于2002/9/16 7:24:30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6) 真正的朋友(收藏于2002/9/16 6:36:13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5) 消失的五万军队(收藏于2002/9/16 6:31:13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4) 出征之日的变故(收藏于2002/9/16 5:08:52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3) 东归图风波(收藏于2002/9/16 4:45:39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2) 奇怪的行刺(收藏于2002/9/16 4:39:15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1) 二十四岁的汗王(收藏于2002/9/16 2:54:02
张体先土尔扈特部落大事记(收藏于2002/9/15 20:42:1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王钟翰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访问5649次)
新华社记者 李晓玲渥巴锡后人的新生活(访问5255次)
张岩清朝土尔扈特蒙古抗俄英雄策伯克多尔济和巴尔达尼克(访问4853次)
杨镰古人的精神支柱 ——土尔扈特部落的光荣与梦想(访问3752次)
中新社记者 陈国华东归土尔扈特后代生活今昔(访问3011次)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6) 真正的朋友(访问2962次)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3) 东归图风波(访问2638次)
阿灏吐尔扈特人的传说(访问2341次)
资料本馆祭奠一览 (截止2006年12月31日)(访问2066次)
姜兆文小说《东归英雄传》节选(1) 二十四岁的汗王(访问179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沙尘暴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1/18 19:58:47
钦巴特尔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9/28 14:01:26
非汉族人在当前条件下,更应该提倡(评论于2009/7/11 18:13: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19 15:11:3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5/6 15:51:29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千秋家国梦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