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韦绚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739号馆文选__刘宾客嘉话录

刘宾客嘉话录(一)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一)
  
  張巡之守睢陽,玄宗已幸蜀,胡羯方熾,城孤勢蹙,人困食竭,以紙布切煮而食之,時以茶汁和之,而意自如。其《謝加金吾將軍表》曰:“想峨嵋之碧峰,豫遊西蜀;追綠耳于玄圃,保壽南山。逆賊祿山,迷逆天地,戳辱黎獻,膻臊闕庭。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二百餘陣。主辱臣死,當臣致命之時;惡稔罪盈,是賊滅亡之日。”其忠勇如此。又激勵將士,嘗賦詩曰:“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分守效魚麗。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又《夜聞笛》詩曰:“岧嶢試一臨,虜騎俯城陰。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營開星月近,戰苦陣雲深。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吟。”時雍丘令令孤潮以書勸誘,不納。其書有曰:“宋七昆季、衛九諸子,昔斷金成契,今乃刎頸相圖”云云。時劉禹錫具知宋衛,耳剽所得,濡毫有遺,所冀多聞補其闕也。又說,許遠亦有文,其祭纛文,為時所稱。所謂“太一先鋒,蚩尤後殿,蒼龍持弓,白虎捧劍。”又祭城隍文云:“眢井鳩翔,危堞龍攫。”皆文武雄健,志氣不衰,真忠烈之士也。劉禹錫曰:此二公天贊其心,俾之守死善道。向若救至身存,不過是一張僕射耳。則張巡、許遠之名,焉得以光揚于萬古哉!巡性明達,不以簿書介意。為真源宰,縣有豪華南金,悉委之。故時人語曰:“南金口,明府手。”及巡聞之,不以為事。
  
  為詩用僻事,須有來處。宋考功詩云:“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常疑此字,因讀《毛詩》鄭箋說簫處注云:即今賣餳人家物,六經惟此注中有“餳”。吾緣明日是重陽,欲押一“餻”字,續尋思六經竟未見有“餻”字,不敢為之。嘗訝杜員外“巨顙拆老拳”,疑“老拳”無據,及覽《石勒傳》:“卿既遭孤老拳,孤亦飽卿毒手”,豈虛言哉?後輩業詩,即須有據,不可率爾道也。
  
  刑部侍郎從伯伯芻嘗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鬻餅者,早過戶,未嘗不聞謳歌而當壚,興甚早。一旦,召之與語,貧窘可憐。因與萬錢,令多其本,日取餅以償之。欣然持鏹而去。後過其戶,則寂然不聞謳歌之聲。謂其逝矣。及呼,乃至,謂曰:“爾何輟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計轉粗,不暇唱《渭城》矣。”從伯曰:“吾思官徒亦然。”因成大噱。
  
  永徽中,盧齊卿暴死,及蘇,說見其舅李某為冥司判官,有吏押案,曰:“宇文融合為宰相。”舅曰:“宇文融豈堪作宰相?”吏曰:“天符已下,數日多少即由判官。”舅乃判一百日。既拜,果百日而罷。公因曰:“官不前定,何名真宰?”
  
  崔丞相造布衣時,江左士人號曰“白衣夔”。時有四人,一是盧東美,其二遺亡。崔左遷在洪州,州帥曹王將辟為副。時德宗在梁,奏的合過,況曹王有功,且親也。時有趙山人,言事多中。崔問之,曰:“地主奏某為副使,且的過否?”對曰:“不過。”崔詰曰:“以時以事,必合得過也。”山人曰:“卻得一刺史,不久敕到,更遠于此。”崔不信,再問。曰:“必定耳。州名某亦知之,不可先言。”且曰:“今月某日敕到,必先吊而後賀。”崔心懼久之,蓋言某日即崔之忌日也。謂趙山人曰:“言中奉百千,不中則輕撻五下,可乎?”山人笑曰:“不合得崔員外百千,只合得崔員外起一間竹屋。”其語益奇。又問之,“且我有宰相分無?”曰:“有。”崔曰:“遠近?”曰:“只隔一兩改官,不至三矣。”及某日私忌,洪州諸僚皆知其說,是日,悉之江亭,將慰崔忌,眾皆北望人信。至酉時,見一人從北岸袒而招舟,急使人問之,乃曰:“州之腳力。”將及岸,問曰:“有何除改,且有崔員外奏副使過否?”曰:“不過,卻得虔州刺史,敕牒在此。”諸公驚笑。其暮,果先慰而後賀焉。明日,說于曹王。曹王與趙山人鏹百千,不受,崔為起竹屋一間,欣然徙居之。又謂崔曰:“到虔州後,須大經一段恐懼,即必得入京也。”既而崔舅源休與朱泚為宰相,崔憂間,堂帖追入,甚憂惕。時故人竇參作相,拜兵部郎中,俄遷給事中平章事,與齊映相公同制。
  
  又曰:薛邕侍郎有宰相望。時有張山人善相,崔造相公方為兵部郎中,與前進士姜公輔同在薛侍郎坐中。薛問張山人曰:“坐中有宰相否?”心在己身多矣。張曰:“有。”薛曰:“幾人?”曰:“有兩人。”薛意其一人即己也。曰:“何人?”曰:“崔、姜二人,必同時宰相。”薛訝忿之,嘿然不樂。既而崔郎中徐問張曰:“何以同時?”意謂姜公始前進士,己正郎,勢不相近也。曰:“命合如此,事須同時。仍郎中在姜之後。”後姜為京兆尹功曹,充翰林學士。時眾知涇將姚令言入城,的取朱泚,泚曾帥涇,得其軍心。乃上疏令防虞之。疏入十日,德宗幸奉天,悔不納姜言,遂於行在擢姜為給事中平章事。崔後姜半年以夕郎拜相。果同時而崔在姜後。離虔州後,第二改官拜官亦不差。而薛侍郎竟終于列曹,始知前輩不可忽後輩也。
  
  李丞相泌謂德宗曰:“肅宗師臣,豈不呼陛下為崽郎?”聖顏不悅。泌曰:“陛下天寶元年生,向外言改年之由或以弘農得寶,此乃謬也。以陛下此年降誕,故玄宗皇帝以天降至寶,因改年號為天寶也。”聖顏然後大悅。又韋渠牟曾為道士及僧,德宗問:“卿從道門,本師復是誰?”渠牟曰:“臣師李仙師,仙師師張果老先生。肅宗皇帝師李仙師,為仙帝。臣道合為陛下師,由跡微官卑,故不足為陛下師。”渠牟亦效李相泌之對也。
  
  德宗降三日,玄宗立于高階上,肅宗次之,代宗又次之,保母繈抱德宗來呈,色不白皙,耳僕前,肅宗、代宗旨不悅。二帝以手自下遞傳呈上,玄宗一顧之,曰:“真我兒也。”謂肅宗曰:“汝不及他。”又謂代宗曰:“汝亦不及他,仿佛似我。”既而在位二十七年,壽六十三。肅宗登位五年,代宗登位十五年。後明皇帝幸蜀,至中路,曰:“崽郎亦一遍到此來里。”及德宗幸梁,是驗也。乃知聖人應天受命,享國綿遠,豈徒然哉!
  
  劉希夷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知其未示人,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宋生不得其死,天報之也。
  
  逆胡將亂于中原,梁朝誌公大師有語曰:“兩角女子綠衣裳,卻背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兩角女子”,“安”字也。“綠”者,“祿”字也;“一止”,正月也。果正月敗亡。聖矣,符誌公之寓言也。
  
  時張巡將雷萬春于城上與巡語次,被賊伏弩射之,中萬春面,不動。令狐潮疑是木人,詢問巡,知是萬春,乃言曰:“向見雷將軍,方知足下軍令矣。然其如天理何?”巡與潮書曰:“僕誠下材,亦天下一男子耳。今遇明君聖主,疇則屈腰。逢豺狼犬羊,今須展志”云云,“請足下多服續命之散,數加益智之丸,無令病入膏肓,坐視斧鑕也。”
  
  瓊州地名朐{月+忍},朐{月+忍}是蚯蚓也。其土多此蟲,蓋其狀物也。常至夜,江畔出其身,半跳于空中而鳴,其形朐{月+忍}。
  
  絢曰:“五夜者,甲、乙、丙、丁、戊,更相送之,今惟言乙夜與子夜何也?”公曰:“未詳。”
  
  大司徒杜公在維揚也,嘗召賓幕閑語:“我致政之後,必買一小駟八九千者,飽食訖而跨之,著一粗襴衫,入市看盤鈴傀儡足矣。”又曰:“郭令公位極之際,常慮禍及,此大臣之危事也。”司徒深旨,不在傀儡,蓋自污耳。司徒公後致仕,果行前志。諫官上疏,言三公不合入市。公曰:“吾計中矣。”計者,即自污耳。
  
  刑部侍郎從伯伯芻自王府長史三年為新羅使,始得郎中,朱紱。因見宰相,自言此事。時宰不知是誰,曰:“大是急流。”
  
  相國李司徒勉,為開封知縣尉捕賊時,有不良試公之寬猛,乃潛納人賄,俾公知之。公召告吏卒曰:“有納其賄者,我皆知之,任公等自陳首,不可過三日,過則舁櫬相見。”其納賄不良故逾限,而欣然自齎其櫬至。公令取石灰棘刺置于櫬中,令不良入,命取釘釘之,送汴河訖,乃請見廉使。使歎賞久之。後公為大粱節度使,人問公曰:“今有官人如此,公如何待之?”公曰:“即打腿。”
  
  上官昭容者,侍郎儀之孫也,儀子有罪,婦鄭氏填宮,遺腹生昭容。其母將誕之夕,夢人與秤,曰:“持之秤量天下文士。”鄭氏冀其男也。及生昭容,母視之,曰:“秤量天下,豈是汝耶?”口中嘔啞,如應曰“是”。
  
  李丞相絳,先人為襄州督郵,方赴舉求鄉薦。時樊司徒澤為節度使,張常侍正甫為判官,主鄉薦。張公知丞相有前途,啟司徒曰:“舉人中悉不如李某秀才,請只送一人,請衆人之資以奉之。”欣然允諾。又薦丞相弟為同舍郎。不十年而李公登庸,感司空之恩,以司空之子宗易為朝官。人問宗易之文于丞相,丞相戲而答曰:“蓋代。”時人因以“蓋代”為口實,相見論文,必曰:“莫是李三蓋代否?”丞相之為戶部侍郎也,常侍為本司郎中,因會,把酒請侍郎唱歌。李終不唱而哂之,滿席大噱。
  
  菜之菠棱者,本西國中,有僧自彼將其子來,如苜蓿、蒲陶,因張騫而至也。絢曰:“豈非頗棱國將來,而語訛為菠棱耶。”
  
  杜丞相鴻漸,世號知人。見馬燧、李抱真、盧新州杞、陸丞相贄、張丞相弘靖、李丞相藩,皆云並為將相,既而盡然。許、郭之徒又何以加也。又大司徒杜公,見張相弘靖,曰:“必為宰相。”貴人多知人也如此。
  
  范希朝將赴鎮太原,辭省中郎官,既拜而言曰:“郎中有事,但處分希朝。希朝第一遍不應,亦且恕;至第三遍不應,即任郎中員外下手插打得。”插打為造箭者插羽打幹,言攢箭射我也。
  
  公曰:“諸葛所止,令兵士獨種蔓菁者何?”絢曰:“莫不是取其才出甲者可生啖,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則隨以滋長,三也;棄去不惜,四也;回則易尋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諸蔬屬,其利不亦博乎?”曰:“信矣。”三蜀之人今呼蔓菁為諸葛菜,江陵亦然。
  
  河東張嘉貞為平姚,見河東碑為文書甚佳。及還,面奏天后。天后對之,河東請去簾,曰:“臣出自寒微,今蒙召對。然咫尺天顏,猶隔雲霧,伏乞陛下去簾。”則天許之。事書史冊。
  
  蔡之將破,有水牛黑色入池浴,既出,身自白,皎然,唯頭不變;又有雀數百,同為一窠,皆絲絮為之;有群鳥同巢,一旦盡棄擲其鶵而去;有馬生牛蹄者。蔡州既平,憲宗命道士張某至境,置醮于紫極宮。宮本吳少誠生祠也,裴令公毀之為宮,有道士院,階前種麻,生高如墉,道士葺為藩屏。其醮日,霹靂麻屏兩片,下有穴五寸已來,有狸跡。尋之上屋,其蹤稍大如馬,亦如人足,直至屋上而滅。其韓碑石,本吳少誠德政碑,世與狄梁公碑對立。其吳碑亦流汗成泥,狄梁公碑如故。不十日中使至,磨韓之作而刊改制焉。
  
  公嘗于貴人家,見梁昭明太子脛骨,微紅而潤澤,豈非異也!又嘗見人臘長尺許,眉目手足悉具,或以為僬僥人也。
  
  
  
 浏览:259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0/21 12:17:0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补遗 (三) (收藏于2014/10/21 12:17:06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补遗 (二) (收藏于2014/10/21 12:17:06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补遗 (一) (收藏于2014/10/21 12:17:06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四) (收藏于2014/10/21 12:17:06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三) (收藏于2014/10/21 12:17:06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二) (收藏于2014/10/21 12:17:05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一) (收藏于2014/10/21 12:17:05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原序 (收藏于2014/10/21 12:17:05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提要 (收藏于2014/10/21 12:17:05
韦绚戎幕闲谈(六) (收藏于2014/8/8 11:38:0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一) (访问2594次)
韦绚戎幕闲谈(三) (访问608次)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三) (访问569次)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补遗 (一) (访问482次)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提要 (访问471次)
韦绚戎幕闲谈(六) (访问465次)
韦绚戎幕闲谈(四) (访问455次)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四) (访问433次)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补遗 (二) (访问407次)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二) (访问405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