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天之痕∷情〓奔向未来日子→

作文(七)

阿朱

  我曾经以为,这句话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差不多的意思.为什么呢?我感觉,中国人普遍喜欢欣赏"兼职"艺术:<红楼梦>中红到发紫的秦可卿,有名"兼美"-钗\黛两端的美,她兼而有之;战无不胜的名将,如果另会写一笔好字吟几句诗;才气纵横的文人,若是腰间再佩上一把长剑;一块美玉,握在手中感觉到"温凉"...
  
  所以,当初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好的朋友,与其整天泡在一处,倒不如淡淡于为各自生计奔忙的仆仆风尘中.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的也就是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情,非常富于审美的韵味和遐想的空间,我也很神往,但也有一些疑惑:亲戚还要"处"呢!况且,既然是朋友,怎么不愿意多聊聊天乐一乐!
  
  年前,我才弄清这句话的来处.说是:某天,庄子路过一个干涸了的池塘,他看到其中的大鱼,正在用残留的口沫,润湿着奄奄一息的小鱼.庄子很为大鱼的友爱之心所感动,但一旦着眼于鱼儿群体的真实处境,他就禁不住感叹说:那些仍在大江大海中,各自畅游着的鱼儿们,它们虽连江水和海水都淡忘了(人也很少有意识的念及空气它的重要呢!),但多么值得羡慕.与之相比,眼前的情景,倒是非常令人感到悲哀的了!
  
  干涸的池塘中方现仁爱的大鱼,黑夜中才能凸现闪亮的明星.
  
  李敖说过一句我很不赞同的戏语,他说他很想到北一女担任历史教师,教几个女学生,尽管"我认为女人是不适合研究历史的".读了这则故事,我阿朱又不得不服气."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样大气的话,在我小女生阿朱的想象中,便成了一句多么浪漫的诗!那一条伟大的鱼,那一群友爱的鱼,那一天闪亮的星...我动心,我陶醉,我感动不已,我写诗,我作文,我抛一掬同情热泪,然而,我会想到更大的鱼群吗?我会想到这动人场面所意味着的更大悲剧吗?我会想到鱼群和水的自然关系吗?
  
  所以,从此我很佩服庄子,我也认为李敖的话算不上纯大男子主义的诽谤.我忽然忆起了一首曾经嘲笑过,且认为很俗气很轻飘的歌:"但愿人间没有凄冷,但愿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人间没有痛,但愿情人不离分,但愿世上疾苦不长存;但愿人间没有伤痕,但愿人间还留一点真,但愿人间没有恨,但愿人间没纷争,但愿人间快乐到永恒..." 我从此发誓:如果女孩子一定需要拥有一个浪漫的梦(遐)想,我阿朱也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
  
  再后来,我又琢磨起这句话的时候,想到:干涸池塘中相濡以沫的鱼群让人感动,是因为友爱或仁爱之心;黑夜中的星辰令人神往,是因了光明.我阿朱为它们感动,但决不仅仅由于欣赏那条(群)友爱的鱼和那颗明亮的星,而停止去追寻友爱和光明本身,忘却了友爱和光明本身的意义.
  
  我甚至进一步的认为,真正值得并需要在人间千古纪念的,也只有友爱和光明本身.我的理由:
  
  第一,任何鱼都会死,任何星也都会灭,而人类对友爱和光明的追求才是真正与人类共存亡的东西,人类对鱼和星的欣赏正来自与这种渴望--它们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认为它们是可亲的,并使他们感受到它们的真实存在;
  
  第二,在干涸的池塘中,我不大可能是那条大鱼,因为占大多数的还是小鱼,成为小鱼的机会大些;黑夜中,我也不见得会成为一颗明星,因为被黑暗所吞没的还是大多数.为着我自己的福利计,我也要祈祷: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浏览:52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6/12 14:38:0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梁颂成杨嗣昌山水旅游文学名言(收藏于2005/4/1 8:22:56
陈寅恪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收藏于2003/2/8 16:25:56
黄元秀中国历代名剑(三)(收藏于2002/12/18 18:18:15
黄元秀中国历代名剑(二)(收藏于2002/12/18 18:00:22
黄元秀中国历代名剑(一)(收藏于2002/12/18 17:41:00
谭元春怀杨修龄先生(收藏于2002/12/18 17:06:16
梁颂成杨嗣昌旅游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三)(收藏于2002/12/18 16:55:13
梁颂成杨嗣昌旅游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二)(收藏于2002/12/18 16:51:37
梁颂成杨嗣昌旅游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一)(收藏于2002/12/18 16:47:34
杨嗣昌上巡关王直指道直(收藏于2002/12/10 15:57:2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张廷玉等《明史·杨嗣昌传》(上)(访问2351次)
张廷玉等《明史·杨嗣昌传》(下)(访问1957次)
杨 勇崇祯帝倚为干城的杨嗣昌(上)(访问1857次)
陈致远掘杨嗣昌祖墓非张献忠所为考(访问1445次)
杨 勇崇祯帝倚为干城的杨嗣昌(下)(访问1349次)
资 料《杨文弱先生集》简介(访问1341次)
梁颂成杨嗣昌旅游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一)(访问1174次)
黄元秀中国历代名剑(二)(访问1106次)
梁颂成杨嗣昌旅游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二)(访问1052次)
陈寅恪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访问1034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