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348号馆文选__顾亭林诗文集 |
|
附录(八)
日知錄(圖093, 文206) 作者:顧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蔣山佣) (清) 撰 部:子 類:雜家類 屬:雜考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三十二卷。明末清初顧炎武(详见《左傳杜解補正》)撰。是书乃顾氏毕生精力所萃。他在《自序》中说:“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从体例上看,该书为一种读书札记,即将平日读书,随时记下,归纳论证,所以多为考据性的文字。他自述著书的目的,在以“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全书不分门类。但编次先后,则略以类从。大致前七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卷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十七卷论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论艺文,二十二至二十四卷杂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为杂考证。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继起的考据学派影响很大,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潘来作序时,称之内容丰富,考据精确详尽。閻若璩曾作《潜邱札记》为其补正五十余条,若璩之婿沈俨特在序中言明此事,趙執信在若璩墓志里也特书其事。王士祯等人则以批驳顧炎武观点而沾沾自喜。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清代许多学术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续”。但炎武并非考据而考据,而是在考据中寄托了他的政治思想。清朝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贬低顧炎武的经世之学“或迂而难行”,“或愎而过锐”,大肆赞赏他的“考据精详”,企图借助他的声望为考据学派进行辩护。事实上考据学派虽然部分地接受了顾氏治学精神的传统,但他们把顧炎武的经世之学蜕变为脱离现实政治,单纯追求书本知识的繁琐学术,大大背离了顧炎武的初衷。清閻若璩《潜邱札记》曾对此书作过补正,黄汝成也著有《日知录集释》。本书现有《四部备要》本,《四库全书》本,1990年8月花山文艺出版社据黄汝成集释本再版。 顧炎武字寧人崑山人貢生少負異質篤志古學九經諸史皆能背誦生平足跡半天下所至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凡所論著皆上下古今貫串精核卓然成一家言當代咸服為通儒於六書音義尤有獨得李光地以為自漢晉以來所未有學者稱亭林先生(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顧寜人小傳 (清)李光地 撰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榕村集卷三十三) 顧炎武字寜人吴之長洲人自幼博涉彊識好為蒐討辯論之學十三經諸史旁及子集稗野列代名人著述微文碎義無不攷究騎驢走天下所至荒山頺址有古碑版遺跡必披榛菅抉斑蘚讀之手録其要以歸十餘歳至七十而老勤如一日於六書音義尤獨得余始官庶吉士曽相從為半日話時余於音學無曉也寜人舉大指示之曰古者同文聲與形應凡字旁從某音必從某後世不悟音譌反謂古書為叶皆非也唐韻承江左末流部居悉舛分合之間紛不可治今當以詩易周秦之文為正質驗字旁分者幷之合者離之使古書無二音然後得復其舊余聞言猶未省了家居數載追尋言緒未達者自以意為之說又七年復來京師則寧人沒矣聞其書已成亟求觀之所意者幸不謬然寜人之學於是始窺其備蓋平上去三聲雖有差互猶得類從入聲則雜亂尤甚如人經荒流者不第鄉貫不可復追姓氏族系皆不自别矣有顧氏之書然後三代之文可復雅頌之音各得其所語聲形者自漢晉以來未之有也書既刻厚自寳秘曰五十年後乃有知我者耳尚有日知録數十巻識大小覆同異辨是非亦有補於學者其徒潘耒刻之閩中衛先生爾錫言其地理書用心尤多然未見也孤僻負氣譏訶古今人必刺切徑情傷物以是吴人訾之然近代博雅淹洽未見其比 |
浏览:22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