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月下谭·让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__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怀范蠡
月下谭·让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

范蠡的行动哲学(二)

佚 名

  二、治国哲学三原则
  
  治理国家的三项原则
  
  先来看范蠡关于国家之事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是范蠡与越王勾践讨论如何处理与吴国相争的具体事务时,逐步加以说明的,这与一般思想家以著书立说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是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春秋晚期,越国与吴国成为中国东南地区势均力敌的两个敌国,都想消灭对方,称霸一方。做为越国的君主勾践来说,他满脑子所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尽快地在与吴国的争战中取胜而制霸。他录用了来自楚国的两个人才----范蠡与文种,做自己的谋臣,与之商讨的事情也以此为中心。从越王勾践的角度讲,他的心理受这一功利性目的的强烈支配,无意中忽视了追求最佳方法与途径,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这也是一般的统治者为了达到某个政治目标时,常见的病态心理。事实证明,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指导国家政治,即使暂时可以获取一点点利益,其最终的结局,也往往以失败告终。这种现象,对于具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范蠡来说,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所以当越王勾践一再要求尽快伐吴之时,范蠡耐心地为他阐述了真正有效的治国争胜之道。这一套理论,完全可以看做范蠡关于国家之事的哲学思想,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持盈”、“定倾”、“节事”,就是办好国家之事必须遵循的三项原则。“持盈”,是用于形势大好时的原则,用于长久地保持盈满状态而不走向衰败。“定倾”,是用于形势危殆时的原则,用于有力地挽狂澜于既倒,稳定即将倾覆的局势。“节事”,是用于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原则,用来发展生产,积蓄实力,等待时机,以求反攻。
  
  持盈原则,治国首务
  
  “持盈”原则的前提在于“天道”:“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持盈”的方法是“与天”。所谓“与天”,就是按“天道”行事。“天道”是天的基本规律,其中心思想是“不溢”、“不骄”、“不矜”。古人认为,天有四时的变化,万物因此得以不断生长消亡,使自然界永远保持兴盛,生生不息。但天又是无意志的,从来不对此伟业有任何骄矜之心,所以能使自然界万物的兴盛永远持续下去。正因为此,所以说“天道”就是“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与天相比,人在成功之时和盛满之际,非常容易产生溢、骄、矜的心态,这正是不能保持成功与兴盛,很快由盛到衰的原因所在。一个普通人的事业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大事更是如此。
  
  在封建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君主一个人手里。因此,做为君主能否懂得持盈的道理,并按其原则行事,对这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出现兴盛形势,是国家之事取得成功的表现,但君主不能把功劳完全记在自己头上,而居功自傲,所以要象上天那样,“劳而不矜其功”。这是“持盈”原则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劳而不矜其功”乃是达到“盈而不溢,盛而不骄”的思想基础。思想上只要有一点点的矜功之心,则会肇开溢骄之端,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盛衰之变。在国势兴盛之时,一个君主,能否保持头脑清醒,不骄不矜,是能否长久保持兴盛国势的关键所在。人类的实践证明,能做到这一点的君主少之又少,所以,范蠡把它列为治国哲学的首要原则。能认识“持盈”原则且能自觉实践的人,就是范蠡所说的“圣人”:“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
  
  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如何才能做到“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只有不溢不骄不矜的愿望,还不能保证完全实现这一愿望,必须要有可以依循的方法,才能使这一愿望具有可行性,这就是此处所说的“随时”或“守时”。
  
  如前所说,因为天有四时,才使万物生生不息,由此可知“时”在“天道”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圣人要按“天道”行事,实际上就是遵循天时以行事,这就是所谓的“随时以行”。要做到“随时”,关键是能识时,然后则是“守时”。天时的变化,并不是刮风下雨,可以一望而知的,所以要善于通过各种征候来认识天时的变化。能准确认识天时变化了,就要老老实实地“守时”,按照天之时节来做应做和可做的事,不可随意地胡作非为。这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尊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所以范蠡才说:“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这是针对越王想要进攻吴国的想法,告诫越王:不要违背天时,在合适的时机到来之前而抢先动手,不要在对方未出现内部裂痕之前,主动肇开战端。因为这都不符合“随时”“守时”的原则,因此也就违背了“持盈”的原则。
  
  范蠡明白此时的越王还不能完全信服自己的哲学,所以他又明确提出警告:“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
  
  指出越王急于进攻吴国的想法,正是违背了“持盈”的原则。当时的越国还根本谈不上兴盛和成功,连“持盈”的前提都未具备,就要溢、骄、矜,这比已经兴盛成功之后的溢、骄、矜,其后果更为可怕。在天时与人事方面,也都不具备采取行动的条件,所以此时进攻吴国,完全是“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的妄动。可惜此时的越王勾践急功近利思想太强,急着要消灭吴国,认为只须一战即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根本听不进范蠡那一套富有哲学意味的劝谏,执意决定出兵攻吴。其结果只能是范蠡所警告的:“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国家与君主自身,都要直受其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此次越王出兵,与吴国战于太湖,大败而退,只剩下最后一点残余部队,退守到会稽山上,四面被吴兵铁桶般围住,越王及其国家危在旦夕。
  
  定倾原则,挽救危局
  
  一般而言,执意而行的君主,大都听不进范蠡这类哲人冷静的忠告,所谓忠言逆耳。因此,君主的重大决策经常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其国家不断面临危急形势,甚至是亡国之势。如果此时的君主仍然一意孤行,不听忠告,则范蠡一类哲人就会弃之如敝屣,不会陪他进坟墓。若是如此,范蠡治国的第二项原则就不能得到应用。可喜的是,此时的越王勾践面临危局,不甘败亡,承认范蠡比自己高明,虚心向范蠡求教:“我不听你的话,所以才有这次大败,现在应该怎么办?”
  
  范蠡见越王尚能听取意见,故没有弃之而走,于是要用他的“定倾”原则帮助越王挽救危局。他问越王:“君王难道忘了我以前说的三项原则了吗: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越王说:“现在就要定倾,可按你所说的‘与人’,又是什么意思?具體又該怎么办呢?”于是范蠡向他说明“定倾者与人”的含意,就是“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意思就是要向大兵压境的强敌暂时表示屈服,以示弱的姿态,要求与敌人媾和,以换取生存的余地,然后再图后计。具体说来,就是以“卑辞尊礼”的态度,表示愿意为之提供“玩好女乐”,并给对方送上“天王”等美名尊号。如果还不能使之满足,或对方还不放心,就向对方奉献更多的物资器物,甚至君主亲自到敌国,做为人质,直到对方满意放心,而不彻底灭亡己国。
  
  其具体做法是:派文种去见吴王,“请以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乃至“请委管籥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与此同时还使用离间计等,让吴王自己杀掉其身旁冷静而理智的辅臣伍子胥,除掉了实现范蠡“定倾与人”计划的最大障碍,最终达到让吴王退兵、保住越国的目的。
  
  “定倾者与人”的用意有二:一是尽量让对方得到满足感,利用人性中的怜悯心,使之一时心软,不斩尽杀绝,二是由此而使本国获得最后一线的生存可能性。总之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卑屈示弱的行动,让吴国退兵而不灭亡越国,这为越国的生存及以后的东山再起争取了重要的条件。
  
  节事原则,为了反攻
  
  越国虽然得以不亡,但要达到东山再起乃至最终反攻灭吴的战略目标,仍需正确的哲学指导。这时范蠡提供的原则是“节事”,其方法是“节事者与地”。《史记·越王世家》的《索隐》解释“与地”是“地能财成万物”的意思。范蠡自己对此也有详细说明:
  
  “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大意是说,只有土地能容纳万物,为万物提供生存生长的空间,对万物一视同仁,无偏无爱,使万物各自生长,又各有其用。这是告诉越王勾践,要想东山再起,反攻吴国,一定要有充足的物资基础,而大地就能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资。但如何使用大地所提供的各种物资,不是光凭蛮干所能奏效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所以范蠡又来说明人应如何利用万物: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万物可以为人所用,但人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而用万物。所谓自然规律就是范蠡所说的“时”和“事”。万物的生长都按一定的时节,这就是自然的规律。人用万物,必须“不逆天时”,不可急功近利,不可揠苗助长,要让万物按照自然的时节(此即所谓“时”)和自己的生长规律,完全生长成熟之后(此即所谓“事”),才可加以利用。所以人对万物的态度,应该是“自若以处”。自若就是自如,自如以处,就是在筹备所需要物资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急不躁,按照万物的自然生长成熟过程,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不得妄动。这里体现了道家的顺从自然的思想。
  
  顺其自然,也不是一味地等待,啥事不干,人们要在顺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组织人力,发展生产,以丰富大地的物资:“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 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同男女之功”,是要将把男女都视为劳动力而投入到生产之中,这就是“不乱民功”。“除民之害”,是消除那些对人民的生产造成危害的因素,即所谓人祸。“以避天殃”,是避开妨碍生产的自然因素,即所谓的天灾。如果天灾人祸都能通过适当的措施而得以避免,民众就能充分发挥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收到“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的效果,这是国家组织民众生产最为理想的局面。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生产发展之后,不要因为生活富足了而让民众之中出现“旷其众”的现象,因为生活富裕了的民众若是不再专心从事生产,就会在社会中造成许多纷乱,所以治国者一定要注意,不能以为民众生活富足了就万事大吉,还应懂得此时的社会管理更为重要,以保持国家社会秩序的安定,不要让民众脱离生产,而成为社会动乱的“阶梯”。“无旷其众,以为乱梯”,就是这样的意思。若是能够在民众生活富足之后,仍能引导民众不脱离生产,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为人的天性之中,有贪图享受的因素,生活富足之后,往往不再努力从事生产,而去享受,这时就会使人际关系变得不再纯朴,这就是国家社会中民众之间产生民事纠纷的原因之一。
  
  范蠡对此看得非常清楚,而且范蠡此时所说的生产,还不只是单纯为了国家与民众的生活富足,而有更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反攻吴国,所以更要注意引导民众一刻也不要脱离生产,更不要因为脱离生产而引起国内社会秩序的混乱,这都是为了完成总的战略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生产发展了,物资丰足了,是不是马上就可向吴国发动反攻,大举开战了呢?并不是这样简单。所谓的“节事”原则还包括第二层内容:“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間,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时势的发展终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原来吴胜越败,吴强越弱,这是时势的一种形态,但不会永久如此,事物的发展到达一定的极点,就会向反面转化。越国在聚集民力,发展生产之后,就会逐步由弱到强,双方力量对比就会逐步发生变化。这就是“时将有反”。时势虽然终有反向转化的趋势,但己方若欲采取大的行动,则还要等待对方国家内部出现可乘之隙。因为越国由弱到强,吴国不一定由强到弱,它还具有一定的实力,所以越国虽然力量增强了,与吴国相比,还是势均力敌,不能贸然开战。这就要等待吴国内部出现毛病,给越国以可乘之机。这就是“事将有间”。“间”即间隙,即对方可以利用的空子。事情的发展,总是这样的,所以说是“天地之恒制”。“恒制”可以理解为常规。
  
  做为一国君主,能知这样的客观常规,按照客观常规进行决策,采取行动,才能得到“天下之成利”。如果对方内部尚未出现裂痕缝隙,没有可乘之机,则己方只能“抚民保教以须之”(“须”是等待的意思)。这时的抚民保教,就是继续做好己方的工作,使准备更为充足,力量更为强大,待到时机一来,就能在决战中处于更为主动有力的位置。
  
  看来,“节事者与地”包括“节”与“地”两方面的内容,而“节”与“地”又都包含着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涵义。
  
  “节”,一方面是指事物发展的时机或时节,这是客观方面的涵义,另一方面则是“行事有节”,不可只按主观意志,不顾客观形势,要顺乎事势的发展,不可超前也不可滞后,等待事物走向反面,等待事物转化。这是主观方面的涵义。
  
  “地”,一方面是指土地包容万物,为万物的生存与生长提供条件,这是客观方面的涵义。另一方面,是要顺乎土地的特性,利用土地产生万物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劳动而生产各种物资。这是主观方面的涵义。
  
  “节事”原则的另一要点在于,“节事”和“与地”,都不是一次性的措施,不可能一劳永逸,二者都是长期的活动,需要持之以衡地进行下去。因为要让事物走向反面,促进事物出现转化,不是一两次行动,在短时期就可以完成的。生产也好,国家实力的增长也好,都要无限次反复进行,要长期坚持,才会有得到成效的。所以范蠡强调要“无旷其众”,不要由此产生“乱梯”。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产生一切物资财富的源泉。一个国家要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物质基础。平时的国计民生,要靠土地所产生的物资财富,战时的军需战备,同样也要靠土地产生的物资财富。在危难形势下,通过“定倾与人”的原则,获得了苟延残喘以图恢复的机会,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恢复实力,以图反攻取胜。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靠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所以,范蠡的“节事者与地”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到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也都以富国强兵为宗旨,无非就是向土地要物资,要实力,这种思路,可以说是由范蠡开其端的。
  
  治内治外,各用其才
  
  越王在范蠡的指导下,最终战胜并灭亡了吴国,事实让越王懂得范蠡的哲学确实高明,因此希望范蠡继续运用他的哲学指导越国。越王说:“我的国家,就是你的国家,请你来治理它吧!”范蠡当初前来越国,就是要用自己的哲学来指导一个国家,这一实践可说已经取得成功。但范蠡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以为治国大任,非我莫属。他告诉越王勾践,治国还有内外之分,并非一种人才就可胜任,应选择最为适当的人才担任不同的任务。治理国内,其特点是:“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
  
  治理国内之事,主要是治理百姓,任务就是指导百姓按照自然的季节,进行各自的生产活动,为此需要给百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扰乱他们的生产与生活,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违背天时,这样的话,就会获得丰收,五谷丰登,国家的人口就会随之增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一个国家的国力,如果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活动中,自会顺理成章地增强起来,而君主与大臣也会因国家兴旺而团结一致。范蠡认为能胜任这一任务者,是文种,自己则比不上他。所以,越王宜用文种治理国内之事。
  
  国外之事的特点是与异国打交道,因敌我心愿不一,故比治理国内之事更为复杂困难,处理国外之事的要点是: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德虐之行,因以为常。死生因天地之刑,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
  
  这里所说的处理国外之事的哲学,其中心思想就是根据客观规律,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不可只凭主观意志决断。“阴阳之恒”、“天地之常”,就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因”、“顺”,就是主体对于客观的顺应与遵循。“柔而不屈,强而不刚”,是要适中,不要过分偏于一极。只知柔而不知不屈,就是无条件的屈服。只知强而不知不刚,就是不讲理的蛮横。都会在处理国外之事时使己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要柔中有强(不屈),刚中有柔(不刚),柔是灵活性,刚是原则性,二者的分寸必须适当,这就是“柔而不屈,强而不刚”的丰富含意。
  
  一方面是遵循客观规律,一方面是柔刚适中,二者本身也是统一的。因为客观世界的阴与阳,就是人事活动中的柔与刚。客观世界中的阴与阳,是对方统一,从两个方面各自发挥作用,相互配合着,使自然界趋于和谐,而人要因顺此种客观规律,所以必须柔刚适中得当,相辅相成,不可偏于一极。
  
  国外之事,从性质上看,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所谓的“德虐”二者。“德”是给人以利,“虐”是给人以害,实际上正是柔与刚的体现。是用“德”还是用“虐”,决定分寸与时机者,都来自永不改变的客观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恒”或“常”。人对于客观规律,所能做的只是“因”和“顺”。能这样做的人,就是所谓的“圣人”,而他的这些行事原则,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结果,正因为此,所以说“圣人因而成之”,能取得成功。如果按照这种哲学做了,就能:
  
  “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不如蠡也。”
  
  因为是彻底的战胜敌人,所以敌人不可能再有还手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战胜而不报”。因为敌人不能再复仇,所以从敌国得来的土地,也不会再被敌人收复,这就是所谓的“取地而不反”。这样的胜利,是取胜于国外,而利益收效于本国国内,所以说是“兵胜于外,福生于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与利益,可以说是用力不多而名声大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最好的胜利,因为只有利而无害。能按这种思路治国并取得实效,文种就不如范蠡,这是范蠡自己的评价,所以说“种不蠡也”。
  
  如上所述,一国内外之事既有不同,则处理其事的思路也不相同,适用的人才也有不同,但它们都统一于治理国事的哲学思想之中,是很有实践意义的思想。
 浏览:188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5/20 19:19:1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范蠡范子计然(收藏于2014/5/23 7:04:20
范蠡养鱼经(收藏于2014/5/18 1:23:34
佚 名成语典故:乘扁舟(收藏于2002/5/20 19:36:58
汪实夫亚明画《范蠡浮海图》(收藏于2002/5/20 19:34:49
中国中央电视台酱与“将”(收藏于2002/5/20 19:32:05
佚 名范蠡湖简介(收藏于2002/5/20 19:30:13
佚 名范蠡湖(收藏于2002/5/20 19:26:41
佚 名成语典故:兔死狗烹(收藏于2002/5/20 19:25:23
佚 名成语典故:知子莫如父(收藏于2002/5/20 19:24:18
佚 名范蠡的行动哲学(四)(收藏于2002/5/20 19:22:1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资 料范蠡《史記·貨殖列傳》(访问7103次)
佚 名范蠡和蠡县(访问2726次)
齐宪为范蠡浮于江湖与宜兴的制陶(访问2692次)
佚 名成语典故:兔死狗烹(访问2638次)
汪实夫亚明画《范蠡浮海图》(访问2358次)
佚 名成语典故:知子莫如父(访问2273次)
佚 名范蠡的行动哲学(一)(访问2242次)
佚 名成语典故:乘扁舟(访问2156次)
佚 名范蠡的行动哲学(四)(访问2118次)
佚 名范蠡的行动哲学(二)(访问188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