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张学庸韩国瑗纪念馆--恩惠无涯 情思永固

父亲的点滴回忆(4)

毓京

  父亲的点滴回忆(4)
  
  一九五四年,父母亲工作的医学院在“解放初”全面学习苏联,对院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合并的浪潮中,从南京搬迁到古城西安。上海交大在两年后也西迁至西安,若干年后我才知道,交大的教职员工得知要迁校,抵触情绪很大,学生还闹了学潮,强烈反对迁校,以至,周恩来总理亲自赴沪做工作,并承诺在交大新校区旁修建兴庆公园,长乐剧场等服务,娱乐设施,当然,一年后的“反右”运动中,不少教授,员工,学生为此付出了代价—戴上了几十年的右派帽子。记忆中父亲似对西安印象不错,抗战期间,母亲工作的学校内迁到陕西关中岐山县,抗战末期,经父亲的叔父和母亲的哥哥(当时他们同在一个学校教书)牵线,父亲曾自成都来陕与母亲相见,来过西安。它虽然不像沿海城市,现代化程度不高,但历史悠久,古迹很多,文化底蕴深厚。记得五四,五五年,我们刚到西安,差不多整整六十年前,东郊灞桥的半坡遗址刚被开发,是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也是当时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在我的大部已散落,淡忘的浅浅记忆里,父亲领着我和毓森弟弟,踏着雨后泥泞的土路,在一片旷野里,沿着由绳子围起来的小径,指给我们看里头发掘出来的物品。对此行记忆最深的是那天天气很不好,另外就是放在地上的土盘子,土盆(陶器)。父亲本身对人文,历史有很大的兴趣,从这件小事也可看到他极重视培养我们人文素养的良苦用心,当然,这样精心培养兴趣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是相当正面和长远的。
  七四年初,我从陆军第二十一军复员回到西安,三,四月正在等待分配工作,住在六十一师的战友杨长安家里。一天,发小曾绍宁打电话給我说,西安东临潼骊山脚下一个村里的老乡在地里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文物,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看,我说,当然有了。第二天一早,就骑着车直奔临潼,那天天很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行人有十来个,除了曾绍宁,刘正康,(我记不清是否有陆耕,因为可能他当时回重庆探父母了), 其他的人我都不熟,他们看起来同我年龄相仿,都是曾绍宁的朋友。大家的兴致都很高,骑得飞快,还边骑边聊。记得路上,曾绍宁说起是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的王岐山告诉他这个消息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王岐山这个人,同时知道,他是一位老高中的北京知青,曾在陕北插队,后推荐到西北大学历史系读书,毕业后分到省博物馆工作,不知什麽机缘,跟曾绍宁很熟。到了临潼,我们即刻直奔开发现场,当时开发的范围很小,只有几个小土坑,估计就是三,五天前才发现的,王岐山在现场等着我们,手中拿着几件开发出来的几件文物,包括数件兵器,給我们做讲解,我记得当时他就提到,这可能是秦始皇墓的陪葬物品,因为它离秦始皇墓相当近,尽管当时尚未发现后来震撼全球,被誉为世上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群。直至今日,我都很自豪--因为我是最早一批到达兵马俑遗址现场的人之一。几年前王岐山以副总理身份来美开会,在白宫,另一位国务院高官调侃说王岐山口才极佳,有“京城名嘴”之称谓,四十年前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接触,现在回想起来,深感此言不虚,只是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日后,他会从了政,而且官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算是老三届中的顶级佼佼者了。
  到西安不久,就经常听父,母亲说应该带孩子们到碑林去看看,只是因为父亲工作忙,始终抽不出时间,我想象不出碑林是什麽样子,但充满期待,希望能早日去碑林。碑林位于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志及其它古代石刻艺术品的博物馆,在九十年代,新陕西博物馆落成之前,它就是陕西省博物馆。碑林中石碑众多,荟萃中国古代精美碑石艺术,犹如“碑林”, 故得此名。记得五五年(父亲出国前)一个周末,父,母亲领着我们三个孩子(毓森弟弟,毓姌妹妹和我)去了碑林,我这几十年陪亲友或自己去碑林不下十次,唯有这次是印象最深的。当时,碑林的入口处有一孔庙,父亲在孔庙前给我们讲解了为什麽南京有夫子庙,西安这儿有孔庙,山东曲阜还有孔府,孔庙,孔林,因为,在南京时,去过几次夫子庙,这样一联系,孔子这个人立刻在心目中高大起来。七一年,林彪事件发生,一股批林批孔的狂潮在全国肆虐,我当时在野战军服兵役,但内心完全不认同“批判”孔夫子的内容。参观碑林,看到如此多的巨大石碑,刻着字,刻着画,感到相当震撼,父亲时不时地停下来,一面兴致勃勃地驻足细看,一面给我们讲解,在这里,我第一次听到柳公权, 颜真卿, 赵孟频的名字,看到刻有他们书写文字的石碑。我们在馆内停留了大半天,回家前,父亲专门到馆外的文物商店买了上述三位书法家的几本拓帖,嘱咐我们回去后认真瀶帖,把字练好,毓姌妹妹还记得,此后, 父亲每次进城(在西安住了几十年,他上街的次数真是有数),他就会拐到碑林,或是带着我们几个,或是他自己,足见父亲对碑林之倾心。家在西安的几十年中,一位远房亲戚张瑞林先生是家里的常客,据说张先生家的藏书有近十万册,是西安或陕西藏书最多的人家之一,文革中,家数次被抄,几散失殆尽。张先生在省博物馆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到家来,他都会谈到省博物馆(碑林)的一些情况和介绍近来自己的工作,有时还会带来他本人的文稿,诗作,父亲总是饶有兴趣地倾听,并请教和同他探讨一些文史方面的问题。
  父亲的字很有功力,主要靠的是“童子功”,母亲说父亲自小在曾祖父的督促下,苦练大,小字,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持之以恒,一直到上大学,他还坚持瀶帖,这是极为少见的。 特别是上大学时,正值抗战暴发,医学院内迁至四川重庆,成都,学习,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恶劣,功课的压力也十分大,这完全靠的是毅力,恒心和对书法的热爱。日后,很多次他科里的医生对我说:看张主任写的病历真是赏心悦目。
  自有了几本名家的帖,我们就在父亲监督,检查下每日瀶帖练大,小字。在五十年代,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还有描红,写字课,但父亲认为那大大不够。 他晚上睡觉很晚,早晨又起得早,中午有午睡的习惯,但我记得有一段时间,他陪着我和毓森弟弟在午饭后练字,就不睡午觉了。我自己是到西高上高中以后停止练字的。七一年我在甘肃天水当兵时,父亲利用到西安(当时父亲工作的医学院已搬到重庆)开会的机会到部队来看望我,其时,我任文书,在驻地办了一些宣传板报,父亲看后,觉得不甚满意,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记得他还建议说:有可能的话,还是应再练练大字,不光是楷书,行书,其它如篆字,草书也应学学练练。他还好几次对我说,毓森弟弟的字写得较好,他的字很有骨架,他在写字方面悟性很好,尽管他可能花的时间可能不一定有你多,对此,我表示赞同。今年春节,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了新春联欢会,其中一个内容是写春联,对别的活动如剪窗花, 卡拉OK 等我不会也不感兴趣,就凑着去写春联,其实,自文革以后,我就再没摸过毛笔了,还是应了在长安白道峪下乡插队时,从贫下中农那里学来的歇后语:净勾子攆狼—胆大不顾脸。当写完了几幅,放在旁边的地上晾干,几位年青的学生看到后,立刻过来问:老师,我能拿一幅对联吗?这很出乎我的意料,答曰:当然。结果,写好的对联被一扫而空,我注意看了看周围几位年青学生写的对联,的确不敢恭维。看来这些年国内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是忽略和不成功的,否则,也不会有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被谬追捧了。同时,我也很感慨:要是早听父亲的教诲,年青时再多下些功夫,该多好啊!“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终觉根基浅”,真是至理名言。
  去国九年之后,九六年第一次回国探亲,女儿茜茜那一年考上哥伦比亚大学,我也必须兑现事前对她的承诺:考上哥大,一定带她回西安。到家后,父亲立刻告诉了他对我们在西安活动的安排:第一项就是去新省博物馆参观,他非常兴奋地说,新的省博建得非常好,藏品也很多,一定要去参观,并特别叮嘱,要带着茜茜。两天后,父,母亲亲自陪我们来到南郊小寨东路的新省博, 它离大雁塔不远,占地很大,气势恢宏, 很有民族特色。内部有好多个展厅,以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为重点,藏品之多,之精美,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父亲肯定已来过数次,他主动担当讲解员,给我们细细介绍。因为时差,我们都感觉累了,走不动了,可父亲仍精神矍爍,兴致高昂,不停地说,一次根本看不全,看不细,应该再来, 并反复强调,要让茜茜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
  毓京2014-2 于新泽西
  
 浏览:92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2/20 20:49: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张毓京七十年前游中山陵(收藏于2022/2/19 13:44:14
张毓京父亲离世十年祭(收藏于2020/3/2 21:54:55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8)(收藏于2018/2/7 16:19:50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7)(收藏于2017/2/14 22:26:32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6)(收藏于2016/2/1 22:06:49
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5) (收藏于2015/2/18 22:50:30
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4)(收藏于2014/2/20 20:49:39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3)(收藏于2013/2/15 11:21:21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 (2)(收藏于2012/2/17 21:14:01
隆世志无尽的思念 难忘的深情(收藏于2011/3/27 9:01:5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隆世志无尽的思念 难忘的深情(访问2752次)
张毓森爸爸告别仪式上毓森答谢词(访问2639次)
第四军医大学张学庸同志简要生平(访问2362次)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1)(访问1942次)
毓京母亲的点滴回忆(访问1828次)
毓京妈妈的大学梦(访问1748次)
霆劭怀 念 姑 姑(访问1736次)
居宜给妗子的一封信(访问1727次)
张毓京父亲的点滴回忆 (2)(访问1612次)
学庸像前泣语(访问156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3/3/22 20:55:42
贺长安文选评论(评论于2023/3/22 20:45:26
Ray8_ChangTo大伯二伯三叔毓姌姑苗姐茜姐楠哥(评论于2022/12/30 19:23:2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10/14 1:28:46
李承光惊悉(评论于2012/2/29 14:17:3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