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寿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北京天寿陵园__岁月留痕——徐桂秋、沈青伉俪纪念馆
北京天寿陵园

怀念婆婆

沈红

  
  
  春节和正月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象征着喜气和团圆,因为春节的大年三十大家无论工作在四面八方和祖国的各个角落里的人们,传统意义上都要赶回家过年,有老人的人家尤其如此。正月的头几天刚好是春节刚过,大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串门、走亲访友、玩牌、喝酒划拳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自2004年之后春节和正月对我来说是即想过、又怕过的日子,因为2004年的大年三十我母亲是在医院中度过的,尔后正月十四我母亲因为癌症导致呼吸衰竭永远离开了我们。
  年复一年,日复一子,今年又到了这个节日,三十赶回牡丹江同婆婆一大家人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四世同堂可谓其乐融融!初九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婆婆,却不曾想正月十九婆婆就撒手离开我们这个大家庭。想到此我真是有点恨这个春节、恨正月这个月份了,你为什么总在这个时候要把我的亲人带走?喜庆的节日里你为什么总是和我们家过不去?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你一次次抢走我的亲人,我实在是想不通啊!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时光:
  我先生俞利在和别人闲聊时总爱说现在的婆媳关系和过去的不一样,不像旧社会那样有生死相依的患难之交,难免婆婆和媳妇能有如亲生母亲那样深厚的感情。可他的说法在我看来也不是全有道理。因俞利的单位离婆婆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84年我们结婚后俞利也一直在那里吃中饭,直到91年夏天婆婆动迁被接到我们家为止。92年秋天回迁后分到了新居,可美中不足是七楼,当时我住的是我娘家的房子在天桥北是一楼,这时俞利已经在北京办事处工作了,我们临时调换一下,那七楼就由我和文君来住,婆婆住在我天桥北的一楼,我在天桥南住七楼。那时老人是60多岁的人了她的身体还好,桥南桥北来回很少乘公交车,全是步行。婆婆就像年青人一样,,每到周末回天桥南来过,周一等我上班后她再回天桥北。过年过节还是以天桥南我这边为主。94年眼看着天桥北要动迁,我当机立断把婆婆接过来同我们一块生活,事过好久我来北京时听俞利的朋友和我说:你家俞利在背后夸奖你呢,他说我媳妇那叫一个孝顺,我没在家,我都不知道她就把我老妈接过来了。真行!实际上从91年起,我就和婆婆一直在一起过日子,到今年算起来有18年了。这18年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婆婆伟大的母爱;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说我们的关系相处的有如亲生母女般融洽。96年我来北京后,老人家对我的女儿的照顾又是尽心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帮助我们照料在家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其实她完全没有义务照顾第三代人,但当时我们确实不具备带孩子一起来北京的能力,直到文君03年考上大学为止,这一照一顾就是七年的光景啊!我常常教育孩子:你奶奶对你的恩情你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呐!孩子也算懂事,我个人认为一开始可能老人还有一点负担,后来随着文君的长大以及和奶奶的感情愈来愈深,奶奶有了她这个离不开的“伴”,祖孙俩相依为命,以至于02年春节她要到深圳去看她姥姥,她和我们打电话表示一定要把她奶奶带到北京来过年她才从牡丹江出来,因为孩子怕奶奶一个人在家寂寞,她不放心。我想是她在这七年中和奶奶共同生活中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所至吧!
  我的婆婆可以说是中国最普通的劳动妇女的代表,勤劳、朴实、善良、仁爱。95年我的脚因长期有鸡眼治不好,做了外科手术,医生说脚底下皮薄“爬皮”也得一个月,我在家休息的日子大部分时间是婆婆做饭给我吃,看着她忙前忙后,我很不好意思,她却劝我说:谁还不有个病什么的,好好休息快点好了多好!那年冬天她从天桥北过来,给我们做一道菜是炖太湖鲤鱼,是家常做法,这是我至今为止吃到的印象最深、最香的炖鲤鱼,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那次的鱼香,却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炖鲤鱼了。
  从98年我们在北京买了房子算起来婆婆一共来我们家住过五次,加上俞利85年出差那次请婆婆来北京玩一共是六次来到首都了,有一次在这一住就是十个月。我常常后悔没有让她坐上飞机享受一下,那是因为后来我们经济上有点条件了,可是婆婆的年岁太大了怕不行,但有时自己心里想想还算平衡,80多岁那么大的年龄曾经先后来过北京六次,在牡丹江也没有几个老人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在北京,因为有婆婆在家,就觉得工作特别有奔头,回家有人在等你、惦记你,心里特别的爽,那段时光对于我和婆婆来讲都是非常美好和值得回忆的日子,周末有空我们就开车带她去郊区走走、看看。去各大名胜公园玩玩!老人在我这非常随便、自由,有好几个她常去玩的点:如小月河、北航、大运村、太月园等都有她的朋友,几天不去,那些老人见到她还亲切的问:你这几天怎么没有过来?还挺想你,她说这几天总去小月河那边了,没上你们这边来。02年大年初一我们带她去逛地坛的庙会,在那里买小吃,看秧哥,看表演,婆婆很开心,她说原来北京的庙会就是这么回事呀!大年初二一大早又带婆婆去了京郊的谭柘寺,传说这里是北京的发源地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那天老人家很高兴,这走走,那看看,我感到她心里很满足!06年小外甥考上了天津的大学,听说姐姐来送小外甥,我说那让婆婆也过来住几天吧,当俞利把这个消息电话转告家里时听说婆婆还没有等听完就说行!我去!感觉到她有机会喜欢出来走走、看看,多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也从侧面说明她是喜欢和我这个小儿媳一起生活!自从我在北京有家之后,俞家的兄弟姐妹及晚辈先后有十几人次来我家住,有的一住就是一个月,婆婆曾不止一次感慨的和我说:也就是小红你呀,换个谁都不行!我母亲活着时常对朋友说:我家小红在家是老大,有点倔,但我真没想到她到老俞家后与婆婆及兄弟姐妹处得这么好,还行呀!这也反映出我母亲对我在婆家的生活氛围放心!
  今年春节我是年三十近中午才到家的,和婆婆说过话之后我就去浴池洗下澡,可回来后听他们说咱妈问:小红上哪去了?他们说她去洗澡了,我想这句话成了婆婆对我最后的注意和关怀。看着她身体、精神头不如从前,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祥之感在心里暗暗掠过。在家的几天有机会我就争取和她多说几句话,虽然她精神头不好可也乐意听我唠叨,我总想不是说老人小脑萎缩多说话有好处吗?我就和她东一句西一句的搭话。在家时有时配合姐姐帮她喂饭,搞搞卫生、做做饭什么的。总想着为家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初九走时我心里的酸甜苦辣味就别提了,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回北京后我总让俞利往家里打电话了解最新情况,几乎是每天一个,有一回说她身体好一点能下地了,我听后比什么都高兴,总是幻想着开春了,万物复苏,老人家的病慢慢会好起来的。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月十九的下午突然接到家里人的电话:婆婆刚刚过世了,真是有如睛天霹雳!我根本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婆婆你怎么说走就走了?我自己已经没有了母亲,我始终把你当亲生母亲来孝顺,你怎么就不能多给我一些机会呢?婆婆是有福的老人、婆婆的葬礼是风光和体面的,俞家的后人不约而同地从全国各地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在第一时间赶回来为老人送最后一程,灵堂里摆满了子女、晚辈及亲友送的花圈、供品,告别仪式上孙子俞杨含泪念了他写给奶奶的悼文,远在美国的孙女文君也在第一时间里写了六千多字的纪念奶奶的文章用电子邮件发给我们,我想婆婆若是九泉有知也会含笑的。
  俞家的这个大家庭随着老人的故去就这么解体了。人们常说“家有老人是个宝”,是家里的老人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了我们心里的寄托,有了老人我们工作生活才更有目标、更充实!老家的一切我和俞利说先不要动,我俩真是不好度过心里的哀伤期,但这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阻挡,那只好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吧!我想把悲痛化作力量好好培养孩子,让俞家后人有出息为俞家增光添彩,我想婆婆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欣慰的!在这里我用此文怀念婆婆,寄托我的哀思!婆婆你慢些走,我好想你!
   儿媳:沈红2009年2月25日晚10点写于北京家中
  
  
原文 发表于2009年2月25日晚10点写于北京家中  浏览:227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1/11/23 15:12:0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俞文君标题(收藏于2023/2/27 11:43:21
雨苗想念(收藏于2021/4/9 17:13:40
网络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收藏于2021/4/1 12:44:04
奶奶一路走好——写在奶奶上天堂之时(收藏于2021/3/25 16:09:10
沈红爸我好想你(收藏于2020/3/20 18:33:19
李子仪转危为机,冲破中等收入陷阱(收藏于2020/3/18 11:29:59
李子仪债务危机,无处不在!(收藏于2020/3/16 12:07:10
外孙女的堂弟:俞杨永远负重前行的领路人—缅怀姥爷沈青先生(收藏于2020/3/5 20:49:21
外孙女婿:李子仪樱花落尽、默语永生!——思念姥爷沈青(收藏于2020/3/3 20:32:30
雷毅《悼念沈青伯父》(收藏于2020/3/1 20:07:5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沈青沈青思妻(访问6077次)
沈红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走了(访问2596次)
沈红怀念婆婆(访问2280次)
沈晓峰养育“知”恩—— 献给我最亲爱的妈妈(访问2116次)
沈晓东追忆母亲(访问1681次)
外孙女俞文君姥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访问1585次)
王小东岁月留痕是传家宝(访问1443次)
沈青夫人真的走了——她的灵魂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访问1369次)
沈青夫人最好的归宿——天寿园(访问1254次)
女儿沈红清明感悟(访问118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君的回忆奶奶的文章(评论于2021/3/25 16:15:53
代丹凤文选评论(评论于2020/4/4 11:23:05
文君文君回复大姨小姨舅妈(评论于2020/3/22 21:01:30
沈红回复姐妹(评论于2020/3/22 20:55:13
杨影侄媳妇(评论于2020/3/22 20:52:13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北京天寿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