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4号馆文选__研究文选 |
|
说起大戏剧家李渔,一般都以为他从未当过一官半职,却不知他在归隐乡里时还曾当过三年的“村官”,如果说这也算得上官职的话,那么这也是他一生中惟一的官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也算是一个热门的职位,而李渔当年才是一个“府痒生”,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还没考上大学呢。因为恰蓬战乱,在去杭州参加高考的路上遇到“车匪路霸”,他随身财物全被抢,自此,仕途之路便与他再也无缘,遂归故里,过起了怡然自得的“识字农”生活。当时村里数他文化程度最高,跟当地官员又熟,百姓就推他当“祠堂总理”,就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
从1646年9月回乡到1649年离开夏李赴杭州创业,李渔整整当了三年的“村主任”,他从倡修水利、推行村级财务公开、村庄规划整治和开发乡村游等几方面入手,着力建设和谐新农村,在国难当头之时,志存乡野,精心构筑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使原本贫穷落后的夏李村从村风村貌到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文化特色村”。李渔任职期间的爱民、廉政思想与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也颇受当地村民称颂。 夏李村位于兰溪西郊,距城区20多公里,人口一千有余,其李氏祖上在唐时自福建长汀迁至浙江寿昌,后裔于宋时徒迁至此。夏李人多地薄,加上水利设施落后,遇旱受灾,遇雨要涝,到了明末,地里长出的庄稼已经远远不足自给,青壮年便只有外出打工谋生了。李渔看到这种情况后,上任“村官”第一件事就是倡修水利。 据《龙门李氏宗谱》载:“伊山后石坪,顺治年间笠翁重完固。彼时笠翁构居伊山之麓,适有李芝芳任金华府刑订厅之职,与笠翁公交好,求出牌晓谕,从石坪处田疏凿起,将田内开凿堰坑一条,直至且停亭,复欲转湾伊山脚宅前绕过。公意欲令田禾使有荫注,更欲乘兴驾舟为适情计也。”因为李渔在金华府里当过幕僚,打过几天临时工,所以跟一些官员比较熟,正是这些关系,为李渔兴修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他对全村田畈、山地的水利设施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包装建设项目,不辞劳苦,三天两头跑到那些相熟的官员那里要钱要地,使得工程早日建成。三年里,以他为首,共改建或新建石坪坝等四处堰坝,把村庄周围的两条河渠全部打通,又新开凿了伊坑等三条堰坑沟渠共计六华里,不但使上千亩易旱的黄土丘陵地形成“自流灌溉”,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而且也解决了村民饮用水不便的问题,使得村民至今受益。 要特别一提的是石坪坝,此坝由李渔亲自设计和督工建造,坝长9.7米,宽1.6米,高3米,用红条石砌筑而成,设计精制而巧妙。逢旱时,流水全部从左渠绕伊山而过,滋润着大片大片的农田;逢雨季,多余的水会从弧形溢水口奔泻而出,自高而下的跌落水幕势如瀑布,声如雷鸣,成一大景观。此坝还有一特别之处就是在坝体底部,从外看,有一边长约60公分的方孔,从坝体外侧一直延伸到坝体内侧,呈一定坡度,孔下方边线与上游河底平,内口覆盖有一块方石。构筑之初,大家对李渔的这个设计大为不解,待后来堰坝起用后方解其中奥秘。原来以往堰坝不设此孔,时间一长,河道便淤泥堆积,河床也随之抬高,大水一来,堰坝就易冲毁。如今有了这开关自如的方孔,在大雨不止、河床泥砂淤积之时,打开方石便可供排淤;遇上灌溉之时,盖上方石,坝内水位便随之升高,溢过坝左侧的引水渠,依山越野,流向周边农田。村民没想到李渔一个小小的方孔就解决了多少年来的河道积淤和自流灌溉的难题,根治了洪灾泛滥的祸患,往日的水害一下子成了水利,给当地的农业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赞。 现在看来,区区一个堰坝,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建设项目了,而在当时的夏李村,也算得上是大工程了,李渔亲自跑项目,亲自做设计,并现场督工,从未拿过村里一分补贴。如今,差不多三个半世纪过去了,这些堰坝多数已毁,惟石坪坝尚存,后人誉为“李渔坝”。据水利专家介绍,在江南水乡至今保留的古水利工程之中,单独设立排砂孔的并不多见,李渔坝可算得上水利类文物的绝品,是独一无二的典范。1989年12月,此坝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后,廉政村官李渔倡修水利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获知,所瞻仰,所传颂。 |
浏览:55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