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易辰同志刚直不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革命事业,这与他那个年代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分不开的。作为他的子女们在一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受着父亲的言传身教,请看他们眼中的父亲,这是在采访中的大女儿和儿子回忆的——
和爸爸在一起两三事 (一)爸爸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儿子杨长春 从小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爸爸的印象却非常深。他是一个慈祥、幽默、正直、不唯名、不唯利,只唯实地好父亲。爸爸的工作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年节假日从来也没有完完整整地休息一天。在爸爸最后不多的时日里我去医院看他,看着为党的事业操劳一生的老爸,不明的有一种疑惑,当今社会不为的一种现象;有些人只为自己而活,名曰现实。但是不知为什么想问老爸一些问题,至今还记忆犹新。 1、 人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见人见智,很难回答。老爸想了想和我说:“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各有不同,这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密不可分。有的人一生只为温饱;有的人为名为利;但还有一些人他们超出了自我,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个事业,可以奉献自己的一生。过去也曾和爸爸讨论过类似的问题,但这次的体会却大不相同;看着饱经沧桑的老爸,回想起他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过去一直有一个问题缠绕着自己:老头到底是为了谁?至今我才真正的理会,他的一生只有一个追求,就是想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这是他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最高境界! 2、什么是最大的幸福? 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关于什么是最大的幸福的讨论。好像最后的结论是:健康是人类中最大的幸福。我回头问爸爸,你认为这个结论对吗?老爸并没有马上回答,这是他的风格(严谨而不失风趣),他拿过一份文件,将正面对着我,问:“你看它是什么形的?”这么简单的问题对于我这个学飞机机械原理的太小菜了!但是我却想了想,生怕回答不全面,说:“这是一个矩形的平面。”老爸又将文件的侧面对着我,我说:“是一条线,准确说是一条线段”。老爸说:“你这两个侧面来说,回答的都对,但就整体而言,就不尽全面和准确。那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健康只能说是幸福的一种;严格来说,应该是人们的需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才是叫严谨的答案……” (二)文革期间的回忆 67年,老爸在“反右倾”“反复辟”的斗争中为隔离反省,省革委会文革组开始调查他的“翻案”问题。并作出决定:彻底揭发杨易辰的“三反罪行”和“历史罪恶”,打退“右倾翻案风”,查清“右倾翻案风”,查清翻案活动集团的主谋来,揪出黑手。为此妈妈被打成“翻案集团总指挥”也被隔离反省、交代问题;同时作为唯一的儿子我,也被打成“杨易辰翻案小集团司令”,收到批斗。 老爸一直隔离审查期间,由69年10月关押到“柳河五七干校”劳改。一直到71年4月,周总理点名叫爸爸出来工作。当时的省革委会主任找爸爸谈话说:经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讨论,给你的问题要做个结论;定你为犯走资派错误。只要你在审查结论上签字,新省委成立,考虑你进常委,做书记;老爸坦率的说:“在过去工作中,我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当然工作中也有缺点和错误。运动中批斗了好几年我都没有承认是“走资派”,不是走资派怎么能说“犯走资派错误”呢? 这期间没有安排爸爸工作,周总理第二次又点名让爸爸出来工作,省革委会主任又找爸爸谈话,再次让其表明态度,爸爸直截了当地说:“第一,我不是走资派,因此谈不上犯走资派错误;第二,既然中央领导同志点了我的名,让我出来工作,我听中央的!第三,进不进领导班子请你们研究,请中央决定。至于审查结论签不签字是我个人行为。我得实事求是,不能随便在审查结论上签字!” 由于没签字,被下放到哈尔滨汽轮机厂蹲点,这期间周总理第三次点爸爸名出来工作。由77年12月中共中央任命爸爸为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爸爸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前省委不是黑的而是红的”议案,使得一大批有党性而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回到生产第一线。这期间,老爸常年在农村跑,在基层跑,他经常说:“要把这么多年没有工作的时将抢回来啊!” 杨老的大女儿杨长岭和她丈夫王孟奇回忆到: (1)一九八三年已退到顾问委员会的父亲,本不想来京,曾开玩笑的说过“京官难当”,但当中央决定他来高检后,父亲很快即只身仅带秘书和一个工作人员来京了。在国务院招待所住了近一年 。 (2)在??年中央整顿治安秩序,保证经济发展期间,部队,地方和中央个别高级干部子犯法,影响很坏,有的甚至要判死刑,记得有一次我们提到一些人的名字,父亲说“王子犯法于民同罪”,封建王朝都能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共产党人更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还特别提到一些他很熟悉的老同志,说他们不会来说情的,反映老一代革命家坚持原则性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 (3)在子女问题上严格要求,在工作上绝不走后门。王孟奇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高材生,后分配到国家科技局,后委派到挪威大使馆科技一秘。驻外任务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想调转工作通过父亲找有关部门批准,得到了父亲的严厉的批评和忠告。父亲说:“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要走后门拉关系,一切要靠自己!”虽然父亲有些绝情,但是更激励了王孟奇努力拼搏,从而在工作上展现了自己的才智和辉煌的业绩。 就这二三事正是像宋任穷伯伯给爸爸回忆录题词写的一样:“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 姐姐:杨长岭 63岁 退休前是海军总院 总药师她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以后学习医药,七十年代转到北京海军总院。退休时为总药师。 哥哥:杨长春61岁 下乡参军,在空军部队是教飞机机械原理的教官。后转业到黑龙江中旅集团任总经理,后调往港中旅——香港中国旅行社 驻黑龙江办事处 总经理。现已退休。 小女儿:杨长虹 59岁 老三届下乡知识青年退休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试管婴儿研究所为高级实验师。 杨老女儿:杨长虹 2009-6-25 |
浏览:162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