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最早的出租司机 三十年前的上会经历 口述人 郭卫民 1978年北汽带队干部现为北汽九龙一分公司经理54年出生 “东三省三巨头” 1977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五界人大一次会议,也是北汽的第一次上会,今年刚好是三十年,当时北汽第一任总经理孙建行任交通组组长。我们负责的是市委第四招待所,就是现在的新大都饭店。当时“东三省三巨头”都住在市委第四招待所,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辽宁省委书记曾绍山和吉林省委书记王恩茂,服务他们的司机分别是杨洪京、阎伯恩和项宗顺,当时我们特意选了几个老一点的司机。王恩茂有个特点,每天早上有秘书陪着围着四所转圈,走的特快,起来晨练。 阎伯恩当时开的是辽宁省委书记曾绍山的专车,那天晚饭后曾绍山要去京西宾馆会朋友,到了京西宾馆把车停好之后,阎伯恩就在车上等着,估计曾绍山当时是聊上瘾了,后来就坐另外一辆车出去了,举阎伯恩讲大概早上四五点钟才回来,回来曾绍山才意识到车还在这呢,于是派秘书去看,发现司机还在车里等呢,整整等了一宿,把老头儿给感动的不行。当时我们对专车司机要求是人不离车,领导没回,所以他也不敢离开。 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坐车也很有特点,他坐前面,坐司机傍边,后来杨洪京还请他坐后面,杨易辰说,“我坐车就喜欢坐前面,坐前面看的远”,他的秘书都坐后面。当时杨易辰年龄也很大了,每次上下车的时候杨洪京都搀着他,服务特别周到,老头每次都特高兴,后来第二年来的时候还特意找杨洪京。 “三个司机谈成对象” 我们有个司机梁金奎,媳妇就是那次人代会挑的,当时最少有三个女孩追他,记得有个叫大李,有个叫小李,而且当时小伙子也精神,当时他问别人借书,没几天那帮姑娘就在楼上喊,“梁师傅,我们那书什么时候还呐?” 梁金奎搞对象有跟打成分是大家哄的,因为那个时候他懒,大家都起来了他还不起床,于是把他被子一翻,说小李子来找你来了,他噔就一下子起来了。最后我们撤的时候我就有意让他留下了,因为当时要留两个司机,我跟另外那个司机说要是有活你就多跑跑,过给梁金奎一点时间,留下后当晚他就和小李子到市委四所傍边的树林子遛马路去了。我们一共有三个司机是在那次人代会找的对象,后来都结婚了。 还有一个司机杨洪京,一次我们一起吃饭,他说,“花卷没了,服务员上点花卷”,一会服务员就端上来两盘子花卷,杨洪京就说:“你们让让,花卷来了”,然后那服务员把花卷往桌子上一放,冲着杨洪京就说:“你才是花卷呢!” 从此以后那服务员就有一外号叫花卷了,老远就说那不是那花卷嘛,因为当时都是二十三四岁小伙子,都没有搞对象呢。 “帮人买梅花手” 当时我们司机是在招待所东楼,主楼住的是代表,当时东楼是筒子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只有一个统一的洗漱的地方,早上起来叫“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说起床必须马上起来,因为水笼头有限,很不够用。那时的司机基本都是总部队一批复员回来,大部分是75、76年回来的,素质都很高。 那个时候市场还不丰富,当时一天伙食费是一块五,十个人一桌,吃的还真好,代表和上会司机每个人会发一个购物证,每个驻地都有一个商品部,凭证可以买两瓶白酒、两条烟、一块手表,还可以买点书什么的,因为外面买不着,有钱都买不着 ,当时外面的人尽托我们帮着买梅花手表来着,当时酒是通州老窖,现在已经没有了。 糖业烟酒公司、新华书店、邮局都在那里设有点,那年人代会连着全国科学大学,一个月没有回家,市委四所驻地交通组又三个人组成,一个是北汽业务部的负责人,另外一个人负责大车,我带的是小车,当时部级干部才享受新上海轿车的待遇。 当时几乎每天晚上都可以看电影,市委四所后面有一个礼堂,内部放映,如果司机没事可以去看,但是必须要坐在最后一排,方便我们好找。 “到大会堂三楼旁听” 最开始是上海,后来有日本小红车达特桑、福特,之后就是尼桑V30、尼桑20、皇冠大超等,尼桑V30、尼桑20上会的时间最长,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尼桑V30是最舒服的一种车,带录音机的在当时的很少的,它的音响是山水的,音响效果特别好,在北汽服役了14年,现在根本都不可能了。 开车到大会堂是一门学问,你必须要停在一条线上,要对的特别齐,一溜,如果警察指挥两次你还听不齐,你就外面去转两圈,回来再停,必须码齐。会议开始之后,广场上这时就空了,带队干部把司机带到一个大车上去开会,每次都要开会,开完会没事了就进大会堂了,当年带队干部的证可以进大会堂,大厅全是桌子,找个没人的地方一座,要壶茶,如果想去听也可以上三楼旁听,愿意要资料也可以给你打一份。 那个时候老让你进大会堂的时候带邮票去盖章,每次都是拿一摞首日封,排着队“铛铛铛”的盖大会开幕时的邮戳,那个时候首日封还有找名人签字的。 有一次投票完了之后休会一个小时,出来之后发现每个大厅都摆着桌子了,广播里宣布为大家准备了便饭,桌子中间是个大火锅,特红火,里面什么都有,四周是各种水果、凉菜,吃完了那边有宣布“请代表进入会场,继续开会”,现在想来这些经历很有意思。 吉姆 生产于50年代,6缸发动机,66千瓦,7座,最高时速125公里,是50——60年代政府官员和接待外宾专用车。 华沙 生产于50年初期,4缸发动机,5座,38千瓦,最高时速为110公里,解放初期公务用车。 |
原文2007-05-18 发表于百姓TAXI杂志--新浪博客 浏览:144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