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李渔诞辰400周年纪念馆
9994号馆文选__研究文选

李渔是清代短篇小说第一人

无名氏

  清代前期沿承晚明风气从事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是李渔(1611—1680)。他字笠翁,又字笠鸿,别署笠道人、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人。明末曾多次应乡试,均不第,于是不再以功名为事;清初移家杭州,后迁居金陵,靠开书铺印行通俗书籍、组织家庭戏班巡回演出于官绅之家谋生。他才思敏捷,为人机智,又善于顺遂时俗,结交广泛;他常以半真半假的戏谑态度看待正统的价值观,却很重视生活享受,在饮食、器具、服饰、花木种植等方面,提出许多艺术化的讲究。他的身份是兼为清客和文化商人,依附于高级士大夫阶层却又游离于正统规范之外。其著述颇多,有短篇小说集《十二集》、《无声戏》,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剧作《笠翁传奇十种》等。
    李渔小说的内容,无非是怜才喜色一类的恋爱和婚姻故事,而且有许多传统伦理的说教和因果报应的解释。但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李渔自己绝非正经的“名教中人”,他的“正经”话,往往说得很滑稽。如《夏宜楼》中一段奇论,说:“男子与妇人交媾,原不叫做正经”,只因可以生儿子,才成为“一件不朽之事”,反讽的味道甚浓。又如《合影楼》开头一节,力主防止青年男女的接触要彻底,因为他们一旦动了念头,即便“玉皇大帝下了诛夷之诏,阎罗天子出了辑获的牌,山川革木尽作刀兵,日月星辰皆为矢石,他总是拼了一死,定要去遂了心愿”,倒是在说“情”的不可阻遏和禁欲的无效了。其二,李渔小说的情节大都不落陈套,构思巧妙,文笔幽默,富于喜剧气氛。他自诩“不效美妇一颦,不拾名流一唾,当世耳目,为我一新”(《与陈学山少宰》),并非虚夸。有些故事是写得很动人的(如《合影楼》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痴情),可以说承续了“三言”、“二拍”的传统。
    实际上,李渔确实受晚明思潮的影响较深,只是受了时代的压抑,常用荒诞的眼光来看人生,他写小说又主要是为了卖钱,所以把精力太多地放在离奇的情节上,而削弱了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力度。
  
 浏览:119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3/23 11:04: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渔笠翁对韵 下卷(收藏于2014/8/6 10:20:59
李渔笠翁对韵 上卷(收藏于2014/8/6 10:20:02
李渔窥词管见(收藏于2014/8/6 10:13:17
李渔声律启蒙(收藏于2014/8/4 14:17:44
范川胡伟兰溪李渔足迹寻访团启程(收藏于2011/4/29 22:41:04
薛世平中国最早的科学小品集——《闲情偶寄》(收藏于2011/4/4 15:06:38
胡肖飞兰溪网民自建李渔网络祭祀馆(收藏于2011/4/4 14:57:43
范川兰溪网民自发建起李渔网络祭祀馆(收藏于2011/4/4 14:55:28
叶辉严红枫400年李渔“热”了4次——关于李渔的争议系列报道之三(收藏于2011/3/30 16:02:27
叶辉严红枫誉满天下 谤满天下——关于李渔的争议系列报道之二(收藏于2011/3/30 16:01:3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邱华栋豹子的花纹(访问4960次)
无名氏《肉蒲团》:李笠翁的"春宫世界" (1)(访问4873次)
卢小雅/写出《肉蒲团》的李渔(访问4741次)
无名氏生平简介(访问4661次)
芥子园纪念李渔展览文字稿(初稿)(访问4298次)
孙德珊比目鱼(访问3263次)
李彩标谈李渔资料的搜集与利用(访问3035次)
李平清代传奇(访问2833次)
叶 辉 严红枫从草根学者到研究专家——记兰溪李渔研究会前会长赵文卿(访问2314次)
无名氏笠翁李渔书画砚在北京老舍纪念馆里(访问225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王先生15195339995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3/12 14:03:55
123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9/20 16:01:10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3 15:01:26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2 22:42:30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3 17:15:3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