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李渔诞辰400周年纪念馆
9994号馆文选__研究文选

李渔吃蟹

赵 曼

  秋享螃蟹 吃法讲究
  
  清初文坛名人李渔,人称蟹仙,他总结了一整套吃蟹经:螃蟹宜蒸食,方可保留其美质,如脍如煎,则蟹之色香味全失;犹如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一样,吃蟹必须自任其劳,旋旋食则有味,人剥我食则味同嚼蜡。吃蟹应先匡,后腹,再胸仓,瓤尽再吃足,四双足一折两开,一截一截地吃,最后留以待终的是二螯。吃蟹宜蘸姜醋,并举杯相匹。
  的确如此,食蟹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门技术。掰吃螃蟹要懂得什么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吃到什么部分怎样吃,都很有学问,否则便是“牛吃牡丹”,既吃不出滋味,又不干净,还可能吃出病来。现将李渔的食蟹法细说如下:
  一食脐:掰开脐,顺其方向拉下,揭去内壁,便发现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黑色细肠,肠不能吃,要挑除。肠后面就是膏黄,虽极微少,却是尝鲜之始。
  二食盖:先用大拇指扦入背盖后缘,顺向掀下;再以小金属匙贴着壳底环铲一周;随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背壳前缘正中心的额部,把背壳里的东西提出来,最后用手剥下圆锥状如乳白色蟹膏或红色蟹黄。此时,你还可以在蟹胃里翻出蟹和尚来看看,就是传说中那个拆散许仙和白蛇娘娘的法海大师。
  三食砣:砣即蟹瓤,精华大多在此。但食前要先将鳃和肠清除,然后才可以尽兴享用蟹黄或蟹膏。享用蟹黄后便可以一折两段。胸腾数叠,叠叠皆脂;旁列数仓,仓仓是肉。可以拉着胸肢,顺势剖仓。那么蟹胸内便是一仓仓的肉,用舌唇剔骨食用,别有一番滋味。
  四食足:咬断长节前端,称为开管;接着用手指捏住腕节,扳断,并就势拖出长节内骨筋,称抽筋;最后吮吸,从管中吸出蟹肉,称吸肉。这既品尝了蟹足的鲜美,又体验了吃蟹的兴味。
  最后吃螯足。主要食其掌节、腕节和长节。其腕节、长节断开后一咬为二,再铲出而吃。食螯掌则先捏住可动指,顺势掰开,用齿舌吃骨筋上的肉;然后用牙齿将掌部纵断为二片,此时见到螯封嫩玉双双满,曲终美味留人忆。
  
 浏览:122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3/23 10:27:3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渔笠翁对韵 下卷(收藏于2014/8/6 10:20:59
李渔笠翁对韵 上卷(收藏于2014/8/6 10:20:02
李渔窥词管见(收藏于2014/8/6 10:13:17
李渔声律启蒙(收藏于2014/8/4 14:17:44
范川胡伟兰溪李渔足迹寻访团启程(收藏于2011/4/29 22:41:04
薛世平中国最早的科学小品集——《闲情偶寄》(收藏于2011/4/4 15:06:38
胡肖飞兰溪网民自建李渔网络祭祀馆(收藏于2011/4/4 14:57:43
范川兰溪网民自发建起李渔网络祭祀馆(收藏于2011/4/4 14:55:28
叶辉严红枫400年李渔“热”了4次——关于李渔的争议系列报道之三(收藏于2011/3/30 16:02:27
叶辉严红枫誉满天下 谤满天下——关于李渔的争议系列报道之二(收藏于2011/3/30 16:01:3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邱华栋豹子的花纹(访问4963次)
无名氏《肉蒲团》:李笠翁的"春宫世界" (1)(访问4880次)
卢小雅/写出《肉蒲团》的李渔(访问4743次)
无名氏生平简介(访问4664次)
芥子园纪念李渔展览文字稿(初稿)(访问4301次)
孙德珊比目鱼(访问3268次)
李彩标谈李渔资料的搜集与利用(访问3037次)
李平清代传奇(访问2838次)
叶 辉 严红枫从草根学者到研究专家——记兰溪李渔研究会前会长赵文卿(访问2317次)
无名氏笠翁李渔书画砚在北京老舍纪念馆里(访问225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王先生15195339995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3/12 14:03:55
123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9/20 16:01:10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3 15:01:26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2 22:42:30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3 17:15:3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