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4号馆文选__研究文选 |
|
秋享螃蟹 吃法讲究
清初文坛名人李渔,人称蟹仙,他总结了一整套吃蟹经:螃蟹宜蒸食,方可保留其美质,如脍如煎,则蟹之色香味全失;犹如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一样,吃蟹必须自任其劳,旋旋食则有味,人剥我食则味同嚼蜡。吃蟹应先匡,后腹,再胸仓,瓤尽再吃足,四双足一折两开,一截一截地吃,最后留以待终的是二螯。吃蟹宜蘸姜醋,并举杯相匹。 的确如此,食蟹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门技术。掰吃螃蟹要懂得什么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吃到什么部分怎样吃,都很有学问,否则便是“牛吃牡丹”,既吃不出滋味,又不干净,还可能吃出病来。现将李渔的食蟹法细说如下: 一食脐:掰开脐,顺其方向拉下,揭去内壁,便发现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黑色细肠,肠不能吃,要挑除。肠后面就是膏黄,虽极微少,却是尝鲜之始。 二食盖:先用大拇指扦入背盖后缘,顺向掀下;再以小金属匙贴着壳底环铲一周;随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背壳前缘正中心的额部,把背壳里的东西提出来,最后用手剥下圆锥状如乳白色蟹膏或红色蟹黄。此时,你还可以在蟹胃里翻出蟹和尚来看看,就是传说中那个拆散许仙和白蛇娘娘的法海大师。 三食砣:砣即蟹瓤,精华大多在此。但食前要先将鳃和肠清除,然后才可以尽兴享用蟹黄或蟹膏。享用蟹黄后便可以一折两段。胸腾数叠,叠叠皆脂;旁列数仓,仓仓是肉。可以拉着胸肢,顺势剖仓。那么蟹胸内便是一仓仓的肉,用舌唇剔骨食用,别有一番滋味。 四食足:咬断长节前端,称为开管;接着用手指捏住腕节,扳断,并就势拖出长节内骨筋,称抽筋;最后吮吸,从管中吸出蟹肉,称吸肉。这既品尝了蟹足的鲜美,又体验了吃蟹的兴味。 最后吃螯足。主要食其掌节、腕节和长节。其腕节、长节断开后一咬为二,再铲出而吃。食螯掌则先捏住可动指,顺势掰开,用齿舌吃骨筋上的肉;然后用牙齿将掌部纵断为二片,此时见到螯封嫩玉双双满,曲终美味留人忆。 |
浏览:122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