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李渔诞辰400周年纪念馆
9994号馆文选__新闻动态

《风月无边》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曾镇南

  看话剧《风月无边》
  曾镇南
  
    有些写了一辈子戏的剧作家,其一生行状,也是很有戏剧性的。后来的剧作家,便把他也写入了戏里。生前写戏,身后入戏;人因戏传,戏因人“火”,成了梨园行里的别一景观。拣印象深且近一点的例子说,外国的有《莎翁情史》,咱们中国的有田汉的《关汉卿》,苏叔阳的《太平湖》(写老舍);现在,又有了锦云写李渔的《风月无边》。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去了久违的剧场,在话剧演出特有的台上台下近距离的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被舞台上那个傲岸而又卑屈,多情而又放轶,在内心矛盾中苦苦挣扎,在蹭蹬世路上跄踉而行的李渔形象所深深吸引。编、导、演和舞美的浑然一体的合力,把生机泼泼然的艺术生命的气息,嘘入了约四百年前的这位近古人物的躯壳,使他复活起来,在我们面前歌呼吐诉,举手投足,声态并作。
  
    李渔在中国戏曲史上,可是一个颇有争议,评价变化很大的人物。这个人物是很难写的。锦云写李渔,是有他独特的思路和发现的。他写得真,有的地方还写得深,写得热。他写出了一个有才与戏结缘,有戏牵人歌哭,心掉在戏里,情醉在戏里的沉醒的艺术家,也写出了他对自己艺术成就的局限性的自审、自醒,泄漏了他内心因“自己一辈子就憋不出个杜丽娘、崔莺莺”而生的苦闷;他还写出了一个一辈子怕见官儿.被逼急了也会借戏文诅咒权贵赃官,能在祖坟上调侃为官的先人,也会在压抑时借唱《单刀会》一舒积愤的抗世违世情的李渔,但也能以犀利的笔法,写出这同一个李渔见官就讨点儿、要点儿,甚至不惜接受“哭丧”的赏银,自己无缘仕进却把儿子托付给官人等等忍垢含辱、随机转圆的另一面:他更写出了一个“传奇十部九相思”,善写爱情,对演戏有灵性儿的女孩子识态知音、情有独钟的多情种李渔,同时也相当凌厉地剥露了他时有流露的久惯风月的流荡子的恶趣。总之,锦云以其锦心绣口,同情而审视,泼辣而冷峻地写出了一个睥睨鄙俗气却又带着鄙俗气的天才戏剧家李渔。恩格斯评论歌德的话部分地可以移用于他:“他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环境里。”锦云既不苟同于往昔以“浅薄寡味”贬抑李渔的通人高论,也不盲趋于如今“李渔热”中时论对他的讳饰高抬,而是把寓杂多于单纯的“这一个”李渔的典型性格,放到清初江南那个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中去刻划。这样塑造出来的李渔,是用现实主义的雕刻刀,精心雕塑出来的可亲可叹而又可信的人物。
  
    着墨不多的女旦雪儿,是深情缱绻而又冰雪聪明,温柔中裹着哀愤、闪着机锋的女性形象,她是舞台上的一束强光,打在李渔身上,既照出了他艺术家的赤子之心,也照出了他大班主的俗态凡形。
  
    这些内蕴丰富复杂的人物,并不是在一个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中渐次浮现的,而是凭借每一场各含的一两个小冲突,凭借许多场面的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流利而又语带机锋的对白等等,获得统一的性格表现的。这样一个结构别致,冲突内潜的戏,难导、难演是可以想见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导演的调度处置下,在转换无痕的舞台场景中,濮存昕那大含细出,收放自如的表演,徐帆那“银瓶乍破水浆迸”般的激情劲射,把李渔和雪儿的形象演活了,演神了。前者如春雨润物,沁人心脾,后者如闪电划破夜空,使观众的灵魂受到生的挣扎与死的抗争的猛烈冲击。
  
  
  
  
 浏览:93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3/23 10:24:4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渔笠翁对韵 下卷(收藏于2014/8/6 10:20:59
李渔笠翁对韵 上卷(收藏于2014/8/6 10:20:02
李渔窥词管见(收藏于2014/8/6 10:13:17
李渔声律启蒙(收藏于2014/8/4 14:17:44
范川胡伟兰溪李渔足迹寻访团启程(收藏于2011/4/29 22:41:04
薛世平中国最早的科学小品集——《闲情偶寄》(收藏于2011/4/4 15:06:38
胡肖飞兰溪网民自建李渔网络祭祀馆(收藏于2011/4/4 14:57:43
范川兰溪网民自发建起李渔网络祭祀馆(收藏于2011/4/4 14:55:28
叶辉严红枫400年李渔“热”了4次——关于李渔的争议系列报道之三(收藏于2011/3/30 16:02:27
叶辉严红枫誉满天下 谤满天下——关于李渔的争议系列报道之二(收藏于2011/3/30 16:01:3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邱华栋豹子的花纹(访问4964次)
无名氏《肉蒲团》:李笠翁的"春宫世界" (1)(访问4891次)
卢小雅/写出《肉蒲团》的李渔(访问4750次)
无名氏生平简介(访问4664次)
芥子园纪念李渔展览文字稿(初稿)(访问4301次)
孙德珊比目鱼(访问3268次)
李彩标谈李渔资料的搜集与利用(访问3045次)
李平清代传奇(访问2840次)
叶 辉 严红枫从草根学者到研究专家——记兰溪李渔研究会前会长赵文卿(访问2317次)
无名氏笠翁李渔书画砚在北京老舍纪念馆里(访问225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王先生15195339995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3/12 14:03:55
123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9/20 16:01:10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3 15:01:26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4/2 22:42:30
思源堂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3 17:15:3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