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起曾在此间看到的一句过客心语:“我为的是我的心”。窃以为除了对故去的亲人之外,我不配不敢因此也不能在这里对任何亡者煞有介事地做出盖棺定论,己身尚在懵懂之中,如何能代替他人辩理?甚恐某日,在强辩之下,如同置身人人自以为是之境地,再无一事可证,再无一理可辩。反思必成虚话,纪念更是矫情。
“我为的是我的心”!因此,更加不可以将我的心留在历史或现实迷雾之中。 对亲人的怀念,和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是不一样的两回事,他们的起点本就完全不同。对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了解、不熟悉、没有相互交流、没有彼此付出。初识他,可能起自对一种理想的感动与渴求;熟悉他,多半需要依靠于史料的淘洗和想象的填充。 心中燃烧的“为了他”的热情,是因了初见时的系于某种理想和追求的感动,还是日渐清晰的身影和生动起来的面容?若是前者,在璀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若一日发现更亮的星辰,你是否敢于放弃他去追求“他”?若是后者,在复杂纷繁的史料评述中,若一日读到硬币的反面,你是否敢于面对他去解读他? 朋友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泥鳅掉入大海,它还是泥鳅;只是当它落入我们手上的水杯中,我们很可能会因恶心而拒绝喝水,没准不幸的杯子也难逃被主人摔掉的厄运。 “他”或他,都不是我们自己手中的玩具。纪念“他”或他,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份的消遣、依托,甚至……无论如何,只希望投入的时间、精力、感情,都终是给了那一个尚未经过风吹尘染名缰利锁的、初见时最纯洁的、只是为了“他”或他的初衷。 |
浏览:169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