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钱又称压胜钱,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而是带有吉祥文字或图案的钱形金属铸品,是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物品之一。花钱的铸造历史十分悠久,西汉以后日益盛行。作为研究民俗历史的原始材料,花钱逐渐引起了钱币研究者的兴趣。早在南北朝萧梁时代的《硕钱谱》即有收录,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太平天国大花钱与普通的花钱不同,形制较大,一般可分为超大号、大号、中号、小号四类。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一枚太平天国铜质鎏金大花钱残片即为超大号花钱,复原后直径可达33.5厘米,厚0.8厘米,全重约4.5公斤,可称得上我国历代钱币之最。该钱币发现时即残缺不全,面文(见下图拓片)存有“太”、“天”二字,背文仅存“圣”字,残损处有明显的利刃斫痕。如此厚重的金属制品若非人为破坏是很难毁损的,因此该物当为太平军撤出湖南时奉命特意击碎的,当然也可能是敌视太平天国的清军所为。至于其他的太平天国大花钱亦多巨大厚重,即使小号花钱直径也在7.5厘米以上。 太平天国大花钱上的图纹,正面四周是“二龙戏珠”图案,背面四周为“八吉祥”图案,除小号花钱外,背文“圣宝”两字空隙处为“双凤”图案。如此精美的纹饰加上巨大的形制,这类花钱决非流通之物,应为当时特意铸造用以赐赠的纪念品。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农民政权,其遗留下来的实物和文献相当稀少,而作为纪念性物品的大花钱更属于凤毛麟角,传世品大多作为一级文物为国家博物馆所珍藏。1989年香港国际钱币拍卖会上曾有一枚小号花钱,标价7000美元,后经专家鉴定,为后人伪造的赝品。这反倒印证了太平天国大花钱的珍贵。 |
浏览:4503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