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嵇康纪念馆

嵇康与中国的个人主义传统

sophist

  sophist
  
    梁漱溟先生曾言,中国文化中始终未尝有独立的个人之发现。的确,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象一个巨大的网罗,把独立的个体牢牢束缚在巨大的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中,发展不出基于个体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的自然权利学说,是故更开不出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是个人主义。因为个体的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故只能由个体自己选择,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效用之间不可比较,故必须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这是个人主义的核心要义。个人主义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也是西方思想为人类思想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中国文化因为极为博大,在主流思想传统(政治化的儒学)中虽然没有个人主义传统,但在边缘上也有丝毫不逊色于西学论说的个人主义思想,在此仅以魏晋时的天才嵇康为例,略为发微。
  
    嵇康风姿秀美,通玄学,精音律,诗也极为雄深雅健,"目送飞鸿,手挥五弦。附仰自得,游心太玄。"其境真让我为之心驰神往。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则可以说是中国个人主义传统的代表之作。
  
    "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也。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夫人之天性,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这些话消解了儒学的政治中心主义,揭示了了人性真实平等的原则。个体的追求基于个体的心性气质,没有一种价值具有自然的优越性,投身政治和选择隐逸在价值的天平上具有同等的重量,相行之下,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则隐含投身政治优先的价值取向。比之西方思想,个人主义传统的一大来源是基督教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义,嵇康基于庄子的人性自由的道学,为争取个体独立和自由提出的证明,更具有人情味,更亲切自然,充分表现了东方的智慧。
  
    "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消解的是儒学的文化霸权。儒家推崇的圣贤,不过是某一类人的价值楷模,不具有要一切人效法的特权。个体可以质疑一切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比之于马基雅维里对西方传统的仁义道德的批判,可互相发明。
  
    嵇康为人光风霁月,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学说。一个如此离经叛道之人,又生在政治风云云谲波诡的年代,在一个没有法治传统的文化里,其悲剧性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司马昭终于以"言论放荡,害时乱教"的罪名将他下狱处死。他至死不改其志,不惜牺牲自己仅40岁的生命捍卫人性的自由和独立。其从容就死的风度,千百年后依旧凛凛有生气:"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西方有布鲁诺,我们有嵇康,他们都是为捍卫思想自由而勇敢牺牲的伟大斗士,但西方终于开创出了保护个体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宪政民主制,布鲁诺的血没有白流,而嵇康的思想始终处于边缘,虽然后世也不乏李贽、龚自珍等嵇康的精神传人,到现代也还有陈寅恪这样坚持"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的伟大读书人,但始终没发展出保护个体权利的自由主义思想,也许那个为群体可以牺牲个人的传统太强大了。每一个中国的读书人,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人格缺陷,接上中国的个人主义传统,以证明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的转型提供本土的思想资源。
  
  
  
  
 浏览:67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2/13 17:44:2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龙玉美 男 无 爱 情(读王少农小说《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有感)(收藏于2002/2/13 18:03:41
向秀思旧赋并序(收藏于2002/2/13 17:55:03
居委会王大妈嵇康与《广陵散》(收藏于2002/2/13 17:52:17
余秋雨遥远的绝响(收藏于2002/2/13 17:49:27
sophist嵇康与中国的个人主义传统(收藏于2002/2/13 17:44:26
上虞嵇康传略(收藏于2002/2/13 17:42:15
房向东嵇康为何而死(收藏于2002/2/13 17:37:52
佚名晋书·嵇康传(收藏于2002/2/13 17:12: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龙玉美 男 无 爱 情(读王少农小说《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有感)(访问2613次)
佚名晋书·嵇康传(访问1743次)
上虞嵇康传略(访问1613次)
余秋雨遥远的绝响(访问1277次)
房向东嵇康为何而死(访问1052次)
向秀思旧赋并序(访问897次)
居委会王大妈嵇康与《广陵散》(访问740次)
sophist嵇康与中国的个人主义传统(访问68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爱上红楼梦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5/30 16:42:3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6/6 16:35:2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