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携手奋斗70年的革命伉俪李云扬、伍乃茵

有关台山


  外汇带动侨乡繁荣
   清代末年,新宁出洋的人越来越多,咸丰、同治年间出去的人,不少已在侨居地站住脚,靠勤俭而有所积蓄,能够汇款或托水客带银回来。大量的侨汇汇入,侨乡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光绪十九年编纂的《新宁县志》指出:“近年藉外洋之资,宣讲堂、育婴堂、赠医院、方便所、义庄,诸善举所在多有。但民风渐入奢靡,冠婚之费,动数百金。田既硗薄,力复不齐,岁入粮食,仅支半年,余则仰给洋米;倘舟楫偶梗,炊烟立断,是诚可忧。”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任新宁县知县的李平书所著《宁阳存牍》也说:“宁邑地本瘠苦,风俗素崇俭朴。自同治初以来,出洋之人多获资回华,营造屋宇,焕然一新;服御饮食,专尚华美;婚嫁之事,尤斗靡奢,风气大变。”
   台山侨乡这些社会状况的产生和经济上的繁荣景象,源于有大量的侨汇注入。由于美国、加拿大的币值高,一元美金或加金,可以换取四五元中国币,甚至更高。台山人俗话说:“金山钱,唐山福”,是指外币汇回来可兑得较多的钱。
   适应侨汇注入,人民生活的需求和物资的集散交流,市场交易活跃,商业尤其繁盛,因而兴起了新的圩市。道光十九年编修的《新宁县志》,记录全县的圩镇只有53个,光绪十九年编修的《新宁县志》记,已发展到77个;直到抗日战争前,全县圩镇有:台城、水南、平岗、圆山仔、板岗、水西、新昌、荻海、冈美、三八、石龙头、公义、冲云、华安、公益、渡头、石桥、来安、大江、水步、新荣、宝兴、白沙、潮境、长江、三合、那金、温泉、西华、黎洞、新安、联安、四九、五十、大塘、冲蒌、西海、斗山、沙坦、都斛、牛山、赤溪、田头、端芬、汀江、塘头、西廓、海口、墩寨、上泽、成务、庙边、广海、山背、环海、海宴、那马、和安、沙栏、什和、升平、横岗、鱼地、镇海、大门、深井、獭山、小江、那扶、联和、陡门、寨门、沙头冲、那琴、三洲、沙堤、略尾。其中以台城、新昌最为繁荣。台城于民国三十五年,有22000多居民,城内有金铺31间、银号26间、苏杭(布匹)铺成衣店162间、茶楼酒馆299间、旅店20间、戏院2间等等。县内不少的圩镇都有茶楼食肆,适应婚庆嫁娶的苏杭铺(卖布匹)、服装店、金铺(卖金银首饰)、油糖杂货、海味铺、饼店等生意尤为兴旺。
   侨汇促进台山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建筑行业。一般华侨都有回乡置业的计划,是华侨回国要办的娶媳妇、起屋、买田三件大事中耗资最多的一件。不少华侨受到外洋建筑风格的影响,回到家乡兴建的新屋,不仅泥墙屋变成砖瓦屋,不少还建了二、三层的洋楼,建筑材料使用了水泥、钢筋、钢钉,楼房外墙的装饰也吸收和运用了西洋风格,雕塑了西方图案的浮雕,门面为之一新。这些洋楼,有的鹤立鸡群地矗立在一些乡村;有的则是当地华侨联袂回来建筑的,同一风格的建筑式样,同样的楼房高度,形成一条条华侨新村。如端芬圩附近的模范村,台城城南的模范村。这类的楼房以白沙为多,在望楼岗、塘口、牛路、墨林、李井、双龙等地,就有洋楼260多间。白沙下屯、斗山浮月等地的楼房,建筑设计新颖,风格多样,形成了侨乡特有的建筑群,显示出独特的侨乡风格。侨汇多,建新屋多,侨乡处处大兴土木,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也培养了大批技术高超的建筑工人。
   旅外乡亲从侨居国的实践中体会到文化知识的重要,他们饱受了文盲之苦,不想下一代再受愚昧。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向学的人越来越多。旅外乡亲主动捐资回乡,兴教育,办学校,从而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之乡。
  民国二年,附城筋坑光大乡旅外华侨捐款2万元白银,在乡下建筑了一座两层的洋楼,作为光大学校的校舍。这是台山较早建成的新式校舍。民国九年,旅加拿大台山乡亲应台山县立中学堂的请求,成立捐建台山中学新校舍公所。几个月后,募集得加币24.9万余元(折合华银50余万元),派员回乡建校。择定城东纱帽山麓为校址,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月十日奠基,建筑工程历时两年,到十五年(1926年)五月完成,五月廿四日举行开幕典礼。这是台山华侨捐建的第一座中学校舍,其堂皇壮丽的建筑,在国内享有盛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旅美华侨又捐建了高中课室、宿舍和图书馆,使台山县立中学校舍更具规模。
  台山华侨捐资办学的义举渐渐成风。除了民国十九年(1930年)美洲华侨捐建台山师范3座校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旅港及南洋乡亲支持建成台山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今台山侨中)的新校舍外,各地侨资捐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差不多乡乡都办起了小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一间办于乡间的地方性中学端芬中学建成,其校舍的壮观仅次于台山县立中学。附城日新小学、白沙下屯小学、三合康和学校、庙边达德学校、上泽成务学校、赤溪田头小学等等,都以其新颖壮丽的校舍闻名于县内。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统计,台山有小学1277间,小学生69621人;赤溪县有小学18间,学生1074人。台山县的学校数与学生人数都居广东全省各县之首,教育之发达在国内省内享有美誉。
   随着侨资的进入,台山侨乡的交通事业也有较迅速的发展。清代,新宁的陆路交通只靠肩挑步行,有钱人家雇人抬轿。直到光绪三十三年,出现1家马车房,用马拉车,通行台城至冲蒌一段路程。重大的交通建设,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斗山六村旅美华侨陈宜禧,长期在美国当铁路工人。他受到美国建筑铁路以利交通的启发,发起筹资回乡兴建新宁铁路。半年后即集资股本洋银150万元,陈宜禧即带领原籍台山的铁路技术人员回乡筑路。筑路工程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开始,到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筑成台城至公益段;宣统元年(1909年)年初又筑成台城至斗山段。到宣统元年三月初一,一条以本县华侨资金和技术力量建成的新宁铁路,全线59公里通车。这是我国仅次于潮汕铁路的第二条商办铁路。公益展筑至江门北街的路段(用轮船渡火车过潭江),也于民国元年(1912年)春通车。到民国九年(1920年),新宁铁路全线通车里程133公里,沿途设车站47个。
   公路建设则在铁路筑成通车之后。民国十年(1921年),台山开始成立公路局,筹筑公路。民国十一年夏季,台山县公署公路局开始测量台城至广海,台城至荻海、新昌的路线。民国十三年前后动工筑路,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台(城)——荻(海)、台(城)——(广)海公路和台城至南坑、台城至水步等公路首先建成通车。以后,台城至四九、斗山至都斛,水步至新昌,水步至公益等公路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以台城为中心,辐射四乡部分主要圩镇的公路架构。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统计,全县建成公路31条,通车里程400余公里。
  水上交通运输,也由木帆船向机动船发展。民国十年,海宴已有轮船航行到澳门。民国十七年前,广海至海宴,新昌至广州,已通行汽船。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公益至广州、三埠至广州,通行汽船拖花尾渡;三埠至江门、三埠至澳门、海口埠至广州、都斛至江门通行轮渡;台城至三埠、海宴,广海至江门,新昌至广州,新昌至公益,广海至江门,通行小汽船。
   侨资对于台山的工农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处一隅,基础又较薄弱,发展不快。
   台山华侨利用侨资发展工业,最早出现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台山县旅檀香山华侨黄秉常,向美国华侨招股,集资40万元,成立广州电灯公司。从美国威斯汀霍斯电气公司购买两台100匹马力的发动机和两台1千伏特的交流发电机,发电量可供1500盏电灯照明之用。广州电灯公司运作9年,于1899年关闭。1910年到1920年美国华侨投资到台山县内的电力工业,大多将发电照明和碾米结合起来,日间以动力碾米,晚上发电照明。其中以台城永明电力公司最大,有568千瓦的设备能力。1910年美国华侨余觉之等邀集三八地区余姓的华侨,集资50万在江门建设造纸厂。十九世纪末,台山华侨李佑美与开平华侨谭乾初,曾集资40万元到山东开采金矿。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名英国人的游记曾记有美洲、澳洲归侨在台山那扶附近淘金的记载。1937年夏天落成的广州15层爱群大厦,也是由台山籍的美国华侨集资兴建的。
   机械工业随着新宁铁路和公路建设而形成。新宁铁路建成,适应机车的维修,在公益设立了机器厂,当时是台山具有当代水平的工厂。以后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各家行车公司又建立了汽车维修工场。但是能够生产产品的工业却极少,充其量也是一些手工业作坊。
  适应文教事业的发展以及报纸、侨刊的印刷需要,印刷业在台山出现较早,清代宣统三年就有新宁图书印务局。到民国十五年,全县共有印务公司9家。
   侨资投向农业生产极少,但华侨在旅居国发现的优良品种,想方设法引回家乡种植。比如西洋菜、生菜、古巴松等等。海宴仑定一位归侨路经广州,尝试了增城挂绿荔枝,就托一行商购回几棵驳枝的增城挂绿荔枝回到家乡种植,形成独具一格的仑定芝麻荔,1962年时,仑定已有历百年的荔枝树22棵。农业投资最大的是上川大浪湾石堤,它是在民国八年(1919年)至十三年(1924年)间,由白沙归侨黄江振和斗山归侨黄良洲投资13万元港币,在大浪湾口建筑了长600米、高4米的石堤,把近千亩的海滩筑成鱼。这项水利工程,至今仍很牢固。
   大量侨汇的进入,除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外,又带来了斗糜奢的社会风气和侨眷子弟依赖侨汇过着游手好闲的“二世祖”生活。华侨与家属聚少离多,侨眷对子弟管教少,溺爱多,不少华侨子弟长期过着“吃爷饭、穿爷衣”,不事生计的生活。民谣说:“牛耕田,马食谷,老豆(父亲)赚钱仔享福”,正是一些侨乡子弟的真实写照。适应“二世祖”的奢糜生活,台城及各地的圩镇烟窟赌馆妓院林立。这些腐化行业,使不少华侨子弟陷入了泥淖而不能自拔,有的走入歧路葬送了自己。民谣说:“死仔狂,有书唔读随街荡,终须荡去赌博巷,输尽家财还被绑”。“银仔白,金仔黄,唔好呀哥花清光,卖田拆屋唔够使,爷娘痛哭嫂投塘”。因此,不少华侨叹道:“不怕子弟牛头裤,最怕子弟挞坏鞋”!
  
 浏览:132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10/5 11:36:4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胜利洪炉炼得纯钢骨,化作犁矛愿粉身(收藏于2013/12/10 10:09:45
笔架居士的博客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瑞金分校(收藏于2013/6/6 1:17:04
李胜利探寻父母足迹(收藏于2012/5/29 18:23:09
老红军伍乃茵逝世(收藏于2011/11/26 10:41:07
伍乃茵,鄢仪贞沈谷南在新疆狱中的斗争(收藏于2011/11/26 10:33:32
刘俊佑李云扬在新疆的“八年抗战岁月”(收藏于2011/11/26 10:22:07
李胜利挽母辞(收藏于2011/10/27 20:25:30
方蓓蓓六烈士为传播马列主义而捐躯(收藏于2011/10/26 18:22:45
伍乃茵闪光的青春不朽的爱情---记陈铁军烈士(收藏于2011/10/26 18:19:25
伍乃茵在新疆坐牢及出狱的经过(收藏于2011/10/25 16:54:0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云扬一个华侨子弟奇遇记(访问21887次)
LISLI文革中的中央专案组浅析(访问14469次)
孙 立遗作马士杰我所知道的盛世才(访问11113次)
黄火青标题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特别检察厅起诉书 特检字第一号(访问10759次)
施义之口述?陈枫整理?中央专案组三办负责人李震之死(访问10438次)
丁进中国大陆新武侠小说研究述评(访问7083次)
伍乃茵在新疆坐牢及出狱的经过(访问6783次)
台山中学台山中学校友(访问6147次)
许人俊从新疆叛徒集团”案看康生的翻云覆雨(访问6022次)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二办的成立( 杨成武将军七年冤狱的前前后后)(访问514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曹志文选评论(评论于2023/10/20 22:23:0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7/10 15:32:50
肖林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7/15 22:14:4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5/19 22:44:0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6/14 15:39:4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