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我最尊敬的人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英雄,他格局之大、视野之宽、站位之高;直面困难,咬定青山不放松、功成名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学到老、活到老是最完美诠释;乐观大气、坚忍不拔、谦逊、虚怀若谷、具备非凡的领导力、超强的亲和力,是正能量的化身;作为跨界大神,发明家、环保专家、企业家、经济理论家、作家等头衔集于一身;更是我人生各个阶段的精神和思想导师,他就是我姥爷沈青。 姥爷有着精彩和传奇的一生,多年前出版的“沈青传奇”就可见一斑,90年代到00年代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创立家族产业并蓬勃发展。通过回顾那时期的诸多媒体报道、相关传记和著作中可了解,即使在多年过去的今天,把沈青、金三元等关键词放在网上搜索,依然可以查找到伟大的奋斗史、成功史。抓住了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姥爷与姥姥一起辅佐小舅成功创办了名噪一时的集团,那是共同奋斗努力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作为一代领导者、企业家、创新发明家一生中的成功。回想过去人生路上的35年,姥爷始终是我最最敬佩的人。 姥爷伟大的精神对我有着深厚的影响,最为记忆犹新的是1998年春节前夕,为了鼓励我和8岁的表弟沈汉光努力学习、开阔视野,率先接触科技,红包改为每人一台联想电脑,当时我们欣喜若狂。年幼表弟的第一台电脑对大多数家庭也只是个概念,1万元的价格在当时经济水平绝对是一笔巨款。而姥爷、姥姥生活极其简朴,没有任何花钱的习惯,但总把资金投资在有意义的方向,总强调拥有技术和创新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要知道那时候中国还没加入世贸组织啊!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创业初期,他们把全部积蓄投入,铤而走险,并以企业家的方式布局、执行、落地,那是他最充实的一段人生。 上初中的时候,姥爷要出版传记,鼓励后辈多写作,并有机会收录其中,我虽文采有限,但是撰写对姥姥、姥爷真情实感也尚可发挥。当时写的一篇“我的姥爷沈青”被发表在牡丹江晨报上,以及后来大学时纪念姥姥的几篇文章收录在“岁月留痕”的两本书中。那是姥爷业余最爱的出版,寄托对姥姥的无限想念和哀思,现在姥爷和姥姥都走了,唯有这些著作永久记录了家族的文明。 大学时代流行考各种公务员以及进银行工作,因为从小受姥爷影响,那时的我从来就没想过“固定模式”生活,一直梦想着像父辈们一样成功,遵循自己的梦想,出国留学建立国际视野。基于对女儿的担心和牵挂,爸妈在暗暗斟酌考虑。于是,姥爷进行开导工作,君君很大气,有留美想法,必须支持,将来肯定会学有所成。虽然我还没和成功沾边,但是从不甘心深陷于日常的平庸、繁杂与琐碎。姥爷总鼓励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拘泥于眼前的生活,机会无处不在。现在的我想瞭望星空,对姥爷说一声再见,就像跟自己曾经的过往say good bye。世上没有了姥爷了,这会是多么孤独与迷惘,我的世界黯淡了很多。 回顾姥爷的教导关心与影响,总是能感受到希望,这股无穷无尽的力量无时无刻给予我坚定信心,生命在于奋斗之意义,生生不息的奋斗。我必须向两个女儿及未来的子孙传承下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姥爷一生不停歇的奋斗让生命更有厚度更有意义。坚忍不拔是他的人生底色,善于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任何时刻不要停止格局上的提升,作为最早的跨界人士,深度参与数十个产业,再大的困难都可以用顶层设计解决,这种伟大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一生追随。再见了,尊敬的姥爷!您在我心中永生,精神永垂不朽,沈家俞家世代相传,带领着后辈继续前行。愿您和姥姥在天国安详快乐! |
浏览:82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