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苏州西南方向,离城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个以“香雪海”赏梅而闻名的古镇——光福。小镇倚山临湖而建,其风物之清嘉,在苏州只有东西洞庭山可以相比。沿镇上的塔山向北,过虎山桥,在虎山之东,可以看见大片的稻田。稻田尽头是个很普通的江南村落,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荷花塘”,那就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这个网站名称的由来。
我的家乡更以梅花和桂花闻名,邓尉探梅乃江南自古以来的习俗和胜事,光福也是全国四大桂花产地之一。山水既佳,物产丰足,历代文人名士在访游之际,留下了许多吟咏佳作。 我和梅花有个约会 梅为百花之首,“一树独开天下春”。每年春节过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探梅的习俗,江浙一带尤为盛行,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探梅胜地,如杭州的灵峰和超山,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其中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当推我的家乡苏州光福香雪海。 光福位于苏州西南约三十公里的太湖之滨,属半岛地形,向称山水灵窟。穹窿、邓尉、西碛诸山,绵延起伏,太湖七十二峰,近半在光福。日照充足,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极适宜梅树生长。自古以来,居民以种梅为业,“种梅如种谷”。可以说无山无梅,而以邓尉山西面的香雪海和南面的玄墓山最盛。梅花品种繁多,以千叶重瓣白梅为主,红梅、绿梅、紫梅、墨梅等,应有尽有。花开时漫山遍野,回环数十里,花光映照,暗香浮动,仿佛身临香国仙境。 光福探梅由来已久。唐朝的陆龟蒙、宋朝的范成大、元朝的倪云林,都曾徜徉光福山水花木之间,留下了许多吟咏佳作。范成大的《梅谱》,可说是宋代光福梅花的写照。从明朝开始,随着苏州经济文化的繁荣,光福梅花渐成规模,而光福探梅,也成为东南名士的风雅之举。从明初的高启,到王宠、王鏊、袁宏道、申时行、王世贞、归庄,再到明末的吴梅村、钱谦益等,一时人物,鲜有未到光福探梅者。文徵明曾这样描写探梅见闻:“玉梅万枝,与松竹杂植。冬夏之交,花香树色,蔚然秀茂,而断崖残雪,上下辉映,波光渺瀰,一目万顷,洞庭诸山,宛在几席,真人间绝境也。”梅花以山水而增色,山水因梅花而生辉。 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南巡时,前后共有九次都到光福探梅,并留下了许多御制诗文。江苏巡抚,也是著名诗人的宋荦,有感于花光如雪,流溢似海,遂题名“香雪海”,刻于岩崖。一代词人朱彝尊对光福梅花之爱几近于狂:“安得太湖三万六千顷,化为一碧葡萄浆,供我大醉三万六千觞,醉死便葬梅花傍。”龚自珍“病梅馆记”中“苏州之邓尉”,即指光福邓尉山。甚至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也写到了光福的梅花。光福探梅极一时之盛,“香雪海”名动天下。从此,探梅由名士雅好演变为地方风俗。《清嘉录》记载了当年的盛况: “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间万重。郡人舣舟虎山桥畔,袱被遨游,夜以继日。” 可惜近代以来,国运日衰,民生凋敝,虽然梅花依旧,探梅盛况却难以为继。空谷遗香,名花寂寞。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光福探梅才逐渐恢复。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业,重新规划修整了香雪海景区,在公路两旁新辟宽阔的梅林带,新栽梅树数百亩,又建立两个梅花园,集中移栽古梅珍品几百株,并成功移植了乾隆当年手植的古梅树。每年二三月间,惊蛰前后,是探梅的最佳时节。四方游客络绎而至,林间花下,流连忘返。 “梅痴”吴昌硕在思念香雪海梅花时写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拿舟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如今交通便利,再不必“拿舟冒雪”以至“十年不到”了。从苏州市区方向走苏福公路,或者从无锡方向走312国道经望湖路,可以驱车直达香雪海。每年探梅时节,上海、苏州都有旅行社开通香雪海探梅专车。苏州南门长途汽车站有开往太湖的公交车,途经香雪海,半小时一班;人民桥南边的吴县车站,有开往光福镇的中巴客车,约十分钟一班。从苏州到光福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 从苏州出发,车过木渎灵岩山,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影,浮涌在公路前方的田野绿波间,宛如海上仙山。左前方最高的是窟窿山,有春秋时军事家孙武和西汉名臣朱买臣的遗迹点缀其间,正前方稍远处南北走向的是邓尉山,香雪海就在它的背面。去香雪海的途中必须经过邓尉山北麓的光福镇。光福镇在苏州诸多古镇中别具特色,不仅历史最为悠久,而且依山傍湖,既是山镇也是水镇,兼得山水之利,自然风光远胜于周庄、甪直等地。镇上很多地方依旧保存着古朴风貌,有铜观音寺和光福塔等名胜古迹。铜观音寺供奉着宋代出土的铜观音,造型古朴,跟其它寺庙里的观音像明显不同。寺内有一株古香樟树,翳云障日,森森然若有神灵。寺后山上的光福塔,是游览光福的必到之地,登临时最高可上到第五层,光福镇及附近湖山田舍风光尽收眼底。香雪海位于光福镇西南方向,距镇约一公里,如果步行的话,从光福汽车站翻越山岭,或者沿盘山公路绕过山角,约半小时可到。一路走去,岭上路傍梅花掩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香雪海景点,泛指邓尉山与对面吾家山之间的山坳,北靠西崦湖,南至玄墓山,山坳内遍植梅树,“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到太湖去的公路穿香雪海而过。在公路右侧有“香雪海”公园,门票五元,园内半山腰的闻梅馆和梅花亭,是香雪海最佳的赏梅处,在此俯瞰远眺,花雪茫茫,香波阵阵,异常的琦丽壮美。梅花亭出自吴中名匠姚承祖之手,呈五角梅花造型,顶铸铜鹤,寓“梅妻鹤子”之意。亭侧有乾隆御诗碑和宋荦“香雪海”题刻。 赏梅之余,可顺便参观公路左侧司徒庙里的四株汉代古柏“清奇古怪”,它们相传是东汉大司徒邓禹手植,历千劫而挺秀,与香雪海同为光福著名景观。如果时间充裕,可沿公路继续前行,往太湖边游览国内最大的内湖渔港“太湖渔港”, 港内樯桅如林,非常壮观。然后,到闻名江浙沪的太湖水上餐厅一条街,品尝太湖船菜,岂不快哉!因为景点集中在公路沿线,虽然游览内容很丰富,对于一般游客,一天时间也已足够。 最美的梅花,当生长在灵山秀水间,有岁月的陶冶和梳妆,有高士的倾慕和吟赏,而这些正是香雪海梅花所独具的风韵。 苏州浩哥 2001.11 诗词选摘 光福塘上 宋·范成大 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 鸡声人语小家乐,木叶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雨来何晚稻初芒。 只今农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贮水塘。 湖上仙山翠巘重,画栏面面对芙蓉。 人家斜日东西崦,野寺浮岚远近钟。 我欲濯缨来此处,谁能筑室傍前峰。 放舟又过溪桥去,恐有桃源此际逢。 ——王鏊 桥外天空自爽然,青山面面吐青烟。 千花映水霞争发,双崦分流月对悬。 踞石醉呼光福酒,隔林歌起太湖船。 不须指点论王气,麋鹿苏台更可怜。 ——王世贞 虎山桥畔尽层松,掩映寒流古寺红。 却上重楼看邓尉,太湖西去雨濛濛。 ——王士禛 绿黛遥浮玉镜间,峰峦千叠水弯环。 居人却厌真山好,玄墓南头看假山。 ——王士禛 细草春风古墓田,衔泥曾记燕千千。 行人不为看花至,更有何人说泰玄。 ——陈瑚《吊玄墓》 问讯山人郁泰元,辽东鹤语几千年。 人生何必成仙去,万树梅花好墓田。 ——郭麐《探梅绝句》 蒙蒙万千树,香在未开时。 雪里人空望,风前自不知。 ——屈大均《玄墓探梅》 天凿东南山,秀出芙蓉片。 万峰入云端,鸟道悬一线。 竹色照人衣,桃花映人面。 烟岚暗松杉,采翠飞宫殿。 金磬忽泠然,鸟背明于电。 忘却灵岩颠,怪底江山变。 凭虚神欲飞,久坐心犹战。 老僧具袈裟,指点诸山遍。 法华掌上螺,太湖天上练。 鸾凤势回翔,骊龙珠隐见。 我欲解儒冠,尘缨若羁缠。 况复春花开,千林落香霰。 何当投此山,宁问萝衣贱。 ——王宠《登玄墓》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宋荦《雨中玄墓探梅》 香雪旧曾闻,真逢意所欣。 南华篇第二,大小漫区分。 真者在目前,肖貌转难为。 爱他姿特别,记取会心枝。 ——乾隆 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 贪爱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 ——孙原湘《咏梅》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 何时拿舟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吴昌硕 鸣凤岗头秋月明,一樽能为故人倾。 月明满地青苹影,琪树飘香露气清。 ——倪瓒《中秋夜欢饮凤鸣岗》 昔年曾学登山法,纵步不忧山石滑。 舍舆径上凤岗头,趁此凉风当晚发。 ——吴宽《登凤岗诗》 吴越名贤聚六浮,俄然金谷已山丘。 清才不逐豪华散,请看湖波终古流。 ——沈德潜 松头急风回,飞雨不到面。 何处豁清愁,千山一人见。 寻钟入苍茫,一傩复一崦。 落叶去方深,山扉雨中掩。 ——高启《雨中过遮山》 村落藩篱外,人烟墟墓间。 稍穿蒙密路,又转一重山。 樵担行相引,禅扉昼亦关。 薄游烦地主,裹饭尉衰颜。 ——查慎行《咏东山庵》 邓尉山形断,柴庄岭脉延。 言寻五云洞,试酌钵盂泉。 草偃秋迷径,林深午见天。 老僧年七十,揖客鸟巢边。 ——查慎行《咏五云洞》 略约缘溪一径分,十株香雪照斜曛。 道人不作寻花梦,只道漫山是白云。 ——钱谦益《咏香云庵》 不浅罗浮兴,贪看庾岭株。 曲岩林转密,深坞境全殊。 绰约分姑射,微茫接太湖。 天清开黯淡,月白浸虚无。 晻暧云垂幕,飘扬雪载途。 芳心疑罥蝶,瘦影不藏乌。 破萼微添绿,含葩细染朱。 折殊怀陇使,妆罢想吴姝。 风递香生阵,霜疑玉作肤。 九英标异种,百美让寒柎。 远墅装成绮,奇枝摘欲枯。 冰壶收丽景,瑶鸟借清娱。 谁续孤山咏,逋仙似可呼。 ——申时行《次黄山人邓尉看梅韵》 我行入西山,山溪涸无水。 舍舟就篮舆,旋转三十里。 四望梅花林,不辨香所起。 夹道无断续,依山有层累。 彳亍断桥旁,登顿深林里。 饥劬固不辞,日暮焉棲止。 疏钟云际出,循声进屐齿。 元墓我旧游,古刹无乃是。 老僧引前路,洒扫延客子。 入门问枕簟,倾壶酌甘醴。 斯游无前期,当穷洞壑美。 湖山百里间,登临自此始。 ——归庄《入邓尉山》 湖上梅花歌 明·王稚登 虎山桥外水如烟,雨暗湖昏不系船。 此地人家无玉历,梅花开日是新年。 光福游 明·钱谦益 十七日早晴过熨斗柄,登茶山, 历西碛、弹山抵铜坑,还憩众香庵 吴山环西南,其山秀而峄。郁盘起玄墓,迤逦属西碛。 梅花生其中,居然好宫宅;譬彼冰雪姿,淖约处姑射。 回环具区水,粘天浸寒碧。空蒙滋霜根,浩渺荡月魄; 湖山畜气韵,烟云发芳泽;所以西山梅,迥出凡梅格。 我来早春时,发兴蜡双屐;探奇忘晴雨,寻花越阡陌。 茫茫梅花海,上有花雾积;不知何处香,但见四山白。 篮舆度花杪,登顿旋已易;恍忽如梦境,愕眙眩游迹。 纵览乘朝暾,留连坐日夕。残阳挂烟树,横斜如初月。 清游难省记,胜情易追惜;还恐梅花神,芒芒笑逋客。 元夕阻雨泊舟光福 明·钱谦益 寻花不觉远,直入梅花村。孤篷坐滴沥,清晓如黄昏。 未能理蜡屐,何暇开清樽。名花初发时,燕赏亦迟人。 西山千万树,亚枝趋朝暾。洗妆映流水,薄寒倚柴门。 岂知堕烟雨,掩抑空泪痕。梅花如静女,有恨初不言。 我怀同楚客,莽莽欲断魂。世无别花人,此意谁与论! 十六日冒雨游玄墓 明·钱谦益 发兴上篮舆,贾勇著芒屦。寻花欲乞命,岂为风雨怖。 冒雨发龟峰,穿花到玄墓。参月横清晨,玉雪蔽行路。 沾湿闻雨香,登顿入花雾。初疑雨妬花,转为花惜雨。 梅亦爱清妍,裛雨如含露。孤标宜清寒,靓妆倚薄暮。 秉烛如有思,吮毫未能诉。欲偿清游逋,更觅寒饿句。 玄墓谒剖公 清·吴伟业 一衲消群相,孤峰占妙香。经声清石骨,佛面冷湖光。 花落承趺坐,云归识讲堂。空潭今夜月,钟鼓祝前王。 雨夜宿圣恩寺还元阁 清·吴伟业 梅树初花石涧流,满山香雪送行舟。 三更萧瑟湖边雨,百尺高寒水上楼。 狮子窟中岚翠合,法华山外冥烟收。 霜天欲晓鲸音起,万壑声从何处求? 邓尉竹枝词(选) 清·吴伟业 二月梅花烂漫开,游人多自虎山来。 新安坞畔重重树,画舫青油日几回? 邓尉山头片雨晴,司徒庙下晚潮生。 却望七十二峰阁,玉柱银房相向明。 西施洞望米堆山,夕翠朝烟拥髻鬟。 不道鸱夷曾载去,至今人在五湖间。 西来铜井又铜坑,山势高低有二名。 试上龟峰光福塔,白波翠巘两边生。 枫桥估客入山来,艓子多从木渎开。 玛瑙冰盘堆万颗,西林五月熟杨梅。 绿黛遥浮玉镜开,峰峦千叠水弯环。 居人却厌真山好,玄墓南头看假山。 自光福里入太湖口往圣恩寺 清·吴伟业 扁舟下西崦,淼淼入湖口。 逶迤邓尉山,苍茫具区薮。 南来仙灵窟,玄墓号称首。 铜井连青芝,云锦张左右。 七十有二峰,遥瞩皆培塿。 贝阙敞鱼龙,金庭开户牖。 仙境毛公蜕,古笈灵威守。 名境秘闻见,胜游信非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