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李后主,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不好的,因为他沉湎于声色、不事朝政,以 致南唐三千里江山葬送在他手里。 但如果抛开他政治上的功罪不论,就以他的文学和词的艺术成就来说,他是 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天才的词家,对于书法、绘画艺术的造诣也很深。他 所著的书法理论《书述》,就是对卫夫人“书写入字法”的第一个用文字阐述公 布于世的著作,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是有贡献的。 李后主的另一贡献是“澄心堂纸”。 “澄心堂”原是一座便殿,原名“诚心堂”,嫌其太俗因取名“澄心”,“ 澄心”乃出典于《淮南子·泰族训》:“学者必须澄心清意,才能明于天人之分 ”句。李后主即位后,因其环境幽静,常在此吟诗填词,后来成为他的书房。因 澄心堂外有一片树林,其树正好是造纸的原料,为便利采料起见,便应了工匠之 要求,以宫殿澄心堂为工场,其所产纸便称“澄心堂纸”。 据野史记载,李煜为了求得理想的书画用纸,到处搜罗造纸名匠。当时宣州 有位名叫蔡小二的造纸工匠,自小就立志于要继承蔡侯(即蔡伦)的事业,很有 点名声,后被李煜召进宫来。据说李煜不惜一国之君的尊贵身份,脱去黄袍,穿 上工匠的围裙,充当下手,一起研制,澄心堂书画纸终于在他亲自督造下制造成 功。这是我国造纸史上的一大进步。 汉代虽已发明了纸,但用于书画的仍以织物为主,这就是帛和缣绢,现在我 们能看到的唯一实物只有晋代的作品《女史箴图》了。该图的底子为粗丝织物。 它的缺点是着墨不化,行笔无毛茨、不吸墨。澄心堂纸没有这种缺点,为书画创 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后来南唐灭亡,李后主肉袒出降,被俘汴梁(今开封),澄心堂纸不复有人 督造,遂使失传。 |
浏览:259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