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讨论二十二
无题 那扁形的精铁小盒有半个笔记本那么大。那盒是用来包装什么的且不去管他,我只知道那里装着一个年轻的生命——我的女儿!人的肉体没有了,那就是生命!精致的小星星、小纸鹤那是年轻女孩儿的手编织出的纯真的感情,那是一种没有一点瑕疵的美丽;手帕上、餐巾纸上的情书,如泣如诉的神态,娟秀的小字,熟悉的笔体都是排着队从她的血管里流出的,当我看到:“有些话我不能讲出来,讲出来我就要死了”我的心在痉挛又很震惊! 刘莹父母 2006-2-23 14:13:00[点:107] (505字) 看看美国的女接警员 2001年11月,亚利桑那大学中国留学生杨建庆、陈玉云夫妇在当地家中遇害。案发后,我代表中国警方与美国警方开展了执法合作,接触了大量的法律文件和证据材料。这是中美警方共同打击严重暴力刑事犯罪的一个成功案例,中国警方快速为美国警方抓获了凶手破了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皮马县检察长移交给我的一大批涉案证据材料中,有一份“911”接警的电话录音记录档案至今依然令我记忆犹新。那位美国女接警员的工作表现,令我感动和久久难忘。 那天深夜,杨建庆、陈玉云夫妇的一个6岁的小女孩醒来,走出二楼的卧室,突然看到父亲赤裸着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倒在底楼至二楼的楼梯上,身下一大片鲜血。孩子急忙拼命呼唤母亲,可是也没有回应,她根本想不到,母亲己经被杀死在底楼的厨房里了。极度恐怖中小女孩拨通了“911”电话报警。 下面是根据电话录音整理的通话过程:接警员(以下简称警):这里是“911”紧急中心。 孩子(以下简称孩):对不起……(哭声)接警员:你在哪儿? 孩子:……(哭声) 接警员:(迅速根据来电显示系统找到登记的地址)你是在北郊俱乐部2575号吗? 孩子:……(哭声) 接警员:好,平静些,我能给你一些帮助吗? 孩子:我想他已经被打死了。 接警员: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我看见他倒在楼梯上。 接警员:现在你在哪儿?告诉我你的地址好吗? 孩子:我在家里。 接警员:你是在北郊俱乐部2575号吗?是,还是不是?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你不知道?你几岁了? 孩子:六岁。 接警员:好。你的爸妈在吗? 孩子:爸爸……(哭声)死了。 接警员:他死了? 孩子:是的。我需要帮助。(哭声) 接警员:你镇静一些。你看爸爸还在呼吸吗?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我马上派人来,你不要挂电话,好吗? 孩子:…… 接警员:你叫什么姓名? 孩子:艾丽。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公寓号码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你看看周围有信件吗?上面有地址。 孩子:G4。 接警员:是G4? 孩子:G4。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街名吗? 孩子:…… 接警员:是北郊俱乐部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公寓门牌号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你爸爸几岁了?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他发生什么事? 孩子:他全身都是血。 接警员:他在什么地方? 孩子:在楼梯中间。 接警员:楼梯在屋里还是在屋外? 孩子:在屋里。 接警员:有没有其他人和你在一起? 孩子:我不知道妈妈在不在楼下,我想喊一下。 接警员:好。 孩子:妈妈!妈妈! 接警员:有回答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你有祖父和祖母吗? 孩子:我的祖父和祖母在中国。只有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 接警员:好。你能做两次深呼吸吗? ……好……做得很好。你能为了父亲勇敢些吗?你看看他醒着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吗? 孩子:我不知道。我在睡觉。 接警员:好。他没有醒着,他不能和你讲话吗? 孩子:不能。 接警员:你知道妈妈在哪里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她会到外面去工作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好。艾丽,你不要挂断电话。 你能看看你家门锁住吗?你能为我打开门锁吗? 孩子:我害怕去楼下。 接警员:好,那你等在楼上。你能听到警报声吗? 孩子:我没有听到。 接警员:你继续和我讲话好吗?不要挂断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做得很好。救援人员马上就要到了,他们是来帮助你父亲的。不要害怕,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听到有人敲门吗? 孩子:我听到了。 接警员:如果你听到很响的撞门声,不要害怕,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他们来帮助你爸爸了,他们是救援人员。 孩子:我听到他们在底下开门。 接警员:他们想打开门进来,如果你听到很响的“嘭”的声音,不要害怕,是他们在撞门。 孩子:好的。……他们进来了! 接警员:不要害怕,他们来帮助你的。 孩子:我知道了。 陌生人:有人吗? 孩子:有的。 陌生人:你在哪儿? 孩子:我在上面。 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吗? 孩子:是的。 陌生人:我们是消防队员。 孩子:好的。 接警员:艾丽,你做得好棒,你怎么学会打“911”的? 孩子:我妈妈教的。 接警员:你妈妈教你的? 孩子:爸爸妈妈都教过我。 接警员:艾丽,你做得真好,我真为你骄傲。你是个聪明的女孩。 消防队员:你受伤吗? 接警员:你受过伤害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现在有人和你在一起了。 孩子:是的。 接警员:他们是消防队员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你做得真好。任何时候你看见有人受伤害或者遇到危险,你就给我们打“911”电话,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读几年级了。 孩子:一年级。 接警员:我儿子也是一年级。哦!不,我想今年是二年级了。(笑声) 孩子:我快过生日了。12月22日是我的生日。 接警员:那就在圣诞节前。你会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生日礼物,一份是圣诞礼物。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会的,你会收到的。你感觉好些了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好。你做得真好。 消防队员:喂!我是消防队。 接警员:你与孩子在一起吗?……这就好了。 消防队员:警察到了!让警察和你讲话吧。 警察:我是警官哈利根。 接警员:这里是“911”紧急中心。 警察:我已到现场。 接警员:好了,谢谢。 警察:再见。 转载 2006-3-7 17:08:10[点:62] (2897字) 眼前的迷雾渐渐散开 她是这样走过来的,有谁知道? 刘莹父 2006-3-23 16:54:44[点:84] (15字) 一点建议 刘爸爸刘妈妈如果一定要搞骨灰海葬仪式,建议提前进行。半年内的条件变化太大,未知因素太多,涉及的人、事太广。正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去策划半年后的事情的,好多人的婚礼都不会提前半年策划。 看 得 开 2006-3-24 18:58:51[点:58] (92字) “看的开”,我把你挪到这来了。你的称呼特适合刘莹爸妈,的确看开了,才这样决定。 如果提前就是现在。殡葬服务处一年当中只两次海葬服务:清明节期间、9月份还有一次。但清明期间集体的比较集中,而且就在眼前,来不及准备。光通知人就需要一段时间,一方面我们不能集中时间通知,这是因为必须照顾一下刘莹母亲受伤的心,况且这些参加的人大部分对刘莹了解不多。要跑点路,要聊一聊。海葬只是一个代名词,目的是搞一次聚会,况且这里的记者也要提前沟通。“半年内变化太大”也许是指有些人现在还在天津几个月以后又去了外地或出国了。不过这肯定是个别的 。对于非同一般意义的海葬,人员又是来自方方面面,而我们本身也不希望这件事来得太快。 刘莹父母 2006-3-24 19:03:08[点:37] (305字) 哦,明白了。一年只有两次海葬服务。那就认真准备吧,希望9月的聚会能圆满成功。也希望了却这个心愿后,刘爸爸刘妈妈能平静而幸福地生活下去,一生平安。 看的开 2006-3-24 22:34:52[点:36] (73字) 无情的杀手——岁月 其实镜子是每天都要照的,但却猛然间发现自己脸的变化。平滑、光泽没有了,两天不刮胡须就特难看,走路遇到水洼、沟坎时,动作少了弹性。可是想起女儿仍是那样的鲜亮。。。。。。由此悟出,跟着岁月跑,岁月就会把你拖老,任何人为的办法都抗争不过它。只有在女儿身上时间才是静止的。27岁的刘莹已经没有了,我知道她是不希望自己长大的,她害怕长大。刚参加工作不久她就烦恼坐办公室久了的松肚皮。。。。。。 还有留言里《散落的日记》,那是不知女儿什么时候随便找到一张纸写下的。居然保留到现在,好像有意留给爸爸妈妈看的。我很愧疚,我一点也没关心到女儿的内心。但它让我看到一颗年轻的心,少女对异性的懵懂和感情的自然流露;本分之中有对世俗小小的反抗。多情而又循规蹈矩的本性是她真正找到爱时又十分认真的基础,也决定了她的爱是以付出为主调的。 人老了这种无邪的“初恋”永远是值得回味的,然而她却用零散的记录把它留给了后人。亏了她生前有一个喜欢用笔倾诉的习惯。 我的女儿,青春永驻! 刘莹爸妈 2006-4-6 15:21:09[点:79] (432字) 海葬那天准备发给大家的材料 材料一 “大接防”开始后准备的上访信:(草稿) 公安罗湖分局群众信访接待处: 获悉全国公安又将敞开大门,在公开场合面对面地接待信访群众并保证"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 。这样的重大举措谁能不拍手呢!记得03年公安机关也搞过"民心工程" "阳光工程" 但那些好的措施的确没有惠泽到我。对于经过三年半多的伤痛并已疲惫不堪的我来说,像是揉了揉鼻子又打了一个喷嚏,我决定再试一试! 我的女儿是01年11月18日在深圳罗湖区水库新村自己的寓所内遇害的(具体几时几分发生的不清楚)天塌了,世界一片漆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幸,思维一下子像被速冻一样,我们提不出任何问题、我们任人摆布。 不要可怜我们,可怜孩子吧!她太年轻。在用人、招聘两方面犬牙交错的战场中,女儿显示了自己的实力,来到深圳正跃跃欲试,仅4个月悲剧就发生了。对于这种恶性案件投诉了40次以上,应该算是比较频繁的了,尽管不是给同一个部门同一个人。由于我家离深圳比较远,又由于我的精力、体力、财力各方面的原因,我只能通过邮局、网络和那些大大小小的警察及政府官员联系,但更多的是冷遇。现在我还在工作,老伴虽已身心焦悴。但一直没倒下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因此长时间的投诉无门,心理上已万念俱灰!今天再次"投石" 希望“此路”不会象我想象得那么艰难。首先我理解警察,你们面临的案子成千上万而家属面临的只有一案。但借此我还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净化,一个命案的发生再加上成为不可侦破的悬案,这给家属乃至社会投下的阴影是:“这个社会是一个生命没有安全保证的社会”,这将是多么悲哀啊!这次我再次重申:只请求警方告知家属关于相关案件本身家属应该知道的以及目前案件的侦破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中;使案件的侦破无法深入下去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并请局长回答我们在获得非常有力的线索的时候,侦破为什么进入死胡同?(我女儿的手机丢失后一段时间还开机,而且有同学能打通,而且知道曾漫游到四川。为什么这么有利的线索警方没有把握住?)我知道刑警法医职责的神圣,而他的伟大之处就是让死人开口,因此"没有线索"决不是警察的语言!另外,广东省公安厅是如何看待这个案子的。因为前年3月我们曾接到厅信访处李同志的回复,告诉我们省公安厅长已有批示,督办这个案子的信息。 最后我希望在您接到这封信的时候,给我一个回复,告之我您办公的时间地点并允许我的委托人和您见面。 此致 敬礼 被害人家属 刘世如 李月琴 05.5.20 天津受害者刘莹家属上访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的女儿刘莹23岁,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医系,同年7月20日来到深圳,就职于康佳集团,9月11日又到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任职 。男友储忠祥当时在深圳中兴通讯集团任职。女儿遇害日期2001年11月18日星期日,23日(女儿生日那天)所在公司为女儿开了追悼会。案件的发生我大体知道一点点,具体细节进展我一无所知。 二. 案发地点: 罗湖区水库新村248号304房 。 三.遇害的第二天 : 11月19日早晨8点天津的家属从电话里得知女儿没有去上班,知道情况凶多吉少。公司负责人带几个同事到了女儿的寓所,随即就报了案。家属是晚8点到深圳(没有直接得到深圳方面的通知)当时我们一无所知,后来才知道一点信息:头部受伤,门没有关闭,钥匙挂在门上,手机丢失。其他我一无所知。 四. 我的投诉: 这个悲剧没有谢幕的时候,我们一天天数着日子。青山不老,人憔悴了。我这样过了一年多一点,深圳方面一直没有消息,我们才觉得应该问一问了,打了多次电话,很难打,找不着人,刑警大队的队长已换了多人。我们感到破案无望就决定从罗湖分局要回女儿的一些遗物。从2002年12月份我开始写信投诉,通过邮局的快件、挂号给唐法医、蒋队长、罗湖区公安安局长、罗湖区区政府、深圳市公安局局长、深圳市长、深圳人大、广东省公安厅梁国聚、郑红、刘安成等几位领导及郑少东厅长。公安部周永康及全国人大。我想很多信他们可能没见到。后来我就利用网络发。得到的回复最有价值的有两次:2003年3月31日广东省公安厅郑红厅长委托信访处电话回复"马上批示督办";和2003年4月15日网上投诉的反馈"案发后,我局高度重视,组成专案组,采取各种有效的侦查手段,全力缉凶。仅因死者的移动电话在四川南充一带漫游,专案组出差到该地,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做了大量艰巨而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该案正在加紧侦查之中。" 五.家属的要求:(我们理解警察的艰辛,请千万千万不要以保密为由拒绝回答我们,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我们所有的希望系于本次想必也是最后一次求助。) 我们最核心的要求是:警方能够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一下案件的进展,有利的线索是怎样断了的?目前遇到的问题。及对案件的展望。 七个问题: (一)、我相信"没有线索"不是警察的语言,很明显这个案子已经丢掉了最佳的破案时期,我想问:为什么会这样?造成这个结果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二)、案发后我女儿的手机在一段时间还开着,而且警方已掌握漫游到四川南充一带,这算不算一个有利的线索?如果是,为什么没有使侦破工作继续下去? (三)、我知道好的法医能让死人开口。从法医的鉴定书看不出被害者伤势的具体情况。部位、深度、击打还是碰撞、徒手还是工具、被害者的状态位置。也没有推断出报案距案发的时间。这样的鉴定报告是不是太简单了? (四)、根据法医的鉴定报告和现场勘查,警方对罪犯的大致描述是怎样的、估计罪犯是怎样的身份 ? (五)、在侦破的某个阶段中警方的负责人是否应该和家属主动沟通,你们是否有这样的规 定? (六)、警方能否告知三年半没有进展的命案,按照惯例你们应如何对待?在目前的情况下你们又是准备如何处理呢? (七)、即使破不了案,但希望警方把这个案子阶段性的结论告诉我们。 附:我们女儿生前的照片,她是一位优秀的女儿! 被害人家属 刘世如 李月琴 联系电话: 022——23947203 住址 :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乡高庄子高雅公寓 邮编 :300381 电子邮箱:lsr98@sohu.com 材料二 叔叔好: 信收到,关于媒体参与的事情,我正在考虑如何更有效地操作。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因为我是记者,我更知道怎样的素材更能引起记者来的关注和读者的共鸣。媒体报道的法则是:要有一个切入点。而刘莹的事情,似乎整个事件令人感叹,却缺少一个切入点。因此,我正在考虑如何利用亲情做文章。而亲情如果仅仅是父母对女儿的怀念,于别人看来,如果真要用新闻报道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显得有些狭隘。我想,我们如何把小爱化成大爱,让怀念之爱升华为关心之爱,让少数人的爱变成众人的爱,让叔叔阿姨的爱,变成天下父母的爱。想到这些,我想,以前以怀念刘莹为中心,可以转化成以关爱她的父母为中心。于是我想到了同学们集体写信的事情。但由于人多而分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事情。 这几天我也考虑是不是用其他的形式更好。 一直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但整个事情如同一腔洪水,还没有选择到适当的闸门,万一我们找到了切入点,洪水会暴发的。因此,我想宁可考虑周全一些,也不要盲目尝试,我们以前受到的打击太多,我们应该一鸣惊人,而不能再次受挫了。 第二,您们选择了9月16日,我看了看是星期六。应该没有问题。 我们这次神圣的活动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契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何种礼仪程序,而是要有一些实在的内容。我们是不是可以样考虑,是网友的名义或者是以同学的名义开个坐谈会,然后再举行仪式。我们应该请记者参加。可以提前给他们事情的前因后果,甚至可以拟一个新闻通稿。当然,这些事情可以由我来做。 至于花费,我想我们的费用由我们自理。然后叔叔其他的花费,如果需要我们也可以再凑一些,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情,不应该由叔叔阿姨自己负担。另外,我们在外地,叔叔阿姨可以考虑由几个知心的朋友和同学共同策划。但总的原则是简朴,简洁,尽量少花钱,不必要的程序不要。叔叔全心去做一些协调,至于我们这些人去了,叔叔不要分心。因为,我们不是仪式的客人,我们也是主人。 我不知道具体的程序如何,不过从先前的报道中,我知道这样的仪式我们不是首创,大约得花多少钱。每一个人的费用就不要算了,这些我们每个人负担。我只想问一下包船的费用等等。 我记的有资料说是每个人380元,如果这样更好了,把包船的费用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更好,更好操作。另外,如果请记者,记者的费用不应该由他们承担。 好了。叔叔,有事再聊。 远航 材料三 叔叔、阿姨: 你们好! 收到了你们的来信,您问我该怎么投诉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其实刘莹被害了4年,警方对此案件一直都是悬而未破,也没有给叔叔、阿姨一个满意的答复,广东警方不会为此负上应有的责任。这一点我太明白了,因为我自己是学公安的,毕业之后又到了公安系统工作,我太明白公安系统那一套方式了,我就打个很简单的比喻:我一个同学在公车上被小偷扒去了手机,事后才发现,手机是刚买的,新的,没有用多久,她非常着急,去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说明了事情经过后,警察对她说,你怎么丢了个手机也来报案啊?你怎么这么幼稚啊?我们要是帮你去找手机,那我们警察就不要做事了。 其实这也是个很普通社会现象,4年的时间一个城市天天都会有暴力案件、杀人案件、抢劫、强奸案件,刘莹的案件没有线索,广东警方当然就把这件案件放下了,理由很简单,他们不会耗着一帮警力等着线索出现,除非这个案件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舆论影响,不破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他们警方才引起高度重视,集中警力破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案件超过10年、15年都没有抓到凶手的都很多,也有一些案件是犯罪嫌疑人在犯其他案件被抓接受审讯时候给套出来的。这样的情况真的很多的。 其实我不是很愿意很您谈论您女儿的案件,毕竟案件过去4年,谈起往事就好像揭您的伤疤一样。但是其实我早就想说,您女儿的男朋友在这起案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能肯定他具不具有重大嫌疑,这一点我还是不能确定,但是他负有主要责任。 其实一个人被杀,分析原因,她绝对不可能没有任何理由的被杀,其实我认为这种不认识的人尾随刘莹进入以偷盗、强奸为目的的犯罪,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我并不是十分清楚案情,这只是我的直觉。 我觉得刘莹跟凶手还是认识的,叔叔,您想一下,这里面太复杂了。 其实叔叔您说到投诉,我认为,您都没有必要向警方继续投诉了,这4年里您都不是一直在走这条看不到头投诉之路吗?通过四年的时间,您还看不清楚,这是走不通的,警方这样悬而未破的案件太多了,根本不可能都得到妥善的答复。 其实我建议,您不如向新闻媒体求助,或者向网络求助,引起大家共同的关注,这样可能比较有效,因为任何事都是害怕曝光的。 天使在左边 2005、12、23 材料四 今天我在纪念馆里发出了呼吁,建立“无法瞑目——受害者家属联合会”,不知道叔叔阿姨和其他的网友是否同意我的建议。我现在觉得我们应当把视野开拓得更广阔,把更多受害者家属以及富于正义感的人团结在我们周围。这样我们成功的可能才会更大。 Rose 2005-10-3 9:11:39 有没有考虑出一本书纪念她?将这些世间希有珍贵的书信收集起来发表?把收入成立意刘莹奖学金? 我想国内这样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很多,都会感同身受的。 Celeste 2005-11-20 23:35:25 优秀的好女儿不能就这样白白死去;要有一个永久记念。想当初最爱的哥哥车祸去世,在极端心碎打击下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死得这样没意义?” 支身在外,亲人自私、贪婪、无知、无情到超出常理之外,时时为自身安危忧愁,(一度入院),饱尝所谓“怨憎恚苦”;看到您与女儿的故事-“爱别离”-非常感慨,故作此建议。 出书之事若有书商帮忙,(可能要准备碰壁,但不可气馁)则自然水到渠成的。 Celeste 2005-11-22 8:44:43 出书是赚钱还是赔钱?是不是书商看好你的稿件,就免费出书,并支付你稿费版权费??? 永远关注 2005-11-22 23:38:04 理应如此,国内情形不清楚,不妨问问,尤其可以联络以前女儿求学、工作的地方,如果说书的收入是为了给相关单位作奖学金的(奖学金用女儿名子),他们可能就会有兴趣。 赚钱还是赔钱谁也难预料。此书的卖点在于女儿的优秀、亲子间难得的沟通(不信打听打听,谁家父母有这样肯了解儿女,谁家儿女又肯这样对父母倾诉的?)还有,又反应了国内的公安、治安(照实写,不作任何评判)。。。以为天下父母子女之警惕。 Celeste 2005-11-23 1:54:08 材料五 告诉所有来宾我的一点感受 生命原来是那么短暂,让我脱胎换骨的感受。如果地球的形成是50亿年前,“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回首过往的23年是一种锥心刺骨的心颤!就让我们每个人早上起来就过好每一天吧!要对得起我们所爱的人! 一个传播非常有限的网上纪念馆已经牵动了不少的网友 。让深陷凄楚的爸妈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把自己心底深处最不愿意隐痛奉献出来,把刘莹变成大家的刘莹,不幸而觉悟,觉悟而责任。社会有社会的责任、男人有男人的责任、父亲有父亲的责任、子女有子女的责任 。。。。。。而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自身、家庭、社会几方面都不出问题是多么难! 一个网友说:“刘莹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我真的好感激她!”我相信这里没有虚伪! 因此我有责任把女儿留下的“财富”细加整理,那是她23年的精华,献给认识她的和不认是她的朋友。如果它在你休息的时候还不能让你轻松,甚至让你流泪,很抱歉!请理解,生活需要眼泪!生活就是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