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功课: 将随团俄罗斯一行,历时8日。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少时的教科书上都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奥斯托洛夫斯基、俄国十月革命阿芙洛尔巡洋舰一声炮响……都耳熟能详,那时前苏联歌曲非常流行,我们都会唱几首,还有我上中学一直学的是俄语。俄罗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很多地方和我们差异很大,也就是说我们中华民族不要盲目骄傲。比如国家总统普京独自走在僻静的大街上潇洒矫健,没有护卫保镖,至多和公民点头示意。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再开明到什么程度也是做不到的。17世纪到18世纪初俄罗斯还是很落后的还不如土耳其强大,彼得大帝是的很了不起的人物,和我们的康熙是同时代的人,几个康熙也比不上一个彼得大帝。我是这么看的!举几个例子:为了让俄罗斯有一只强大的海军彼得大帝隐瞒身份带领几十随行去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先进的国家学习造船,她打扮的像一个师傅一样,不停地干活,不停地问,不停地记录,起居完全平民化。带领一帮人掌握了造船技术。他在国外还学会了解剖拔牙、雕刻等等。在他的军事扩张下占领了圣彼得堡,从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他的儿子联合旧贵族反对他的改革,他亲手把自己的儿子处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卡捷琳娜皇后,1725年成为俄罗斯女皇,她本是一个佣女,但机灵美丽,心智成熟。沙皇一世为得到她把自己的保守的正妻送到修道院,因为当时的制度是不准沙皇娶两妻的。我很惊讶,中国的皇帝是妻妾成群的,就是毛泽东先后也有十多个女人哪!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几百年积淀形成的。可以说今天的俄罗斯是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奠定的基础,俄罗斯的欧化和强大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是俄国人的骄傲! 今天又在报纸看到“俄罗斯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赴远东抗洪救灾”令人肃然起敬!我们常常爱强调我们的国情,外国的好东西未必适合于我们。是啊,17世纪的英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诸国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也都是不适合俄罗斯的国情的,沙皇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乃至威胁进行改革的。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毛泽东进驻中南海,中国从来没改变其封建王朝的本质! |
浏览:200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