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年前,遇罗克走向永生
邱建源 十年前,我知道了遇罗克,十年后的今天,我试图走近遇罗克。 晚风在耳边低吟,细雨在身边悲泣,一弯新月也在浓云中艰难地穿梭,洒在大地上的光华如朵朵白花...... 1970年的3月5日,首都北京工人体育场内,27岁的遇罗克被五花大绑着,被按着头跪着,被拖着,脚上链着沉重的铁镣,在万众的怒吼声中被押赴刑场...... 一个中国青年,这一天走向了永生! 平常如我,属于自己的母亲,属于自己的妻儿,属于自己。 遇罗克,他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姊妹,但他把自己献给了亲爱的祖国,献给了爱他的人和不了解他甚至迫害了他的人,因为大爱至圣...... 平常如我,路见不平,面对邪恶,只能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动。 遇罗克,面对封建余毒的“血统论”的猖獗和肆虐,面对成千上万的同胞只因出身和成份而被歧视受迫害,因为大爱至勇,他拿起了笔,发出了自己的一声呐喊,这呐喊对于当时的疯狂,无异于飞蛾扑火,但他勇敢无畏地扑上去了。火跳动了一下,显然吃了一惊。在被火吞噬时,我们听到了因焦裂发出的声音,看到了大火熄灭后流下的一丝余烬...... 平常如我,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家庭的温馨和安宁,享受着人间的天伦之乐。 遇罗克,为了真理,为了理想,献出了自己,把无尽的伤痛留给了他的父母,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他的亲人。他不是不要家庭的温馨和安宁,他也向往人间的天伦之乐,他只要如我等芸芸众生一样生活,这一切,他都能得到!但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使他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了;民族的振兴和文明,使他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了;人民的自由和幸福,使他义无返顾地站出来了:因为大爱无私...... 这一切的后果,让他有愧于年迈慈爱的父母,使他们今生无法再现骨肉团聚的晚宴欢乐,也让他有愧于至亲至爱的弟弟妹妹,使他们失去了手足之间的亲切交谈...... 面对着响亮的革命口号,面对着冠以人民的名义的绚丽辞藻,绝大多数人都已晕头晕脑看不清方向,但遇罗克不,他知道这些不是真理,他明白这些与社会主义理想背道而驰,因此,当死亡通知到来时,他平静如常,让我们看到了他在最后的晚餐上与难友们的联欢会,看到了他在刑场上高昂着的头! 罗克啊,在狱中,你把手伸出了牢房的窗口,你笑了,你说,你的手出狱了,你的手自由了。自由的还有你那颗炽热的心和你永远不灭的灵魂; 罗克啊,你舍不得穿一件新的背心,你是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走向刑场的。民族的浩劫折磨着你的精神,生活的贫寒同样在折磨着你的肉体; 罗克啊,你说过,“乾坤特重我头轻”。你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上,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是,当你的头颅飘落红尘之时,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笔,莫大的耻辱也烙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里; 罗克啊,你分秒必争,珍惜生命,你刻苦学习,不断思考,你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有的人成了学究,有的人成了“旗帜”,而你成了为平等人权呐喊的自由主义战士! 有人说,你是中国的马丁·路德·金,是啊,你有马丁·路德·金的激情,你有马丁·路德·金的思想,你有马丁·路德·金的为平等和权利而奋斗的勇气和牺牲的精神,可是,你没有马丁·路德·金的幸运!马丁·路德·金死于白人种族极端分子的枪下,而你却被“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所绞杀;马丁·路德·金成了美国英雄,而你却只在死后得到了一张“无罪”的苍白判决...... 有人说,你的《出身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可是,历史只允许你延续了27个夏秋冬春...... 我们不能忘记啊,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痛苦的过去:我们曾自豪地宣称,我们从此站起来了,可是,平等的权利还要我们用青春去捍卫,自由的思想还要我们用生命去追寻;我们曾骄傲地认为,一个崭新的社会已经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可是,民主的意识和科学的精神离我们还是那么的遥远,而独断的作风和愚昧的狂热使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我们曾不断地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思想,可是,封建主义的遗毒却在我们的头脑里潜滋暗长...... 遇罗克,我亲爱的兄弟,你走向永生的那一年,我才五岁啊!假如我和你生活在同一片风雨中,我不知道我将怎样面对你的抗争和你的鲜血,是沉默无语,是振臂狂呼,还是在你的身上踏上一只脚?假如你和我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我想,你一定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将向你倾吐我的快乐,我的迷惘和我的无奈,我将倾听你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 思想是求索者的墓志铭,思想更是后来人的通行证,思想也必将是每一个公民的身份证。 遇罗克的血不会白流,遇罗克的路还在延伸。 行文至此,我已泣不成声。 以此文为一朵小花,敬献在遇罗克的灵前。 2006年3月5日初稿,6月14日修改 广西桂林 |
浏览:105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