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的祭园.共同的祭日
——祭在“五.一六”四十周年 清末民间有四大奇冤流传至今,史无前例浩劫十年的文革中,民间奇冤何止万千千万,竟大都被沉默、遗忘、封禁和轻歌曼舞所淹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更主要是缘于民间良知的艰难而不竭的寻找吧,时至今日,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这四大烈女,已经是不可能完全被岁月和权势从文革血史的界面上屏蔽的了——这是历史不幸中的几缕有幸呢,还是时代遗憾中的一丝慰藉呢? 这里是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共同的精神祭园。 今天是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共同的祭日。 我们盛产精神悲剧的祖国! 我们山河刻蚀般深刻而艰难的追寻和痛思! 是的,历史曾经是那样的不公,一个时代的道义重荷,竟然落在几个年青女人孱弱的肩上!怎么不是年青?张志新就义时儿子才10岁!钟海源被捕时女儿还不到三岁!李九莲就是被初恋的情人“送”进郁孤台下的那间黑魆魆的囚室里的;而红楼里的林妹妹虽才情绝世,却至死孤囚于“大荒山”下--因为右派是禁止和右派结婚的,因为一个洁白的灵魂始终挚爱她的祖国! 正因如此,祖国又是这样的有幸;即使在史无前例的浩劫巨创中,她也曾拥有这样一群思想深邃灵魂屹立的忠贞女儿!因为有了她们,有了遇罗克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五千年民族正气的精神链条,才免于被那个被鼓噪起来的狂乱的青春代完全折断! 《血色黄昏》的作者老鬼在史海钩沉后,沉重而坚信地写道:“我相信,总有一天,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将会出现李九莲 、钟海源的青铜塑象......。”是的,会有这一天的,一定会有这一天的--包括林昭、张志新的青铜塑象。但是,在民族良知的心田深处为这些圣女烈女建立一个精神的祭园,是用不着任何等待的。她们是为爱而被剥夺爱的,爱我们的五千年,爱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子子孙孙,爱自由、正义、理性、人性和未来,那么—— 在祭园里还她们以爱吧,这不仅是爱她们,也正是爱她们所爱的...... 说到祭园:张志新是有墓的,却只是一个衣巾空塚;钟海源是不可能有墓的,肾都给剖走了,遗骸何寻?赣州曾有数万民众在红色恐怖中争鸣李九莲反林彪无罪,三十三年过去,连她的亲人也不知道她那死后被夺去贞洁的遗骸草葬在何处。去年岁末,几个当年的辩护士找到李的兄嫂,恳请寻尸建墓以慰英灵,主客辩释良久,李家不仅婉拒,还透露前两年给父母建墓时,兄妹几个讨论来考虑去,最终还是议决不能在父母墓碑上刻上李九莲的名字!!! 由此,我们更应该感谢胡杰——林昭蒙难时他还是个孩子;感谢北大、张元勋--但愿其中不夹杂有迟到的弥补;感谢《南方周末》和《今日名流》--它们那种对林昭不断呼唤式的寻找,是当代精神天地中最美丽也最痛楚的风景线,在这个犬儒主义、享乐主义、撒娇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感谢为评介研讨林昭而被告发停课的卢雪松--这也是以林昭精神对林昭的不竭寻找的一部份啊。正是这一系列震撼着中国思想界的灵魂对灵魂的寻找中,一个圣洁而高贵的灵魂,走近我们,走进北大五十年耻辱的空白,走近中国的精神历史和时代精神。也是在这次寻找中,只有一绺发丝--据说白了大半——几件血衣的林昭墓,逾十载后得以重葬,葬入了被一位可敬女士保存了三十余年的林昭骨灰,在灵岩山上,和鉴湖女侠隔湖相慰。而得悉此讯,我们的第一反映竟好像是张志新空冢不空李九莲遗骸已寻似的欣慰异常...... ——灵魂对灵魂的慰藉啊! 这里是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精神的祭园。 今天是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共同的祭日。 怎么是这个日子呢? 张志新的祭日是四月四日;钟海源是四月三十日在南昌新建被活体取肾的;而整整十年前的前一天——1968年四月二十九日,一袭白衣的林昭,被一颗尔后母亲为之被索五分钱的子弹,索取了仅仅三十六岁的生命。这三位女杰前后十年,却都蒙难于四月。四月,四月,这个春暖花开的四月啊,竟是从传统音韵到现代血史令我们整个民族良知如此忧郁悲愤的月份! 只有李九莲,十二月十四日,在溯风怒吼中喋血于赣州西外青光岭松谷。沉沉冬夜吞噬了这个纯贞少女的一切!行文到此,二十五年前写《还在流血的爱情》时牵绕不去的两句诗,又浮现脑际,那是艾青的诗: “大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严寒封锁着中国啊!” 所以,就传统心理和个人感情而言,偌要为四个祭日不同女杰设定一个共同的祭日,也许冬至比清明更为恰当。不过,林昭圣泉有知,或许秋祭乃其所愿--君不见其狱中血赋的《秋声词》,每一阕后都是秋瑾的那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复咏:相隔六十年,两位太湖女杰如此心有灵犀!林昭的诗,林昭的词,字字句句都是在哭中国、哭黎民、哭秋瑾、哭自己啊! 正因如此,四烈女最恰适的共祭之日不是清明、不是冬至、也不是深秋,而应该是这个日子: 五月十六日——民族的祭日。 怎么不是这个日子呢? 也许对王实味的《野百合》批判中孕育着这个日子,也许艾芜交出的胡风的信催生了这个日子,对于林昭和北大八千学子中的八百右派,及五十五万同罹此难的人们,这个日子也许应该是“阴”转“阳”的“6月8日”。而对于亿万人民和整个中国历史,对于张志新、李九莲和钟海源呢? 四十年前的五月十六日,《关于开展无产阶级及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被一致通过并公开发表了。是的,“一致通过”,连仅仅几个月以后就被“无法无天”推下政治舞台的政治巨星们也是统统举了手的! 就是这一天开始,整个中国的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李九莲、钟海源们最初,也曾像当年投身土改的林昭一样,把幼稚的忠崇和青春的激烈,奉献给了红色的狂潮。然而黄钟毁弃,瓦釜长鸣,政治雪崩,武斗烽起;三忠于,红海洋,一打三反,上山下乡,百业凋敝,亿民涂炭......正是面对这样的乱世惨象,忧国忧民忧党的张志新和李九莲,在重重禁区行进着她的思想的披荆斩棘。而那个高贵的灵魂,怎么可能在狱中早请罪晚请罪呢?狱中写下二十多万字血书血诗的林昭深深知道,该是用最后几注碧血,为漫漫十年的抗争和求索画上句号的时候了! ——这个血写的句号,十四年后变成了一个“?”和一个“!”出现在北大祭悼林昭的挽联上。“?”问的是苟活的我们所有的人呢,还是诞生了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母校北大呢?“!”感叹的一定是:“千年青史,一个林昭”! “一致通过”的通知发表两年多以后,那个把刘少奇定为“叛徒”“内奸”“工贼”并永远开除党的决议又是“一致通过”的——只有一位女中央委员没有举手。把林彪定为“接班人”并写入九大修改的党章更是“一致获得通过”。多么神圣的“一致”!多么“罪恶”的“不一致”!——“朝廷中指鹿为马”的林彪是当代的赵高,“对刘少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央不是根据历史,而是按对毛林的态度划线”,“五八年愈演愈烈的党的极左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中得到了全面发展,达到了高潮”,面对红海洋“我痛心毛主席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昏昏然陶醉”......竟敢如此“不一致”的,只是区区的一个女红卫兵,一个女共产党员!她们“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失去了重量!” 就产生即时影响,引发巨大抗争而言,在所有的思想前驱者中,李九莲是十年文革血史中也许绝无仅有的一个特例。她不幸而为恋人出卖(在当代史家的笔下,这个大义灭情的“曾昭银”已和“舒芜 ”比肩齐名),但她深刻的洞察、高尚的情操、执着的灵魂、绵延的不幸,却在批林批孔中得到了数十万人民的深切关住和巨大同情。谁说中国没有产生“十二月党人”的土壤?灵魂召唤灵魂,代表数万赣州人民的李九莲问题调查委员会为李九莲不平之鸣,整整坚持了两百天;直到王洪文,张春桥在京西宾馆严令取缔,“李九莲无罪”、“取消公安六条 不能用法律保卫领袖”、“阶级斗争百扩不灵”和《告全省人民书》的大标语和大字报,在南昌八一大道旁还贴了长长的一里路。近千干部群众为此遭到党政纪处分,包括地委常委、原市长、党校校长、原报社总编辑,六十条人为此获刑,刑期之和逾九百年。而根本不认识李九莲的钟海源竟慷慨为之赴死:忠肝义胆,千古叹绝! 八十年前的“三.一八”,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当三个女子(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林、李、张、钟四女杰罹狱长的八载,短的也有四年,漫漫辗转中不乞不伏不媚不阿,不可谓不“从容”。正是由于过份的“从容”,均被一次次加刑。五千年的青史啊,永远不要忘记:这四个烈女无一不是因在狱中重犯“渎神罪”而加诸极刑的!至于刑前她们再也“从容”不起来了,乃是因为一个嘴塞橡球,一个竹签穿舌,一个被割断了咽喉;只有钟海源可以“从从容容”,那是因为手术车还在刑场上等着她的“活肾”呢!!!至于李九莲死后还遭到的那种亘古未闻的奇耻大辱,正因其为惨绝人寰,那是中国的耻辱!人类的耻辱! 无怪乎沉疴中的宋庆龄接狱中来信,杏目圆睁,立转新华社;无怪乎胡耀邦面对新华社的调查情样击案难平,一再地批示,反反复复地督问......鲁迅先生黄泉有知,在他如椽的悲怆的笔下,这该又“是一个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呢”? 这里是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共同的精神祭园。 祭日就是今天。 就政治内涵、精神高度、思想底蕴、道德形象,及对社会、时代、人文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影响论,我们知道,林、李、张、钟四烈女案,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之类的清末四大奇冤根本无法也不能与之并提的,简直就像涓之于海,尘之于山。可我们也知道,慈禧虽然昏庸,平抑了小白菜的冤情之后,却也颇为老道地利用此案来整肃吏治,苏杭各级原湘军系统的涉案官僚撤了好几十个——曾国藩据说是一声儿也不吭。而且老佛爷一定知道,流传本身便是她的功德呢! 而我们当代呢??? 文革四十年了,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张志新空塚依旧,四十年李九莲遗骸无寻,四十年林昭的案宗血诗依然尘封着,四十年千千万万的文革冤魂,大都淹没在民族大多数可怕的静默遗忘之中。 四十年了,我们只能在这里,给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设立一座共同的精神的祭园。 我们知道这是微不足道的,但有聊胜于无。 何况我们也知道:汇亿万微不足道的涓流,就是大海! 而我们更知道:当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面前扑通一跪,全世界都大吃一惊--站起来了一个需要仰视民族!站起来了这个民族理性、人道、纯洁的灵魂! 此日同祭四烈女,泪卷狂飚从天落;此日同祭四烈女,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为对林昭、李九莲、张志新、钟海源四烈女共同的首祭。 2006年5月16日 |
浏览:130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