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讨论十五
第四次电话(7月2日) 第四次电话找到杨队长,没具体答复。 刘莹父母 2005-7-14 11:29:12[点:453] (18字) 第五次电话,打了一天,找不到人,请人转告。 刘莹父母 2005-7-14 11:33:01[点:460] (22字) 第六次电话(7月13日)负责人付同志接,表示抱歉。我们表示一定要书面答复,这很重要。所以他们比较谨慎,要核实,要甄字酌句,并领导把关。看看这7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刘莹父母 2005-7-14 11:35:13[点:479] (82字) Silly, they want money! mmm 2005-7-14 22:22:46[点:55] (25字) 深圳要重重的来一次治警风暴 如果说人们在2004年记住了“审计风暴”,人们在2005年必将记住“警察风波”: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警察在派出所殴打民工,《华西都市报》随即又爆出警匪勾结的惊人消息:成铁公安局成都公安处成都车站派出所近三分之一的警察与站内小偷勾结谋取不义之财,个别警察因此家产高达上百万。 关于警察的新闻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爆出,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是现在才有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问题在长时间内存在并且一直得不到有力整治,才使得“警察风波”有可能“病来如山倒”。媒体对“警察风波”的集中关注,增强了“警察风波”的新闻冲击力,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而又震撼的视角,同时也对问题的解决寄予了更迫切的希冀。 新闻的价值并不局限于个体事件,而是期待通过个体事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层的挖掘,从而探求个体事件中的普遍共性,找寻共性中的源头之水和解决之道。西安宝马彩票案带来了即开型彩票的全面整治,审计风暴带来了所有公共收费项目涨价的合法性危机,同样,在“警察风波”上,我们不会满意于有关部门“个别民警犯了点错误,需要进行批评教育”的定性。 警察打人,暴露了失控权力主导的极度膨胀的特权意识。警察打死警察事件中,太原警察在红灯面前的猛按喇叭之举,无异于在说“别人不能闯红灯,警察可以闯红灯”。随后召集刑满释放人员对北京警察殴打致死,一方面有“警匪勾结”的嫌疑,另一方面更有对外地人(北京警察驾车为北京车牌)的“地头蛇”意识和对小百姓(北京警察并未穿警服)的“警察无上”意识。而北京警察对按喇叭的太原本地车一顿大骂,也很难说不是同样的对小百姓(太原警察亦未穿警服)的“警察无上”意识在作怪。这一点,警察殴打民工事件中有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警匪勾结,暴露了失控权力主导的极度膨胀的腐败意识。小偷进站行窃先向警察交“入场费”,警察为小偷作案提供保卫,猫和老鼠共同分赃——纳税人花钱养着他们,他们竟然全心全意为小偷服务,或者说是“权心权意为人民币服务”(徐迅雷语)。就这,恐怕还顶多只是警察腐败之一种。笔者春运期间在湖南常德火车站,就曾亲眼见识过警察带无票乘客进站的权钱交易,而且“明码标价”:200元带到候车室,300元提前进站带到铁路边,400元包上车。至于眼看票贩子到处拉客而不管,个中缘由大概也和“警匪勾结”脱不了干系。 警察是社会文明秩序的护卫,警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大多数的警察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百姓的贴心人,我们不能容许一小撮恶警败坏警察的整体声誉。此时,迫切需要一场“治警风暴”来给警察正名。 转贴 2005-7-22 20:40:59[点:479] (1076字) |
浏览:76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