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赵元任先生纪念网
网同院士纪念园

赵元任对王力的一段教诲

杨建民

  
  赵元任与王力都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但从师承上,王力是赵元任先生的学生。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初期,赵元任先生对王力有过很重要的指引和教导。
  
  王力是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的。这时的研究院,有四位当时就被称为“大教授”的导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见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赵元任是一位涉猎极广,对多个学科都有研究的学者。他在大学主修数学,后来在哈佛大学获得的是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他的母校康奈尔大学任的却是物理讲师;回国后到清华大学,最初决定他教代数和英文,后来要他改教中国史和哲学,最后决定教心理学和物理……现在人们知道的,最突出的是他语言学方面的贡献(被尊誉为“汉语言学之父”);还有就是刘半农作词,由他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至今还有人传唱的歌曲了。
  
  王力那一班考上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同学,有32位。但跟着赵元任先生学习语言学的,仅王力一人。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特别密切。这段时间,王力常常到赵元任家里去。赵夫人杨步伟是留日学生,回国后创办医院,是旧中国第一位医院女院长,所以颇为通达。王力也常有碰到赵家吃午饭的时候,杨步伟便笑着说:“我们边说边谈吧,不怕你嘴馋。”
  
  王力喜爱赵元任的学问,还钦佩于他的多能。一次上赵家,见到老师正在弹钢琴,弹得跟自己谱写的歌曲。这种耳濡目染,使王力也树立了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志向。
  
  从时间看,王力随赵元任学习仅仅一年。但是却受赵元任影响很深,尤其在学术方法上。1943年王力写成了《中国现代语法》一书,在书前的“自序”里,他谈到:元任先生在我的研究生论文上所批的“说有易,说无难” 六个字,至今成为我的座右铭。
  在跟随赵元任就学期间,王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论文《中国古文法中的系词》,被梁启超评为“卓绝千古,推倒一时”。但是,从赵元任那里,他也获得很多的教益。当时,王力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国古文法》里,讲到了“反照句”和“纲目句”两种。根据自己的了解,他在后面加上一个“附言”:“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罕见。” 即这两种句子在西方语言中少有。赵元任先生读到后,在上面批语:“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
  
  说实在的,赵元任先生在此似乎没有指出王力这样论断的对错,但是对未深通的东西断下结论的作学术方式,的确是一剂有效的清凉剂。
  
  但是,赵元任的这个评语,王力当时体会并不深。还在这一年,勤奋的王力写成另一篇关于语言学的论文《两粤言说》。为鼓励学生,赵元任将它介绍给《清华学报》发表出来,但对其中的某些论断并不满意。例如这篇文章说两粤没有“撮口呼”,就叫赵先生心里不踏实。
  
  1928年,赵元任为研究中国方言,到苏州、杭州、广州一带进行调查。在广州时,他发现这一带就有“撮口呼”的读音。此时王力已到法国留学,赵元任专门致函巴黎,向王力指正此事,还特别以“雪”字,作为“两粤”有“撮口呼”的实例。
  
  王力在巴黎接到此信,“深感惭愧。”后来他分析自己犯错误的原因,认为有二。一,论文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方言是非常繁复的,有时一个地方就有多种,必须而且应当一个一个地点进行调查研究,决不能将方言极多且复杂的“两粤”作为一个整体去调查。这样的考察结果当然经不起深究。二,王力是广西地区博白人,他是以博白话中没有撮口呼来推断两粤地区没有“撮口呼”读音的,“这在逻辑推理上是错误的。”经过赵元任的两番指正,王力更领会了科学研究中“说有易,说无难”的道理。
  
  1927年,王力在清华研究院毕业。当时的清华大学研究生,绝大多数去了美国留学。但王力想去法国。赵元任支持他,说法国有著名的语言学家,这就坚定了王力的决心。王力到法国后,在巴黎大学就学。他的博士论文,仍然选择了两粤一带方言为研究题目。但却严格收束,缩小到 地区,即《博白方音试验录》。王力后来就以此论文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王力到法国留学后,与赵元任就很少见面了。但赵元任却常常关心这位学生。1928年夏,赵元任新著《现代吴语的研究》出版.他寄了一本给正在巴黎读书的王力,在扉页上写有“avec compliments de Y.R.chao(赵元任向你问好)”的题字;1939年6月,赵元任从美国檀香山寄了一本自著的法文书《时间与动词》给王力,在扉页上用中文题上“给了一兄看”的话(王力字“了一”);1975年,赵元任从美国加州寄一本用英文写的《早年自传》给王力,在扉页上题了“送给了一兄存”字样。此外,赵元任每隔10年,便印寄一种绿色的信(Green letters),寄给不常见面的朋友。王力曾收到过其中第二封和第五封。
  
  1981年5月,在国外游历多年,并在世界语言学界有很高声誉的赵元任回到中国,受到邓小平的接见。王力也与自己的导师再次见面。据一位语言学家回忆,当时约请了语言学界的几位学者如吕叔湘、朱德熙、李荣、陈原等,王力先生当时已年逾八旬,但一进门便毕恭毕敬地向赵元任先生行弟子礼,给在场的人很深的印象。
  当年6月10日,北京大学授予赵元任先生名誉教授称号。在这次盛会上,作为弟子的王力致辞,他勉励学生们向赵元任先生学习。学习他的博学多能,学习他的由博返约,学习他先当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王力先生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在他那“龙虫并雕斋” 中,除去贡献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及主编的《古代汉语》这些奠定了他在语言学界重要位置的重磅“雕龙”专著外,还翻译出版了三十多部法国文学作品,写出了《龙虫并雕斋琐语》等一批别具一格的小品杂文;写出了意在普及大众的《诗词格律》(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册子,发行已突破百万册)这样一批被王力称为“雕虫”之作。“龙虫并雕”,大约也是赵元任治学经验和学术方法给王力的重要影响吧。所以在赵元任先生逝世后,王力以《哭元任师》一诗来表述心情:
  
  离朱子野逊聪明,
  旷世奇才绝代英。
  提要钩玄探古韵,
  古琴吹笛谱新声。
  剧怜山水千重隔,
  不厌輶轩万里行。
  今后更无青鸟使,
  望洋遥奠倍伤情!
   
  
  
 浏览:447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9/23 17:56:4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九章(收藏于2006/12/23 13:15:22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八章(收藏于2006/12/23 13:12:08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四章(收藏于2006/6/21 16:18:35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三章(收藏于2006/6/21 16:11:30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二章(收藏于2006/4/8 11:04:53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一章(收藏于2006/1/30 22:28:15
杨步伟杂记赵家-自序(收藏于2006/1/30 22:25:30
赵元任从家乡到美国(第三部分)——在美十年(收藏于2005/11/2 18:47:36
赵元任从家乡到美国(第三部分)——在美十年(收藏于2005/11/2 18:37:47
赵元任从家乡到美国(第三部分)——在美十年(收藏于2005/11/2 17:04:0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杨建民赵元任对王力的一段教诲(访问4472次)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一章(访问3314次)
赵如兰赵元任的音乐生活(访问2464次)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三章(访问2334次)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四章(访问2295次)
不详从数学转到语言学的赵元任(访问2266次)
jb909赵元任先生的译诗(访问2159次)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九章(访问2129次)
杨步伟杂记赵家-自序(访问2123次)
杨步伟杂记赵家——第二章(访问203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点评46343号文选(评论于2007/11/3 12:37:26
访客点评46357号文选(评论于2007/9/13 23:40:19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