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长春附近发生了万宝山事件——日本帝国主义者唆使在万宝山居住的种稻田的朝鲜人往中国人耕种的旱田地里放水,淹没了和很多的大好农田。继而又在郑家屯车站发生了日本人中村失踪事件。日寇就这样向我们进行挑畔,并借柳条沟事件为名,炮轰沈阳北大营,终于演成了“九。一八”事变,全面爆发了侵华战争,使祖国的大好山河遭到倭寇蹂躏。
当时,做为有六年文化程度的我,一腔热血,宁为国家民族牺牲,也不能坐等当亡国奴!于是,在学校爱国师生的队伍中,走出校门,上街头撤传单,贴标语,摇旗呐喊,宣传救国大义,发动群众起来抗日救国,捐款支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亡国奴不如丧家犬,宁在枪下死,不当亡国奴!日寇攻进齐齐哈尔,黑龙江省政府迁到海伦时,当局便以放寒假为名,解散了学生抗日救国组织。我才回到我的家——农村。 1932年4月间,听说我们村东南的张家油坊留平的大学生张甲洲从北平回来了,组织起一支东北抗日义勇军,不但坚决抗日救国,还开放地主的粮仓,救济贫民,得到广大人民拥护,而且欢迎学生参加,于是我就冒然去找这支队伍。 在途中,我的心情很不平静。心想,总指挥张甲洲能不能接见我?能不能嫌我个小?才有十六岁的小孩子,人家能要我吗?没有介绍人,人家能收留我吗?最后,我还是打消了这些顾虑——反正我要抗日救国,干正义的事情,他们不要我,我也跟他们走,决心下定了。 接触哨兵时,我说明了来意,经另一名哨兵检查了我身体,看着有无武器等。然后,就把我领到总指挥部,通过后,指挥叫把我领进去。层里做着三、四名同志,北炕沿坐着一个红脸堂,大方脸,梳着大背发,年约二十四、五岁,大个子(即张甲洲总指挥);左侧那位脸色比较黑一些,中小个,光头没留长发(赵尚志);右侧是一位白脸,穿长衫,留长背发,大个了(张文藻)。他们很客气,先让我坐下,就问我姓名、年令、家乡住处和来意。我说完后,就劝我:“先回去吧,你年令小,天天打仗,等二年长大了再参加。” 我说:“我小也能拿枪打鬼子,打鬼子不容许等二年”他们看我纠缠不走,又向我说:“我们这个险伍太艰苦,又不挣钱,你还是去参加别的队伍吧!”我知道这是在考验我。于是,我回答说:“国民党卖国,他们(旧东北军)军队是打粳米,骂白面;土匪到处枪夺,唯有咱们抗日义勇军,老百姓欢迎!真打日本,又以富济贫,人人拥护!这支队伍吸收我,为国家、民族、死了也光荣!”经过这一段口试,虽然是毛遂自荐,也把我留下了,分配到宣传部工作。第二天行军时,还发给我一支套简子步枪。个小上马也困难,还背去大枪——这支大枪还是不好使的才叫背着。行军一天,被枪压得肩膀疼痛难忍。那我也要坚持,不能表现出赖蛋的样子。同志们管我叫小老疙疸,处处关怀照顾我。过些日子,给我换支马钩子枪,比步枪轻多了。我到底得起了领导的考验。我在宣传部的工作是:到哪里就写标语、撤传单,组织、召集群众开会,放赈,救济贫苦老百姓,宣传抗日救道理。当时,部队组织是:总指挥张甲洲;政治委员李育才(赵尚志);下分三个大队;第一大队长夏尚志;第二大队长老黎(名字忘了);第三大队长高**(名字忘了);教导队长张清林(现叫张革);少年先锋队队长金永锡(鲜族),付队长张兴。后来改编时,把我调到少年先锋队当战士。 我参加过的主要战斗:一、强渡少陵河战役。我们这支队伍成立后活动在巴彦县东北部地区,即洼兴桥、七马架、炮手镇一带。有了基础后,就在六月间,向西部开辟。在强渡少陵河中途,竟遭到地主武装截击。我们冲破了敌人步步阻击,强渡少陵河,踏遍了西大界(即西集镇以北广大地区 呼兰县东部无岗子、窝集林子、吉祥堡)。在这次战役中,李育才政委头上戴的草帽,被敌弹横穿了两个洞,因帽上突起,两边高,中间有条低沟,弹丸未挨上头皮。同志们无一伤亡。 二、解放巴彦县城。春节,即旧历卅夜,日军侵占哈尔滨。巴彦县城已由敌伪统治。我们部队联合原东北军才洪献旅长耿旅长(实际都是原东北军的团长),还有红枪会,还有土匪绿林好等分兵进攻。经过一夜战斗,一举解放了县城。我们部队是打城南面。进城后,我们组织群众开后,宣传抗日救国,又到街头写标语,撤传单,共驻扎一个礼拜。由于才洪献野心勃勃,妄想把所有队伍都归他统辖,封官加禄,自称军长,别人都封为旅长,如绿林好就封为旅长,所以产生分岐。因为我们革命的队伍,不是为的升官发财,所以,谈叛决裂,于夜间全部退出巴彦县城,分驻在城西南十二马架屯子和城北的三门王家屯。 三、王显屯的战斗。龙泉镇北王显屯本来是解放区,可是我们从巴彦县城北进。经过一夜战斗,方打破了敌人封锁线,二次解放该屯。我们牺牲了两位新同志。战斗结束后,把地主的粮仓打开,救济了贫苦农民。 四、夜袭康金进。经侦察得悉:滨北线康金进火车站驻扎日军部队。我们从呼兰县头道沟子屯出发,急行军四十里,到了康金井,先把铁呼拆断两处,然后袭击车站和镇内。结果,扑了个空,日军在白天已经退回绥化。 五、东兴大战地主武装孙三闫王。1932年11月间,我们部队从绥化县泥河地区经巴彦县黑山后到炮手镇一带,联合了苏旅长(即原土匪绿林好)和巴彦县中学校长孔庆尧队伍,共同合作,进攻东兴县。午后两点多钟,到达东兴县城,守城为军孙三闫王顽强抵抗。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一举解入了东肖县城。第二天黄昏时分,敌人四面围攻,经过一夜战斗,次日佛晓,方把敌人击退。第三天,夕阳将下,敌人又从东门攻入,继而,北门也被敌人攻破。李育才政委阻止我们队伍不要后退,他在指挥中。被敌弹打中左颧骨。张清林队长在北门防守,敌人放火烧房子,烧得分满面伤痕,衣服也烧破了。我们聚集在泰东公司院内,人无粮吃,马无草喂,四面有炮台被人控制炮台眼。同志们在炮台眼中弹数人。在大门口进来一棵子弹,击中了三位同志——一名中臀部,一名中膝盖,一名中脚后跟。院内尸体十几具。连续三天三夜没吃饭,没睡觉,在酣战中来了精神,既不困,又不知饿。第五天夜间,在部队掩护下,先把伤号安全护送出城,然后,把西墙开个门,随即全队撤出东兴县城,转移到巴彦县境内。 |
浏览:87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