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红军人物志__抗日英雄、清华英烈张甲洲纪念馆
中国红军人物志

抗日英雄校友张甲洲照片73年后被发现

姜国

  抗日英雄为国捐躯名垂千古无照留存
  
  这张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照片的核心人物是张甲洲将军。张甲洲出生于黑龙江省巴彦镇东乡繁荣村张家油坊屯,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北京)市委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奉命返回家乡创建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中共抗日第一枪,成为一位功勋卓著、彪炳千秋的伟大抗日民族英雄。
  
  张甲洲历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军长,1937年8月28日与日寇作战壮烈牺牲,年仅30岁。1983年,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给巴彦县委办公室的复信中深情地回忆:“张甲洲同志是我在清华的同学,当时他是党员,我是团员。他为人非常正直,对党十分忠实,很有能力和魄力,对我教育很深,至今仍极为怀念。”
  
    这张照片的另一重要人物是赵尚志将军。赵尚志,辽宁朝阳人,名垂千古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名扬世界的“中国夏伯阳”,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与日本关东军浴血奋战,63年前壮烈牺牲。解放后,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不屈不挠的中国好儿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当时的松江省(今属黑龙江省)珠河县改为尚志县,哈尔滨市新城大街改为尚志大街,并建立了雄伟壮观的赵尚志烈士纪念碑、赵尚志将军纪念馆。然而,所有的纪念场馆展出的都是赵尚志的画像,因为寻找了半个世纪,谁也未发现赵尚志生前留下的照片。英雄生前叱咤风云,后人却不知其英容,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孤版照片打开记忆弥足珍贵石破天惊
  
    赵尚志生前到底有没有留下照片?日前,党史老专家、离休老干部梁宗仁给长期研究东北抗战史的本文作者送来一张刚刚发现的孤版老照片,东北抗联三路军特派员、鲜为人知的地下英雄、94岁的吉林省离休老干部阎继哲和抗联著名女战士、省级离休老干部、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双双惊呼:“这是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领导同志在取得攻占巴彦县城胜利后的合影,照片上的张甲洲将军和赵尚志将军、于天放将军我们都认识!他们都是抗日联军名将、民族英雄,值得永远怀念!这张照片太珍贵了!”
  
    这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呢?这是一张尘封了73年的老照片,这是赵尚志生前的唯一照片,这是巴彦抗日游击队唯一的照片。
  
    专送北京技术鉴定专家确认图中英雄
  
    名将身后奇事,奇闻石破天惊。1月10日上午,资深党史专家梁宗仁应邀进一步介绍了情况。
  
    梁宗仁今年75岁,长期专门从事抗战时期的党史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打响中共抗日第一枪的巴彦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历史颇有研究,曾在大江南北多次走访当年的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和巴彦抗日游击队健在的领导人。
  
    他对笔者说:“这张照片,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抗日民族英雄张甲洲、赵尚志暨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领导成员的照片,十分珍贵。这张珍贵的照片是东北抗联三路军政委、原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冯仲云1948年收集到后转交有关部门的,送照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军长张甲洲的夫人刘向书。那时收集到了很多照片,相当一部分未展出,都存在了资料室里。‘文革’后,张甲洲将军的后代多次寻找这张照片,找了28年都未找到。日前,有识之士终于辗转找到了这张有张甲洲的照片,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赵俊清认定照片上就有赵尚志。张甲洲是名震京华的中共地下党领导人,曾指挥了全国三万大学生南下示威请愿,后返回家乡拉队伍、杀鬼子,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红36军军长。他身材高大、勇猛善战、勇往直前,当时人们都称其为‘张大坦克’。赵尚志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红36军参谋长时化名为李育才,当时人们都称呼他为‘小李先生’。照片上,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领导成员穿的整齐服装,是从巴彦县城日军仓库缴获的日伪军新军装。经我多方走访考证,巴彦抗日游击队1932年8月16日攻克巴彦县城,照片是8月18日上午拍摄的。”
  
    英雄照片70多年后惊现的消息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照片被送到北京,经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确认照片前排中间执马鞭的矮个青年确是赵尚志。
  
    拼战沙场传奇一生英勇抗战日寇丧胆
  
    民族危难,壮士挺身而出。坚持白山黑水抗战14年,东北抗联打死打伤日本侵略军17.8万人,日本高官哀叹:“张甲洲的,治安之癌!”“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张大坦克”、“小李先生”戎马一生、壮怀激烈,富有传奇色彩。这张照片的发现,让人们再次回忆起那段历史和张甲洲、赵尚志等抗日豪杰拼战沙场的英勇。
  
    1932年4月,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清华大学学生、著名学运领袖张甲洲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之命率领于天放等6名党员大学生踏上了悲壮的“打回老家去”的征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和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东永德旅馆秘密会见了张甲洲等热血青年。罗登贤代表中央和省委指示他们马上返回家乡,创建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民拿起刀枪向日军开战。1932年5月16日,“七马架暴动”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中共抗日第一枪,张甲洲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曾就读于黄埔军校的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调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治委员,于天放任巴彦抗日游击队特派员、情报处长。
  
    攻巴彦轰动关内外拍合影留历史瞬间
  
    巴彦抗日游击队在战斗中成长,日益兵强马壮。根据于天放送来的情报,张甲洲决定攻打巴彦县城。1932年8月16日凌晨,巴彦战斗打响。张甲洲命令敢死队头顶八仙桌、桌上蒙着湿被,“土坦克”冒着弹雨冲到古城巴彦墙根下,“轰隆!”一声巨响,5米高、2米宽的青砖城墙被炸开一个大豁口,张甲洲、赵尚志跃马挥刀、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领800名游击健儿前赴后继、奋勇拼杀,一举攻占了巴彦县城,全歼日军一个中队128人、伪军一个大队344人,击落一架低空盘旋侦察的日军“红肚子”飞机。
  
    巴彦大捷轰动了关内外。硝烟尚未散尽,游击队指挥员们兴高采烈地聚在司令部集体合影,留下了永恒的纪念。照片上,平均年龄刚过20岁的抗日指挥员们军容整洁、服装统一、英姿勃发,显示了中华儿女要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932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巴彦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张甲洲任军长,吴福海任政治委员,赵尚志任参谋长。红36军下辖3个骑兵师,共4000余人。张甲洲、赵尚志指挥所部奇袭兴隆镇、大破东兴县,在松花江北岸十余县点燃了熊熊的抗日烽火,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这幅照片承载着辉煌、记录着不朽。1932年,巴彦抗日游击队打响了中共抗日第一枪,5年后———1937年8月28日,张甲洲将军在黑龙江省富锦县与日寇作战时壮烈牺牲;10年后———1942年2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将军在黑龙江省梧桐河为中华民族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共同践行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庄严誓言。
 浏览:135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3/29 16:10:2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石井贯一碑文提到的张甲洲(收藏于2008/9/17 13:59:03
尤秀玲我的家园 我的母亲(收藏于2008/9/14 2:02:53
运涛仰视北大(节选)(收藏于2008/9/14 1:40:26
黑龙江省巴彦县巴彦抗日游击队(收藏于2008/9/14 1:30:24
舞鹤游天抗日民族英雄张甲洲(收藏于2008/9/14 1:17:41
七绝剑客鹧鸪天.木兰寻诗(收藏于2008/9/14 1:13:28
赵尚志(收藏于2007/6/11 10:12:13
统一的抗日武装(收藏于2007/6/11 9:59:20
东北抗联的历史(收藏于2007/6/11 9:57:13
张甲洲遗作反日大同盟歌(收藏于2007/6/10 21:37:4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梁宗仁巴彦抗日游击队始末(访问16431次)
20集电视连续剧《喋血英魂 》剧情介绍(访问6477次)
黑龙江省巴彦县巴彦抗日游击队(访问5532次)
黄福清中共富锦市委书记黄福清同志的讲话(访问5461次)
贾毓麟赤化分子(访问5394次)
清华大学清华英烈纪念碑(访问5218次)
李佩友 徐凤超巴彦走出14位将军(访问5185次)
胡显章试谈清华精神(访问4866次)
dd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战斗序列沿革(访问4411次)
梁宗仁张甲洲传略(访问428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李女士读后感(评论于2015/9/1 12:18:4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4/9 12:10:38
古智新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3/9 20:27:07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2/10 22:44: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4/5 19:46:3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