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庄秋贵家族__庄秋贵之家
庄秋贵家族

泉州华侨史略

庄秋贵 摘抄

  概 述
   
  泉州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有600多万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1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泉州市有归侨、侨眷300多万人,占福建省归侨、侨眷总数的50以上,占全市总人口的53.9。1990年全市139个乡镇中,75是重点侨乡。
  泉州华侨出国的历史悠久。唐代泉州沿海一带地狭民稠,田不足耕。人民在围垦海滩,向大海要粮的同时,开始沿着海路外出谋生。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和东方大海港,泉州人出洋兴贩贸迁蔚然成风。明清实行“海禁”,泉州港随之衰落,使大量依赖海上贸易维生的泉州人不得不冒险向外拓展,以至在国外垦荒辟地,作久留之计。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居留海外的泉籍华侨估计已逾30万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南洋群岛各埠的开发和“契约华工”制度的发展,以及家乡的战乱、天灾人祸,使泉州人大量移居东南亚和世界各地。不断的再移民,又使海外泉州人分布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展。
  泉州人到达侨居地后,与当地居民并肩劳动,拓荒垦殖,修桥造路,建立村镇,兴办文化教育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尽了一些力量。在开发、建设侨居地的过程中,少数乡亲通过长期积累和勤奋经营,在侨居地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价段,企业得到发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外泉籍乡亲中已涌现了少数资力雄厚的企业家和大企业。泉籍乡亲与侨居地国家和人民荣辱与共,他们积极参与、支持当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为居住国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侨居地获得独立创建国家之后,他们绝大多数先后参加居住国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
  海外华侨关心祖国的兴亡安危。与历次民主革命运动中,无数华侨爱国志士与祖国人民一道出钱出力,毁家纾难,前仆后继,英勇献身,在中国革命史和闽南革命史上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泉籍华侨在侨居地加入中国同盟会,出资出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光复厦门、泉州之役,不但经费来自华侨,主要组织者和大部分领导人也是来自国外的泉籍华侨。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0月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多数执委是泉属各县籍华侨。南侨总会发动和领导东南亚广大华侨支援和参加祖国抗战。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一大批泉籍华侨从东南亚各国回到闽西、闽南、闽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为福建省和泉州的解放作出重大的贡献。
  泉籍华侨一贯关心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事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在家乡泉州和厦门、漳州、福州,以至上海等地投资办企业,自民国初年到1949年8月泉州解放前夕,举凡开辟公路、组织汽车运输公司和电灯公司等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公共事业,几乎都是泉籍华侨投资倡办或独资创办的。泉州商业和金融业兴盛,市场活跃,又是与充裕的侨汇分不开的。新中国诞生以迄1966年,泉州地区多数国营企业的前身都或多或少有华侨投资的成份。1980~1990年,华侨又在泉州投资1800多万美元设立70多家企业。
  泉籍华侨捐资家乡公益事业可上溯到明代后期,至19世纪后期逐渐增多。进入20世纪,除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外交通隔绝外,返乡举办公益事业的人士从未间断。1979~1990年,华侨和海外乡亲捐资泉州各项公益事业达7.9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捐赠尤为突出。对卫生、体育、交通、水电设施、市政建设、宗教祠庙、赈灾慈善、扶贫敬老和侨联会所,也都慷慨解囊,为泉州市及其所属各县(区、市)文教事业的发展,以及增进社会福利作出重大贡献。造福桑梓,影响深远。
  清政府自同治年间(1862~1874)起,就在国外设领事保护华侨。其后,劝捐、护侨、争取华侨投资、沟通侨汇、华侨教育等项侨务工作逐渐展开,并在厦门设立保商局以保护福建华侨。但清末吏治腐败,敲诈勒索归侨、侨眷事件不断发生,侨务工作成效甚微。民国元年(1912年)8月,福建暨南局在厦门成立,并在泉州设立晋江分局。由于民国初期社会动乱,侨务机构经常更迭,侨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民国23年12月,福建省设立厦门侨务局。厦门沦陷后,厦门侨务局于民国27年11月迁设泉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地区先后设立晋江专署侨务科(局)、归国华侨联合(谊)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在维护华侨、归侨、侨眷权益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受“左”的影响和干扰,也曾有过某些失误。“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侨务机构,落实各项侨务政策,加强保护华侨、归侨、侨眷权益工作,侨务工作已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出 国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成功。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载,随行弟子中有“泉州超功寺僧昙静”。
  唐代中期,随着泉州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历(766~779年)中泉州涌现“市井十洲人”,“还珠入贡频”的兴盛景观,对泉州人的成批移民出国起了促进作用。据考古资料,在唐代因华侨众多而被称为“小中国”的桑多邦(闽南人称为“山猪墓”)发现有唐代泉州出产的黑瓷与白瓷。在文莱,也发现过安溪的唐瓷,从而证明文莱已有泉籍华侨。咸通十四年(873年),泉州僧人释智宣出国取经,在印度侨居25年,于天祐四年(907年)回国。
  乾隆《泉州府志》载:唐末五代初王潮、王审知兄弟及其后裔王延杉据闽期间,发展生产,大兴海舶。到了“闽国”晚期,“弊政百出”。泉州地区人民成批逃往国外谋生。
  北宋泉州人出国,见诸国内外资料的有:《宋会要》载有泉州海商邵保往返占城的事迹。据《高丽史》及中国史籍记载,大中祥符八年至元祐六年(1015~1091年),前往高丽的泉州人有林仁福、陈文轨、庐遵等19批次,其中注明人数的有7批500多人。其中欧阳征、陈亿、刘载等人留在高丽为官。《参天台五台山记》载,熙宁三年(1070年)已有泉州人往日本。日本的史料录存的泉州客商、纲首李充的“公凭”载:李充及同船计67人,于崇宁元年(1102年)贩丝瓷往日本,滞留两年后回国,翌年再往。
  南宋时期,泉州人口继续增长,人稠地瘠,且造船业发达,为泉州人远航提供有利条件。此后,侨居国外者渐多。(宋)《夷坚志》载:泉人王元懋,“少时祗役僧寺,其师教以南蕃诸国书,尽能晓习。尝随舶诣占城国,王嘉其兼番汉书,延为馆客,及嫁以女。居十年归来”。南宋后期,暹罗素可泰王曾慕名招来中国工匠,仅晋江磁灶吴氏族人就有多人“泛海传艺”。1972年,文莱穆斯林公墓发现一块南宋墓碑,上刻“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1264年)男应、甲立”,为宋代泉州人侨居国外的物证。宋代三佛齐与泉州之间关系密切,有不少泉州人定居印尼三佛齐,从事农业生产。宋末战乱,“泉州地区居民纷纷外逃出洋”。或仕占城,或婿交趾,或别流远国到柬埔寨和泰国等地。
  元朝致力于拓展海外贸易,泉州列居东方大港,泉州人出国较前兴盛。据《岛夷志略》载:元代,泉州对外交往已达99个国家和地区。其时,泉州与爪哇之间有船舶通往,流离其地的泉州人颇众。《岛夷志略》古里地闷条载:“昔泉之吴宅(今属洛江区河市镇),发舶稍众,百有余人,到彼贸易。即毕,死者十之八九,间有一二而多羸弱乏力驾舟随风回舶。”同书还记载有泉州人“往麻逸国、酥禄。
  元末战乱和明初“海禁”,泉州港逐渐衰落。明初,泉州只“通琉球”。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据《久米村蔡氏家谱》载:始祖讳崇,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备三十六姓之例奉敕来铎中山。中山蔡姓,自此始也”。这些是泉州人移民琉球的具体例证。其后,明朝廷再赐姓的尚有泉州林姓,其中林易庵于成化二年(1466年),率长子林琛引琉球入贡,林易庵以年迈请准回乡养老。有些向来依港市贸易为生的泉州人,不得不向海外发展,其中假道琉球往日本、高丽(今朝鲜)及南洋各地的,为数不少。《瀛涯胜览》也记载:杜坂,“此处约千余家,以二头目为主,中国广东及漳、泉州人多逃居于此”。同书还记载:“旧港,即古名三佛齐国”,“国人多广东、漳泉逃居此地”。据(英)W•J•凯特《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一书记述:明初,在今印尼的杜板、锦石、旧港、泗水、饶洞、日葛礁及西婆罗洲等地已有华人居住区,以福建闽南人占多数,并已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过程。据推算,明初,印尼各地的华侨最多时估计总数至少有2万多户、5万多人,整个东南亚地区华侨总数不少于10万人,其中泉籍华侨人数约有四五万人。
  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起,倭寇屡犯泉州,战乱频仍,灾荒饥馑,农民破产,逃生海外日多。如《石狮蔡氏宗谱》载:“兵燹后,阖族苦于倭寇,纷纷外逃出洋”。安溪县龙门地区因倭寇入侵被迫出洋的有七八百人。《海国图志》载:“嘉靖间,闽粤人多至满剌加”。《瀛涯胜览》冯承钧注也提到:“嘉靖间,漳、泉及潮人多至马刺加、渤泥、暹罗”,《明会要》载:嘉靖间,张链居三佛齐,“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附之”。“嘉靖而后,国用不足,屡行加派”。加上灾荒所迫,泉州地区出洋人数就更多了。安溪《尚卿苦竹林吴氏族谱》和《金谷河图郑氏族谱》,永春《岵山陈氏族谱》和桃城《鹏翔郑氏族谱》均记载了族人在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往日本、吕宋等地的情况。至万历年间(1573~1619年),“漳、泉民贩吕宋者,或折阅破产及犯压冬禁不得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佣贾杂为生活;或娶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以数万计”。仅晋江金井坑西村,万历三十四年前后,飘洋过海前往吕宋的即达150多人。见之于安海黄、陈、颜三胜族谱,自万历三十五年至崇祯十二年(1607~1639年)卒葬吕宋者即有13人。嘉靖、隆庆年间,金门居民也开始向海外移居。
  明朝后期,东南亚华人区不断扩展。16世纪中期,安海颜姓即有5人卒葬顺搭(即万丹)。其他,如乌戎卡鲁、马鲁古、马辰、望加锡、巴城(雅加达)、三宝垄等都有不少泉籍华侨。而前往日本的人数,也续有增加。南安石井人郑芝龙,万历四十年(1612年)往长崎,当时日本有华侨3万多人,泉州人李旦为平户华侨领袖,与其弟李华宇同为平户最有势力的海商。芝龙的岳父翁翌煌也是泉州人,他的结拜兄弟中如排在前列的船主杨天生、张宏即分别为晋江、南安人。
  清代泉州人出国高潮迭起。清初的“海禁”和“迁界”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惨剧。涉海船户、渔民、商贾,或随郑成功东渡台湾,或辗转流寓南洋,就连山区德化县也有徐奇勋因往南洋经营致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入台湾,实现祖国统一。而原来随郑成功渡台的泉籍官兵不愿回内地者, 相继乘船赴小吕宋或爪哇、马六甲各处。翌年,“海禁”解除,此后,从安海、后渚经厦门、澳门、广州往国外的泉州人,见于各侨乡族谱的记载,不胜枚举,如永春《东山鲁国颜氏族谱》、南安石井《曾氏族谱》、《洪氏族谱》以及安海10姓11部族(房)谱,均有族人往吕宋、暹罗、巴城、安南、日本、文莱、柔佛的记载。
  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虽再次实行“海禁”,仍有不少泉州人私下出洋谋生。庄为玑等《福建晋江专区华侨史调查的几个问题》一文的附表载: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仅晋江县侨乡族谱记载前往泰国、越南、柬埔寨三国就有46人。
  鸦片战争后,殖民者开始在厦门、金门干拐卖华工的罪恶勾当,人口贩子深入泉属各县“招募”华工。泉州地区的劳动人民成为西方殖民者拐卖出国的“契约华工“的主要来源。据《华工出国史料》第三辑及冲绳县《历代宝案》载,1852年,美国“猪仔”船罗伯特•包恩号从厦门运出410名(一说475名)遭难“契约华工”中,载明祖籍为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五县的泉州人共207名。在殖民者支持、纵容下,东南亚华人私会党控制的华商“客馆”经营贩卖“契约华工”的规模更远远超过西方殖民者的拐卖华工活动。 此外,因农民起义失败逃亡国外和遭受自然灾害被迫出洋谋生的,以及传统的牵亲引戚前往国处的自由移民,也有相当数量。例如咸丰三年(1853年),以永春林俊为首的红钱会起义失败后,林俊的儿子观麟、观柔和部属姚元章等一起逃往悉尼。同年,惠安县邱二娘和安溪县陈圣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也有一些人逃往南洋。同治四年(1865年),永春人民反征收“厘金”火烧税馆事件发生后,因统治者残酷镇压,导致人民大批出国。光绪十八年(1892年),德化陈拱领导的反盐税农民起义失败,陈拱的家乡浔中丁溪“父老相率渡洋者不下数十家”。陈拱的军师德化赤水陈政楷兄弟和先锋陈政合同时出走马来亚。辛亥革命前夕,新马地区“三生馆”领袖戴炎、蔡水应及拳师魏木器都是逃亡国外的泉州“三合会”会员。泉州南门外亭店村杨嘉钟及其宗亲牵引出洋前往菲律宾的,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有600多人;泉州新门外树兜村蒋备球及其族亲往印尼泗水的,至民国初达千人以上。
  清末民初,泉州沿海地区封建械斗盛行,导致田园荒芜,村民纷纷外逃出洋。晋江林股械斗中,前仓村24户中有16户18人先后往印尼、菲律宾等地。民国3年(1914年)春涝、秋旱;民国5年大旱,水井、河流干涸;民国6年,台风暴雨成灾;紧接着护国军、靖国军、粤军、北洋军此来彼往,战火纷飞,抓丁、抓夫、派款、派饷,人民饱受苦难,纷纷携眷飘洋过海谋生。
  民国7年以后,泉属各县民军蜂起,各霸一方,互相攻掠争战;日为军,夜为匪,兵匪一体,敲诈勒索,烧杀枪掠,弄得鸡犬不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造成泉州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出国潮。据民国10年9月9日《奋兴报》载:“吾永(春)……近来政变,地方骚乱,匪徒蜂起,遂相率遁逃,挈妻携孥,偏安海外,此吾邑年来所以十室九空也”。同年,安溪湖头后坑陈氏,反抗民军骚扰,打死匪首陈梧桐,因怕报复,全村200多人逃往新加坡。民国12年4月,晋江金井坑西村,因陈国辉匪徒骚扰,全村400多人有300余人四处逃难,其中不少逃往海外。民国14年7月~11月,“永(春)德(化)民众苦于军匪,相率渡洋……达6千余人(《崇道报》载《永春18年来大事记》)。民国15年,泉州地区因民军混战出国人数估计近20万人,净增数超过13万人)
  民国16年国内大革命失败后,泉州各属有不少人被迫出国。此后,也有不少人为逃避抓丁前往国外,如石狮钞坑村民因逃避抓壮丁,一天中前往菲律宾的竟达40多人。
  民国23年,南洋橡胶和锡价格上涨,海峡殖民地急需劳工,以及国内农村经济破产和抓壮丁的影响,泉州地区出国人数迅速增多。民国23~27年,泉州地区出国人数估计净增近10万人。其中永春县出国的青壮年达二三万人, 岵山乡因青壮年男子出国,几乎成为“女人国”。
  民国27年5月厦门沦陷后,大部分华侨出国改从泉州经上海转赴南洋各地,交通不方便,加上南洋各口岸限制华侨入口,造成泉州地区华侨出国人数锐减。
  民国28年,泉属各县从泉州口岸出国人数,据《福建华侨档案史料》所载数字净增3426人。此后,泉籍华侨回国的急剧增多。据民国34年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编印的《侨务工作十三年》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有135万多名华侨回国,其中福建华侨40多万人。估计这一时期泉籍华侨回国人数在25万人以上。民国34年秋至民国35年,东南亚各国战争创伤未复,一时无法吸收新移民,出国人数仍然少于回国人数。
  民国36年起,泉州地区出现了出国高潮衷落后的短暂出国高峰。据厦门侨务局统计,民国36~38年9月,从厦门出国人数净增84625人。另据林真《战后闽籍华侨复员东南亚问题概述》一文统计:民国36~38年,闽籍华桥复员东南亚人数19682人。而据泉属各县(市、区)有关侨情调查资料估计,民国36~38年间,泉州地区出国人数达25万人左右,其中部分经香港移居到世界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安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改善,从根本上消除了促进劳动人民大量出国的因素;加上东南亚各国先后独立,并采取进一步限制华侨入境的政策,泉州地区移居国外的人数大幅度下降。但作为中国著名侨乡,出国人数仍然不少。尤其晋江县出国人数40多年来一直居泉州各县、市首位。另方面,1949年10月至1951年,华侨青年回国学习和参加祖国建设人数至少在5万人以上。据福建侨务委员会1951年公布的材料,晋江专区各县、市(缺金门县数字)旅外华侨有120多万人。
  1950~1990年,泉州人移居国外曾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在1956~1962年,共有4万多人经香港转赴国外定居。其中1956年、1957年、1962年出国的人数较多,年达6600多人。同期,回国定居的也有4万多人,出国与回国的人数大体持平。第二次高峰从1972年持续至1979年,以1978年出国(境)18839人最多,占全省出国(境)人数的70,其中部分滞留香港、澳门。第三次高峰出现在1985年以后,每年移居国外的均在4000人以上。其特点是大量以自费留学或旅游、探亲出国后,转为定居;以投资移民形式出国的人数亦颇众。
  
  
  分 布
  
  
   
  自唐代开始,泉州人因商贸、谋生、避乱、游历前往今菲律宾、文莱、印尼、越南、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置市舶司后,泉州海商前往的国家渐多。至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此后,又有不少的泉州人在泰国、柬埔寨定居。元代,泉州海商前往的国家、地区进一步增多。至元末明初,旅居海外的泉籍华侨估计已达四五万人。
  明代中后期,葡萄牙殖民者在闽南沿海劫掠劳动人民运到印度果阿卖为奴隶。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窃踞澳门后,一直以它作为从事“凌棘居民”、“掠卖人口”的据点。有些被掠卖的闽南人被转运非洲的阿尔及尔和莫桑比克当奴隶,这是泉州人移居非州之始。16世纪初,随着西班牙殖民者在漳州月港、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大帆船贸易”的兴起,泉籍华工、华商随船前往墨西哥、秘鲁,有的并在当地的纺织工场做工。之又将泉籍华侨居住地扩展到南美洲。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开始有泉州人定居新加坡;道光年间(1821~1850年),已有永春人侨居老挝的闽楼(芒隆)。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旅居海外的泉籍华侨估计总数已达30多万人,分布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文莱(包括捞越、北婆罗洲)、柬埔寨、日本、南朝鲜、老挝、琉球、缅甸、锡兰(期里兰卡)、帝汶、印度、墨西哥、南非、毛里求斯等21个国家和地区。
  鸦片战争后,被西方殖民者招募或拐卖的“契约华工”,有的幸存下来,在契约期满后再移民;也有些华侨开始从东南亚向欧美移民;加上泉籍海员受雇于远洋轮船等因素影响,泉籍华侨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至宣统三年(1911年),估计海外泉籍华侨总数已超过80万人。分布在印尼、马来亚、北婆罗洲(沙巴)、沙捞越、纳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文莱、帝汶、日本、南朝鲜、锡兰(斯里兰卡)、印度、伊朗、埃及、留尼汪、毛里求斯、塞舌亚、马达加斯加、南非、刚果、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斐济、新喀里多尼亚、西萨摩亚、大溪地、檀香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古巴、牙买加、马提尼克、瓜德罗普、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荷属西印度群岛、秘鲁、智利、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哥伦比亚、荷兰、法国、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分布状态,自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没有多大变化,仅增加德国、苏联等几个国家,但出国人数却有较大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东南亚各国纷纷独立,中国政府鼓励海外华侨加入居住国国籍,90以上的东南亚各国华侨先后成为外籍华人,仅与祖籍地保存若干亲缘关系。
  5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亚国家华商经济的发展,商务、投资活动的日益国际化,居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泉州人出现了再移民的热潮;而从70年代中期开始,印支难民潮的出现,使大量泉籍印支华人,包括大量多代土生华人流向世界各地,使泉籍华侨、华人分布的国家、地区大增。
  
  
  
 浏览:103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3/20 15:45:5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庄秋贵西瓜与芝麻------建设节约型社会随想(收藏于2005/9/7 18:14:27
庄雅娟开心米奇真开心(收藏于2005/7/25 17:56:33
庄雅娟开心米奇真开心(收藏于2005/7/11 16:57:25
庄秋贵编辑庄子行年考(年谱)(收藏于2005/6/20 11:13:39
庄秋贵构建廉政工作体系 确保廉洁高效审计--泉港区审计局构建和实施廉政工作体系的做法及意见(收藏于2005/6/20 10:44:11
编辑部《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庄秋贵名录(收藏于2005/6/20 10:16:16
本报记者今天下午3时颁奖(收藏于2005/6/20 10:05:37
泉港区审计局  庄秋贵加强审计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收藏于2005/5/25 19:07:38
泉州市教育局体卫科泉州市第七届小学生美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收藏于2005/4/20 16:04:58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审计局支部庄秋贵共产党员、审计人与自律------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收藏于2005/3/21 9:45: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庄秋贵辑录小学生作文点评(访问21042次)
泉港区审计局庄秋贵外厝村拆迁工作日记(访问6317次)
盛实辑泉州部分史迹简介(访问5732次)
庄秋贵关于2月4日交通事故前后经过的说明(访问4110次)
泉州市教育局体卫科泉州市第七届小学生美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访问3988次)
庄秋贵泉港区石化城简介(访问3673次)
庄秋贵摘抄泉州百家姓(访问3473次)
盛实辑福建炼油一体化介绍(访问2682次)
德化县经管站庄秋贵德化县水稻成本核算及其技术评价总结报告(访问2281次)
德化县经管站庄秋贵农 村 集 体 财 务 审 计(访问220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林森龙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19 22:25:4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8/10 11:59:12
访客某老师变了(评论于2011/6/6 17:58:3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5/10 18:44: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26 11:03:2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庄秋贵家族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