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庄秋贵家族__庄秋贵之家
庄秋贵家族

泉州部分史迹简介

盛实辑

  泉州部分史迹---摘自《泉州历史网》
  
    2划:
    一眺石
    2划:
    八卦沟(八卦沟大濠上桥、四大街上桥、七城门桥)
    3划:
    小山书院 、上云古炮楼、三洲、万寿塔、万春寨、大正寨、大兴堡、土坂寨、土坑古民居、女阴石刻、下西坑陈氏宗祠、山腰庄氏宗祠
    4划:
    不二祠、太平寨(林氏太平寨、叶氏太平寨)、六胜塔、文明塔、文兴渡、井亭巷、水尾塔、王潮墓、王审邽墓、中宪第、乌屿码头遗迹、牛头寨、牛尾塔、天旌孝子祠
    5划:
    圣墓(郑和行香碑)、东湖(东湖成因、二公亭、史迹、诗文)、东石寨、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市舶司(清芬亭、市舶库、水门水关)、旧馆驿、旧馆驿董杨大宗祠、 白塔、古檗山庄、长福堡、石笋( 浮桥 石笋、碧坑石笋、长基石笋、 焦溪石笋、德化石笋)、石井、石井书院、石狮墓、永宁、世家坑、“龙山启后”土楼、芝山书塾、对渡碑、由义王氏大宗祠、古榕巷龚氏宗祠、正音书院
    6划:
    关锁塔(姑嫂塔)、安海(安平商人在海外)、安溪瓷窑址、老范志大厝、庄际昌状元祠、再借亭、成云洞(成云洞书院)、乐安孙氏家庙、百崎回族郭氏家庙、百崎回族伊斯兰教墓群、百崎接官亭
    7划:
    宋代沉船、宋皇室合族赵氏大小宗祠、李贽故居、李光地故居( 贤良祠 、“旧衙”和“新衙”)、来远驿、延平郡王祠、陈埭、陈埭丁氏宗祠、陈庆镛墓、陈军门墓、陈岩上陂(黄佛圳)、状元井、杨林书院、杨阿苗故居、贡院、鸡髻寨、龟湖塘、吴树第宅、苏廷玉府第
    8划:
    刺桐城、郑成功焚青衣处、 林銮渡、林路大厝、林伋墓、屈斗宫德化窑址 、官定石斗、阜阳苏氏宗祠、金城寨、金交椅山古窑址、法石、码头、
    9划:
    泉州、泉州十景、泉州八景、泉州十八景、泉州四大名山、泉州四大书院、泉州十大古石桥、泉郡接官亭、泉山书院(温陵书院)、
    欧阳书院、南外宗正司、南坑古窑址、南塘书院、祖闾苏古民居(胭脂井)、威远楼、侯卿陈氏祖祠堂、侯龙书院、前锋张氏宗祠、俞大猷墓、施琅故居、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园、映宝楼、厚德堡、洪氏家庙、洪氏大宗祠、星塔(镇海塔)、贵峰王氏家庙、美山渡、剑斗、
    10划:
    留公陂、涂岭古街、顾珀墓、唐寨、高龙寨、娱山楼、浯洲书院、浯江书院、莆宗土楼、通政巷王氏家庙、通政巷傅家大厦、桥南刘氏家庙
    11划:
    崇德书院、清溪八景、清洁寨、清源书院、黄宗汉故宅、康安土楼、梅石书院、梧宅古冶铁遗址、梧桐堂
    12划:
    韩偓墓、梁克家墓、溜石塔(江上塔)、巽莱庄土楼、曾氏龙山大宗祠、惠安、湖洋庄氏家庙、
    13划:
    瑞光塔、狮尊、溪口山窑址、衙口、衙口施氏宗祠、锦芳留、锦山湖上宫、锦山庄氏祖厝锦湖堂、锦山大寨山
    14划:
    磁灶、磁灶窑址、蔡氏古民居、蔡清故居(蔡文庄公祠)、蔡西石佛、聚宝街、聚斯楼、魁头柯氏大宗祠、牌坊
    15划:澎湖、镇海石、德美楼、横口郭氏家庙
    16划:
    18划:霞洲紫云黄氏祖厝、鳌水书院
  21划:霸皇寨
  
  部分史迹简介
  大兴堡
    俗称“大兴土楼”,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大兴岭下,建于清·康熙壬寅(1722年)端月。
    单檐歇山式,石土木结构。外有围墙,左右两个石门,石门厚2米、高3米;左右前角各有敌楼一个。
  民国时期曾为民军徐飞龙所驻扎。飞龙覆灭后,寨屋被陈国辉拆毁。今为村民所居住。
  土坂寨
    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土坂村,始建不详。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初九,郑成功长子郑经部总兵黄云率兵三千攻该寨,清·练总李寅球固守,各乡十一寨合兵支援,相持二十日,久攻不下,双方死伤二百余人。
  土坑古民居
    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1980年,该古民居建筑群曾被列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建筑群南面有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白石宫(参见“寺庙·白石宫”),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馆“选青斋”和北文武馆“凌云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筑群,于2003年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古民居建筑群
    土坑古民居建筑群兴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经明、清两朝,现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宅42座,总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均属石、木、砖结构。
    土坑古民居建筑群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窗门建筑雕琢内容丰富,屋内装饰华丽、镌刻细腻。古民居中雕塑种类繁多: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阴雕、线雕和透雕;按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楼阁雕等。
    南北文武馆
    两馆意在培植精武人才。
    南文武馆亦称“选青斋”(文革期间被拆毁),系清朝富商刘端弘(又称刘百万)建造的。
    北文武馆亦称“凌云斋”,清朝富商刘端瑜建造的,开设跑马道和练武场。北文武馆清道光年间曾出过提督刘开泰。周围有几株2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环抱,树荫蔽日。
  女阴石刻
    位于南安丰州大坑村西北边的泉永古大道,在通往清代官绅陈大玠石坊前的路边山坡上。是泉州至今发现的唯一“女阴石刻”。
    为矗立的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女阴外形,在“女阴”外形的四周刻上“来龙进宝”四字。四字鎏上红漆,与斑驳古朴的石碑显得极不和谐。据初步判断,可能为宋物,因为宋朝所写的“宝”字就有与现在一样的写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传,旧时大坑村一带虎满为患,经常伤及人畜。后来,有人认为该村山峰上有一巨石形似老虎阳具(已被炸毁) ,故老虎极为凶捍。为煞住“虎气”,在山峰巨石的对面竖起一块“女阴石刻”以避之。
  下西坑陈氏宗祠
    位于永春县横口乡下西坑村。
    《义门陈氏族谱》载,下西坑村陈氏的祖先于南宋时从福清县迁入以来,从不分家,陈家100多人长期共灶,一起耕作一起吃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到明·嘉靖年间已坚持了十二代,如此美德,远近闻名,被传为佳谈。明·万历年间,连皇上也知晓了,钦差提督冯挺等6名官员奉文行奖陈家,题写了“义门”木制匾额,挂于厅堂正面,长约2米,宽约0.7米;当时,将“义门”树为典范,倡导全社会讲美德,时人称陈家为“义门陈”。到清·雍正五十一年,永春知州郑一崧又题刻“笃行孝义”匾额悬挂于厅堂左面的壁上。“义门”、“笃行孝义”等匾额今尚存于陈氏宗祠中。
    经查阅《义门陈氏族谱》,发现陈家之所以能十二代不分家,和睦相处,原来是有14条严格的家规。 谱中记载:桃源(今永春)风土人物唯西溪(今西坑)陈氏共十二世同居,旌表义门为最后,家范数条简而整俭……寇入境而不犯……家规共有14条,写于牌坊以警示全家人,内容丰富严谨又很有趣。家规中重点体现了要尊重长辈,如规定早上要早起,听从家长安排生活和农务;晚上,晚辈要侍候家长入睡而后才能睡;年少媳妇正月及每月初一、十五要依次敬奉茶汤给尊长喝等。家规也体现了陈家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有福同享的一面,如规定吃饭时,男女各分一堂,每食必候同席,少长有序;长幼各穿衣服并同一架,欲穿则随取而宜,不分你我。陈家妯娌依次轮流炊事,年长者可免,对于刚嫁入陈家的新媳妇,第一年可免于炊事,专一听候纺织。关于财产和财务管理,更是制定得严密周到,收入、支出规定十分明细,娶媳妇、嫁女儿的聘金和嫁妆,就连待客接物、寒暑买衣物、丧礼棺木等都有所规定。细看这14条家范,便可知田租是陈家一笔很大的收入。
    相传,陈家每添一个男丁,就要多建一间房子,四面展开,100多人共同生活在规模宏大的大厝里。如今,该大厝成为陈氏宗祠,仅存内厅结构;虽然“前落厝”和周边“护厝”已荡然无存,但是其规模宏大的地基依稀可见。
    《义门陈氏族谱》记载:顺治庚寅,马侯破寨,剿戮先族……当地的流传是,有一年,官府派兵到下西坑村附近的草坑剿匪,问路时问到一个草坑的人,那人告诉军队:“这里只有西坑,没有草坑。”官兵便来到下西坑村,看到陈家大厝聚集那么多人,误以为是匪徒,就下马“剿杀”,多数人当场被杀,只有几人被活抓去,后来陈家的母舅托人去赎回,陈家因此衰败。
  山腰庄氏宗祠
    位于泉港区山腰镇锦山村,1998年,列为“泉州市肖厝管委会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沙格灵慈宫、峰尾东岳庙并称惠北“三大名构”。
    始建于明代初年,为留孙公开基前蔡卜居之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拓筑重建,光绪六年(1880年)修葺。年久倾圮,1989年因循原制重建,
    宗祠坐东朝西,三开间、三进深构筑,分为顶厅、中厅、下厅,厅与厅之间隔以天井,左右两廊上下相接,大门外为庭院,连成一体。横宽12米,纵深54米,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自庭院至顶厅分为4个阶层,以0.2至0.6米渐次增高,上下落差1.6米,整座建筑突显巍然矗立、高瞻远瞩之雄姿。祠内分布32对柱子,划分厅、廊、天井间隔。其中10对木柱红漆亮丽,7对石柱润白如玉,楹联镌书其上,尤为鲜艳耀眼。墙壁梁栋装饰人物故事、花鸟瑞兽,更是金碧辉煌。砌筑于顶厅天井边上的巨条岩石,长5.75米、宽0.74米、厚0.4米,实属古建筑中之罕见。屋顶橙色筒瓦铺盖,屋脊燕尾高翘,顶厅屋脊中央立五层小塔,两边塑二龙游拥,塔下左龙右凤,意为“龙凤呈祥”。中厅屋脊、下厅廊顶饰以双龙戏珠、葫芦飘带、鲤鱼跃龙门、飞凤麒麟、八仙过海,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在阳光下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下厅大门外左右厢墙上镶砌有石雕窗棂一对,八角框内透雕螭虎图案,外四角浮雕北宋·司马光“破缸救人”等历史典故,整个窗棂呈方形,边长1.5米,精美之作,堪称珍品。大门两边竖立雕刻有“双龙戏珠”、“二虎逞威”、“双凤朝阳”及人物的石鼓一对。左右墙垛上嵌入“双龙戏珠”、“麒麟呈祥”的浮雕。门前一对石狮盘踞两侧。庭院原有“旗杆夹”6对,系族人中举入仕,竖旗以示光宗耀祖而设。庭院现辟为花圃,种花植树。正门楣上方,红底金字“庄氏家庙”匾额,字迹苍劲。
    顶厅是宗祠的主体部分,厅堂中央设立神龛,供奉锦绣庄氏山腰宗族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历代有爵有功者附焉。堂内原高悬有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题赠的“祭酒”、“及第”、“解元”、“会元”、“会魁”、“明经”、“重游泮水”等匾额数十方。
  太平寨
    (一)林氏太平寨
    位于德化县城68公里的桂阳乡桂阳村1048米高的睡仙山上。带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山寨,寄托太平愿望,故名。是德化现存最古老、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且还居住众多人家的山寨。
    睡仙山 因形状如醉眼朦胧的大仙而得名。明·洪武元年(1369年),当地林氏聚族建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四月,林桂峰继任寨主,修葺山寨围墙50余丈,新建东西两座寨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至清·咸丰三年(1853年),先后四次重修,基本形成现在方圆9600平方米、寨墙高1、8~15米,依山势起伏绵延400多米的格局。
    林氏族谱和《太平寨志》载:清代太平寨最盛时,有房屋27座,内有林氏宗祠、祖厝、缙绅的藏书阁、店铺等,共65户500人丁。寨内高墙壁垒森严,并掘有其深莫测的古井。战时,全族入寨据守避乱,以擂木矢石迎敌,人人皆兵。
    太平寨人文蔚起。有明末名士林鹏抟,头名进士林模。
     (二)叶氏太平寨
    位于德化县国宝乡国宝村石竹山顶峰,海拔1096米。
    《国宝叶氏族谱》载:明·崇祯甲申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建,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石筑,四周石垣内架住屋两栋。正门上立横石碑一方,题曰“叶氏太平寨”。
    民国以后,匪氛四起,村人皆避寨内,屋宇始见倒塌。
  六胜塔
    又名万寿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港金钗山上,濒临东海,为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航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1961年5月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 ·政和元年(1111年),檀樾薛公素和僧祖慧、宗什募资建造。景炎二年(1277年):宋幼主避难南行,路过石狮海面,被元兵追击,永宁人董义成等十人助总兵刘洙救之。元兵至石湖,焚毁石湖塔。 元· 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锦江人凌恢甫重建。
    浑体花岗岩石砌仿木结构楼阁结构,造型颇象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八角五层空心,底围47米,高36.06米, 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每层设四门、四龛,位置逐层互换;楹栋正檐之间挑出莲花斗拱双抄承托塔廊。 层层筑有券门和方龛,石龛雕有石佛,门龛两侧浮雕“金刚”、“力士”神像, 也有塔檐、平座等等。技艺精巧,布局 匀称,并有雀替,莲花护斗。
  从卷形入内,则是回廊和塔心;塔心呈八角形 ,但中空似井,可以直下,这是与东西塔不同之处。在各层转角处的巨大石柱上, 它不作东西塔的方形”卢斗”,而用圆形仰莲盆式。同时,“雀替”的手法也较东 西塔繁复,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此塔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每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 。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上悬一块“花带碑”,刻着“万寿宝塔”四个字,右偏旁则 刻着“至元丙子腊月立”(1336年12月),“檀樾锦江凌恢甫建”等字样。
    六胜所处的石湖,是泉州沿海的一个小港,在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时期,它 和安海一样,都是外国商船的寄泊之处。据说,当时这里曾围筑城墙,有渡口十八 个,所泊的船舶常近百艘。它不但显示了海外贸易的繁荣,同时为六胜塔的建造, 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如今,六胜塔虽圮颓,部分塔檐石掉落,但基本保持原状,仍旧巍巍翼翼地 挺立在金钗山上。
  文明塔
  
     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后炉龙湖殿前东南方大石壁顶(传说历史上这里溪阔水深,溪水淹至大 石壁脚下)。现仅遗留第一层的部分石条及“文明塔、乾隆壬辰年阳月刘族建”的石雕牌匾一块。
    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明·万历二年(1574年),永春知州许兼善委派留安刘鱼山拆卸留安的留安塔和文明塔,填高永春城墙。清·乾隆壬辰年(1772年),留安村刘叔王发动族人捐资重建文明塔,塔高11丈1尺,第一层宽1丈2尺4寸,逐层缩减。后来不知何时何故倒毁。
  王潮墓
    位于惠安县螺阳盘龙山下,唐乾宁四年(897年)王审邽建。199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审邽墓
    位于泉州市区东郊凤山之麓,因墓陵在此,故又名“皇绩山”。
    王审邽(858-90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公元885年扶母随兄王潮率义军入闽后任泉州剌史十二年,政绩显著。累封工、兵、户三部尚书授威武军节度副使,晋开国候,卒谥武肃王。
    王审邽墓坐北朝南,长100.85米,宽27.05米,占地面积2728平方米。墓为砖石结构,呈马鞍形,环砌灰砖,上部封土,墓室保存完好。墓前尚存花岗石砌成的长8.03米,宽2.93米的三级台座,及残存墓身周围石基。
    1993年修复,并重建四个坪台,五十八级台阶。第三坪台建四角石亭二座,内竖墓道碑铭、重修碑记各一方。第四坪台置石雕文官,武士各二尊,石、石狮各一对,塑柱一对,石碑坊一座。
  中宪第
    又称“九十九间”,位于南安市石井镇。
    清·雍正年间台湾富商郑运锦所建,有大小房屋112间,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有护屋、花园、书斋、演武厅、梳妆楼以及假山、亭阁、水柑、鱼池等等,其中不少木石材料当时由台湾采运过来。
  牛头寨
    又名鳌头寨,位于德化县城郊西南丁乾村。与丁西村坪埔寨连寨。
    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军徐飞龙占据县城时,派兵驻守,并在牛头寨设立碉堡,堡外挖半掩体交通壕2~3道,附设散兵坑,壕外围鹿砦。坪埔寨堡加围一道木栅。是年九月中旬,该两寨被讨卢军摧毁(参“唐寨”)。
  圣墓
    位于泉州东门外约三里鹿园灵山。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府志》记载:“圣墓在灵山,灵山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相传唐·武德中来朝,有三贤、 四贤传教泉州,卒葬于此,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圣墓。”
    明·何乔远《闽书》载: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伊斯兰教教主穆罕默德派遣门徒三贤沙谒储、 四贤我高士来泉州传教,卒于泉州,葬于灵山。从此泉州伊斯兰教徒崇为圣墓,称其山为灵山。
    塔巴利在19世纪所写的《世界史》记述,穆罕默德曾向他的这两个贤人训示道:“求知要不远千里,即使远在中国。”
    圣墓有四廊九间十柱,柱形似梭。这种“梭柱”最早见于公元四世纪时中原地区的建筑物中。梭柱支撑起半圆形的石檐,从外朝里倾斜,成马蹄形。
    墓廊正中竖立一块阿拉伯文石碑,碑文写于722年斋月,1323年重立,大意是:“此墓为昔日传教此方二先贤之墓。贤者于发克富(阿拉伯天子之意)在位时,即来此,有善行,至今尚为人称道,后卒葬于此山。人们因其福祥而信之,一旦遭遇艰难,彷徨无策,即前来瞻礼,祈求默示光明,并有奉献,均获平安而返。”
    圣墓一侧的开阔地是宋、元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公墓。
  郑和行香碑
    三贤、四贤墓左侧回廊上立一郑和行香碑,文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漠斯(今伊朗) 公干,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蒙圣灵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
  东湖
    在泉州城原东门外,宋名七星湖, 明称“万婆湖”,是晋江下游江水冲积而成的自然沼泽大湖。
    东湖成因
    据水文地质学观点,湖泊乃地表形态演变中之寿命最短者,其成因多种多样。而东湖在古代曾属晋江古河曲之一部分,因上流水源减少及陆地上升,终成湖泊。
    据《汉书》载,西汉时晋水从金溪而下,溪水分向南北而泛滥。《泉州府志》称,“洋屿”岩壁有蛎壳之附着,说明洋屿古时曾处于海平面间;若然,则江南低洼地多在水下,更无论矣。至于江北,则淹没丰州一带,经清源及赐恩两山之南崖,东阻于象山与圣墓山,而南向沉洲、下围,连及江南,浩瀚一片,全属泽国。当时泉州城区几全淹没,仅些小洲渚,如今之中山公园高阜,傅府山,龙头、虎头二小屿;至于释仔、英哥两小丘等则微露头角耳。以是《汉书》始有“东瓯王走泉山,山瞰大泽”之记载,因清源山之南直至池店尽是汪洋一片也。
    三国时,则有王郎走泉山,游“朗山”之记载。“山瞰大泽”亦指清源山南,河水仍在泛滥,犹停渚于东湖。同时龙头山已经成陆,可供游览,王朗曾游此,因名“朗山”。
    六国时,东湖因陆地续升,水面续降,江南江北大部成陆。但晋江尚留一支河曲从鸟墩、白水营注入清源山麓,水位虽减,但仍属汪洋一片,故中唐林蕴《泉山铭》仍有“山瞰大泽”之语。该大泽以“牛臀石”作为尾闾,溢流倾泻,水量大而冲力猛,使东湖水面四向广阔。其后东湖面积因陆地续升而缩小,然尚不明显。
    勘其遗迹,知隋唐时东湖西岸,尚抵今第一医院之南北一线(当时二郎及忠义二巷俱在水下),东湖水西北尚弥漫今大城隍口、崇福寺与党校等地,湖水东抵圣墓山下,北至东岳前沿,南侧浩渺无际,与晋江河道几不分界。
    由于陆地续升,造成晋江主流与其河曲隔离,北门洋水面从而续降,含沙遂少,致使“牛臀石”难于磨损。从此,东湖北面水源被阻,水流大减,东湖西岸不得不退缩至二郎巷以东,使大壕(即涂、新二门间之水沟)以北火部成陆。此时约值隋末唐初,故泉州最初之罗城得以筑于二郎巷西畔,延至马鞍山而西进。
    然湖水持续下降,迨及中晚唐间,马鞍山以北一带亦几成平陆,故子城得以垒成正规长方形。斯时,祟福寺侧尚有浅泽,因呼为松湾(尚是东湖小滩)。
  至五代周末,则连崇福寺一带之水亦已退尽,故陈洪进得扩建崇福寺于松湾。
    史迹
    唐·贞元年间(785-804年)“湖面可四十顷”,东起东塘头,北至东禅寺,西抵东门兜,西南至民生崎下,南迤湖心村以南。唐·欧阳詹诗云:“含之以澄湖万顷,揖之以危峰千岭”。明·泉州史学家何乔远著的《闽书》中说:“郡境诸湖,此为最大。”
    明·《天下一统志》引李谊《二仓记》载:“城之东隅有万家湖者,渺弥十里”。万家湖也称万婆湖。传说明代倭寇进犯泉州,在东湖畔,见一老妪打草鞋,鞋长三四尺,觉得很奇怪,便问这鞋是给谁穿的?老妪手指东门城头回答,给吾儿穿的。倭寇往城头一看,只见一壮汉背靠城楼,脚伸城下,吓得仓皇逃遁。老妪姓万,人称万氏妈。后来,东湖也称万家湖。
    宋代两次大疏浚。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泉州知州刘颖付给十五禅寺钱米,令募工开浚东湖,堆土山四,在湖西南建斗门(闸门)四;淳佑三年(1243年),复“丰泽”斗门。疏浚时,把淤泥于湖中堆成七处墩屿,起名“七星墩”,东湖也因此别称“星湖”。东湖大约从北宋起广植莲荷,南宋·王十朋作《游东湖诗》和《东湖二公亭之二》时,有“湖光照我眼,荷香清我襟”,“手持荷花杯,共对莲花斟”等句。黄公度说:“十里凌 波带古亭。”明·庄一俊在湖中泛舟,则咏:“人在荷花水上行。”“星湖荷香”是古泉州十景之一。明·天启五年(1625年)重浚东湖,建揽古亭,泉人何乔远作《东湖浚湖记》。
     二公亭
    唐有东湖亭(亦称二公亭),在湖中大阜上。
    唐·贞元间,当时宰相姜公辅因直言忤德宗,贬为泉州别驾。贞元九年(793年)暮春三月,姜公辅与郡守席相同游 东湖,得一奇阜,有 意建亭,邑人得悉,三日成之,因“地为二公而见,亭从二公而建,”故署匾为“二公亭”。
    同年, 席相在此亭设宴礼送赴 京应试的欧阳詹等八名举子,姜公辅作陪,观者如市,泉人以此盛事竞相劝勉读书。 欧阳詹撰《二公亭记》。后来欧阳詹中进士第二名,与韩愈同榜,世称“龙虎榜”。
    南宋·郡守王十朋曾为之题诗,二公亭遂成一大景观。后东湖渐次淤积, 二公亭圯废。
     文革后重修东湖公园, 在西大门跨龙门桥处重建二公亭。亭柱有二联:
    “甲第破天荒,永怀姜、席二公德;人文夸海国,迈步关山万里程。”
    “凭眺湖山烟霭外,笑谈今古画图中。”
    诗文
    宋·苏随《东湖紀梦》:
    “梦乘变凤到仙家,侍女风流魏月华。
     琥珀盏斟千几酒,琉璃瓦种四时花。
     金藏传箓文刊玉,石刻题名篆点砂。
     一枕北窗初睡觉,日移门外柳阴斜。”
    明·黄凤翔《重泛东湖》:
    “重携杯酒泛晴湖,水送西方病欲苏。
     倚艇芳莲疑旧识,穿花野鸟狎相呼。
     数声短笛千山暮,一棹寒燈万壑孤。
     对月已成秋兴赋,何如张翰意莼鲈。”
    明·庄一俊《过东湖莲花犹开》:
    “来往东湖半里程,田家几处不知名。
     客惊落叶城中下,人在荷花水上行。
     八月风光翻夏赏,一年景象报秋成。
     登临不觉停骖久,好听前村长笛声。”
  长福堡
    俗称宝美土楼,位于德化县城西南宝美村,是该村陶瓷企业家苏明裕、苏重光两兄弟在清·乾隆六年(1741年),用了三年时间,花费十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
    该堡是德化县现有“体高”“盖顶”的土楼,外墙高达10米,相当于三层楼高;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规模宏伟,有东、西、南三座城门。
    土楼里有个广场,周边是三层142间楼房,世居当地苏氏族民,立业是陶瓷制造业和农业,最盛时住有数百人。
    民国初年,“官军”与“民军”在此称雄争霸。抗战时,国民党军占为“壮丁营”,集体屠杀因不堪虐辱而夺枪反抗的壮丁。“文革”时,两派“红卫兵”组织用古老的兵器在此重演一出古老的攻防战,被解放军官兵制止。自此,土楼伤痕累累,人去楼空。现无人居住,被作为仓库。
  石笋
  (一)浮桥石笋
    位于泉州城新门(临漳门)外三千坛接官亭附近龟山西南麓,建于北宋之前, 具体时间无考。1961年列为省首批文物保护之一。
    龟山,古代建了一座山川坛,作为祭祀风、雨、雷、电山川之神的场所,故地名称“山川坛”,讹传为“三千坛”。
    石笋之南为晋江下游,江水从石笋旁迂回而过,奔泻入海,因石笋之故,这段江水也别名笋江。而石笋西南侧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浮桥临漳桥,也因此别称“石笋桥”。
    石笋乃用五段圆柱体白色花岗岩经简单雕琢垒叠而成, 形状古朴,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状态,高四米,底部粗壮,上部瘦秃,末端略作尖锥状,形似破土而出的春笋。
    元·释大圭 《石笋诗》:“ 危石入青云,上有千岁木。 我来卧其间,天风响岩谷。”
    明·黄克晦七绝《石笋凝烟》:“一片云根天琢成,锦萌含箨绿苔生。烟中千古亭亭立,何必便(女字旁)娟映水明。”[注释]“云根”喻石笋,“云”言其高,“根”状其形。锦萌,色泽鲜明的笋。笋古称竹萌。箨,俗称笋壳。亭亭,比喻形态挺拔。便(女字旁)娟,美丽。
  ⑴“私憾击断”之迷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明朝隆庆府志)称,宋郡守高连惠(实为高惠连)以私憾击断石笋,明成化间,郡守张岩补而属之,今岁久苔生渐不见旧断之迹”。
    史料记载,高惠连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任泉州太守时31岁,生有二子一女,时值身强力壮,不可能因私憾(阳萎)而击断石笋。击断石笋的最大可能是:作为形似男性的外生殖器之物立于车水马龙的大道旁,被认为有伤风化,因此而遭到击断……
    那么明代府志为何记载“私憾”?有人认为:高惠连的女婿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人物,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高惠连因女婿参与变法失败而受牵连,使他后来也成为朝庭的“反派”人物,以致其身后的有关文字记载中都以低调处理。高惠连因“私憾”而做了两件为后来社会舆论所无法原谅的事:一是把原位于泉州城南之东的府学西迁;一是把竖立于笋江之畔的石笋击断为二。人们因此把日后泉州地区“衣冠遂减畴昔”的责任追究到他的身上。
    其实,高惠连活到90多岁。在泉期间致力于政事,科举兴旺、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正因有显著业绩,《安海志》中尚能查阅到宋朝宰相王安石为高惠连写的墓志铭。可想而知,一朝宰相为一个郡守写墓记铭,在封建时代是非同寻常的。因此,说他“私憾”纯属无稽。
    由于石笋被认为是关系到泉州人仕进发达的大事,所以南宋时即被民间修复,故乾道五年(1169年),泉州知州王十朋才有咏石笋桥的诗句云:“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估计后来因修复不固又复倾覆,故明·成化中“郡守张岩补而属之。今岁久苔生,渐渐不见旧断之迹”。“郡守张岩补而属之”时,位置有所变动,至1986年重修,才恢复其原位并保持原有的高度。
  ⑵新石器时代说
    有些考古学家根据它经过铁器加工过,推断它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四千年前)晚期铁器出现以后的产物。
  ⑶生殖崇拜说
    有的学者认为,名为“石笋”,实是男性生殖器的雅称,故泉州人又称石笋为石祖,它是原始社会古百越人对性生活和生殖的不理解,出于对男性生殖器的图腾崇拜而建造的。古代诗人题咏中,也已含蓄地指出这点,如明·惠安人黄吾野诗即称之“一片云根天琢成”,“根”字在唐·道世所撰的《法苑珠林》中,被用来指称生殖器官。石笋是于解放初移动约七八米,才位于现址。移动前,石笋下面还有个基座,是由两块花岗岩石叠在一起,近似磨盘,其中一块中间凹下,当地人称为“仙尿盆”。 早在北宋,石笋已融人民间信仰,而长期以来,又主要是以信仰民俗的形态而存在于民间的。俗信崇拜这石笋,可使不育妇女怀孕,也可使家畜繁衍,五谷丰登。通过膜拜石笋来促进人口的繁殖和物质生产的发展,这正是生殖崇拜所具有的两个主要功能。
  ⑷婆罗门教说
    有专家认为,浮桥的石笋可能为唐代之物。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览馆”之誉,唐朝的泉州就是一个开放港口,有不少印度人来到泉州,他们带来了印度教(婆罗门教)。1935年在泉州旧汽车站西北角发掘到元代印度的“番佛寺”,出土的建筑构件中有象征男姓的生殖器“林加”(译音)和女性的生殖器“磨盘”, 因此,浮桥石笋可能为印度的“林加”,但年代更早。 石笋具有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湿婆神祗的功能,因此有的说它是古婆罗门教生殖器崇拜在泉州的遗物,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正中两根绿辉岩石柱上的“湿婆图腾浮雕”上的生殖器图案同一源流。如此说能够确立,那么这枝石笋之雕制谅系唐代印度教传入之时,林加教派作为湿婆象征的崇拜物而雕刻的。另外,石笋附近还有一个大寺庙,只不过这寺庙在清未年被毁。
  ⑸风水说
    惑于风水之说的泉州人,对石笋的功能还加以进一步发挥。有人认为,石笋遥对双阳山之正中,双阳山状女性之双乳,地居北属阴,致泉州“阴气”太重,故以象征阳具的石笋在南为阳来破煞,以求阴阳合一,万物繁衍,并据此推断系堪舆家的杰作。民间又有传说,称清源山是“山公”,紫帽山是“山母”,二山交会于笋江,但“山公”卑下,“山母”隆起,故堪舆家认为需建此阳物即石笋,以振乾纲。
  (二)碧坑石笋
    位于德化县城关外30多公里的龙门滩镇碧坑(鳖坑)村头小溪边路旁(旧称官路),高三四米,底部周长近2米,状如男性外生殖器。
    碧坑(鳖坑)村地处峡谷,海拔300多米,四周大山封锁,林木茂密,封闭的地貌造成经年雾气飘渺,四季阴湿森然。村中有一条数米宽的山溪缓缓流淌。该溪流经雷峰、水口并通往闽江,清·道光年间在溪上建一廊桥,至今尚存,廊桥边有一石碑,上载:“……东抵仙邑,北通永福大田,实为东北往来之要道……”解放前,是仙游、德化、大田的必经之路,商人往返频繁,所以旧时村中设有许多客栈。现全村有曾、谢、王、林、张五姓800多人,与历史上曾居住过的卓、李、曾、林等姓氏已有所区别。
    村中的这一根石笋在文革中推到溪里。至于这石笋始于何年?现已无从考证。相传是在最早到鳖坑居住的卓姓时建造的。该村是龟穴,在龟尾压上一根石笋,叫“死龟活尾”,增添阳气。曾姓是最后来此居住的。据曾氏祖宅里记载:村中祖宅建于158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按曾氏族谱载:卓姓是到碧坑开基的,之后是李,李后是谢,谢后才是曾。世道沧桑,现碧坑村已没有卓姓和李姓人家了。因此,若按此推算,石笋历史已相当久远。
    有关的文史专家则认为,德化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因此该石笋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
  (三)长基石笋
    位于德化县城15公里的雷峰镇长基村环村溪边,高约3米,底部周长2米左右,暗指男性生殖器,建造年代不详。
    传说,旧时有位叫陈大京的“风水”先生远道而来,到长基村歇憩,把这根石笋插在这里。
    该村古时是通往南埕、上涌等乡镇的必经之路,一度颇为繁华。为此当地人还流传一句话:“三个泉州城,抵不上一个溪南埕”,溪南埕指的就是这里。另外,一些老人说,该村在历史上曾患鼠疫,死者无数,这石笋可能跟“风水”有关,用于保佑人丁兴旺。
  (四)焦溪石笋
    德化县雷峰镇焦溪村通往温泉汤池的路旁有个“石笋宫”,面积仅10多平方米,四周是石灰抹面的土墙。这石笋宫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重新翻建的。现宫内已不见石笋,宫内两边的石柱却书有一幅冠头联:“石殿附净地,笋液沐凡心。”该宫旧时供奉两根石笋,文革间才被劈断,扔在宫后草丛里。
    山区重男思想相当严重。清·乾隆版《德化县志》载:“邑民……至于风水之说,溺惑尤甚,”“溺女之习,亦多有之。”乾隆年间德化知县鲁鼎梅还为此颁发文告,禁止民间溺女陋俗。石笋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人们生育男孩的愿望。
  (五)德化石笋
    在德化,除碧坑、长基、焦溪外,大铭、葛坑、杨梅等乡镇也有石笋。
    在葛坑祭(水字旁)头村一溪边,耸立着一根三四米高的石笋,由来已久。传说古时有次天将塌下来,这溪边就自个长出根石笋给顶住了。这神话与古时生殖崇拜不沾边。
    雷峰镇朱紫村,现还留传一个故事:该村旧时曾有两根石笋立于村头,这石笋和竹笋一样会长大。所以,旧时许多朝庭官员路经此地,均觉奇异,纷纷下马叩拜。直到有一天,有一官员经过时,眼睁睁看到石笋果然会长大,遂令手下取来珠笔,往石笋的顶处点了一下,两根石笋顿时消失。据说,当天村里有一孕妇怀上的双胞胎莫名其妙地死于腹中。猜测这村古时可能有着石笋之物。
  庄际昌状元祠
    位于泉州城内泉州府学泮宫内。原名庄羹若祠,祀庄际昌,俗称状元祠。
    庄际昌,明·永春人,寓居晋江(今鲤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状元。
   祠现存面积约11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一开间二进,主厅左右有回廊。祠内对联曰:“品比青阳梅树,玉洁冰坚,不愧大魁天下;学宗洙泗杏坛,升堂入室,证拟仞数宫墙”。
  其建筑简朴,颇具特色,是研究泉州祠堂格局的重要实物资料。
  屈斗宫德化窑址
    1988年1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至明代,屈斗宫德化窑址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1976年发掘一条长57.1米、宽1.4米至2.95米,共有17间窑室的鸡笼式窑基,出土宋元时期的800多件烧制工具和6793件完、残瓷器,其中有粉盒、军持、莲瓣碗、高足杯等外销产品。
    在浔中、盖德及三班也发现多处宋元窑址。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和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金城寨
    位于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与三班镇蔡径村交界处,始建于明代。
    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军徐飞龙占据县城时,曾派兵驻守。是年九月被方声涛讨卢军摧毁。(参“唐寨”、“牛头寨”)
  
  泉州
    北宋·谢履《泉南歌》:
    “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夷域。”
    宋·刘克庄《南廓》: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樵耕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
    元·济南张养浩 《泉州》:
    “万里飘零两鬓华,瘴烟为屋海为家。
     山无高下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
     得句珠还合浦月,乱怀杯吸赤城霞。
     蓬莱咫尺无由到,惭愧当年犯斗槎。”
    [注]珠还合浦:合浦,汉代郡名,其地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该地产珠宝,郡守多贪,无限度采求,致珠宝流于别处。孟尝任郡守后,革除旧弊,未逾岁而去珠复还。乱:沉迷。赤城: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北,土呈赭红色,故称赤城。蓬莱:传说中海上的仙山。犯斗槎:传说中乘木筏来往于海上和天河间,见《博物志》卷三。
  泉州十景
     “泉州十景”的说法,主要依据来源于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藏的清初漆雕屏风《泉州十景图》。此屏风是文物工作人员从市区镇抚巷一黄氏家族处发现的,是目前为止我市发现的有关泉州代表性景点提法的最早史料。1982年6月,《泉州文史》(六、七合辑)刊登了《泉州十景图》的拓片,为“泉州十景”的说法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这十景是:清源鼎峙(清源山)、紫帽凌霄(紫帽山)、笋江月色(浮桥)、洛阳潮声(洛阳桥)、紫云双塔(开元寺)、关锁烟霞(姑嫂塔)、三洲芳草(桥尾)、朋岭留云(双阳山)、凤麓春晓(东岳山)、星湖荷香(东湖)。
    与李硕卿所画《泉州八景》不同的是,这十景不仅包括了含旧鲤城区内的几处代表景点,还包括晋江、石狮等地的名胜,因此也有“泉州大十景”的说法。
  泉州八景
    所谓“泉州八景”,主要集中于旧鲤城内,又称“泉州小八景”。
    此种说法的流行,离不开已故泉籍著名国画家李硕卿创作的《泉州八景》。据其后人回忆,李硕卿青少年时期就知道有泉州十景、八景,后来到全国各地参观,发现各地的八景、十景、十二景的相关出版物全部是摄影作品,于是,他决定独辟蹊径,用笔墨描绘泉州八景。1957年初,他创作的国画作品《泉州八景》出版20万套,不久就被抢购一空;1960年至1965年,《泉州八景》3次再版,共60万套。这80万套《泉州八景》的发行,使得李硕卿自己筛选的“泉州八景”一下子变成约定俗成的说法。
    这八景包括:双塔凌空(开元寺东西塔),玉球风动(圣墓风动石),清真夕照(清真寺),东 湖荷香(东 湖),笋江月色(笋江),小山丛竹(朱熹讲学的小山书院),凤山春晓,崇福晚钟(崇福寺大洪钟)。
  泉州十八景
    2003年,泉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评选“泉州十八景”,并于9月27日命名授牌。
    “泉州十八景”为:双塔凌空(开元寺),崇武听涛(惠安县崇武古城),洛阳潮声(惠安县洛阳桥),文庙生辉(府文庙),牛姆探幽(永春县牛姆林),清水仙景(安溪县清水岩),清源鼎峙(清源山),西湖烟霞(西湖公园),深沪海韵(晋江市深沪湾),天后流芳(天后宫),黄金海岸(石狮市黄金海岸),仙公观日(洛江区马甲仙公山),岱仙飞瀑(德化县岱仙瀑布),成功丰碑(南安市石井郑成功史迹),古厝大观(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安平飞虹(晋江市安海安平桥),东 湖荷香(东 湖公园),清真夕照(涂门街)。
  泉州四大名山
    据文献记载,泉州四大名山,乃东北的清源山,西南的紫帽山,西北的朋山(一说葵山)和南边的罗裳山。清源居首,紫帽山次之,而后朋山、罗裳山。
  泉州四大书院
    宋、元、明代,欧阳书院、泉山书院、小山书院、石井书院并称当时泉州四大书院。
  泉州十大古石桥
    泉州众多古桥中,最著名的有十座:洛阳桥、安平桥、 顺济桥、石笋桥、金鸡桥、盘光桥、下辇桥、玉栏桥、海岸长桥、东洋桥。
  泉郡接官亭
    又称“观音大士亭”,位于泉州城外浮桥黄甲街。始建年代无考,传为接宋幼主莅泉而建。
    建筑群由主殿、拜亭、石埕、中殿和接待室组成,占地5880平方米,建筑面积746平方米。
    主殿,现存为清代建筑,单檐歇山式,中为通道,东西两侧各一间其焉面壁上各嵌有竹石图石刻两方,系清代之物,东间祀观音佛祖。立有石柱二,上刻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的行书对联:“火宅莲花众生非异相,金身茎草百派想归源”。
    南壁上嵌有集晋代王羲之书法的“观音大士像记”石刻,原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年所刻,现存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立。
    中殿,1956年被洪水冲毁,1994年动工修建,翌年竣工。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祀释迦、文殊、普贤和十八手观音,前有拜亭。
  泉山书院
    即温陵书院,与小山书院、石井书院、欧阳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创建。计有学舍十三间,“敬业堂”一座。始建时在今东街的第一医院院址,历代屡废屡修。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泉州知州赵宗正在城东行春门外天宁寺建泉山书院,明·正德十年(1515年)移建于今东街蔡巷内,清·乾隆七年(1742年)知府王廷诤捐俸重修,更名温陵书院。
    南宋·乾道年间〈1165一ll73年),泉郡守王十朋梅溪曾于书院内会集诸生讲经论文。嘉定间(l208-1224年),名太守真德秀西山也于吏治之余,到书院选择才俊诸生,讲道论文,奖掖后进。这两位名太守重视教化,亲莅书院讲学,一时传为佳话,可见当时学风之盛。明·嘉靖间,又有朱定南先生亲临书院与诸生论文谈道,因而乡试期中,诸生成绩突出,乡里称誉。
  胭脂井
    传说:元代初年,燕支苏氏始祖苏唐舍及其后裔在这里聚居,并逐渐形成群落。到了明·嘉靖年间,始建苏氏宗祠,宗祠内有三口古井,有传说水井的水是粉红色的,也有传说水井好深,水还是白色的,但从井口朝下看,整口井都是红色的,于是人们就把这些水井叫做“胭脂井”,“胭脂巷”也因此得名。这三口井的具体位置,除了宗祠门前的一口已荒废多年的古井外,其他两井的方位一直无法弄清。
    2003年,在整修祖闾苏民居时,一口六角形“胭脂井”在大厅长案桌位置被发现。 经测量,井深6.2米,井内水深4.35米,水面距地面1.85米,水井井口宽为0.7米,呈六角形状。古代井口的形状多样,有圆井、方井、六角井、八角井,像祖闾苏这样的“六角井”存留至今已很少见。
    原来根据“有厝必有井”推断,最迟元朝苏氏祖先在此开支时,就有此井。后在胭脂井旁又发现两条用粉红与灰色两种宋砖垒砌而成的排水沟,其中一条为南北走向,另一条为东西走向;且在沟边还发现一块宋代的碎碗胚, 证明该井的年代比先前推断的元代要早些,初步推断为宋代。
    史载,每年四月初二、初三,泉州的一些秀才、举人都会到祖闾苏会诗,常以井为题,吟诗作对。如曾振仲的“时过未改胭脂色,空谷年年自在香”;吴元甫的“胭脂入井梦初醒,铜标表里来时路”;陈韫斋的“好是胭脂旧门巷,青阳乐事未阑珊”等,都是描述胭脂井的。 民国初年诗人黄悟曾在诗集《弢社初稿》中的诗句“户外木兰红未了,中阑流影尚胭脂”,讲的也是祖闾苏的“胭脂井”。
  威远楼
    位于泉城之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时叫北楼,举贞元九年(793年)进士的欧阳詹曾写过一篇《北楼记》。亦称北鼓楼、谯楼。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泉州太守王十朋重修,撰有《重修北楼记》,“北楼”之称延至南宋。
    元·至正九年(1349年) 泉州达鲁花赤 契(亻字旁)玉立 在今址重建谯楼,规模高大恢宏,改名威远楼,并请三山(福州)名士吴鉴撰写碑记,以记其盛。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之乱,谯楼部分被毁,旋复重修。清末民初,废坠。
    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军阀孔昭同镇守泉州又得重修。
    1968年文革期间夷为平地。1986年重建,将址北移100米,保持原貌,规模略有扩大,并增建南面广场和东西两侧附属设施。
  侯龙书院
     位于永春县吾峰镇后垄村,是永春仅存的至今仍保护完好的古代书院,2002年1月列入永春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垄,古作“侯龙”。根据《颖川侯龙陈氏族谱》记载: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侯龙陈氏十三世祖素厚(岁贡生)在弱冠时(二十岁左右)建“竹园斋”,此为侯龙书院之前身,距今已有300年历史。至清·嘉庆年间,十六世祖陈孝武(例授直隶分州)建“桂轩”书斋。两书斋经此组合成一座园林式的书院。清末诸生陈超元,字蕊庭,据史志载,他曾游学省城福州,以善交游、重然诺而深负时望,后归乡里主持“桂轩”,当时的永春知州翁学本大书“董帷”二字以表彰之(“董帷”二字典出西汉著名学者董仲舒授课时“下帷讲诵”,以喻指闭门攻读或治学精严)。20世纪20年代,后垄村的旅外茶商陈悌怀先生独资重加修缮,使其池、亭、阁、榭皆备。侯龙书院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一段时间都作为后垄小学校舍。
    侯龙书院位于后垄村的腹部,四面绿水青山环抱。为园林建筑,古香古色,颇有特色。据村中老者回忆,书斋建有十八厅,分别有上下厅、前厅、两厢厅、东西厅、阶下两厅、孔子厅、桂轩两侧厅。今其格局仍大体保存完整。桂轩庭院里春开玉笔花,秋绽桂花,清雅脱俗。书院里有一方池塘,石桥架构池上,原来的石栏盘上有盆栽花,垂柳随风袅袅,鸟语花香,池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使人顿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惜乎现在书院失于修缮保管,池水近底,满生绿萍。上厅前厅上原悬挂有知州翁学本的题匾“董帷”和县府表彰陈辗敦捐资一千银元的牌匾“热心教育”,厅前临池上方挂有“鸢飞鱼跃”四个镶金大字牌匾。这里是梓里学子孜孜求学的优美之地。
    书院之南数10米,有一座立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节孝坊”,经多年风雨至今犹存,诉说着历史的沉重。
  俞大猷墓
     位于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墓碑高2.3米,墓桌、墓缘以精雕的花岗石砌成;墓埕随山坡分层下落,二尊石将军形态庄重,巍然矗立两旁。
  施琅故居
    位于泉州市区通源巷27号(与泉州农校旧址毗邻)。 2001年5月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施琅故居与冬园“松石山房”(现已废,为泉州农校旧址)相依托,现存建筑为二进五开间歇山顶建筑,大门开于东南侧,护厝两边各设一门,内有天井、厢房等。南围墙大门旁开,旧宅系官邸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砖石木构造建筑,格局壮丽,颇具特色。
  施琅“春、夏、秋、冬”四季园
    施琅曾在泉州城内修建“春”、“夏”、“秋”、“冬”四大园林,构造精美,为园林典范。
    春园
    位于新门街中段南侧,原青年乐园游泳池及其周边。是四园中修建最迟、坍塌泯灭最先的,清末民初尚存有部分遗址,今部分辟为“芳草园”。
    施琅在夏、秋、冬三季皆有园林之后,唯春季独缺,有意加造一近似淡装的园林,备供春游。考虑泉州城南商贸繁荣,不宜建园;而新门街中段南侧有一片地,原为“破腹沟”北岸沙滩,宋元时属泉州城郊,明代是跑马校射场所,时虽已荒芜,然芳草如茵,树木青葱,施琅之子施世騋建议在此修建春园。经施琅实地踏堪后认可。
    修建时,依原地形以草坪为主体,略加平整,成一绿野;将原来沙滩沉积处垒成小丘,丘上修亭。园内共修亭两座,一在草地东南侧,供逛园时休息;一在东北侧,用于接待重要宾客。
    乾、嘉年间,一些读书人曾借作院舍,组织“崇正书院”。
    夏园
    位于现晋光小学,与承天寺相邻,古称“苑斋”。
    时“冬园”完工,但该园缺水源,施琅正愁无处赏夏。众人建议,“君子爱莲”,可在此以旧园池塘为主,其它建筑作衬,再修建一座园林,弥补“冬园”之不足。施琅收复东南海疆,获封侯爵,权倾闽南,虽奉旨调京,仍准备开辟“夏园”,备日后荣归享用,遂认可之。
    夏园属于仕绅园林。修建时,亭、台、堂、榭、林、圃、山、池均备,布置匀称,专供夏天游赏,有“夏赏绿荷池”之称。
    进入花园,原本正面是大花厅,三壁修饰堂皇,南面敞开以迎薰风,面积宽大,能同时接待300多人。厅前有一长廊,中央向池塘突出七、八尺,兼当水榭,宜于纳凉。
    花厅东侧建有住楼,上作宾馆之用,下住司员,楼后有厨房役舍。
    园内假山上,建四柱六角亭一座,结构别致,匾题“万家春树”。原本假山上还植有荔枝数株,盛暑时节,红果挂树,坐亭品果,欣赏半池绿荷,别有情致。亭柱有一对联:“于此间得小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系清末改园为“清源书院”时所题写。
    辛亥革命后,清源书院停办,园内建筑还十分完整,曾开办工艺传习所传授织布、扎藤等技艺。民国时期,改建为新式影剧院,园中古榕、胶棕砍伐一空。如今,晋光小学内的夏园只留有一处四周环水的假山和假山上的一座亭子,其余建筑已不复存在。
    秋园
    史称“东园”,位于温陵北路旧农校内,是四园中最早修建的。
    施琅归清后,先后被授为同安副将、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当时,施琅在泉州城内的住宅,位于通源境菜巷(今东街菜巷),其幕僚及远近宾客造访者如云,门庭若市。但施琅住所狭窄,便在释仔山东麓(今旧农校校门左右)修建新居。
    施琅性喜赏菊,加之当地菊苗采集方便,品种繁多,就令人在新居旁布石设池,规划花园一座。同时,派人从各地收集丛菊,遍植园内,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意,命名“东园”。“东园”四墙种植竹、月桂、紫桂等,以挡寒风。园之东面,设漏窗数户,可从园外饱览园内景致。
    施琅提督福建水师之后,曾留京13年,故东园几经改建,都由其侄施滔完成。
    在20世纪50年代未建农校时,尚有东园的假山、池塘。
    冬园
    史称“松石山馆”,位于施琅的秋园及其住所——延宾馆之东。
    施琅于康熙二十年返闽之后,主持的大型土木工程,如重修厦门普照寺(现南普陀)、泉州顺济桥、浮桥等,都在“平台”之后,冬园的修建当亦在这段时间。
    冬园未建之前,东南面为荒废山岗,地势高旷。乃择巨石垒叠成假山,东西约7丈,南北约15丈。在假山前凿池架桥,并于西南高处种植一株高大的针叶松。
    池的北侧原来竖有一大石笋,长二丈二尺,为泉州诸石笋之冠,上刻“插斗”二字,与巨松南北对峙。
    因石之长与松之巨,为冬园点题,故于石笋北面修建一座三开间的别馆,以作品尝山景之用,匾额上书“松石山馆”。
    施琅殁后,冬园易手他人。民初,曾划部分空地用作农事试验场。之后,园内六角亭移至中山公园,巨松因儿童玩烧松香而被火焚,后倒于台风。1930年,该园辟为校舍,假山、池塘逐渐消失。
  厚德堡
    俗称祥光土楼,坐落在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
    正面朱红色高墙配有石雕拱门,左右翼各有一座巍峨的角楼,好像紫禁城的午门。
    走进古堡,迎面大拱门门额上镌刻着“厚德”两个浑厚遒劲的楷书,字间隐约可辨道教“八封太极”的图案,落款是“道光丁酉年”,表明古堡落成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门额左右各有一方浮雕、透雕精致的“云龙、祥云、日月、瑞草”石刻图案。门道深深,达3.2米,驻足仰望如天穹。
    沿着门道入内拾级而上,登上百余平方米的高坛台,进入第一道内门,两厢是高大的两层楼房,迎面是第二道内门。拾级而上,又是高低两层的坛台,两厢和迎面又是依地势高低、逐层升高的楼房。从正面楼房低层两侧的小门甬道进入屋后,是古堡“内庭”,天井四周是巷道深深、曲径回廊的楼房。再往后,还有一座气象恢宏的“横楼”。
    整座古堡依山坡而建,沿着堡门中轴线,共有四进庭院,引人渐入佳境,步步升高,有威严、崇高的感觉。
    据祥光江氏族谱记载,古堡系本村江氏先祖江开安公鼎建。江开安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卒于清·咸丰八年(1793年3月-1858年10月)。他坐享祖父一辈积蓄下来的家业,一生富甲一方。他考上秀才后,又花钱买了“贡生”、“承德郎”和候补知县等虚衔,以炫耀桑梓。因生逢清朝走向衰落时期,官场腐败,社会动荡不定,他没有出去做官从政,便耗费巨资修造厚德堡,以保护身家财产。因此,古堡不同于普通民居,还兼具军事防御功能。
    古堡外沿四周采用古老的夯土板筑技术,就地选取生土、砂石、竹片,在高达3米的石墙上夯筑起高达2米的土墙,壁垒森严。全楼呈封闭型,外墙只开正面一座大门,侧翼一个小门。底层不开窗户,顶层才开设有栅栏窗棂的小窗,供观察敌情。古堡不仅造型设计壮观,而且防御性好、抗震性强,防潮隔音,冬暖夏凉,虽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袭和地震、战火洗礼,至今仍巍然屹立。
    古堡的内部建筑物以木结构为主,有360多间房屋。设计者考虑到防火安全,第一组建筑群之间由庭院和高出屋脊的夯土墙分隔开来,并凿有水井。
  洪氏家庙
    洪氏家庙祠宇建筑群,位于洪承畴故里的南安市英都镇荣星村的凤山东麓,始建于明·万历丁已(1617年),历维修、扩建,才建成目前的规模,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祠宇建筑群。1996年入选省委主编的《八闽建筑大观》一书。
    该建筑群含:洪氏宗祠、洪氏家庙、东轩、西轩各一座,供奉洪承畴父亲神位的“恒轩祠”一座。并有池塘二口,亭榭四座,重檐歇山式燕尾脊门坊一座,总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且建筑风格和谐,极富闽南“皇宫起”的建筑特色。富丽堂皇而不失古色古香,庄严肃穆而又具有园林情调,堪称闽南祠宇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门坊楣匾为周谷城亲笔题写“翁山”,还有洪学智、杨成武以及被誉为“中国军乐之父”的洪潘等名人题刻。
  涂门街
    涂门街是通向古泉州城七城门之一的通淮门的街道,俗称涂门,故得名,又称通淮街。涂门街地处中山路中段,西接新门街,向东延伸至涂门城脚。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半蒲街”。
    “半蒲街”有兩种意思,其一是北宋期间,涂门街上建起一座宏伟的回教寺院———清凈寺,以便于回民的宗教活动,当时很多阿拉伯人聚集在寺院的周围,其中不少是姓蒲的,该街也就被称为“半蒲街”;其二是宋元之际,阿拉伯后裔、泉州著名历史人物蒲寿庚府第的范围占有大半条门街,因而该街历史上有“半蒲街”之称。
    涂门街路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府文庙、清凈寺及通淮关岳庙。
    1996年,涂门街经历了旧城区的改造建设,成为一条寬敞的水泥路,道路兩旁建有嶄新的、极富闽南特色的建筑楼群,与中山路、百源路、新门街、溫陵路等构成了一个泉州市区中心繁荣地带,是旅游观光和购物采风的理想去处。
  涂岭古街
    在“北通省会,南抵泉漳”的古“官马大道”上的 泉港区涂岭,如今依然保存着一条横贯南北的明清古街。古街中段一座“陈公修路功德碑语”载,曾独资修缮泉州谯楼、惠安文庙等公益事业的惠安乡贤陈文辉,于清·乾隆初年重修涂岭古街。
    古街南起涂岭中心小学门口,北至涂岭乡政府旧址,长约1000多米,曲直有序,两边房屋均为民房建筑。街道宽约2.5米,保存完整的排水沟和街道全部用鹅卵石铺砌,五颜六色、圆圆滑滑,别具特色。在这里,鹅卵石成为古街构筑的主角,连同古井、街道边的民房以及厕所,一应为鹅卵石砌筑,构成一道古建筑风景。
  唐寨
    位于德化县城郊大龙山,下为世科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县城筑城墙以前,与龙山二寨俱为附近乡民避兵之所。
    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军徐飞龙扎兵于此,与国民党省军事特派员方声涛指挥的讨伐卢兴邦军对抗。当时寨有木栅二道,栅外有外壕,壕处散发铁蒺藜及竹签,并挖有半掩体交通壕及散兵坑。经持续三十天战斗,9月15日唐寨被讨卢军占领,徐飞龙败退,寨毁。
  高龙寨
    位于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午马山。
    旧志载:“清初寇乱,里人陈为高率壮筑之,三日而成,集合近乡为唇齿,寇莫能犯。内有虬松,大数抱,今犹苍翠。”
  清洁寨
    位于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为明·崇祯进士赖垓在明亡后不仕于清,退隐归乡年筑。上凿井建楼,勒石自题:“皎月高悬萝薜夜,苍天长放蕨薇春。”相传清庭曾派兵围剿该寨,久攻不下。解放后,曾在该寨发现土炮两门,传为赖垓抗清遗物。
  湖洋庄氏家庙
    又称“庄府”、“锦绣山庄”,位于永春县湖洋镇锦绣山南麓的,原为唐末闽南庄氏开基始祖庄森故居,曾为南宋少师庄夏府第。 2002年1月被列为永春县级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闽南庄氏开基始祖庄森,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卜居永春桃源里。九世孙庄夏,是南宋孝、光、宁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卒赠少师。其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宁宗为之改名“锦绣山”,遂有桃源庄氏“御墨锦绣”、“锦绣传芳”之誉称。宁宗又赐庄夏建府第于泉州城,泉州庄府巷即因庄府而得名。
    千年以来,庄森的后裔繁衍昌盛,播迁海内外,总数达百万之众。英俊辈出,自五代至清登进士第者达96人,其中文武状元4人(庄安世、庄际昌、庄有恭、庄培因),榜眼2人(庄奇显、庄存与),堪称盛族。庄夏开府泉州后,子孙星移,经元至明,永春故宅荡弃殆尽。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吏部尚书庄钦粼等裔孙合资重修永春府第,称“蓬莱堂”。清·乾隆元年(1736年),于旧址建祠,是为“庄氏家庙”。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毁于火,同年复建。1948年,重加修葺。1985年,迁居晋江青阳、惠安山腰的庄氏裔孙集资再为翻建,家庙焕然一新。
    庄氏家庙为五开间,二进深,单檐歇山顶砖石木结构,犹存宋明建筑和雕塑风格,颇具名祠风韵。祠门前左侧壁,竖嵌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祠时所立《示禁碑记》,由甘肃西宁道台庄俊元撰,当时永春州府出示,碑文细述桃源庄氏家庙及先祖墓葬变迁情况,告示周边居民保护文物之戒例。大门前石柱刻联曰:“自唐代发祥以来,看鼎甲簪缨鹊起蝉联,灵钟锦绣无双地;由闽中著姓而后,任吴齐浙粤支分衍派,本溯桃源总一家。”正门两旁壁垛均用精雕岩石作花框型砌筑。墙中垛皆由细雕之白色花岗岩石板砌成,与辉绿岩之窗雕相映和谐。
    两旁下壁垛用整块白色花岗岩石板浮雕一对麒麟。右边门额匾题“御墨”,左边门额匾题“锦绣”。正中大厅两边壁书庄氏家训“忠孝”、“廉节”大字。厅中柱联曰:“赐第沐皇恩,前少师,后冢宰,五邑衣冠推锦绣;入庙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孙,一朝簪笏半云礽。”厅上悬挂着庄安世、庄际昌、庄有恭、庄培因“状元”匾共四面,庄奇显、庄存与“榜眼”匾共二面。
    清·邑人邱人龙游庄氏家庙,曾赋诗《湖阳庄少师祠》:
    “三台翠堪□,松柏青绵绵。古庙半村路,荒桥群壑烟。
     斯人竟千古,风雅缅遗篇。落日空台望,春愁叫杜鹃。”
  霸皇寨
    位于德化县桂阳乡梓溪村。旧志载:“山不高而势险,人多避兵于此。”相传清代当地人郑宽永曾在此“造反”,自称“皇帝”。
原文 发表于《泉州历史网》  浏览:572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6/9 17:53:0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庄秋贵西瓜与芝麻------建设节约型社会随想(收藏于2005/9/7 18:14:27
庄雅娟开心米奇真开心(收藏于2005/7/25 17:56:33
庄雅娟开心米奇真开心(收藏于2005/7/11 16:57:25
庄秋贵编辑庄子行年考(年谱)(收藏于2005/6/20 11:13:39
庄秋贵构建廉政工作体系 确保廉洁高效审计--泉港区审计局构建和实施廉政工作体系的做法及意见(收藏于2005/6/20 10:44:11
编辑部《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庄秋贵名录(收藏于2005/6/20 10:16:16
本报记者今天下午3时颁奖(收藏于2005/6/20 10:05:37
泉港区审计局  庄秋贵加强审计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收藏于2005/5/25 19:07:38
泉州市教育局体卫科泉州市第七届小学生美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收藏于2005/4/20 16:04:58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审计局支部庄秋贵共产党员、审计人与自律------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收藏于2005/3/21 9:45: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庄秋贵辑录小学生作文点评(访问21041次)
泉港区审计局庄秋贵外厝村拆迁工作日记(访问6314次)
盛实辑泉州部分史迹简介(访问5729次)
庄秋贵关于2月4日交通事故前后经过的说明(访问4107次)
泉州市教育局体卫科泉州市第七届小学生美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访问3980次)
庄秋贵泉港区石化城简介(访问3671次)
庄秋贵摘抄泉州百家姓(访问3472次)
盛实辑福建炼油一体化介绍(访问2678次)
德化县经管站庄秋贵德化县水稻成本核算及其技术评价总结报告(访问2278次)
德化县经管站庄秋贵农 村 集 体 财 务 审 计(访问220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林森龙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4/19 22:25:4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8/10 11:59:12
访客某老师变了(评论于2011/6/6 17:58:3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5/10 18:44: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0/26 11:03:24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庄秋贵家族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