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满蒙血脉渊远流长__千古一帝
满蒙血脉渊远流长

清史学者认为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伪劣之作

徐彻

  清史学者认为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伪劣之作
  徐彻
  
  
  清史学者认为《康熙王朝》是伪劣之作
  
  东北部分清史学者和平南王尚可喜后裔族人,于2002年1月27日,在辽宁省鞍山市五环大酒店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题是“清史学者暨尚氏宗谱研究会座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与会的有清史学者、尚氏后裔和新闻媒体。清史学者有关嘉禄、李治亭、徐彻、姜守鹏、刁书仁、姜相顺、于立夫、回宝琨、廖晓晴、智喜君等11人,尚氏后裔有尚久蕴、尚士让、尚世海、尚德新、尚尔宽(0417—5813886;13704173862)等30余人,新闻媒体有新华社、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等9家。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鞍山市文化局长、鞍山市社科联副主席和海城市政府副秘书长等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关嘉禄研究员主持。
                 
  关嘉禄(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省政协委员、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今天我们在这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清史学者暨尚氏宗谱研究会座谈电视剧《康熙王朝》”。与会的主要是东北部分清史学者、尚氏后裔的代表,以及新华社等9家新闻媒体的朋友。本来我省历史学会会长顾奎相教授原定莅会,因临时有事请假了。他让我代表他,对本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与坚决的支持。今天到会的还有鞍山市和海城市的领导,对他们的到来,我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前一时期,中央8台播放电视剧《康熙王朝》,我们或断或续地看了。郑氏后裔和尚氏后裔对这个电视剧有很多意见。海城市是尚可喜的老家,他的后裔有上万人生活在这里。他们看了《康熙王朝》,感到剧中有很多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符,严重地歪曲了他们先祖尚可喜真实的历史形象,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他们非常气愤。因此,他们自发地有1000多人签名,并派代表到北京上访,上访信已经递交到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等8个有关部门。今天,我们东北的部分清史学者参加这个座谈会,座谈该剧的优劣。现在请李治亭作主题发言。
                 
  李治亭(原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清太宗全传》《吴三桂大传》的作者):东北地区的部分清史学者座谈电视历史剧,还是头一次。关于该剧,现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好得很,一种意见是很坏、很糟,第三种意见是迷惑不解。我的看法是第二种意见,它是一个低品位的伪劣作品。《康熙王朝》是一堆文化垃圾。它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张冠李戴,胡说八道。它把严肃的历史变成了胡说八道。该剧实际是穿戴清朝的服饰,借用清朝的人名,花费巨额的资金,编撰他们心中的低俗下流的故事,制造了一堆文化垃圾,借以蒙骗好心的观众。
                 
  康熙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从1662年到1722年,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康熙帝8龄即位,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清除鳌拜集团,南部裁撤三藩,北部平定噶尔丹,东北抵御沙俄入侵,治理黄河、运河,蠲免钱粮,惩治腐败,提倡节俭,重视士子。当时天下太平,犯罪记录很少。最好的时期,每年勾决的犯人仅10余人。康熙帝开创了一个盛世,一个新时代。康熙帝是政治家,军事家。他懂数学,几何,天文,地理,水利。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帝王。
                 
  本来,如果熟悉康熙一朝的历史,应该很好地反映这个盛世。可是,“康”剧却离开这一主题,尽写一些内部的勾心斗角、打打杀杀,肆意地歪曲康熙一朝的历史。说什么顺治帝出家了,顺治帝什么时候出家了?说康熙帝与苏麻喇姑有恋情,苏麻喇姑是康熙帝的祖母辈,怎么能有恋情?说尚可喜进京,尚可喜是进过北京,但那是在顺治初年,哪里是康熙年间?说吴三桂提出撤藩的费用需1亿两白银,而且要盖150万间房子,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康熙年间的全年的税收才只有3、4千万两白银,怎么能这样乱编?说康熙帝微服逛妓院,这是哪有的事?除同治帝有这种事外,清朝的皇帝都没有这种事。不能给康熙帝无端抹黑。又把朱三太子写得神乎其神,其实他早就死了。收复台湾,是在康熙二十二年,为什么非改到康熙二十八年?说尚之信是被勒死的,其实是“从宽赐死”,这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庙号、谥号的乱用问题。错误百出,不一而足。如上,这种离谱的胡编乱造说明了编导历史知识的贫乏。
                 
  关于历史电视剧,影视界认为我们不懂。我认为,历史家是用文字反映历史,艺术家是用形象塑造历史。我们都有一个真实的再现历史的重任,要尊重历史事实。我们要还历史以本来的面貌。现在的问题是无序乱来,是毫无规矩,是随心所欲。我说,这些编导不懂历史。他们媚俗,无原则,无规矩,对人民毫不负责。他们竟然说,要气死历史学家。
                 
  艺术是允许虚构的。但是,历史剧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应该符合历史事实。真实的历史本来就是很生动的。如尚可喜主动要求撤藩,其过程充满戏剧性。尚可喜说,身在名利之中,心在名利之外。这话有多生动。可是,我们的编导偏要弃真的,编假的。真是不可思议。当然,真的不够,可以编假的,细节可以编,但主要的人物和事件则不应该编。陈道明演得那是康熙帝吗?不就是个蒋介石吗?坐都坐不住,来回走。为什么胡编乱造?一个根本问题是,他们懒惰,不爱读书。读书是要付出劳动的。于是,他们只有媚俗,编低俗的故事来蒙骗观众。
                 
  徐彻(原辽宁古籍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慈禧大传》《光绪帝本传》的作者):“康”剧看了一些,总的印象不好。斯琴高娃表演得很成功。陈道明的表演是一大败笔。昨天晚上,我征得尚氏家族的同意,把他们的《上访信》以《平南王尚可喜后裔族人关于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上访信》为题在网上发表了。大约有6个网站:士柏网,故乡网,光明网,榕树之思网,近代中国网,中华读书网。这些网站覆盖整个华语世界。也就是说,你们的声音有许多的人已经听到了。网上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
                 
  历史电视剧是历史剧的一种。历史剧应该怎样写,建国以来在文艺界争论不休。60年代,在报刊上就发表了很多很好的见解。我记得,当时的争论主要围绕着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问题。我认为,好的历史剧应该是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巧妙结合的典范。历史的真实,就是说,历史剧的主要人物和基本事件应该是历史的事实,不允许虚构;艺术的真实,就是说,剧中的次要人物和故事细节可以虚构。不仅可以虚构,而且应该虚构,否则就不成其为艺术了。那时,很多历史家和文学家就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如郭沫若的《屈原》《虎符》《孔雀胆》《卓文君》,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蔡文姬》《王昭君》,还有吴晗的《海瑞罢官》等。这些历史剧成为了我们的艺术遗产。
                 
  可是“康”剧呢?《康熙王朝》是本剧的剧名,又是一个长篇电视连续剧,理应表现整个康熙一朝康熙帝的文治武功,把康熙帝的不同凡响之处表现出来。然而,非常令人失望。编导给我们的是虚假伪劣的历史假货。康熙皇帝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他在位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主要是两点,一是他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二是他促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这两点是他区别于其他皇帝的主要之点。我近来写了4篇文章:《初步奠定中国版图的康熙皇帝》《康熙帝没想做的三件事》《选拔接班人是康熙帝的最痛》《不垂帘的孝庄皇太后》。目的是给读者以真实的历史知识。这些文章在网上发表后,读者甚多。有的读者评论说,原来康熙帝是这么了不起呀!
                 
  可是,“康”剧塑造的康熙帝是怎样的呢?那是一个胸中无全局、脑里缺大事的皇帝。他只知道逛妓院。陈道明的表演是很失败的。那是康熙帝吗?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其实,康熙帝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当皇帝的训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扮演康熙帝应该演出他的帝王之气、帝王之威,可是他却要演一个什么平民皇帝。这个定位就是错的。皇帝就是皇帝,皇帝怎么能是平民?你看陈道明的眼神,总是斜斜的、阴阴的,一点也没有堂正之气。人家说他演的是蒋介石,而不是康熙帝,是蛮有道理的。他扮演的康熙帝,和焦晃扮演的康熙帝,真是有天渊之别。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焦晃所扮演的康熙帝,浑身释放着凌然的帝王之气。焦晃的表演渗透着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的某些内涵。陈道明的表演实在难以令人恭维。历史学家善意地给他提意见,他竟然恼羞成怒,反唇相讥,说什么历史学家只配给朕“打杂”,又说要气死历史学家。陈道明当了几十集电视剧的虚拟的假皇帝,竟然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就是现实中的真皇帝了。官升脾气涨,居然听不得半点意见了。以至于满口雌黄,肆意诋毁好心指出他毛病的历史学家。意思是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你管得着吗?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我倒要问一问,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行吗?演员是公众人物,是要受观众监督的。你随意乱演,把观众置于何地?你把历史学家置于“打杂”的地位,正无意中道出了你演砸康熙帝的原因所在。你轻视、藐视历史学家,正说明了你轻视、藐视历史。你不懂历史,不懂清朝史,不懂康熙王朝史,不懂康熙皇帝个人史,你怎么能演好伟大的康熙皇帝呢?你气量如此狭小,又怎能演好气度恢弘的康熙大帝呢?我奉劝你,静下心来好好读几本书。可以读孟昭信教授的50万字的《康熙大帝》,也可以读郭松义教授的30万字的《康熙帝本传》。如皇帝陛下没有时间读篇幅长的专著,也可以读读商鸿逵教授的论文《论康熙》,才几千字。如再没有时间,也可以在百忙之中看看小人书。有没有这方面的小人书,我就无可奉告了。不过得提醒皇帝陛下一下,这几位作者都是给你“打杂”级的历史学家,且商老早已作古。也许皇帝陛下不屑一顾吧?
                 
  《康熙王朝》最大的问题是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贩卖伪造的历史假货。你还不如标明戏说。历史剧是要传播历史知识,提供历史借鉴的。你传播的是伪造的历史假货,人们以为是真实的历史知识。这对人民的戕害是无形的。由点及面,见微知著。陈道明不学历史。整个剧组,从编导开始全都轻视历史。因此,就闹出了许多的人为的笑话。出版这样错误百出的历史剧,明眼人会说,中国大陆没人了怎么的?丢脸哪!
                 
  尚久蕴(尚可喜的第10代孙):目前演艺界的人员,不好好学习历史,缺乏历史知识。一些历史剧,伪造历史,张冠李戴,移花接木,胡编乱造。他们肆意歪曲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达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要有重点有阵地有计划地与这种作法作长期斗争。我们的先祖尚可喜是康熙十五年死的,已经盖棺论定了。三藩之乱的提法是不恰当的。对此,应该重新予以评价。
                 
  刁书仁(北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我认为,“康”剧是一大败笔。他们自己标榜的是历史正剧,标榜的是剧中的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我可以负责地说,他们根本无视历史,无视历史人物的存在。顺治帝是一代开国之君,对清王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可是剧中的顺治帝是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而且还是一个清教徒。这根本不是历史,严重地歪曲了顺治帝的真实历史形象。四大辅臣的形象也是远离历史。而编导塑造的孝庄比武则天还武则天,又让她多活了10几年。剧中的康熙帝不尊重老师,历史上完全不是那样。康熙帝5岁就读书,受过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在民族问题上有偏见。陈道明所演的康熙帝没有帝王之相,上红灯区,找小姐,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干那种事。这是对康熙帝的诋毁。国人不会允许。噶尔丹是民族分裂分子,反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剧中对他加以美化。本剧炒得很厉害,目的是赚钱。钱是要赚的,但是不能无原则。历史是非常严肃的,不能随意歪曲。此剧应加以封杀。
                 
  姜守鹏(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我认为,既然叫历史剧,那其内容起码应有60/100是历史事实,即是说,应该基本是历史事实。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我看至少有11点:
                 
  1,历史事件的主要性质和当事人是不能改变的。清史上的撤藩是尚可喜首先提出的,这是历史事实,不能随意篡改。剧中却把撤藩改成了是吴三桂首先提出的。这是不能允许的。2,历史时件的主要情节不能遗漏。如关于朱三太子事件的处理问题。其实,吴三桂本人就是朱三太子事件的制造者,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他在反清檄文中就公开提出扶植朱三太子即位。对此,剧中毫无反映。3,主要事件的当事人不能虚构,也不能合二而一。剧中把郑经和郑克爽(左加土)父子二人的事合在一起,其实郑经是病死的,并不是自杀。而其子是投降归附的。合在一起就不伦不类。此外,剧中又把尚氏祖孙三代的事混在一起,更是匪夷所思。4,历史事件的性质和时间不能更改和虚构。如千叟宴,历史上,本来是在康熙五十二年为庆祝康熙帝60大寿而举办的。可是,剧中的千叟宴却延后了7年。由此,就闹出了许多笑话。有两个死人参加了。一个是索额图,他多活了17年;另一个是明珠,他多活了12年。有一个未出生的人也参加了,就是张廷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未出生的人向两个已经死去的人敬酒。编导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是在愚弄观众吗?5,历史人物的生卒年不能随意更改。孝庄太皇太后的卒年编剧给延长了10年。6,不能随意更改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对周培公的处理就有这个问题。7,不能随意增加历史人物,也不能随意制造不符合历史情况的历史活动。如编剧关于张廷玉的处理。8,不能随意更改历史人物的结局。如编剧关于李光地的处理。9,不能随意更改历史人物的族别。如佟佳氏的族别。10,不能自称徽号和谥号。“孝庄”是雍正和乾隆两朝追加的谥号,她本人不能自称。11,不能随意更改皇帝的庙号。
                 
  “康”剧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社会影响很坏,是失败之作。它的副作用很大,是一部很坏的历史剧。
                 
  姜相顺(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看了一些“康”剧,让我苦笑不得。收视率很高,危害性很大。历史剧应该宣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可是,这个历史剧宣扬的多是假、恶、丑的东西。如台湾问题,剧中硬把病死的郑经写成自杀,是什么意思?是想说郑经以自杀拒绝统一?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更改?郑经的儿子郑克爽(左加土)是投诚的,做了官。是善终的。按历史事实写,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为什么要乱改呢?历史上的尚可喜,能认清历史大势,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主动提出撤藩,使后代回归辽东,得以繁衍生息。这是历史的定案。尚可喜得到荣宠。可是,编剧却说人家叛乱。这个剧对观众毫不负责,没能给观众以正确的历史知识。
                 
  廖晓晴(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这位编剧早就承认,剧本是他编造的。他说,没有必要和历史学家纠缠。我认为,历史剧不能随心所欲地编造。从时间上说,清朝历史人物的后人还在,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你对其先祖的随意编造,很容易对其后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一代人的文化素质低下。他们没有多少历史知识。在国人不懂历史的前提下,历史剧是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可是,该剧的编导却随意编造历史,传播错误的历史知识,害人不浅。根本原因是他们把江主席的关于两个文明的指示抛在脑后,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根源。
                 
  回宝琨(辽宁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历史剧如何界定,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研究《康熙王朝》,给我们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电视媒体覆盖面很大,有巨大的影响力。电视观众很容易不分良莠地接受媒体的信息。我是搞舞台剧的,管得很严。相比而言,电视剧管得很松。现在,应该对电视剧加强管理。历史剧的作用不容低估。历史剧的虚构也不是小事。有一个典型例子,曹操历史上是正面形象,可是由于《三国演义》的虚构,曹操成了大白脸。虽然郭沫若给他翻案,写了《蔡文姬》,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仍然是奸臣的典型。因此,历史剧不能随意编造。现在,文艺界理论滞后。我们不能让没有文化的东西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
                 
  智喜君(鞍山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对该剧审查不严,应该封杀。违背历史,编造历史,篡改历史,影响太恶劣。名曰正剧,容易误导观众,同正史混为一谈。该剧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此其一。第二,该剧违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把康熙帝塑造成了一个腐败荒淫的皇帝。第三,违反了江主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历史剧应该资政育人,可是该剧传播的是错误的历史知识。第四,违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让青少年学什么。
                 
  关嘉禄:会开得很好,大家畅所欲言。我谈几点:
                 
  第一,我们要坚持两个文明,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政策。党中央特别强调思想领域的斗争,一刻也没有放松。大家以对精神文明建设负责的态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有理有据。
                 
  第二,关于对历史正剧的界定问题。历史剧必须体现基本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主流,起到资政育人的教化作用。大家对该剧的错误,举出大量实例加以廓清,史实确凿,能说服人。
                 
  第三,历史剧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仍然是强调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该剧编导追求票房价值,导致重大失误。
                 
  第四,还有一个民族问题,是一个焦点。剧中处理得不好。康熙帝在文案上的举动等,丑化了康熙帝,严重伤害了满族的民族感情。还有噶尔丹问题。
                 
  第五,对尚氏后裔的伤害很大。尚可喜是立下千古大功的。该剧丑化了尚可喜的形象,伤害了尚氏族人的感情。造成千人签名,派代表上访。他们这样做,是正义之举。
                 
  文艺作品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应当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维护民族团结,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对该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保留继续批评的权利。
  
原文 发表于此心安处是吾乡  浏览:373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5/9 1:20:5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录入:洗桐女史康熙谕将赫世亨交由其妻杀死的“恶作剧”(收藏于2006/5/25 14:09:00
冰木琴[录入]欣赏音乐戏曲(孟昭信《康熙的晚年生活》节选)(收藏于2006/5/17 20:46:36
冰木琴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收藏于2006/5/17 20:44:42
陈捷先(录入)康熙皇帝的相貌(收藏于2006/5/17 20:43:07
征夫康熙怒训治水官(收藏于2006/5/14 16:02:12
张书才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收藏于2006/5/14 15:58:01
《康熙帝本传》朱三太子案(收藏于2006/5/14 15:54:03
徐艺圃康熙帝指导大学士汤泉疗疾(收藏于2006/5/14 15:42:33
孟昭信欣赏音乐戏曲喜爱花鸟鱼虫(收藏于2006/5/14 15:35:39
何孝荣康熙帝与噶礼(收藏于2006/5/14 14:14: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不详康熙皇帝的兄弟(访问16246次)
不详清史稿---后妃传(访问11405次)
不详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访问10237次)
不详康熙皇帝的儿子们(访问10025次)
何孝荣康熙帝与噶礼(访问8699次)
《康熙帝本传》朱三太子案(访问7737次)
不详康熙皇帝的妻子们(访问7589次)
不详清史稿---后妃传(二)(访问7200次)
不详康熙皇帝的儿子们(访问6176次)
摘自"故宫博物院"康熙朝宫廷大事年表(访问548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虞毓萸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3/2 11:34:25
顺治帝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3/18 12:48:3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12/3 22:56:5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9/16 17:33:09
薛佳文文选评论(评论于2010/9/5 7:50:4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