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张淑英老人纪念堂
亲爱妈妈

追忆我的母亲

次子邱良久

  追忆我的母亲
  母亲走了,绝没有想到,她老人家走得竟是这么匆忙,没容我们有丝毫的思想准备。这反而让我们心中更加难过。多少年的宿愿,就是要让母亲安度晚年,让操劳一生抚养我们成人的母亲享享清福,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我们各自的经济条件逐步好转有能力孝敬的时候,我们敬爱的母亲却突然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了,这叫我们怎能不心如刀绞万分悲痛!
  凭心而论,我们的母亲确实非常伟大。无论是人品、性格,还是能力、意志等等,无不堪为楷模,让人十分敬佩。
  意志坚强,是母亲的突出特点之一。
  我们的家曾经历过波浪起伏,大起大落。“文革”期间,因为出身问题(祖父是富农),父亲遭受到非人般的迫害和虐待,红极一时的当权人物夏玉元(连队指导员)、蔡兴政(副连长)借机把父亲打入“老牛班”,三天两头开会揪斗、殴打,打得父亲遍体鳞伤;白天则监督劳动,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最后还向上级部门申报要求判处8年徒刑。
  在这将近十年的非人折磨中,社会上许多人不堪忍受,有的被逼疯颠,有的以各种方式自杀(当时叫作自绝于党和人民),可我们的母亲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抚养我们这四个孩子,对生活的信念从没有动摇过。她一边帮助、鼓励父亲咬紧牙关挺住,一边严厉要求我们几个抓紧学习,她经常说:现在虽然比较混乱,但是长不了,早晚会改变的。多读书,知识学到肚子里一辈子也不会烂掉,总会有用的。为此,无论家中经济上多么困难(父亲月工资40.85元养活我们六口人,平均不到7元),只要是用来买书,母亲决不反对。因而,在1967年到1978年这十年中,我们兄妹四人虽然历经辍学、下乡等,但总体上学习从未间断过。这不能不说是主要受了母亲的影响。比起同时代的人来说,我们兄妹能幸运地先后考上大学,母亲真是功不可没。如果不是母亲的远见卓识,连初、高中都没读完的我们怎能走入大学校门!
  善有善报。1977年以后我们先后考上大学,既是母亲多年心血浇灌的结果,也是母亲心愿的实现,同时这也算上天给予母亲的一种酬劳和报答吧。
  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又没有文化,但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能够及时接受和适应,思想不但不僵化保守,而且相当敏锐,这在许许多多方面都可以表现出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母亲是一百个赞同,一万个支持。对于邓小平同志本人,母亲也是由衷地敬佩和爱戴。在母亲口中,经常对我们谆谆教诲:邓小平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今天。我们家世世代代都要牢记邓小平的大恩大德,听邓小平的话。为此,当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传来时,很少流泪的母亲伤心的哭泣了,口中一直念叨:“邓青天啊,大恩人啊!”。以致于我们以后每次搬家,母亲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把邓小平同志的画像恭恭敬敬地悬挂在房屋正中,并经常注视、祝告。有一次,母亲到文革中曾经受难的故地去探访。正在和一些熟人聊天时,过来了一个当年曾十分走红的女人,那女人以极为讨好巴结的口吻主动向母亲打招呼说:“老嫂子,你们现在好了,这都是托的毛主席的福啊!”母亲一听,立即不加思索地回敬:“毛主席的福都被你们享去了,我们家现在托的是邓小平的福。”话不投机,却句句在理,那女人听了只好十分没趣地悻悻离去。
  母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记忆力非凡。凡是她知道的事情,事隔多年,连我们年轻人都忘得一干二净的了,可是母亲却记忆犹新,能够说得一清二楚。
  其一是母亲的故事特别多。我们小的时候,特别爱听母亲讲故事。当然,母亲的故事也是她小时候听旧社会的大人们讲的,多为神仙鬼怪。但故事的主旨大致都是教人要行善,多做好事,孝顺父母等等,听得我们个个十分入迷。据回忆,这样的故事约有近百个。我曾非常好奇地问母亲,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母亲轻描淡写地说,都是小时候听大人说的呗,听过就记住了呗。
  其二是2002年10月,我们全家曾一同去我们从前曾经生活过的原住处——伊犁工矿厂。故地重游,时隔二十多年,物是人非,许多从前的熟人现在都变得陌生了,有些我们都已认不出来了。可是母亲和他们见了面,不但能够立即辨认出来,很随和地打招呼,嘘寒问暖,而且还能如数家珍似地说出某人籍贯是哪里,几个孩子,各叫什么名字,爱人是谁,等等,无一错漏。再如,就是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如若问起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其首都是哪里,母亲都能随口答来,包括一些不常见的中小国家,母亲也都牢记在心。这种特殊的才能,绝非一般的老太太能够做得到的,甚至一些年轻人也未必做得到。难怪当我们陆续考上大学时,当地人纷纷传说: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不奇怪,她妈妈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其实母亲何曾上过什么清华大学?就连小学也没上过。
  在对我们几个孩子的管教上,父亲一贯温柔敦厚,全靠母亲。在对我们的管教方面,对我们最严厉的是母亲,对我们最关爱的也是母亲。如果不是母亲对我们的严厉管教,天知道我们一个个会是什么样儿,起码我个人是这样;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们要拾金不昧,不准贪财。如果我们在哪儿捡回来什么东西,不但得不到奖赏,还要挨骂,母亲还非逼着我们原封不动地送回原处;还教育我们要尊重别人,尤其是妇女和出家人:“看见和尚称长老,看见姑子(尼姑)称真人;路上看见花大姐,路旁站站让人走。”还教育我们做人一定要有志气:“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男人无志,钝刀无钢;妇人无志,烂草无瓤。”教育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要知恩图报:“恩人常想,好处常留。”“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枉为人。”
  而一旦我们之中有谁在外受到伤害,最能挺身而出与之抗争的也是母亲。在这方面,母亲的坚强性格和嫉恶如仇,不得不让人感到由衷的佩服。
  十年动乱期间,迫于当时的形势和压力,对那些猖狂得势的小人,许多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往往只能逆来顺受,还要对其百般讨好。但对于这些邪恶之徒,母亲向来是不卑不亢,绝不低头。当那些小人走在马路上时,所见所闻往往是一路谄媚的笑脸和问好声,但是母亲即使当面碰见,也是昂首阔挺胸走自己的路,眼中流露出的只有鄙夷和憎恶。
  1971年我因公负伤,右大腿粉碎性骨折,当时连队的混账领导故意迫害,对我一方面停发工资,一方面还要我立即上班。母亲得知后十分气愤。虽然我们家当时正在遭受迫害,处于最为艰难的时期,但母亲奋不顾身,毅然站了出来,去和邪恶的连队领导(连长李家志)争辩。愤怒至极,指着不可一世如同活阎王般的连队领导破口大骂,其激烈程度,使许多听者都感到不寒而栗。事后私下纷纷询问:“老嫂子,你怎么那么大胆子,怎么敢骂他呀,我们平时见了他不由自主地都发抖。”后来母亲又不畏艰难逐级向上反映。正是在母亲的极力抗争下,最后厂里有正义感的领导出面干预,严厉教训了连队领导,才使问题得以公正解决。
  我知道,因为我的负伤,一向坚强的母亲不知流了多少泪,她是担心我从此残废,一生的幸福就此断送;我还记得,为了使我得到些许安慰和早日康复,母亲一次次带上饭菜,来回徒步行走三十几公里路去医院看望、照顾我;我还记得,因为我的负伤,母亲还忍受了一些恶人和心怀叵测之徒的冷嘲热讽。是我的一时大意不慎负伤,平白无故给母亲带来了许多痛苦,许多忧伤……
  转眼间,清明节到了。往年,多少个清明节,几乎都与我们家没有多少关系。而今年,由于母亲的离去,使我们心中不由得多了一份忧伤,一份牵挂。往年和我们一起生活、欢笑的母亲不在了,离我们而去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每年的这一天来临时,我们怎能不加倍思念我们敬爱的母亲。忆往昔,有母亲在,我们这个家是完整的,富有凝聚力、向心力的,也是充满朝气和火一般激情的;而今,母亲的离去,叫我们到哪里再去找寻那份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千般怀念,万般追思,无法表达我们对母亲的那份深挚情感!
  现今惟一值得安慰的就是,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并且生活得都很幸福,相信母亲走得心里踏实、放心。同时,好人有好报,作为一生行善的母亲,我们也相信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会是满意和值得骄傲的。
  愿母亲的在天之灵永得安息!
  
  
  儿 良久
   2004年3月31日于清明节前夕
  
  
 浏览:206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4/1 22:19:4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小女儿美云悲情寄雨葬慈母苍天有情亦落泪(收藏于2004/8/1 18:56:30
小女儿美云百日祭母忆亲恩(收藏于2004/5/10 13:27:13
张祥林金缕曲·悼张淑英老人(收藏于2004/5/6 17:27:38
次子邱良久追忆我的母亲(收藏于2004/4/1 22:19:49
小外孙女丫丫姥姥,您能感受到我想你吗?(收藏于2004/3/16 19:35:04
长子邱栋久六七祭(收藏于2004/3/14 21:32:01
小女儿美云忆母拾零之一:记不清多少次喜聚泪别(收藏于2004/3/3 19:32:27
长女邱秀云懂您(收藏于2004/2/29 0:22:41
长女邱秀云为妈妈唱歌(收藏于2004/2/16 13:12:17
两双儿女送母亲(收藏于2004/2/10 19:29:1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长子邱栋久六七祭(访问2592次)
小女儿美云百日祭母忆亲恩(访问2111次)
次子邱良久追忆我的母亲(访问2065次)
张祥林金缕曲·悼张淑英老人(访问1847次)
小女儿美云悲情寄雨葬慈母苍天有情亦落泪(访问1590次)
长女邱秀云追忆母亲(访问1580次)
小外孙女丫丫姥姥,您能感受到我想你吗?(访问1538次)
小女儿美云忆母拾零之一:记不清多少次喜聚泪别(访问1524次)
两双儿女送母亲(访问1517次)
长女邱秀云懂您(访问136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7/17 18:39: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5/4 13:00:3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